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071-082佛光教科書(共12冊) /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一貫道*1,為我國民間宗教之一,又稱天道*2。起源於明朝中葉,盛行於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羅教*3,之後分化各種不同教派,一貫道是很晚才興起的一支,其淵源可溯至清末王覺一*4。他借用《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及《開示經》中的偈語,建立「東震堂」,接續先天道*5統。以無生老*6為信仰主神,標榜彌勒佛三陽信仰*7,並以儒家為中心,主張三教合一*8;在形式上,夾雜著中國古老的讖緯圖說;在組織上,無出家之說,而由俗家信眾求道後稱為道親。
一貫道於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寧波等地傳入台灣,直至一九八七年始獲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謹此簡介如下:
一貫道的歷史沿革是將其祖師道統*9分成:東方前十八代*10、西方二十八代*11與東方後十八代*12三種。在祖師傳承方面,與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樣,從十五祖起才分道揚鑣,各自發展。真正將教門改稱一貫道的是十六祖劉清虛*13,而由十八祖張天然*14重訂新規,始形成今日的一貫道。一貫道的宗旨,在於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孝父母,重師尊,改惡向善,冀世界為大同。一貫道的經典有「無字真經*15」、「有字真經*16」二類。
一貫道職級分有:師尊*17、道長*18、前人*19、點傳師*20、講師*21、壇主*22、道親*23等。
一貫道的儀式承襲先天大道的傳統,再加以簡化成「作揖」、「獻香」、「叩首」、「默念愿懺文」四大項。具顯著的儒教化,其科儀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儀式,是天然師尊於一九三九年,依據道中流傳下來的三代古禮制定《暫訂佛規*24》建立的。其儀式內涵有三:叩首禮佛、念彌勒經、反省懺悔。道親們參加聚會儀式時,是著中國傳統的禮服長袍、大褂。有關供品是水果、餅乾、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燒紙金。常用的禮規有:飛鸞請壇禮*25、日常燒香禮節*26(各組家庭佛壇燒香程序稍不同)、參辭接送駕禮*27、獻供請壇謝恩禮*28、大典、年節及各代祖師聖誕禮*29等,大都遵中國古禮,採燒香跪拜磕頭的方式,道親間則以「作揖」來相互問安。關於求道的儀規是求道者須由引師*30、保師*31的引介保證,並須繳納少許功德費,其次在神佛前焚燒表文,內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師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並須虔誠發出誠心抱守、實心懺悔等十條大願*32,如果不真誠依願而行,願遭天譴雷誅*33,其後再由點傳師傳授三寶*34,才算正式入道。
一貫道的修持,是在追尋個人身心內外的純淨,也尋求教團組織的純淨。個人注意長幼尊卑,注意行為禮節,形成了一套儀式規範。
一貫道的基本教義主張人類要「歸根認」,就是要藉各種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邊。說明「三期末劫」將來臨,故要「三曹普度*35」,以期收圓*36度回「九六原靈*37」。此外,其上帝觀:是採有一神和多神*38、磨鍊說*39。世界觀:是將仙聖、人類等眾生所處的世界,概分為理天、氣天、象天*40。人性觀:分有本然之性、氣質性二種。道德觀:「內聖外王」指提倡中華文化道德八綱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廣度眾生為第一要務,第二為立佛堂,再者印善書、宣揚道義等行濟人利物之事。報應觀:肯定各宗教的「因果報應」、「業力輪迴」說,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彌勒祖師設「龍華大會」,將按功定果安排始終不退心志的道親在無極靈界的品位。天命觀:廣義面指在宇宙萬類生靈(動、植、飛、潛、礦、氣物等)體內,均包含上天賦予的天機性靈;狹義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來降生的帝王」,譬如:黃帝、堯、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謂「奉天命降世度化眾生的明師」,譬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穌等。神祕觀:一貫道自創有「守玄關」、「抱合同」、「念真經」三寶並用*41之說,並強調能藉此頓見先天道心,明心見性,後再行涵養的功夫,就能與先天性海結合,「反本歸元」。合作觀:主張道親於發展道務時,舉凡理天仙佛、氣天神祇等,皆會暗中護持推動。
目前,一貫道在台灣的發展與分布狀況,自一九五三年在台灣各地發展至今,觸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國。在文教方面:注重於家庭佛堂的開班講道,曾設立「國學班」,舉辦青少年、青年國學研習營、兒童讀經班等,以提供社會大眾研讀經典。選用經典包括:四書、《孝經》、《道德經》、《莊子》、《清靜經》、《心經》、《金剛經》等。此外,常於法會或聚會上講解「生活禮儀」課程,以提升道親素質;成立文教基金會、研究所、道學院及出版各種期刊、雜誌,以定期的精神食糧灌溉道苗,目前正積極籌設崇華大學。在慈善方面:致力於施藥、施棺、濟貧、救難、興學、撫孤、養老等,倡導儉樸的生活,持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徵。
總之,一貫道的歷史迄今雖只近百年,但現已成為中國民間宗教,值得重視。
【註釋】
*1一貫之義,取孔子忠恕一貫思想的甚深妙義,其重要內涵為「抱元守一」、「執中貫一」之義;一貫道者,放諸四海而皆準、歷萬古而彌新的真理也。一貫道者,藉明師一指,點開信徒玄關一竅,開啟信徒內在道心,使眾善之源活躍開來的宗教。
*2一貫道所傳皆係天理真道,故又名天道。
*3出現於明正德年間,嘉靖、萬曆時迅速發展。創教人羅清,又作羅靜、羅懷等。英宗七年生於山東,曾拜臨濟宗寶月和尚、無淨禪師為師,後創羅教。其教義採取佛教的空論,道家的無為思想,以無極淨土為宇宙本源。以世界終末近,歸真家鄉、真父母為號召,吸收人入教。
*4一貫道十五祖。清朝道光九年生,山東青州人,號北海老人。二十七歲拜投姚鶴天祖師門下。著有《理數合解》等多種書籍。光緒十年歸空。
*5據資料顯示,明末清初時,河南人李廷玉曾創「先天道」。之後,到了清康熙年間,江西饒州府人黃德輝又創「先天大道」。先天道的齋堂設置和禮拜儀式非常類似今日一貫道所採行的擺設和禮拜儀式。因此,可以說一貫道是源自先天道。
*6此神格概念源出於宋朝理學所說的「無極」,認為是創造地之母,是主宰萬靈之神。有無極老母、育化聖母、維皇上帝、明明上帝、老母娘等不同名號。
*7即青陽、紅陽、白陽三個時代。青陽期是指此次地球輪迴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一期,道運一千五百年;紅陽期是指此次地球輪迴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二期,道運三千年;白陽期是指午會、未會之交,上天降下第三期的大道,時當民國初年以後的一萬零八百年間。
*8這是舊時一貫道提倡的思想,謂儒、釋、道三教的教義在基本上皆建立在宇宙唯一的真理上,各執道的一端,其根源都是相同的,其道理可以相通,此謂三教合一。現在一貫道則是提倡儒、釋、道、耶、回五教合一的思想。
*9歷代傳道的統緒。
*10指伏羲→神農→黃帝→少昊→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商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顏回、曾子→子思→孟子。
*11指釋迦牟尼佛→摩訶迦葉→阿難→商那和修→優波毱多→提多迦→彌遮迦→婆須蜜→佛陀難提→伏馱蜜多→脅尊者→富那夜奢→馬鳴→迦毗摩羅→龍樹→迦那提婆→羅睺羅多→僧伽難提→伽耶舍多→鳩摩羅多→闍夜多→婆修盤頭→摩拏羅→鶴勒那→師子→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羅。
*12指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白玉蟾、馬端陽→羅蔚群→黃德輝→吳紫祥→何了苦→袁退安→徐還無、楊還虛→姚鶴天→王覺一→劉清虛→路中一→張天然等東方後十八代祖師。以上共計六十四代祖師,正合《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圓滿的數目,是為一貫道道統的傳承。
*13山東青州人,曾在山東北南岸傳道。將東震堂改稱一貫道,時在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
*14山東濟寧人。一九一二年求道,一九三○年接掌道務道統,一九四七年歸空。
*15是一貫道重要的內經,是「五字真經」之口訣。
*16指有文字記載的經典。主要有《黃九祖時禮本》、《歸真還鄉寶卷》、袁十二祖的《萬年歸宗》、水法祖的《歸原寶筏》、《十六條規》、金秘祖的《太和堂書帖》、《荐恩八則》、十五祖王覺一的《中庸解》、《歷年易經》、十七祖路中一的《初學須知》、《彌勒救苦真經》、十八祖張天然的《性理題釋》、《暫訂佛規》及參考五教經典等。
*17即天然師尊。一貫道深信他是濟公活佛化身轉世,因此,師尊一詞也兼指濟公活佛。
*18謂師尊天命的繼承者,是一貫道傳入台灣以來最崇高的宗長。
*19是一貫道各支線的總領導人,除輔助點傳師辦理道務外,對外係代表該組織的代表人。
*20凡領有天命,能代替師尊向求道者點玄關、傳口訣、授合同的前賢。
*21道中負責向道親講解「聖訓」的人;由前人指派口才流利、學問淵深、善於說理的道親擔任。
*22住家設立家庭佛堂的道親為壇主。
*23一貫道弟子互稱道親,乃道上的親人也。
*24書名,天然師尊在一九三九年奉母命制訂的道門中行禮規範。
*25佛壇中在正式恭請飛鸞時,必須先經過向壇上佛像奉上供果的獻供禮,及敬誦請壇經禮請仙佛臨壇的請壇儀式兩個步驟,方舉行神妙的飛鸞儀式。
*26凡道中佛壇壇主或執事,應於每天早上卯時、中午午時、晚上酉時燒香向仙佛神位分別禮拜一次。燒香前,必先洗手淨面,穿上禮服,然後虔心跪在拜墊上,雙手舉香,至與眉齊,以左手按規定燒香。而日常燒香壇場則分有公共佛堂、家庭佛堂兩種。
*27一貫道道親每到一處佛壇,必先向壇上仙佛行參駕禮;離去時須向壇上仙佛行辭駕禮,此為參駕、辭駕禮。舉凡點傳師以上的前賢蒞臨佛堂時,道親也要行接駕、送駕之禮。每次在仙佛降壇飛鸞時須行接駕禮迎接仙佛降臨,過後須行送駕禮歡送仙佛返天,是為接駕、送駕禮。
*28獻供禮是指在佛壇中向仙佛獻上供品以表虔敬的禮儀。請壇,即恭請理天仙佛臨壇飛鸞,或接受慶祝、助道弘法等。請壇禮,是指請壇時所舉行的儀式。
*29大典,指春、夏、秋、冬四季大典。年節,即大年初一和年中各重要節慶,及各代祖師聖誕禮,如紀念天然師尊於中秋節歸空的禮儀。
*30引進信徒去求道的人,是為引師。
*31在信徒求道時,保證信徒求的是天理真道,而非旁門左道,稱為保師。
*32是指道親於初皈依時向上天立下十宏願:得道以後,誠心保守、實心懺悔;如有虛心假意、退縮不前、欺師滅祖、藐視前人、不遵佛規、洩漏天機、匿道不現、不量力而為者,願受天譴雷誅。
*33一貫道門中,辦理皈依時,向上天宣誓之誓言中句子。
*34玄關、口訣、合同,謂之三寶。是一貫道中一再強調的得救之道。也是道親遇到天災劫難的救命之寶。在求道時,由點傳師傳授,這個三寶象徵著真理天道,得了三寶,就算得了真理天道,得到三寶後,不許隨便出口,遇有災厄時,只要運用三寶,求天上的老拯救,可以逢凶化吉。此三寶「上不可告父母,下不傳妻兒」。
*35道親所負的使命:上度天上河漢星斗,中度人間善男信女,下度陰間幽冥鬼魂。
*36廣義來說,指每一位道親圓本性,證得理天道果;狹義而言,則專指普度圓收九六原靈。
*37又稱九六原子。起先無極老自理天降生九十六億先天佛子,在娑婆世間,出生為萬物之靈,後來這些原靈迷戀世間情欲名利,沉淪於四生六道輪迴中,在生死海中隨波逐流,不得返回無極理天,因此老降下大道,要將他們度回無極理天。九六之義,一言陽九陰六,乾男坤女靈光之謂。
*38 一貫道所謂之「老」,字即萬靈之母,諸神之源是也。所有人類、仙佛聖賢皆由老及上帝所分化生成,所謂「九六原靈」都是老的愛子,其實九六原靈皆是老的分靈。因此,一貫道既崇拜上帝,也同樣尊敬一切佛仙神聖。人與仙聖的差別:人類乃尚未覺悟的仙聖,仙聖即已覺悟的人類也。
*39即是上帝在將祂自己轉化為氣、象二天物質宇宙生態時,其億兆以上的分靈都必須在紅塵海中嘗到生、老、病、死等苦頭的侵襲,使祂的分靈接受痛苦的刺激、磨鍊,藉以鍛鍊祂的分靈,考驗祂自己,讓祂的分靈能在生、老、病、死苦惱襲擊下,激發其內心靈明,使其努力探討解脫三界生死海之道,脫離紅塵四生六道輪迴的世網。
*40一貫道教義,認為所有仙聖、眾生所居的世界分為三:理天是指充滿真理的世界,為最高級的無極境地,是最高級仙佛聖靈所居的世界;氣天是指不高不低級的中等世界,亦即一般神仙所居住的世界,世界上的忠臣孝子、節婦義士逝世後,其靈光大多升到氣天靈界的仙官、仙民;象天是指低級的世界,即人類所居住的萬紫千紅現象界,此世界眾生遍嘗生、老、病、死諸苦,所謂紅塵苦海是也。
*41是說吾人與理天性海感應的力量,同時透過三寶對祕咒呼請仙佛臨陣解危,二來在平常用於修持方面,則可提升道親性靈,增強靈智。
【習題】
1.簡述一貫道的起源。
2.什麼是一貫道的主神信仰、形式及其組織?
3.一貫道的祖師道統分為哪三種?
4.一貫道的經典有那兩類?
5.一貫道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6.一貫道的特徵為何?
- 071佛光教科書1 佛法僧三寶
- p024 總序
- p030 第一課 佛的意義
- p040 第二課 如來十號
- p050 第三課 佛身
- p060 第四課 佛德
- p068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 p074 第六課 他方佛名
- p082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p092 第八課 法的意義
- p100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 p116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 p128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 p136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 p146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 160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 p168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 p180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 p194 第十七課 六和敬
- p200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 p212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 p222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 072佛光教科書2 佛教的真理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真理
- p014 第二課 經藏
- p024 第三課 律藏
- p034 第四課 論藏
- p042 第五課 戒律
- p052 第六課 禪學
- p066 第七課 般若
- p076 第八課 四聖諦
- p088 第九課 十二因緣
- p098 第十課 五蘊
- p106 第十一課 業力
- p114 第十二課 八正道
- p124 第十三課 因緣果報
- p132 第十四課 三法印
- p144 第十五課 緣起
- p154 第十六課 空有
- p164 第十七課 中道
- p176 第十八課 無常
- p184 第十九課 涅槃
- p196 第二十課 煩惱
- 073佛光教科書3 菩薩行證
- p004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 p012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 p022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 p030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 p044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 p056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 p066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蹟
- p074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 p090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 p098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 p106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 p112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 p116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 p124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 p132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 p140 第十六課童男與童女
- p156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 p166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丰姿
- p190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 p206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 p214 第二一課 圓滿菩薩道
- 074佛光教科書4 佛教史
- p004 第一課 僧團的成立
- p014 第二課 經典的結集
- p026 第三課 部派佛教的發展
- p036 第四課 印度諸王朝的佛教
- p056 第五課 印度大乘佛教的開展
- p068 第六課 佛教的東傳
- p078 第七課 魏晉佛教史
- p092 第八課 南北朝佛教史
- p108 第九課 譯經事業的開展
- p120 第十課 隋唐佛教史
- p132 第十一課 中國大乘八宗的開展
- p152 第十二課 宋元明清佛教史
- p166 第十三課 民國佛教史
- p178 第十四課 西藏佛教史
- p194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史
- p21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史
- p226 第十七課 東南亞、南亞佛教史
- p240 第十八課 歐美佛教史
- p256 第十九課 其他國家佛教史
- p270 第二十課 新興教團的開展
- 075佛光教科書5 宗派概論
- p004 第一課 宗派總論
- p012 第二課 印度部派佛教
-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 p046 第四課 俱舍宗
- p058 第五課 成實宗
- p070 第六課 律宗
- p080 第七課 法相宗
- p092 第八課 三論宗
- p102 第九課 天台宗
- p118 第十課 華嚴宗
- p132 第十一課 真言宗
- p146 第十二課 禪宗
- p158 第十三課 淨土宗
- p174 第十四課 藏傳佛教
- p188 第十五課 日本佛教
- p202 第十六課 韓國佛教
- p218 第十七課 南傳佛教
- p232 第十八課 大理佛教
- p244 第十九課 蒙古佛教
- p256 第二十課 宗派外人物
- p270 第二一課 中印佛教的流傳
- 076佛光教科書6 實用佛教
- p004 第一課 佛教的道德標準
- p012 第二課 佛教的倫理觀
- p022 第三課 般若的妙用
- p032 第四課 佛教對經濟的看法
- p040 第五課 佛教的戰鬥觀
- p050 第六課 佛教對教育的看法
- p062 第七課 佛教的政治觀
- p078 第八課 佛教的參禪須知
- p088 第九課 持戒與犯戒
- p098 第十課 佛教的師弟之道
- p106 第十一課 佛教的家庭觀
- p118 第十二課 佛教的事親之道
- p126 第十三課 佛教對感情的處理
- p134 第十四課 佛教徒的生活禮儀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徒的一日行
- p150 第十六課 密行百事
- p162 第十七課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
- p170 第十八課 佛教對生老病死的看法
- p180 第十九課 探病須知
- p184 第二十課 臨終關懷應有的認識
- p192 第二一課 佛教徒應讀專書
- p200 第二二課 佛學參考資料
- 077佛光教科書7 佛教常識
- p004 第一課 叢林寺院
- p014 第二課 寺院建築
- p022 第三課 道場行事
- p038 第四課 寺政外事
- p048 第五課 寺院清規
- p058 第六課 宗教法令
- p066 第七課 法器法物
- p072 第八課 衣單僧物
- p080 第九課 各種稱謂
- p090 第十課 學佛行儀
- p098 第十一課 叢林漫談
- p106 第十二課 法事介紹
- p114 第十三課 婚喪喜慶
- p122 第十四課 佛教節日
- p132 第十五課 民俗神祇
- p138 第十六課 佛語典故
- p158 第十七課 生活法相
- p164 第十八課 修持常識
- p170 第十九課 佛教的法數
- p186 第二十課 佛教的第一
- 078佛光教科書8 佛教與世學
- p004 第一課 佛教與宇宙
- p014 第二課 佛教與命運
- p024 第三課 佛教與神通
- p032 第四課 佛教與法律
- p042 第五課 佛教與哲學
- p050 第六課 佛教與教育
- p058 第七課 佛教與管理
- p068 第八課 佛教與科學
- p078 第九課 佛教與醫學
- p086 第十課 佛教與會議
- p098 第十一課 佛教與觀光
- p108 第十二課 佛教與環保
- p116 第十三課 佛教與農林
- p130 第十四課 佛教與藝術
- p142 第十五課 佛教與文學
- p154 第十六課 佛教與建築
- p164 第十七課 佛教與音樂
- p178 第十八課 佛教與舞蹈
- p186 第十九課 佛教與禮俗規範
- p194 第二十課 佛教與地理風水
- p204 第二一課 佛教與公益事業
- p216 第二二課 佛教與心理諮商
- 079佛光教科書9 佛教問題探討
- p004 第一課 信仰
- p014 第二課 教理
- p024 第三課 文史
- p036 第四課 宗派
- p060 第五課 戒律
- p070 第六課 制度
- p080 第七課 稱謂
- p094 第八課 儀禮
- p104 第九課 菩薩
- p114 第十課 修行
- p122 第十一課 宇宙
- p128 第十二課 人生
- p138 第十三課 生死
- p146 第十四課 生活
- p152 第十五課 家庭
- p158 第十六課 素食
- p166 第十七課 民俗
- p176 第十八課 應世
- p188 第十九課 神異
- p196 第二十課 破邪
- 080佛光教科書10 宗教概說
- p004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 p014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 p020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 p030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 p044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 p060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 p074 第七課 道教概說
- p094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 p104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 p114 第十課 回教概說
- p132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 p144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 p158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 p168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 p180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 p188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 p198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 p204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 p214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 p224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 081佛光教科書11 佛光學
- p004 第一課 佛光學的內涵精神
- p012 第二課 佛光學與當代思潮及未來使命
- p020 第三課 傳統與現代融和
- p028 第四課 佛光學的發展與方向
- p036 第五課 國際佛光會的創會緣起
- p044 第六課 國際佛光會的宗旨和理念
- p054 第七課 國際佛光會會歌的意義
- p058 第八課 國際佛光會主題演說簡介
- p078 第九課 佛光三昧修持法
- p088 第十課 國際佛光會禮儀要點
- p096 第十一課 從佛光山認識人間佛教
- p110 第十二課 人間佛教的經證
- p130 第十三課 佛光教團的組織系統
- p140 第十四課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148 第十五課 人間佛教的社會運動
- p160 第十六課 佛光人的養成教育
- p174 第十七課 佛光學問題初探
- p226 第十八課 佛光人間事
- p238 第十九課 佛光人情味
- p250 第二十課 佛光山大事記
- 082佛光教科書12 佛教作品選錄
- p004 第一課 十勸
- p006 第二課 四相詩
- p010 第三課 信心銘
- p016 第四課 大乘起信論義記序
- p018 第五課 三藏聖教序
- p024 第六課 無相頌
- p028 第七課 永嘉證道歌
- p042 第八課 辭北堂書
- p048 第九課 是非歌
- p050 第十課 十牛圖頌
- p056 第十一課 西齋淨土詩(選錄)
- p066 第十二課 七筆勾
- p070 第十三課 緇門崇行錄(選錄)
- p080 第十四課 示廚
- p086 第十五課 勸世詠
- p090 第十六課 四願齊說
- p096 第十七課 寶王三昧論
- p100 第十八課 讚僧詩
- p104 第十九課 五十生日感言
- p108 第二十課 藥師七佛法會發願文
- p114 第二一課 慈航法師遺訓
- p118 第二二課 佛光大藏經編修緣起
- p122 第二三課 佛光菜根譚(節錄)
- p132 第二四課 文選
- p144 第二五課 詩選
- p164 第二六課 悟道詩
- p184 第二七課 詞選
- p202 第二八課 佛寺聯語(選錄)
- p230 第二九課 座右銘
- p240 第三十課 燄口召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