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32 第三課 印度大乘佛教學派

印度大乘佛教最主要分為二大系統:一為中觀學派,二為瑜伽行派。中觀學派與瑜伽行派大約興起於西元一世紀至六世紀間。溯源而觀,原始佛教中,已含大乘思想;至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與上座部對於「空」、「有」看法的差異,更加明顯;而且各部派之間都以重視學說的立論為主,佛教因此逐漸偏重於義理的研究,反而遠離了人間佛教的實踐。於是,大乘佛教行者重新思惟佛陀教化的本懷,提倡落實慈悲利他的菩薩道,大乘佛教的開展於焉大盛。

承繼部派佛教時期對「空」、「有」思想的見解,歸納印度大乘佛教學派的發展,一者是破一切執著情見,以彰顯諸法實性為主的「空宗」──中觀學派;一者則是剖析諸法相狀,以了知身心萬物為主的「有宗」──瑜伽行派。唐朝義淨大師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序》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其思潮的興盛,由此可見。

中觀學派

西元一、二世紀間,印度大乘佛教盛行,大乘經典亦相繼出現。另一方面,當時小乘有、無學說競立,外道邪見紛沓。龍樹菩薩*1出世後,以般若經典為根本,造《中論》、《大智度論》、《十二門論》等,倡導般若空觀,「遣蕩諸執,破邪顯正」,大樹法幢,展現大乘佛教富麗宏偉的思想,衍成大乘空宗,成為西元三、四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

承龍樹教學,門人提婆*2著《百論》、《四百論》、《百字論》,破斥外道思想及小乘教義;繼之,羅睺羅跋陀羅*3註釋「八不」之說;笈多王朝*4初期,青目*5撰《中論本頌》註釋本等,中觀學派逐漸形成。

中觀學派以《中論》為主,闡述「性空、緣起」的思想,又有「世俗、勝義」二諦論作為說明。前者以有名的「八不」偈──「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揭櫫「緣起」的根本思想,以諸法萬物皆起於因緣和合,故無自性,否定當時小乘、外道對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出」等執著或戲論*6。二諦偈云:「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說明宇宙萬法若立足於世俗諦,則一切法皆為「假名有」;若立足於勝義諦,則一切法皆為「自性空」。意即佛陀為化導眾生,以眾生理解的事相,開示真理。因此,若離世俗諦,則無法了解勝義諦;若離勝義諦,亦無法證入法性真實義。此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的「中道」觀,不偏執「有」或「空」,而從「真空妙有」中看待萬象緣起性空的本質,亦成為中觀學派重要的核心思想。

西元四、五世紀間,中觀學派分成以佛護*7為代表的「具緣派」,和以清辨*8為代表的「依自起派」。前者強調「緣起諸法畢竟空」,後者則強調「自俗諦門觀緣起法,皆無自性、不可得;若從真諦門看,則一切法皆有常住之本性存在」,兩者對空性的看法相異。佛護、清辨、月稱*9、寂護*10、蓮華戒*11等人的中觀思想傳入西藏,對藏傳佛教發展影響很大。

另外,中觀思想傳入中國,也深深影響中國佛教,除了衍成以弘揚《中論》、《百論》和《大智度論》為主的三論宗外,天台、禪宗等各宗派中亦含有甚深的中觀思想*12。

瑜伽行派

西元四、五世紀,約佛陀入滅後九百年,無著*13、世親*14二大論師出世,破斥當時印度偏執「一切皆空」的流弊,獨幟大乘「有」義,以「非有非空,真空妙有」,開創印度大乘「有宗」──瑜伽行派。

瑜伽行派以彌勒*15為開祖,相傳曾為無著宣說《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大乘莊嚴論》、《辯中邊論》及《金剛般若論》等五部大論。主要以般若空性為思想根本,採瑜伽為實踐方法,建立包括精神與物質的萬有存在,皆由心識所變現。無著造《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順中論》等,演說瑜伽唯識、阿賴耶緣起、蘊、處、界諸法差別的理論,確立了瑜伽行派的思想體系。

約西元第五世紀初,無著的胞弟世親在「有部」出家,宣揚小乘。後來聽從兄長之教,回小向大,廣造論釋,時人呼為「千部論主」。在他的唯識教學裡,以《百法明門論》為總綱,《大乘五蘊論》說明諸法名相,《唯識二十論頌》闡明「唯識無境」的哲理,《攝大乘論》則成立「阿賴耶識」,瑜伽行派的理論基礎由此而大成。

《唯識三十頌》是世親晚期代表作品,闡述唯識要義。由於十大論師*16相繼造論詮釋,使得瑜伽學派成為西元第五、六世紀間,印度佛教的主流。十大論師中,德慧善於定學,著有《隨相論》、《中論注》等,曾在摩揭陀國與外道數論派論師辯論獲勝,因而深受國王崇敬;安慧是一位博學高僧,兼通大、小乘,並且擅長因明學,著有《大乘廣五蘊論》、《阿毗達磨雜集論》、《寶積經論》等;護法論師以那爛陀寺為中心,力闡世親學說,破小乘,伏外道,唯識大放異彩,代表作有《成唯識寶生論》、《觀所緣緣論釋》等。戒賢曾依止護法為師,玄奘大師前往印度那爛陀寺時,曾向戒賢學習《瑜伽師地論》,對玄奘大師的思想產生極大影響。而在十大論師外,陳那*17擅唯識,卻成就於因明*18,成為新因明的創始人*19,而被喻為「中世紀正理學之父」。

瑜伽行派主要的思想理論有「八識論」、「三性論」、「四分論」、「種子論」和「五位百法」等,其理論的完備,令人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感,近代許多學者如歐陽竟無、熊十力、梅光羲、王恩洋、周叔迦等,皆從唯識入門,而成為唯識大家。

綜觀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潮,中觀與瑜伽學派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兩者相美,使得當時法海奔湧壯闊,亦如日月之爭輝!

【註釋】

*1八宗之祖。二、三世紀頃南印度人。曾入龍宮,得大龍菩薩授以無量的大乘經典。後至南天竺摧伏外道,大力弘法,廣造大乘經典的註釋書,樹立大乘教學的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布全印度。

*2即迦那提婆,意譯作單眼提婆。《傳法正宗記》卷三載其為禪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三世紀頃,南天竺人。學識淵博,才辯絕倫。嘗挖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後復自挖取隻眼回施大自在天,故名之。初謁龍樹,龍樹令弟子以滿缽水置於前,提婆即以一針投入水中,兩人欣然契合。出家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後遊歷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劍,調伏外道,度人百餘萬。後因遭忌,被外教之徒所刺,遺偈:「諸法本空,無我我所,無有能害,亦無受者。」

*3為付法藏第十六祖。印度迦毗羅國人,姓梵摩。與龍樹為同時代人。早年入那爛陀寺,從尊者黑者受具足戒,學聲聞乘。又依無分別者廣學大乘及祕密乘,並弘通中觀的宗義。隨侍十五祖迦那提婆,證皆空之理,於那爛陀寺教化僧徒。提婆示寂之際,受其心隨之教說。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六載,師從提婆受婆羅門所造的《鬼名書》,後以種種方便教化眾生,付法予僧伽難提。

*4興盛於西元三二○年至四七○年的印度統一王朝。貴霜王朝與南印度案達羅王朝衰亡後,代之而起者,乃旃陀羅笈多一世,即位於三二○年,為笈多王朝的創始者。第二世沙姆陀羅笈多,為一文武雙全之王,統一南北印度,建設自孔雀王朝以來的大國。於宗教上,既保護佛教徒,又致力於婆羅門教的復興。其子旃陀羅笈多二世為印度文化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之王,係一學問與文藝的推進者,而令華麗的古典印度文化得以大放異彩。另有庫馬拉笈多與斯坎達笈多,皆為偉大之王。其後,王朝受到勢力逐漸抬頭的匈奴之侵擾,因而四分五裂。庫馬拉笈多、斯坎達笈多兩王雖為佛教教團的保護者,然主要則以振興婆羅門教為其國教,因此佛教的力量逐漸衰微。後來,王侯勢力逐漸強大,遂形成一極權國家,甚而確立「國王的絕對神聖化」的思想。

*5四世紀頃的印度人。為註釋龍樹《中論》的論師。《大乘玄論》卷二載,師於佛陀入滅後一千年出世。僧叡〈中論序〉:「其染翰申釋者,甚亦不少。今所出者,是天竺梵志名賓伽羅,秦言青目之所釋也。其人雖信解深法,而辭不雅中,其中乖闕煩重者,法師皆裁而裨之。」

*6謂錯誤無意義的言論,即違背真理,不能增進善法而無意義的言論。《佛遺教經》:「汝等比丘!若種種戲論,其心則亂,雖復出家,猶未得脫。是故比丘!當急捨離亂心戲論,若汝欲得寂滅樂者,唯當善滅戲論之患,是名不戲論。」《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一:「此中能引無義思惟分別所發語言,名為戲論。何以故?於如是事勤加行時,不能少分增益善法,損不善法,是故說彼名為戲論。」《中論》卷三〈觀法品〉分戲論為「愛論」與「見論」兩種。愛論,謂於一切法取著之心;見論,謂於一切法作決定解。鈍根者起愛論,利根者起見論;在家者起愛論,出家者起見論;天魔起愛論,外道起見論;凡夫起愛論,二乘起見論等。

*7印度中觀佛教的論師,中觀具緣派的始祖。約為西元四七○年至五四○年間人。據多羅那他的佛教史載,佛護出身於南方坦婆羅國,乃龍友的弟子,並師事僧伽羅苦什達學習龍樹的中觀思想,得最上智。又禮拜文殊菩薩的聖容,住於南方檀多弗利伽藍說法,並為龍樹、提婆等之論書作註釋。被視為《中論》八大註釋家之一,而尊稱其為「長老佛護」,在印度中觀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8又作清辯。六世紀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論師。曾至中印度師事僧護,勤習大乘經典與龍樹的教說。後返南印度宣揚空義,與摩揭陀國護法的瑜伽宗展開「空有之諍」。晚年隱於馱那羯磔迦國南方山中,口誦真言示寂。主要著作為《大乘掌珍論》二卷、《般若燈論釋》十五卷及傳入西藏的《中觀心論頌》等。

*9西元七世紀頃,印度中觀具緣派僧。從迦摩羅菩提學龍樹的宗義及諸論書,兼習諸怛特羅,得祕術,能自畫牛搾乳,或手不觸而擲石柱。學成後主持那爛陀寺,編集龍樹的《中論注》、提婆的《四百論注》,及《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教王經注》。此外,又撰述《入中觀》一書,並親自註解,主要係宣揚佛護中觀具緣派的宗風,一度與瑜伽派月官發生宗義上的諍論。晚年於南印度大破外道,入曼奴汗葛山修真言道,後入寂。

*10印度僧。大乘佛教中觀學派衍化出的瑜伽中觀派創始人。那爛陀寺著名學者。西元七四七年,應西藏乞㗚雙提贊王之請,與蓮華生上師、迦摩羅什羅同至西藏傳布真言密教。又稱靜命大師。於西藏首府拉薩南方建立桑鳶寺,並任該寺第一任堪布,招請有部十二僧人與蓮華生上師共同弘法。著《攝真實論》四千偈,論破各派學說。

*11八世紀頃,印度中觀派的學僧。為寂護的弟子。後繼寂護應西藏國王乞㗚雙提贊王之請入西藏,與我國的大乘和尚論戰於宮廷,後大乘和尚敗退出藏,此即西藏佛教史上著名的「拉薩論爭」。其後中觀思想一支獨盛,且奠定以後西藏佛教的基礎,其影響表現在黃派開祖宗喀巴所著的《菩提道次第論》一書中最為顯著。著有《般若波羅蜜多七百頌廣注》、《金剛般若廣注》、《一切法無自性成就》、《修習次第》、《正理滴前品攝》等。

*12天台宗尊龍樹菩薩為初祖,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建立天台「空、假、中」的重要學說,而禪宗亦尊龍樹菩薩為天竺第十四祖。世尊傳法予大迦葉尊者所說的「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偈,即為中觀空論。

*13西元四、五世紀頃北印度人。為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依《婆藪槃豆法師傳》,父名憍尸迦,為國師婆羅門。有兄弟三人,皆稱婆藪槃豆。師初於小乘薩婆多部出家,因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時東毗提訶有賓頭羅前來為說小乘空觀。師初聞悟入,然對此猶不滿意,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歸來如說思惟,遂達大乘空觀。後又數往兜率天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深義,並集眾宣說,由是大乘瑜伽的法門傳至四方。師致力於法相大乘的宣揚,又撰論疏釋諸大乘經。

*14又作天親。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乃國師婆羅門憍尸迦第二子。與其兄無著初於薩婆多部出家,無著直入大乘,世親卻入經量部,立志改善有部教義,遂入迦濕彌羅國研究《大毗婆沙論》。四年後歸國,為眾講《毗婆沙》,並作《阿毗達磨俱舍論》。師初抨擊大乘佛教,謂大乘非佛所說。後以無著的方便開示,始悟大乘之理,轉而信奉、弘揚大乘要義。其論著與註釋的典籍甚多,奠定大乘佛教瑜伽派的基礎。重要著述有《俱舍論》三十卷、《攝大乘論釋》十卷、《十地經論》十二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廣百論》、《菩提心論》、《三十唯識論頌》、《大乘百法明門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等。

*15意譯作慈氏。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的印度人,為瑜伽大乘的始祖。於現存漢譯藏經中,造立者註名為彌勒菩薩者,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等;於西藏大藏經中,除上述諸論外,尚有《現觀莊嚴論》、《法法性分別論》、《大乘究竟要義論》。相傳彌勒為無著之師,創瑜伽唯識的教理,後傳授予無著。另《婆藪槃豆法師傳》所載,無著嘗上兜率天,向彌勒菩薩諮問大乘空觀之理,而因其師亦名彌勒,後世遂將之視同為當來成佛的彌勒。

*16即註釋世親《唯識三十頌》的十位論師,為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勝子、智月。

*17六世紀人。印度佛教因明論集大成者。其有關俱舍、唯識的著作甚多。

*18為五明之一,乃印度的論理學(邏輯學)。意指舉出理由而行論證的論理學。

*19陳那繼世親之後,銳意研攻因明,並補前賢的不足,勘正前賢著作的遺誤,遂產生改革之效,使因明真能負起立正破邪之責。自此,陳那以後的因明稱為新因明,陳那以前的因明則稱古因明。

【習題】

1.略述印度中觀、瑜伽二學派興起的原因。

2.中觀學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3.中觀學派主要思想有哪些?

4.中觀學派傳入中國影響哪些宗派?

5.瑜伽行派有哪些代表人物?

6.試述玄奘大師與瑜伽行派的關係。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