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47 處處是道場

不厭醜惡,不羨善美,

不趨靜室,不遠鬧市。 ──清‧雍正


這段偈子出自清代雍正皇帝選編的《御選語錄》之〈無心頌〉。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心、有念之處,都是外相上分別的世界,而有善惡、美醜、好壞、是非等種種的對立分別。在佛法裡,世間萬象的本質是不一不二,並沒有什麼美醜之分、淨垢之別;只要內心清淨,他的世界必然是「隨其心淨,則國土淨」。

經典記載:過去文殊菩薩要善財童子去採藥草,並指明必須是可以做藥材的。善財童子放眼看去,發現每一株草都具有藥性,便問文殊菩薩:「山河大地,沒有不可以成為藥材的,不知道您要我採的是什麼藥草?」文殊菩薩微微笑,說:「你看到是藥草的,就帶回來吧。」善財童子順手採了身邊的一株野草,恭敬交給文殊菩薩。文殊菩薩舉起這株藥草向大眾說:「各位!這株草既可以殺人,也可以救人!」這個故事說明了一件事:藥本身並無好壞貴賤之別,重要的是能對症治病。

「不厭醜惡,不羨善美」,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厭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因此不必羨慕別人所擁有,也不要排斥自己不喜歡的,一旦心中有了分別,成就有限;對一切事物沒有分別心,才能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好比虛空,不管黑暗光明,都能兼容並存;大地山河,不管善惡美醜,它也能承載擔當。只要我們內心清淨,大地山河會隨著我們清淨;只要我們成佛,地獄眾生也會隨著我們成佛!

「不趨靜室,不遠鬧市」,一個真正的修行者,不一定要遠離人煙或一定要在禪堂才能有所成就,熱鬧場中也能做道場!因為修行的目的,主要是改心換性,不在外境的差別好壞;就如蓮花雖生長於淤泥,卻能出淤泥而不染,綻放出清雅芬芳。因此,一個參禪的人,即使他身在禪堂,如果頭不頂著青天,腳不踩著大地,眼中沒有芸芸眾生,也算不上是一個真正的禪者。

這首偈子啟示我們,對於外境,不應有太多的分別揀擇,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面對外境時,能不起分別,心中就能包羅萬象,人生自能寬廣無邊!



二○一二年七月六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