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4 耕耘心田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

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的這段偈語,譬喻我們的心就像大地一般,可以普載萬物,也能生長萬有。

「心地含諸種」,心就像良田土地,可以生長慈悲種子,可以成長菩提花葉,也可以成就智慧道果。你在自心的田地上,想要有怎麼樣的收成,就先要有怎麼樣的栽種。例如在心田上播撒慈悲的種子,將來會開出慈悲的花,結慈悲的果;播撒智慧的種子,將來會開智慧的花,結智慧的果。總之一句,我們在心地上播下什麼種子,將來就能收成什麼果實。

佛教常講因果,這個「因果」是科學的,什麼因就招感什麼果。說到因果,聖賢和凡夫的看法各有不同。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凡夫不在乎種下什麼因,遭受果報時才知道畏懼;如果是聖賢菩薩,他不在意結果如何,而是顧忌種下的因;凡夫做什麼壞事都不怕,等到一日嘗到果報了才害怕。比方說,竊盜別人的財物,偷盜時利欲薰心,什麼都不怕,等到鋃鐺入獄才悔不當初;又如現在吸毒、犯罪的人,在他們吸毒、犯案時,只為逞一時之快,到了最後愈陷愈深,無法自拔,被勒令戒毒,受到刑罰懲處時才感到害怕。

因此,我們的心就像「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應該注重的是種下好因,種下好的種子,一旦風霜雨露普潤大地群生,我們本自具有的佛性種子就能發芽生長。

「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有了好的種子,承受了法雨滋潤,就能頓悟,證得菩提道果。

這段偈語啟示我們:修行首重修心,每個人都是耕耘自己心田的農夫、心地的園丁,因此播種時要三思而後行。不妨時時問自己,要播撒的是善的,或是惡的種子呢?

二○一二年七月十四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