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58 報應

作惡不即受,如乳即成酪;

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 ──《大般涅槃經》


常有人慨嘆,為什麼做盡壞事的人,還是一樣福報具全,怎麼都看不到壞人受惡報,這世間還有天理可言嗎?這首偈語正好說明了善惡因果的受報緣由。

古人常說「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果報就像植物的播種收成,有的植物春夏播種,秋冬才能收割;有的是今年播種,必須等到來年才有收成;有的雖然今年播種了,卻要多年之後才會有結果。善惡的因果報應,也是一樣的,有的果報今生就受報了,有的卻要來生,甚至數世後才會受報。

「作惡不即受,如乳即成酪」,作惡的人沒有馬上受報,這道理就如同牛奶還沒成為乳酪,是因為時間還沒有到。又好比製作豆腐醬,要經過磨豆、曝晒、火候,以及密封存放的時間,如果因緣時候還未成熟,豆腐就不能成為豆腐醬。所以,善惡因果不是不報,只是時辰未到罷了!

「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還未成熟的果報,就好像暫時被灰覆蓋的炭火,雖然看不到火苗,並不表示沒有火,灰底下的火苗仍舊是炙熱的。這也像銀行裡的存款,如果還有餘額,銀行不會取消當事人的使用權,必須等到存款用盡了,才會領不到錢。故而惡人可以享受福報,是因為福田裡的存款還有,不能因為他作惡,就不准許他領取花用。不過,等到他福報耗盡,埋藏在灰底下滾燙的(惡業)火苗,就會竄出烈焰來反撲。只有愚者才會認為作惡不要緊,誤以為眼前沒遭受惡報就不會有事,其實等於是讓自己踩在被灰所覆蓋的火焰上,後果不堪設想。

人不要輕易做惡造業,做了惡事更不必存有僥倖的心態,以為不會受到報應。在因果的法則裡,沒有所謂的僥倖、逃脫業報的道理。善惡的因果報應,只在於時間的早與晚,因緣的成熟與否。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生活中無時無處,要有因果昭然的警惕,我們對於自己的起心動念,怎能不謹言慎行呢?

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