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1 知慚愧

有慚有愧自莊嚴,知於世間應時語;

一切常舒布施手,無上世尊說是法。 ──《月燈三昧經》


在這世間上,有兩個字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慚」與「愧」。有了慚與愧,就有羞恥心,就會奮發圖強,讓自己更進步,《月燈三昧經》的這首四句偈正好說明「慚愧」的重要。慚愧,在佛教裡的解釋:慚是對不起自己,愧是對不起他人。一個人如果能經常自我反省:我堂堂的一個人,怎麼做的事都不像人,說的話都不像人話,心裡都是不善的念頭,這就是慚於自己;而愧於他人,是我對不起你,對不起朋友,對不起長官,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弟姐妹,甚至於對不起兒女。有慚愧心、羞恥心,就會自我警醒、改進,為人處世漸漸就能夠圓融無礙。

有人問,佛陀會不會罵人?會啊,例如他責備犯錯的弟子:「你不知慚愧!」不慚愧就是沒有羞恥。人為萬物之靈,正因為有羞恥心,不同於畜生的不知道羞恥,所以慚愧之人,能夠莊嚴身心。就如《佛遺教經》所說:「慚愧之服,無上莊嚴。」慚愧就好像最上等的衣服一樣,穿在身上莊嚴無比。

我們做人要時時有一顆慚愧心,比如慚愧我有很多的不知道,就要努力求知識;慚愧我有很多事做不到,就要想方法去達成;慚愧自己有很多的不清淨、不道德、不慈悲……能夠生起種種的慚愧心,就會自我鞭策、自我精進,所以「有慚有愧自莊嚴」,就能夠日益莊嚴清淨。

「知於世間應時語」,有了慚愧心,就懂得隨時自我修正,因此,無論何時何地,都有適合自己身分的語言、行事,不會踰矩越分,自有分際。

「一切常舒布施手」,待人接物就能常給人歡喜,給人安樂,給人方便。這雙布施手,就如「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平等慈悲對待所有的人。

「無上世尊說是法」,如上所述知道自我慚愧,知道說應時得體的語言,知道服務幫助別人,我們遵循這些佛陀所說的妙法,就能無愧於人生了。

二○一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