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78 不著一塵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唐‧神秀


唐朝神秀禪師的這首詩偈,是說修道的過程,要時時注意自己的心念,才不會使心靈蒙塵。神秀禪師當時寫下這首偈子之時,雖然尚未見性,不過我們如果能夠早晚持誦,依此勤修,也可以增長智慧。詩偈裡將身體比喻為菩提樹,將心靈比喻為能照徹萬物的鏡台,明鏡必須時刻用心拂拭,才不會讓無明塵勞覆蓋了自己清明的本性。

「身是菩提樹」,菩提樹對佛教徒而言,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因為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故而菩提樹又稱為「佛樹」、「覺樹」或「思惟樹」等,象徵著徹悟真理,超凡脫俗的境界。

「心如明鏡台」,我們的心就好像一面鏡子,如果鏡子布滿塵沙,就無法看得清楚,也就無法顯現出自家的本來面目,對於世間的實相,當然就無法洞然明白。身心一旦被貪心、瞋恚、我執、我慢所覆蓋,就像鏡子滿布塵埃一般,無法認清自己,也無法與道相應。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我們應該時時用照心的鏡子觀照自己,修正自己的行為。二六時中,要懂得自覺心念的善惡,自我警惕。正如慈航法師說的:「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時時反省為要。

每天能省察自己的身口意念,便可止惡行善,就如《萬善同歸集》所說的:「步步觀照,念念無差。」如此自能漸漸去除身心的塵垢,止息妄念,減少煩惱,身心安樂。

二○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