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5 不受後有

諸漏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裡有四句偈,「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是什麼意思呢?

「諸漏已盡」,這裡的「漏」,是佛教的專有名詞,指的是人的無明煩惱。好比茶杯有了漏洞,就不能裝水;碗、盤、器皿有了漏洞,就無法再盛裝東西,我們的內心有了煩惱,這個煩惱就如漏洞,會把我們的功德,把我們的信仰,把我們自性裡的寶藏通通都漏失掉。如果所有的煩惱都沒有了,滴水不漏,那麼所有的功德都不會漏失。

「梵行已立」,梵,是清淨的意思。樹立清淨的修行、樹立清淨的道德,即不帶一點汙染心,不帶一點傷害人的念頭,內心都是真、善、美,這樣的心念就是「梵行已立」。我們在世間做人,要為自己樹立什麼樣的形象呢?效法聖賢樹立清淨的形象、道德的形象、慈悲的形象、智慧的形象,就能逐漸完成自己的道德人格。

「所作已辦」,接下來要作的是什麼?我能布施,我能持戒,我能修禪定,我能精進,我能忍辱,我能修般若智慧,所有一切自利利他的佛法,我都去實踐;所有普利大眾的理想,我都一一去完成。有了這麼廣大的修行,就不會有得失心、妄想心、煩惱心,甚至不會再招感三界的生死輪迴,便能永斷生死,不受人間酸甜苦辣的輪迴流轉。

這首偈子主要是提示我們:人生在世,若能作到「諸漏已盡」,沒有煩惱的糾纏;「梵行已立」,樹立了清淨的行為;「所作已辦」,應該實踐的道德都發心完成了,就能「不受後有」,身心解脫自在,不再來人間輪迴生死,永享清淨安樂的涅槃境界。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