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1 死亡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難免一死,但是「死亡」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歷史上,多少人殺身成仁,捨生取義,與日月同光;但是也有的人自私自利,對人間一無貢獻,與草木同腐朽。戰國時代,荊軻要去刺秦王時,在易水邊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多麼偉大的情操。一千三百多年前,鑑真大師東渡日本時,不管遭遇任何危難,都是秉著「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的精神,勇往直前,他的悲心壯志,真是令人感動。

自古以來,有人死得轟轟烈烈,有人死得默默無聞,有人死得讓人懷念,有人死得讓人慶幸。究竟如何死亡才有意義呢?略述如下:

一、死得不痛苦:有的人對死亡並不恐懼,但是就怕死得痛苦。如戰場上斷臂、斷腳的老兵,以及病榻上受絕症煎熬的病人;一旦病痛臨身,再也不是什麼英雄好漢了,而是狼狽不堪的狗熊。但是一些視死如歸、慷慨赴義的俠士,他們不以死亡為苦,尤其禪門裡的禪師,更把死亡當遊戲。例如,飛錫禪師鄧隱峰倒立而亡、船子和尚吹笛進入煙波覆舟而逝。甚至有的禪師灑脫的先祭後亡,有的坐脫立亡,有的枕膝而化。如果死得不痛苦,死亡也如回家一樣,並不值得擔心害怕。

二、死得有價值:歷史上,有的人不但生時救國利民,就是到了最後,個人的一死,仍然影響國家民族千年萬載。例如,文天祥不受宰相高位的誘惑,只想一死報效國家;岳武穆寧可盡忠而死,不願抗旨而生。他們盡忠報國的精神,都與歷史共存,所以雖死猶生。

三、死得適其時:生命的價值,不在活得長久,而在活得於世有義。有的人已經活了百歲之齡,仍然不死,他也覺得辛苦,因為老邁的身體,如風中殘燭,生存對他而言已經沒有意義,死亡反而讓他有自然的歸宿。所以有一些老人,老來的時候,不能死得適其時,也是一種遺憾。慈禧太后一生造孽,但是他死得適時,沒有逢上國破家亡,甚至還得到厚葬;汪精衛年輕時,曾為清廷逮捕,他豪邁的說:「引刀成一塊,不負少年頭。」但是後來因故與日本合作,不過還是在日本投降前逝世,不受漢奸罪名處置,這也是死得適其時。中國人對於早死、遲死,有時並不介意,死得適時,非常看重。

四、死得很安心:一般人對死亡總是感到害怕、迷惘,因為死後到哪裡去?不得而知。尤其,有的人臨終時,因為對世間的留戀,對親人的掛念,因此捨不得死,甚至死不安心。也有的人未能及早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就匆匆告別,因此覺得遺憾,無法安心。當然,也有不少人因為滿懷的理想,滿腔的願心未了,但是世壽因緣已經結束,因此抱憾而終,他也感到不安心。所以,人,不管生也好,死也好,能夠活得自在,死得安心,那是最美好不過的事了。

二○○七年六月四日刊於《人間福報》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