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10 佛教與中華文化

一九九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晚間七時,由聯合報、文建會、高雄市、台北市政府等單位及喜神克影公司,合辦的喜神公益系列講座,禮請大師於高雄市立圖書館中興堂主講「佛教與中華文化」。

大師說:「文化,是人類生命的延續及匯合,是歷史的開展,是社會支柱的力量。因此,文化與民族命脈、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中華文化講求民胞物與的大同世界,是忠恕仁愛天下一家的文化,是克己利人的賢哲之道,具有兼容並蓄的博愛精神在中華文化的精神裡。佛陀也教導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四姓出家,同為釋氏。』在佛教中每個人皆有佛性,人與人之間應互相尊重。」

談到佛教與中華文化的關係時,大師提出四點說明:

一、包容各宗各教的五乘共法:佛教對於任何的宗教皆相當尊重,譬如儒家的三綱五常,以人為本,即是佛教人天乘的法門;老莊的清淨無為,即是聲聞緣覺的出世思想。除此之外,佛教還有一種融和出世與入世的菩薩道思想,是一種為了利益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乘思想。

二、促進民眾生活的堅忍節儉:「忍」,是人世間最大的力量,修道者應以「忍」為力,這是最寶貴的美德。「儉」,要做到物質、時間、生命、感情的不濫用,方名為「儉」。

三、影響社會道德的因果報應:以佛光山現今於世界各地所建的寺院為例,這麼多的道場要如何規範?主要是負責人善解因果,故安守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俗語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人若有因果的觀念,就會謹言慎行,甚至嚴格要求自己。

四、莊嚴文學藝術的內涵結構:一個人要懂得與人結緣,更要珍惜福報,如穿衣可以保暖就好,吃東西可以溫飽就好。如果每一個人都懂得惜福、結緣,那麼整個社會就能更加繁榮和諧。

會中有人提問:「佛教自印度東傳,如何與中華文化水乳交融?」

大師說:「佛教主要是建設內心的安樂,消除人們內心的不安。結緣、慈悲的思想,與儒家的兼善天下符合;業力的思想,鼓舞中國人創造精神慧命的永恆。」

大師鼓勵在場的聽眾,平日生活要抱持著「你對我錯、你大我小、你樂我苦、你有我無」的觀念,生命就會充滿祥和,人人都能夠和諧共處,才是真正實踐佛教共生共存的文化。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