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76 人生是一種學習

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三日晚上七時,大師於本山麻竹園法輪堂,為參加「第三十期短期出家修道會」的戒子開示:

人生是一種學習,人生是從「要」開始,「要」即是擁有,擁有的背後都有痛苦、煩惱。短期出家是另一種「無」的學習。要學習什麼呢?

一、慚愧:在社會上學偉大,在佛門中學慚愧。印光大師自稱「常慚愧僧」。慚,對不起自己;愧,對不起別人。慚愧即是明白自己的不行、不淨、不明白道理、不夠慈悲。社會供應我,我有回饋社會嗎?我對親朋好友有供養嗎?知慚愧才會有力量,所謂「知恥近乎勇」,有此力量才能發憤圖強,頂天立地,俯仰不愧於天地。慚愧,是最美麗的莊嚴、最美的服裝、最好的化妝品,能令人身心端正。

二、懺悔:懺悔就是認錯。心地髒汙了,要用懺悔的法水來清淨身心。學道者不斷地認錯、懺悔,內心才能清淨;如一杯水,放一把鹽好鹹,若把鹽放入水缸中就不鹹了。

三、發心:要發心修道、學佛、勞動。心是什麼?心如田、心如地、心如高山,要開發才能種植、使用。發心,即是開發心地,發大願心。出家人要發出離心、菩提心。在家人對正當、合法的事,應發增上心。  

四、忍辱:忍,有力量才能忍。出家學佛法,沒有比忍更重要了。「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自己的內心,開發出能忍辱、能放下的力量、還可以轉化為平常心,日子就會很好過。

五、威儀:真正出家不容易,出家受戒後才算是出家人。佛門中,師長對你多一分要求,即是多一分慈悲。「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在佛門中行住坐臥、穿衣吃飯,都是威儀的表現。威儀即是做人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

六、惜福:福不是求來的,而是修得的。享福之餘,更要懂得惜福,才會有福報,如晝時當惜陰、日用當惜福、說話當惜言、遇人當惜緣。珍惜福德,如銀行裡的存款慢慢花,不隨便濫用;只支出、不存入,終有用完的一天。

七、恭敬:佛法在恭敬中求。敬人者,人恆敬之。如常不輕菩薩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知道每個人都有完美的佛性,無論在外相上是什麼觀感,心中升起對每一個人內在佛性的恭敬,這就是自他都能受益的法門。

八、慈悲:佛法是慈悲法。慈,給人快樂;悲,拔除眾生之苦。對兄弟姊妹的好,是有緣的慈悲;對陌生者的付出,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慈悲,要先學習對人的尊重與付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