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82 去除對待,心無高下

一九九四年七月二十一日,佛光山與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聯合舉辦「教職人員短期出家修道會」,計有二百位教職人員來山參加,大師應邀與老師們普參。

大師為老師們講說《心經》,期望教職人員能以佛教的「般若」、「空」的修養,讓往後在執教、面對學生時,能有另一番新能量的交流。並開放時間讓老師們提問。

提問一:「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持《六祖壇經》內所說『不思善,不思惡』的念頭?」

大師說:「去除對待法,心無高下,不隨境轉,則善、惡相對之法不生,就是『頂天立地』之時。黃檗禪師說:『不作佛求,不作法求。』就是這個意義。」

提問二:「如何保護六根,使其不受外界干擾?」

大師說:「六根如同沒有韁繩綁住的馬,會破壞家園;六根攀緣於六塵,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訓練:眼根,對人行注目、恭敬;耳根,要能諦聽、善聽;鼻根,學習調息,使呼吸微細;舌根,要說好話;身根,常做好事;意根,要控制住我們的『意念』,管理我們的『心』,不令其『心猿意馬』。」

提問三:「對神通的看法如何?」

大師說:「不要對神通好奇,也不要太在意。神通不是拿來驚世駭俗,真正的神通是充滿道德、慈悲,要以平常心對待之。

過去有二師兄弟,各自修行二十年。有一天,出門要過河,師兄直接使用神通力,凌波而渡,師弟即以五毛錢僱船渡河,最終同樣到達對岸。

一般的神通沒有什麼價值,經典裡的菩薩能『遊戲神通』,是因為依於慈悲,安於禪定、智慧、般若。依佛門修行的素養,就能深知『地理、方位』,培養『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時時是好時』的胸襟。」

提問四:「靜坐時妄想紛飛,是否可放輕音樂錄音帶引導呢?」

大師說:「初學者要慢慢通過許多考驗,所謂『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初學者,有些人希望借重於外境,例如理想的禪坐環境,適合禪修的音樂等,並無不可,但要漸漸放下這些『葛藤』,減少依賴的心理。專注之後,漸能看見妄念、身體發熱,都是習禪的正常現象,不要掛礙。如果能坐到精神集中、思想統一,『定』即容易獲得。」

提問五:「『依法不依人』中,『依人』是否表示我執?『依法』是否顯得不盡人情,沒有感情?」

大師說:「『四依止』是告訴我們要依『真理』為處事的準繩,心中沒有對立的觀念。人有去來、生死,而佛法長存於宇宙。」

提問六:「如何福慧共修?」

大師說:「『福』,為人服務奉獻;『慧』,聞法、研究經典,體會真理。佛弟子做到解行並重,知行合一,才是雙軌並重的修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