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 第五類【文叢】 /
 - 203-214如是說(共12冊) /
 - 204如是說2 /
 - p292 一九九八年(一) /
 - p312 開發心田
 
p312 開發心田
        一九九八年一月二十一日,由教育部和中華民國全國教育會主辦的「心靈教育研討會」上,大師應邀發表佛教對心靈教育的看法。 
大師說:「世間是以『人』為本,人又以『心』為主;因此心生則萬法生、心滅則萬法滅。平常我們衣服髒了會洗,皮包丟了會急;如果說我們的心丟了,要如何把心找回來?心靈蒙上了塵埃,洗淨心靈的清潔劑又在哪裡?一場戰爭要勝利,平時一定要將軍隊訓練好;同樣的,平常照顧好我們的六根,『心』就不會受外界五花八門的外境所誘惑。」
大師進一步闡說心的妙用。
大師說:「心如工廠,可以出產好產品,也可以出產壞產品;同樣一顆心,可以做出好行為,也可以做出壞行為。心又如田地,種什麼『因』,就會結什麼『果』。所以要開發我們的心田,讓這塊田地有好的因緣,結出好的果實。」
 
    
- 203如是說1
 - p030 自序
 - p034 一九七九年
 - p036 在生活中, 實踐人間淨土
 - p038 萬佛萬人結萬緣
 - p040 佛光盛會共結法緣
 - p042 綜觀大局,注重細節
 - p044 拜佛要訣
 - p046 一九八〇年
 - p048 六度的精神
 - p050 用音樂弘法的重要
 - p056 發揮有限的生命
 - p057 為什麼佛教不燒紙箔?
 - p059 自強愛國四綱要
 - p060 學習要下苦功夫
 - p063 忙得沒時間生病
 - p064 如何安住身心?
 - p067 為學與做人之道
 - p068 現代青年應有的道德觀
 - p070 廣結善緣灑淨身心
 - p071 功德圓滿如明月
 - p073 以好話、好事廣結萬人緣
 - p076 一九八一年
 - p078 禪是心靈的工程師
 - p080 小燈籠大放光明
 - p081 為自己的人生開路
 - p083 叢林學
 - p085 設立別分院的因緣
 - p086 朝山會舘的功能
 - p087 政治是源於愛國之心
 - p088 一九八二年
 - p090 一代要勝過一代
 - p092 一九八三年
 - p094 修學佛法在日常
 - p096 慈悲布施謙讓為公
 - p100 眼光要遠承擔要近
 - p102 外在美容內在美心
 - p103 叢林「普茶」的意義
 - p106 三點修道叮嚀
 - p107 傳承的重要
 - p108 戒的真義是發菩提心
 - p109 浴佛的真義
 - p110 人應該追求無量壽
 - p112 人生的價值
 - p114 提起放下要自如
 - p116 啟發式的教育
 - p117 現代人的生活規範
 - p119 珍視每一位來山信徒
 - p121 辦好男眾學部
 - p123 佛教生命在教育文化慈善
 - p125 追求永恆慧命
 - p128 學不成誓不歸
 - p129 弘法利生為使命
 - p131 月亮的啟示
 - p134 跑香的要訣
 - p136 身住哪裡?心安何處?
 - p138 人和的重要
 - p140 道業上要增進
 - p143 幸福快樂之道
 - p145 修身修心全靠自己
 - p148 一九八四年
 - p150 進步、快樂從何而來?
 - p152 美化人生
 - p153 發四大願
 - p154 佛光山文物陳列館的期許
 - p158 一九八五年
 - p160 要知惜福、感恩
 - p163 對恭喜發財的看法
 - p166 樹立新形象
 - p169 佛教需要團結
 - p170 行腳參訪
 - p172 過年的真義
 - p174 新年新方向、新希望
 - p176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 p177 共同參與佛教事業
 - p178 願不虛發,有願必成
 - p180 一九八六年
 - p182 散播快樂的種子
 - p184 器官捐贈,遺愛人間
 - p186 要學習小小的體貼
 - p187 改,進步第一關
 - p190 遇事要柔和安忍
 - p193 重建比丘尼教團
 - p195 大師回來了!
 - p197 丈夫要有沖天志
 - p200 一九八七年
 - p202 睡眠的修行
 - p203 人間佛教注重「了生」
 - p205 把佛法深入民間
 - p207 提倡三寶節
 - p208 以真理智慧為財富
 - p209 佛光人處事原則
 - p211 唯有忍耐,才能成就
 - p213 既來之,則安之
 - p216 一九八八年
 - p218 如何做好佛光人
 - p221 無限法味在其中
 - p223 送慈悲到泰北
 - p225 說話多用句號
 - p227 密行要能持之以恆
 - p228 佛光人的工作信條
 - p229 人事調動是一種進步
 - p231 南北傳東西方都需要交流
 - p234 如何利用時間修持
 - p237 佛光山的價值如何?
 - p238 做好一個出家人
 - p239 出家女眾要培養的氣度
 - p240 念念增上
 - p241 一師一道
 - p242 為何定名為「西來寺」?
 - p244 西來寺─洛城重要指標
 - p246 修行要能不動道人心
 - p248 培養文教人才
 - p249 禪與人生的關係
 - p250 化瞋偈
 - p251 「調職」觀念
 - p252 以無盡燈照亮社會
 - p253 回歸佛陀時代
 - p258 朝禮四大名山
 - p259 多說「好」,少說「不」
 - p260 辦活動的最終目標
 - p263 佛教靠我
 - p264 禪的生活
 - p266 一九八九年
 - p268 志在佛教,發心度眾
 - p271 服務有無限的價值
 - p272 器官移植與佛教的觀點
 - p275 幼兒園寺院化
 - p277 八正道的生活
 - p279 人間生活的佛教
 - p282 儀禮「如法」
 - p284 為法而來
 - p287 忍耐、守法、愛心
 - p288 西來傳佳音
 - p290 接心法要
 - p294 弘法者要具備國際性格
 - p297 四大宗旨弘揚的重點
 - p300 實習六要領
 - p301 生從何來?死去何處?
 - p303 出世入世的佛教
 - p306 行止如法如儀的出家眾
 - p308 從政之要
 - p309 學佛的態度
 - p310 學佛指要
 - p311 為眾生作牛馬的願心
 - p313 護持佛教弘法事業
 - p314 如何接心?
 - p317 要將心胸擴大起來
 - p319 入學院是學理不是學事
 - p320 佛佛道同,光光無礙
 - p321 忙是福氣
 - p322 心淨國土淨
 - p323 慈心悲願,不捨一眾生
 - p324 一九九〇年
 - p326 佛光人的工作態度
 - p327 立足佛光山,胸懷全世界
 - p328 快樂四法
 - p331 我的前途在哪裡?
 - p334 進德修業法要
 - p337 佛光人會
 - p340 香會的八種意義
 - p343 怎麼當一個住持
 - p345 宗務委員會首屆會員大會
 - p347 觀音八妙法
 - p348 師姑的性格
 - p351 以睡覺為處罰
 - p352 建立佛門倫理觀念
 - p354 要像個出家人
 - p356 廣結善緣
 - p358 團體要建立「人和」
 - p362 若要佛法興,必須僧讚僧
 - p363 籃球培養良好的品行
 - p365 度眾,中道處之
 - p368 為學處眾之道
 - p370 修學要能安住身心
 - p371 佛教史上的光榮記載
 - p372 團結、統一、交流、動員
 - p375 和眾之力
 - p376 四句偈
 - p378 為學當重聞思修
 - p380 一九九一年(一)
 - p382 佛教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 p38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p386 一切都是當然的
 - p389 圍爐夜話
 - p391 新年三義
 - p393 親子教育妙方
 - p395 心靈淨化八種妙法
 - p398 六根的修行
 - p403 佛道的教育
 - p405 七月是功德月
 
- 204如是說2
 - p010 一九九一年(二)
 - p012 心病還須心藥醫
 - p015 力與慈要相輔相成
 - p017 讀書四要
 - p018 喪葬禮儀之法要
 - p019 懂得規劃人生
 - p020 目標三階段
 - p021 糾正其過於無形
 - p022 研究學問,也要懂得發表
 - p023 入佛學院要克服的事
 - p024 放開心懷
 - p026 一九九二年
 - p028 念佛法要
 - p029 佛教是屬於青年的
 - p032 要學技能、學歡喜
 - p035 新年十問
 - p037 法務釋疑
 - p042 佛法需要普及
 - p044 執著不能解決問題
 - p046 《玉琳國師》匡正社會人心
 - p047 管理三步驟
 - P050 從拜佛禮懺中尋求快樂
 - p051 人間有鬼嗎?
 - p052 通訊員的道德
 - p055 教育不只是為完成自己
 - p056 如何把心找回來?
 - p058 自覺增加力量
 - p061 待人處事之道
 - p064 佛法不離世間覺
 - p066 一九九三年
 - p068 「無我」最偉大
 - p069 三修為社會和平祥瑞
 - p071 師徒會
 - p073 佛光山缺少了什麼?
 - p075 傾聽抱怨也是修行
 - p077 佛化婚禮
 - p080 放下,重獲新生
 - p082 愛的智慧
 - p083 大學是智慧之人的聚集
 - p084 佛光會如人生的加油站
 - p086 三道牆
 - p087 生活要佛法化
 - p088 宗教法規問題討論
 - p090 教導大眾修行之方
 - p091 叢林學院化,學院叢林化
 - p093 禪宗的走江湖
 - p095 胡說八道
 - p097 何謂知客
 - p099 接受調派要歡喜信受奉行
 - p101 日文弘法
 - p103 隨緣自在
 - p106 把心找回來
 - p107 增加心的力量
 - p108 排難解憂是功德
 - p110 佛教與中華文化
 - p113 如何寫日記
 - p115 愛的教育
 - p117 處世之道
 - p119 愛護地球人人有責
 - p120 工作應有的觀念與態度
 - p122 學力更重要
 - p123 以不變應萬變
 - p125 佛教春秋
 - p126 讓佛法增添生命光采
 - p127 我們為什麼要辦大學?
 - p128 開辦佛光人文學院
 - p130 心靈的武器
 - p132 對徒眾的掛念
 - p136 發心出家十二法要
 - p138 感動是無價寶
 - p139 人生之道─心甘情願
 - p141 厚人律己之道
 - p144 一九九四年
 - p146 佛光人要能「行經」
 - p148 建立精神領導中心
 - p149 心靈環保要淨化
 - p150 眼光要遠大、寬廣
 - p153 真正的財富
 - p156 忙人無妄想
 - p158 自我覺悟的教育
 - p160 心要能轉境
 - p161 修行四心
 - p162 「歡喜」是好風水
 - p164 花的六度精神
 - p166 處事要明白事之常理
 - p167 從人學到佛成
 - p169 善惡都會有結果
 - p171 以積德來報答親恩
 - p174 以布施做為祝壽
 - p176 禪師的條件
 - p177 知客四等
 - p180 隨緣隨喜,身心自在
 - p182 去除對待,心無高下
 - p185 老人要有宗教信仰
 - p190 唯有謙虛才能受益
 - p193 「捨得」帶來喜悅
 - p195 以無情覺有情
 - p196 做一個上等的出家人
 - p198 心的治療
 - p199 以教團需要為需要
 - p200 一九九五年
 - p202 信徒、功德主是頭家
 - p203 用愛喚回愛
 - p205 不動心的管理藝術
 - p206 誰來審判?
 - p207 肚量決定一切
 - p209 「開心」的體驗
 - p212 為眾把脈
 - p214 出家兒女最孝順
 - p216 有緣走遍天下
 - p218 住持主管十大不能
 - p220 自我人格健全的方法
 - p223 力行生活
 - p224 佛光山有修行?
 - p227 以中道來應世
 - p230 一九九六年
 - p232 找到自己的出路
 - p233 做一個會聽話的人
 - p234 公私要分明
 - p237 佛法不是交易
 - p238 發心就不會有低潮
 - p240 合掌為禮
 - p241 無理之下也要能低頭
 - p242 人生重在規劃
 - p244 般若即是本來面目
 - p246 政治超越化
 - p247 做人正常化
 - p249 學習做觀世音
 - p252 做人要養深積厚
 - p253 天下一家
 - p255 最有條件的單身貴族
 - p256 建立常住觀念
 - p258 一九九七年
 - p260 對青年的四點勉勵
 - p261 大學之道在做人
 - p262 佛學會考不是為了傳教
 - p264 慈悲是最重要的戒
 - p265 工作之道
 - p266 修道人要能萬死千生
 - p268 不計較的處世哲學
 - p269 禪堂是著重綱紀的地方
 - p272 如何樹立自己的形象
 - p273 佛光山第六任住持陞座
 - p276 封山的真義
 - p277 敢,要正派
 - p280 六個得度之道
 - p282 為什麼要辦電視台
 - p283 如何做好住持主管
 - p285 水清方能見影
 - p286 求法、護法、弘法
 - p288 三碗飯菜的供養
 - p289 人生要有踏實的規劃
 - p292 一九九八年(一)
 - p294 佛門是女性的一片天空
 - p296 受教到教人
 - p297 修道不是不食人間煙火
 - p298 出家是奉獻
 - p299 佛教要團結
 - p301 度眾要能解決問題
 - p303 佛法要大眾化
 - p305 上等老師教思想
 - p307 外境在於心境
 - p308 佛教提倡戒殺
 - p310 成立假日修道會
 - p312 開發心田
 - p313 禪是直下承擔
 - p314 接受是進步的不二法門
 - p315 修道是馬拉松
 - p316 一切要靠因緣
 - p317 菩提伽耶傳戒
 - p319 菩提樹下受戒
 - p320 結緣三百車夫
 - p321 迎尊證阿闍黎
 - p322 華航空難超薦回向
 - p323 回復尼眾戒法
 - p325 供養僧寶呼籲團結
 - p326 菩提樹下兒童歡聚
 - p327 金剛座前滿願
 - p328 賑濟回向菩提
 - p329 生命在呼吸間
 - p330 五戒培育幼苗
 - p331 共業是成就菩薩道的契機
 - p333 提升信仰的層次
 - p338 佛教界要彼此促進交流
 - p342 落實生活佛法化
 - p344 得失心不宜過重
 - p345 改、等、柔、敬
 - p347 人生的預言書自己填
 - p348 什麼是「常住」?
 - p349 期許金剛,人人皆是海量
 - p351 金剛護法的第二春
 - p352 教職員更須用心學習
 - p353 為教育奉獻
 - p354 人間佛教的思想(一)
 - p359 人間佛教的思想(二)
 - p362 常隨佛學
 - p364 一個修道者的完成
 - p366 認識自己
 - p368 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 p371 眼睛要看芸芸眾生
 - p373 開悟與輪迴
 - p376 人生是一種學習
 - p379 大慈悲的教育
 - p381 佛門如大海
 - p383 從認錯中改正自己
 - p384 不能忽視因果
 - p385 因為難,才接受挑戰!
 - p386 何謂禪?
 - p388 談調職
 - p391 溝通的技巧
 - p394 我們的心
 - p395 改變自己
 - p397 關於假日修道會
 - p399 單位主管行事要點
 - p402 領眾須知
 - p403 自我要求
 - p404 做人要懂得轉身
 - p405 定業可轉不可轉?
 - p407 全方位的書記
 - p408 珍惜因緣
 - p409 管理自己的心
 - p412 做自己的醫生
 - p413 生活要隨眾
 - p414 要樹立團體形象
 - p415 透過偶像找到真我
 - p417 為生命點亮慧燈
 
- 205如是說3
 - p012 一九九八年(二)
 - p014 如何增長菩提心?
 - p015 生命是一種尊嚴
 - p016 人生是馬拉松賽跑
 - p017 如何行菩薩道?
 - p018 有願才有力
 - p019 人品比知識重要
 - p020 有願心也要有因緣
 - p021 建立新的觀念
 - p022 信仰的條件
 - p027 要戰勝自己的煩惱
 - p028 修行重要的是要真心
 - p030 團體共識很重要
 - p031 知客要肯結緣
 - p033 佛光學是現代的佛學
 - p034 來佛光山學什麼?
 - p037 弘法者要發心立願
 - p038 佛學院是選佛的道場
 - p040 宗教間要融和尊重
 - p042 用愛才能贏得愛
 - p044 心中的世界要開拓
 - p046 一九九九年
 - p048 會議是給人進步
 - p050 戒是要求自己
 - p051 人要培養慈悲、包容心
 - p052 一言興邦,一言喪邦
 - p053 信徒第一
 - p054 讀書在於開智慧
 - p056 佛光親屬心連心
 - p058 出家人要過僧團生活
 - p059 心中要有人
 - p061 做主管要受得起委屈
 - p062 給青年的四點意見
 - p064 海外弘法要有開山的精神
 - p065 給信徒最好的服務
 - p066 一日佛光會,終身佛光人
 - p067 領導的七個條件
 - p068 安樂富有
 - p070 歷史是我們的鏡子
 - p071 調整自己的觀念
 - p072 學習阿彌陀佛的歡喜
 - p073 管理要給人空間
 - p074 因緣的妙用
 - p075 會議指導
 - p076 義工與信徒
 - p078 服務中成就道業
 - p079 要有獎懲制度
 - p080 不用掛念色身
 - p081 要立大志發大心
 - p082 過年,忙得有營養
 - p083 護法是傳播佛法
 - p084 每天要成就好事
 - p085 和諧歡喜就是佛教
 - p086 沒有錢是佛教最大的本錢
 - p087 出功德是出自歡喜
 - p088 以道場為中心
 - p089 集體創作力量大
 - p091 關鍵的十五年
 - p092 寂寞的慈悲
 - p093 禪就是要簡單明了
 - p094 自然與生命
 - p095 新春十願
 - p097 佛門的「恭喜發財」
 - p099 不可以說不知道
 - p100 做事有心,不一定要專才
 - p101 修行人要大智若愚
 - p102 要有包容他人的心
 - p103 自己給自己歡喜
 - p104 要肯與人合作
 - p105 信眾要分組規劃
 - p106 工作倫理,擁護主管
 - p107 換心不要換工作
 - p108 用人之道
 - p109 不輕易空過
 - p110 婚姻之道
 - p111 團體要以和為貴
 - p112 平等的觀念
 - p113 充實佛法,接受挑戰
 - p114 受五戒最幸福
 - p115 宗教,要被社會需要
 - p117 如何專一信仰?
 - p118 主管要以愛心關心領眾
 - p119 學問,要敢於發問
 - p121 「知性」好共事
 - p122 懂禪的人最謙卑
 - p123 看見未必是真
 - p124 諦聽草木說法
 - p125 積極比財富更重要
 - p126 三業清淨最吉祥
 - p127 做義工的義工
 - p128 以直心入道,以慈悲度眾
 - p129 人人是觀世音
 - p130 夫妻相處之道
 - p131 佛法在於有用
 - p132 辦學要禮賢下士
 - p134 讀書為培養學力
 - p135 以忍為力
 - p137 佛誕節帶來和平
 - p139 主管要多提拔部屬
 - p140 人生最大利益─皈依三寶
 - p141 一切都是美好
 - p142 老師要能感動學生
 - p143 以電視弘法建立淨土
 - p144 接受才能成長
 - p145 理念是財富
 - p146 萬能領導人
 - p147 團結是佛教的前途
 - p148 人間佛教是佛陀本懷
 - p149 感謝有人用我
 - p150 出家十二字訣
 - p151 會做人是上等人
 - p152 認錯,重生的開始
 - p153 不要輸給一時的煩惱
 - p154 接受要求,調整自己
 - p155 把困難化為福德因緣
 - p156 人要活在希望裡
 - p157 佛誕節四大意義
 - p158 要承擔佛祖的責任
 - p159 佛教是文化
 - p160 佛教徒要有使命感
 - p161 要有降魔的戰鬥力
 - p162 檢討自己的心
 - p163 禪是無量寶藏
 - p164 一百元的偉大
 - p166 以獎勵淨化媒體風氣
 - p167 永懷親恩,話說老奶奶
 - p168 沒有不能用的人
 - p169 給人因緣
 - p170 文化人要有思想和力量
 - p171 發心在工作上很重要
 - p172 用心做法會可以消災免難
 - p173 學道要降伏心魔
 - p174 安心,心自清淨
 - p175 住持要提拔後進
 - p176 檀講師制度是一大革新
 - p177 四個主義
 - p179 師徒之間講究印心
 - p181 能互相尊重,自然會平等
 - p182 發大心立大願
 - p183 佛法教化要有教無類
 - p184 如何做一個出家人
 - p188 度眾要依其需要
 - p189 累積福德因緣
 - p191 了生脫死
 - p192 檀講師講習會
 - p193 自我規劃
 - p194 思想要用心
 - p195 「給」的人生最富有
 - p196 以願心提醒自己
 - p197 如何找真心
 - p198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 p199 要為常住栽培人才
 - p200 將佛法種子散播到全世界
 - p201 大家都在寫歷史
 - p203 奉行三好成為有用的人
 - p204 道場的未來性要仰賴青年
 - p205 無為而治
 - p206 龍天推出
 - p207 梵唄音樂帶來種族的融和
 - p209 世間法就是輪迴
 - p211 平常用心即是功夫
 - p212 寺院發展具備四大功能
 - p215 禪者,只問耕耘
 - p216 改變自己,建立信心
 - p217 談論文字的美
 - p218 懺悔有三等
 - p220 覺察六根是賊
 - p221 從平等走向和平
 - p222 給人迴轉的空間
 - p224 耐得住,守得住
 - p225 心靈改革家
 - p227 做命運的主人
 - p228 委屈是甘露
 - p229 從正道到佛道
 - p230 人老心不老
 - p231 悲智如鳥之雙翼
 - p233 駕馭煩惱
 - p234 靈骨塔是生命教育
 - p235 把學生當成未來佛
 - p236 佛教是充滿朝氣的
 - p238 居士學佛之道
 - p239 信仰在追求內心的清淨
 - p240 說OK擁有福德因緣
 - p241 老實本分是修行
 - p243 用布施去除貪婪
 - p244 二〇〇〇年
 - p246 寺院是學校
 - p248 人間福報的人情味
 - p249 佛法是依義不依語
 - p250 能給就有好因緣
 - p251 政治是一時,信仰是終身
 - p252 恭喜發財,追求「內財」
 - p253 要多方學習
 - p254 身教重於言教
 - p257 禪堂不攀外緣
 - p258 叢林用語的妙處
 - p259 如法之行
 - p262 拒絕要有替代
 - p265 親子和諧之道
 - p267 用心與佛感應
 - p268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
 - p270 大家如意
 - p271 心的力量
 - p272 寺院學校化
 - p273 斷食不如斷煩惱
 - p275 走路也能度眾
 - p276 一切都是順其自然
 - p277 做什麼都心甘情願
 - p279 做學問做出菩提心
 - p280 把我的不同留在人間
 - p281 以慈悲化解困難
 - p282 一切待緣而成
 - p284 悟如一湖清水
 - p285 人間佛教應禪淨融和
 - p288 民主應從理性出發
 - p289 媒體要筆下有德
 - p290 歡喜是最好的地理
 - p291 學做大磐石
 - p292 成為有用的人
 - p293 建寺以服務為要
 - p294 要讓因緣延續
 - p295 為眾生盡一份心意
 - p297 慈善不究竟
 - p298 大寮的義工寮
 - p299 素菜度人入佛門
 - p300 典座行堂之道
 - p301 供養心是典座祕訣
 - p302 料理有三等
 - p303 七天一剎那的體驗
 - p305 南美佛教五十年
 - p306 一師一道即奉行佛法
 - p307 人往上走,水往下流
 - p310 餐館經營之道
 - p311 禮敬自己的心
 - p313 歡喜就是最好的宗教
 - p314 開啟佛性之光
 - p315 佛法要淺顯易懂
 - p316 參訪看自己的心
 - p318 聽到內心的音聲
 - p319 學習靈巧
 - p320 弘法要知道人間的需要
 - p321 慚愧是做人的根本
 - p322 給人接受才有未來
 - p323 看到內心的寶藏
 - p324 回頭才能得救
 - p325 檢視自我的修行
 - p326 自知才能進步
 - p327 藝術沒有國界
 - p328 說唱也能體會佛法
 - p329 七眾共有的創舉
 - p331 無我的法喜
 - p332 佛教要與時俱進
 - p333 封閉使佛教失去生命力
 - p335 清淨信心能滅罪業
 - p337 佛教發展要現代化
 - p339 南北傳要相互交流
 - p341 人間佛教是當代主流
 - p343 禪者無所不能
 - p345 念佛是快樂的歌唱
 - p347 現實是理想之果
 - p349 兩岸要和平要交流
 - p350 懺悔才能獲得寬恕
 - p352 信仰是搶不走的財富
 - p354 開啟山門為服務大眾
 - p356 信仰的對象要有圓滿品德
 - p358 用忍力承擔諸苦
 - p360 重啟山門
 - p362 二〇〇一年(一)
 - p364 病是良師益友
 - p365 佛法與王法相輔相助
 - p366 困難中找出路
 - p367 出家人的五種專長
 - p368 不說話要送進烤箱
 - p370 找到自己的定位
 - p371 守歲要守住願心
 - p372 服務別人成長自己
 - p373 學位是度眾的橋梁
 - p374 做事是平等心的展現
 - p375 宗教發展有利地方進步
 - p376 修出內心的般若智慧
 - p378 藝文讀書也是共修
 - p380 普茶的意義
 - p382 待人處事要靈巧
 - p383 法會要給人輕安自在
 - p384 和平是人類共同的信仰
 - p385 明理是第一等人
 - p388 寺院帶動讀書風氣
 - p391 把部屬當家人
 - p393 功德主是頭家
 - p394 為了佛教無懼困難
 - p395 給是持戒的精神
 - p396 公益與商業的區別
 - p398 戒是要反求自己
 - p399 人間佛教是歡喜與融和
 
- 206如是說4
 - p012 二〇〇一年(二)
 - p014 佛光市鎮在南非
 - p015 佛光會員努力的方向
 - p017 佛教應走向自由民主
 - p019 平等帶領佛教向前
 - p020 以佛法救非洲
 - p021 為善就是基因改造
 - p022 為人著想是佛法的體現
 - p024 從做事中發掘快樂
 - p025 人間佛教四化理念
 - p027 做一個懂得表達的人
 - p028 要自我評鑑
 - p030 器官捐贈的新觀點
 - p032 寺院應具備文教功能
 - p033 保障正信的教團
 - p036 宗教法制定應合法平等
 - p037 要禁得起人情冷暖
 - p038 要知天下事
 - p039 佛教興亡,青年有責
 - p040 面對心中的魔軍
 - p041 打球要有禪定力
 - p042 做人要像月亮寂靜圓滿
 - p044 時時努力處處用心
 - p046 在工作中成長道心
 - p047 慈悲所在,必能戰勝一切
 - p049 人生的路沒有僥倖
 - p050 大小共存天下一家
 - p054 用善念改變人類的未來
 - p055 慈悲是幸福之門
 - p056 救援美國九一一事件
 - p058 要多方面學習
 - p059 潘宗光校長聞法記
 - p061 佛指舍利象徵和平
 - p062 訓練自己有思想
 - p063 說法是出家人的本分
 - p064 用慈悲辦道
 - p066 化緣不是要,而是給
 - p068 攜手超越輪迴
 - p070 二〇〇二年
 - p072 一百元帶給社會美好
 - p074 帶著殷重的心修道
 - p075 什麼是人間佛教?
 - p076 做主管之要
 - p077 佛指舍利帶來和平
 - p079 有心有願,無事不辦
 - p081 出家眾的形象
 - p082 負擔成人的責任
 - p083 僧信平等的時代
 - p084 以民間的力量興辦大學
 - p085 精神的富有者
 - p086 人我相處要跳探戈
 - p087 看重自己發展未來
 - p089 人間佛教是做出來的
 - p091 苦難成長道業
 - p092 心中要有常住
 - p093 活動旨在加深對佛法的認知
 - p094 以法制領導大眾
 - p095 學佛要不斷的超越
 - p096 有感恩心則富有
 - p097 要看到天下
 - p098 給,能圓滿菩提道
 - p099 依法不依人
 - p100 集體創作才能永續發展
 - p101 成為佛陀的化身
 - p102 萬事都是好因緣
 - p103 人要不怕忙
 - p104 心中要有世界
 - p105 研究自己的心
 - p108 給的人生最美麗
 - p109 學力比學歷重要
 - p111 文教乃佛教慧命
 - p112 給予義工讚美鼓勵
 - p113 學會聽話、說話
 - p114 學道要知己知心
 - p115 成佛的十二字真言
 - p116 千生萬死成就佛道
 - p117 在大眾中修行
 - p118 度化青年要給予方便
 - p119 建寺容易度眾難
 - p120 佛教安定人心
 - p121 出家要做一流人
 - p122 佛教的生力軍
 - p123 論文寫作方法
 - p125 佛光四句偈的意涵
 - p126 道場要展現道氣
 - p127 成功者禁得起委屈
 - p128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 p129 懂得關心佛教未來前途
 - p130 在團體中要能隨眾
 - p131 一個人要明理
 - p132 金剛護法的責任
 - p133 婦女要有智慧的生活
 - p134 前途由自己創造
 - p135 人間佛教讓大家一起幸福
 - p136 給人懂
 - p138 用慈悲撫平憤怒
 - p139 用慈悲心行佛
 - p141 要忙得心甘情願
 - p143 出家人要能以一當百
 - p144 要做大眾的表率
 - p145 全山大眾要能共體時艱
 - p146 二〇〇三年
 - p148 佛館是精神的建設
 - p149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精神力
 - p150 勤勞奉獻受人恭敬
 - p152 勞者才是能者
 - p153 上台、下台
 - p154 與印順法師的因緣
 - p155 佛事是傳教弘法
 - p156 要先做義工的義工
 - p157 信仰是無量的壽命
 - p158 要有是非判斷的能力
 - p159 有用的人懂得想辦法
 - p161 從看花賞花中悟道
 - p162 以論文護法衛教
 - p163 接受丟醜訓練
 - p164 坦誠是佛心
 - p165 每天練習讚美別人
 - p166 一句好話有無上功德
 - p167 禪淨共修與佛接心
 - p168 我是佛光山
 - p169 道場是救心的功用
 - p170 信心不變是真信仰
 - p172 行佛是成佛之路
 - p173 行腳托缽的真義
 - p175 人人都好的平等心
 - p177 金錢不是人生唯一
 - p179 對人好就有好前途
 - p180 學習勤勞服務
 - p181 以善念扭轉惡緣
 - p182 要走出去
 - p183 論文要提升人心的善美
 - p185 為服務不是為賺錢
 - p187 苦難時最需要宗教
 - p188 滴水坊是報恩的理念
 - p189 慈悲即是佛國
 - p190 人成即佛成
 - p191 弘法利生就是前途
 - p193 以不要為有的富足觀
 - p195 要自覺才會做人
 - p197 出家人要做人上人
 - p198 用歡喜感動別人
 - p202 不用情緒決定未來
 - p203 大學之道在人格健全
 - p205 自覺是上等教育
 - p207 只管播種不問收穫
 - p210 行佛是開發信仰力量
 - p211 佛光山未來的方向
 - p212 文章要給人懂
 - p213 在困難中不忘初心
 - p215 不比一時要比長遠
 - p217 給人感動才能度眾
 - p218 以包容統攝一切佛法
 - p221 立志與時間賽跑
 - p223 老師要不怕問題學生
 - p225 以因果管理財務
 - p227 學佛先學吃虧
 - p230 用正念降伏病苦
 - p231 無我的精神是和平
 - p232 空中生妙有的真理
 - p233 信仰就是力量
 - p234 成功三步驟
 - p235 以苦難挫折為榮譽
 - p236 自殺也是殺生
 - p237 大陸佛教要有傳承
 - p238 用善業扭轉惡業
 - p239 成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 p240 人是活的,要動起來
 - p241 一念即成永恆
 - p242 忍耐是處世第一方
 - p243 七月是報恩的吉祥月
 - p244 供養教團不供養個人
 - p245 音樂容易感動人心
 - p247 生活不必求享受
 - p248 住持要有供養心
 - p249 一切事都是好事
 - p250 隨緣隨喜添油香
 - p251 人心好,世界更美好
 - p252 義工是身口意的修行
 - p253 四心
 - p254 人生處處皆學問
 - p255 聽日月星辰說法
 - p256 宗教與當代世界
 - p258 佛教的弘傳從教理革新
 - p259 慧眼觀照心靈美景
 - p260 寺院可填補心靈所需
 - p262 無我推動世界和平
 - p264 和平是每個人的責任
 - p265 放下才能前進
 - p266 每一念都在清淨的善念中
 - p267 要給人有受用
 - p268 佛教未來希望在青年
 - p269 要有為教捨命的理念
 - p271 修行的力量在忍耐
 - p272 自己做觀世音
 - p273 梵唄音樂普及大眾
 - p274 包容讓身心和諧
 - p275 拜佛是喚醒心中的佛
 - p276 要看好的一半
 - p277 現代婦女要有國際宏觀
 - p279 發露懺悔
 - p281 法會是選佛場
 - p283 我要待人好
 - p284 二〇〇四年(一)
 - p286 用發心完成任務
 - p288 無我成就一切
 - p289 布施即結佛緣
 - p290 兒女在佛門有未來
 - p291 三分師徒,七分道友
 - p293 上台下台如雲水
 - p294 南傳佛教應重視比丘尼
 - p296 殿堂服務要有威儀
 - p297 主動服務就有前途
 - p299 花代表智慧、靈巧
 - p300 寧可多做不怕犯錯
 - p301 財進山門,福歸施主
 - p302 梵唄無界限
 - p304 以無理對有理
 - p305 要有海綿般的吸收力
 - p306 為弘法不求學術地位
 - p308 佛光人的工作態度
 - p310 做菜如求道
 - p313 佛光茶如法水甘露
 - p317 勝負以平常心看待
 - p318 上等人要明理
 - p319 煮菜蘊含智慧
 - p320 學習向自己的陋習革命
 - p321 為聾者助念是否有益?
 - p323 佛教不能貧窮
 - p324 十種修鍊智慧
 - p326 生命要靠讀書延續
 - p327 提升六根的力量
 - p328 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包容
 - p329 六度波羅蜜
 - p330 五乘佛法
 - p331 忙出福德因緣
 - p334 出家的性格
 - p336 生命的歷史
 - p337 修行在二六時中
 - p339 過堂要有福德因緣
 - p340 正念決定來生
 - p341 要歡喜接受調職
 - p343 服務奉獻充實人生
 - p344 守護信仰志願
 - p347 創造自己的優勢
 - p349 吃飯也是一大修行
 - p350 師姑的條件
 - p351 讀書是為了普利大眾
 - p352 「畢業四不是」
 - p353 禪門的自覺教育
 - p355 再忙都要讀書
 - p356 利益歸於常住大眾
 - p357 叢林菜料理之道
 - p359 畢業是實踐的開始
 - p360 心平氣和即是修行
 - p361 和大眾一起成長
 - p362 懺悔增長善根
 - p363 珍惜我們的身分
 - p365 以聖賢事蹟為鑑
 - p367 幸福要有慧眼
 - p368 不著一物,不攀一緣
 - p370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p372 我能為佛教做什麼?
 - p374 給是崇高富有
 - p376 做天下眾生的保母
 - p378 自己跟自己挑戰
 - p380 健全人格
 - p383 調職,不如換觀念
 - p385 學佛是發現自己
 - p387 人才是屬於全世界的
 - p389 讀書要帶點勉強
 - p390 苦,是營養、是機會
 - p392 要像一粒菩提種子
 - p393 生氣不能解決問題
 - p395 閉關條件
 - p396 社教要有佛法的內涵
 - p397 以智慧領導情感
 - p398 人間音緣締造佛教歷史
 
- 207如是說5
 - p012 二〇〇四年(二)
 - p014 參加佛光會的意義
 - p016 自覺與行佛
 - p018 給老人希望和福利
 - p020 創造自己的人生
 - p021 以共識集體創作
 - p022 佛光山宗長的條件
 - p023 讓被領導者皆大歡喜
 - p024 領導人的條件
 - p026 以道念完成道業
 - p027 看單
 - p028 住持更換依法不依人
 - p029 心中常存感謝
 - p030 難遭難遇
 - p031 常懷慚愧感恩大願心
 - p032 隨緣安住身心
 - p033 佛教史上的一大盛事
 - p034 節約能源愛護地球
 - p036 把常住看重、看大
 - p037 出家人要隨遇而安
 - p038 由自心建立淨土
 - p039 成立訓練班培育僧眾
 - p040 教育薪火相傳
 - p041 打佛七的要領
 - p042 進步,要放下我執
 - p043 宗教間應尊重來往
 - p044 學習靈巧讚美
 - p046 以讀書會帶動青年
 - p048 二〇〇五年
 - p050 百萬人念佛為震災者祈福
 - p052 認識師姑的價值
 - p053 要有磨鍊的教育
 - p054 行單出大菩薩
 - p055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 p056 善行讓世界更美好
 - p058 將信仰的紀錄留在人間
 - p059 學生的教育
 - p060 融和是共生吉祥
 - p061 有夢想就會成功
 - p063 激發生命的能量
 - p065 謙沖致和開誠立信
 - p068 集體創作呈現莊嚴淨土
 - p069 發掘心中寶藏
 - p071 學習在於用心
 - p072 不做人間應付僧
 - p073 天下一家人
 - p075 相信因果才是正信
 - p077 有播種就有收成
 - p078 師者,要學無止境
 - p079 隨處皆可修行
 - p081 用慈悲、智慧、善緣度眾
 - p082 慈悲是傳家寶
 - p084 不求一己之安樂
 - p085 學佛的層次須超越、提升
 - p086 尊重包容讓婚姻美滿
 - p087 做人,要有理想
 - p088 薪盡火傳
 - p089 增加力量化解困境
 - p091 媒體要有因果觀
 - p093 生命的禮讚
 - p094 讓佛教普照全世界
 - p095 法語淨化人心
 - p096 學習忍耐
 - p097 永不退票
 - p099 感恩父母,承受教養
 - p100 為歡喜來人間
 - p103 迷悟之間─如何消災免難
 - p105 文章不怕千回改
 - p107 我是佛,可昇華心性
 - p108 男眾要耐得住
 - p109 做人要普結十方善緣
 - p110 人文是一切學問基礎
 - p112 「走出去」的條件
 - p114 大學應以書院方式辦學
 - p116 佛教對青少年問題的看法
 - p119 宗教和諧
 - p120 出家人要培養僧格
 - p122 成佛才算是成功
 - p123 學習擁護主管
 - p124 佛教不怕擁有很多
 - p125 對問題要切入中心
 - p126 放人比放生更重要
 - p128 生命之火不滅
 - p129 待人好
 - p130 出家人超出三界外
 - p131 與佛教結一份緣
 - p132 懂得他人的需要
 - p134 自由的人最有福報
 - p137 給人利用是福氣
 - p138 保持真心
 - p139 自己內心要美好
 - p141 從閱讀看到光明
 - p142 如何用功?
 - p143 朝山與佛交心
 - p144 訓練人才
 - p145 最美的世界
 - p147 這裡是我的責任
 - p148 菩薩的性格
 - p149 以法水去除塵垢
 - p150 自私的人都不能成功
 - p151 佛教應立足人間
 - p153 轉辛勞為幸福
 - p154 在關房中也要忙起來
 - p155 經歷苦難,贏得未來
 - p157 從無開始
 - p158 僧信都是大菩薩
 - p160 語言身段要柔軟
 - p162 讀書如參禪學佛
 - p163 樹立慈悲形象
 - p166 出家學道心要大
 - p168 宇宙法界在我心中
 - p170 要會聽話
 - p172 管理心的八正道
 - p173 做事不要本位主義
 - p174 樹立團體形象
 - p175 多送書,給人因緣
 - p176 勇敢者常能克服壓力
 - p179 戒是一面鏡子
 - p181 一流的管理是用真心
 - p183 清貧是心靈環保
 - p185 飲食的修行之道
 - p187 禪心讓生活變亮麗
 - p188 福禍是共業所成
 - p190 功德主的條件
 - p192 有佛像還要有佛法
 - p193 學習太虛大師的智慧
 - p194 萬里無雲萬里天
 - p195 有辛苦就有歡喜
 - p196 文教與慈善
 - p198 有教養才會受人歡迎
 - p199 懂得攝受人才
 - p200 要有憂患意識
 - p202 出家人要有佛法
 - p203 要樹立君子形象
 - p204 常問自己四個問題
 - p205 明白自己的因緣在哪裡?
 - p206 六和敬的管理
 - p208 會用了才是自己的
 - p209 廣大回向是上等福田
 - p210 學習被人接受
 - p212 要有一顆為佛教的心
 - p213 出家要能守本分
 - p214 成年禮從孝敬父母開始
 - p215 心佛一如,所求如意
 - p216 繞佛走近佛國
 - p217 講經是為人心找出路
 - p218 凡事要能接受
 - p219 聰明的人找自己的缺點
 - p221 最高管理,合掌低頭
 - p222 人間福報要走向全世界
 - p224 二〇〇六年
 - p226 以六根為修行
 - p228 兌現無限未來
 - p229 阿福迎春─泥人也有靈性
 - p230 治療自己的毛病
 - p231 將壞話聽成好話
 - p232 樹立慈悲的品牌
 - p233 成功要有助人的性格
 - p234 弘法就是舞台
 - p236 用知識翻轉未來
 - p237 不言而教的巧妙
 - p238 佛法是事理無礙
 - p240 教育要以身作則
 - p241 禪是生活的體驗
 - p243 立足佛光山,志在全世界
 - p246 離世覓不到菩提
 - p247 用科學來看待靈異
 - p248 思想要除舊布新
 - p249 自己救自己
 - p250 佛法西來
 - p251 奉獻才有大我的生命
 - p252 動中能靜謂之禪
 - p253 老人是寶
 - p254 安住在希望中
 - p255 作家的人生最多采
 - p256 要有不變的修行
 - p257 慈悲促進和平
 - p258 到道場加油
 - p259 茶禪之道
 - p260 《雲水日月》新書發表會
 - p262 和諧社會是人心所欲
 - p263 把歡喜散布人間
 - p264 為振興佛教努力
 - p266 佛教與寬容共創世界和平
 - p269 宗教具有藝文的美
 - p270 世界童軍宗教會議
 - p271 小狗的幸福在尾巴上
 - p272 宗教超越種族階級
 - p273 凡事為了佛教才做
 - p274 幸福靠自己創造
 - p276 朝山禮佛
 - p277 人生的選擇
 - p279 凡事豫則立
 - p279 凡事豫則立
 - p281 忠誠會受人重視
 - p282 修道人要安貧樂道
 - p283 以佛心看人心
 - p285 用光明照破黑暗
 - p286 活到老,學不了
 - p288 培養要靠自己
 - p289 人生是一部大書
 - p291 寺院不怕窮
 - p292 體悟心地的慈悲
 - p293 為心找一個家
 - p294 人我融和,世界和平
 - p297 要成為人天師範
 - p299 現代僧伽無道三十
 - p303 覺有情
 - p304 我什麼都沒有卻擁有世界
 - p306 小禮物心意大
 - p307 一切自在,能度一切苦厄
 - p309 讀書要有方法
 - p310 學生都是未來佛
 - p311 凡事無求,就不會灰心
 - p314 如何運用心的價值?
 - p318 化缺點為優點
 - p319 大慈是你們永遠的家
 - p320 超越財色名食睡
 - p321 當下立地成佛
 - p322 凡事皆以法為中心
 - p323 以制度領導團隊
 - p325 佛子走出去
 - p327 未來佛教要重視青年
 - p329 供僧不是供養一人
 - p331 以傳承制度領導
 - p333 現代僧伽十事學習
 - p335 出家就是前途
 - p338 課誦要打動人心
 - p341 三寶是心中的金礦
 - p343 一念誠心增加力量
 - p345 五年學戒,方准聽教參禪
 - p346 活動中,展現生命的價值
 - p347 忍耐是出家第一法
 - p348 遊學參訪「走江湖」
 - p349 待人好,自然不孤單
 - p350 印度有佛陀之心
 - p351 佛陀是社會改革者
 - p352 以大眾力量完成佛教事業
 - p353 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 p354 要對別人有用
 - p355 一切都是我的
 - p356 我為你,你為我
 - p357 西來大學為培養人才
 - p358 般若處處在
 - p360 助長青年求學
 - p361 佛光山以制度保障大眾
 - p362 為人要有人情味
 - p363 你有用,就能擁有一切
 - p364 從內心自我發電
 - p365 滿足是財富
 - p367 領導人要有心量
 - p369 筆下要能有千軍萬馬
 - p370 二〇〇七年(一)
 - p372 信仰得永恆
 - p373 即心即佛,即佛即心
 - p375 念佛要念到與佛同在
 - p376 佛館是美學的展現
 - p377 讓生命隨智慧流傳
 - p378 給人利用是大用
 - p380 和諧社會從「心」開始
 - p382 新春要自我革新
 - p383 煮臘八粥的藝術
 - p386 道場是和平基地
 - p387 要培養讀書興趣
 - p388 謙虛最寶貴
 - p389 無形的財富
 - p390 未來該何去何從
 - p391 心甘情願才會有歡喜
 - p392 大公之心
 - p393 好建築要有無我的宏觀
 - p394 觀念的創新
 - p396 酥酡妙味供養大眾
 - p398 糾察講話三句內
 - p399 佛光山是選佛場
 
- 208如是說6
 - p012 二〇〇七年(二)
 - p014 道場發展要多元化
 - p015 從苦行開發心地的光明
 - p016 老師要把書教活了
 - p017 每個人都是聖人
 - p018 出家有百歲的價值
 - p019 出家人的養成
 - p020 有所為,有所不為
 - p021 文人之筆影響千秋
 - p022 有自覺,學道才容易成就
 - p024 青年應學習勤勞與忍耐
 - p025 以佛心做佛法事業
 - p027 佛教要重視傳承
 - p028 讚美是為人添油香
 - p029 化緣真心
 - p030 信仰傳承、延續
 - p032 生命如時鐘
 - p034 禪定養心
 - p035 茶禪一道
 - p036 生命密碼
 - p040 以忍見菩提
 - p043 參禪悟道,逆向思考
 - p044 以文化宣揚張家界
 - p045 慈悲是持戒的精神
 - p046 從信仰生起力量
 - p048 一枝獨秀對佛教不是很好
 - p050 要提升自己
 - p051 出家人能不能抱小孩?
 - p053 行善是快樂妙方
 - p054 待人之道在慈悲
 - p056 代眾生受難
 - p057 忍辱生信心
 - p059 論文寫作之道
 - p061 出家人要做服務
 - p062 零碎時間寫作
 - p063 佛教是教育
 - p066 參學的態度
 - p068 清姑也要走出去
 - p070 要發揮能量
 - p072 從服務中結緣
 - p073 發心功不唐捐
 - p074 修行的精神食糧
 - p076 人生不能代替
 - p078 籃球運動是靠勇敢、果決
 - p079 機會是給求進步者
 - p081 誰也替不了
 - p083 護持正法
 - p084 被人領導是本領
 - p085 「志在完成」的願心
 - p087 度眾要「耐煩」
 - p088 人生如山谷的回聲
 - p090 未來發展的方向
 - p091 慈悲喜捨到處揚
 - p092 自己自覺了什麼
 - p093 成就智光商工三長老
 - p094 行得正派,活得自在
 - p096 認識六法
 - p099 道心即是長才
 - p100 用心力管理情緒
 - p102 捨才能前進
 - p105 感謝對方的成就
 - p106 修行的生活
 - p107 進退是人生全貌
 - p108 自心覺悟即佛
 - p110 學習不累,養精蓄銳
 - p113 再忙,還是要有自課
 - p114 擁有報恩的心
 - p115 有理想的人從小事做起
 - p116 要建立人生的價值
 - p117 化世與益人─懺悔消罪業
 - p118 二〇〇八年
 - p120 步步踏實,才易有成
 - p121 忘掉不歡喜
 - p123 文學融和佛學的深度
 - p124 在工作中找到歡喜
 - p125 在世間永遠發光
 - p126 法水流向全世界
 - p128 要感覺別人的好
 - p129 佛陀的教育法
 - p130 以自覺自學度過關卡
 - p131 做中學,學中做
 - p132 自心以外,別無他物
 - p133 「以無為有」成就萬事
 - p134 婚姻的現實考驗
 - p136 守護青年的張敏之伉儷
 - p138 發揮自己所有
 - p139 真好人不怕批評
 - p140 做徒眾的心靈靠山
 - p142 修行要老實
 - p143 無理走遍天下
 - p145 以報恩來懺除罪業
 - p146 學習看見自己的缺點
 - p147 佛法是靠發願而來
 - p149 長治久安之道
 - p151 擁有法界的富貴
 - p152 和諧是一種胸懷
 - p155 佛教的內涵就是「和諧」
 - p157 從心找到自己
 - p158 人生要什麼?
 - p160 從開放到發展
 - p161 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 p165 點亮心燈
 - p166 關於「佛光山」
 - p168 結一份佛緣
 - p171 新加坡心靈的學校
 - p173 殺生造成天災人禍
 - p174 培養自己的因緣
 - p175 和諧與管理
 - p178 眾緣和諧,國家穩定發展
 - p180 力行實踐就有未來
 - p181 要有歷史,須培養因緣
 - p182 如何自我成長?
 - p183 出家所為何來?
 - p184 慈悲是世界上最高的真理
 - p185 為陋習把脈
 - p187 兩岸直航了
 - p188 把握現在,創造未來
 - p189 放下,有滿滿的歡喜
 - p191 用祝福消除恐懼
 - p192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p194 平等是和諧的展現
 - p196 天晴要備傘
 - p198 美德勝過美貌
 - p200 天下人都是親人
 - p201 以佛法為富貴
 - p203 打球要心無掛礙
 - p204 表演就是弘法
 - p205 主動向有學問者請教
 - p207 只從柔處不從剛
 - p208 以體諒心共建淨土
 - p209 薪火相傳,希望無窮
 - p211 生命如串起的念珠
 - p212 貢獻中完成自我人生
 - p213 做心田的園丁
 - p214 受教育的人生更具意義
 - p216 做事全力以赴
 - p217 京華再現─苦練以求進步
 - p218 創造新的生命力
 - p219 成功靠自己創造
 - p221 僧侶是治心的工作
 - p223 家和萬事興─宗教無國界
 - p224 為國家培養人才
 - p225 為法而來,不為床座而來
 - p226 中道生活
 - p228 隨遇而安是淨土
 - p229 現在影響未來
 - p231 到怕的地方去學習
 - p233 住於清淨戒法
 - p234 認識戒常住─如如而來
 - p238 做和尚比博士重要
 - p239 愛要陪伴
 - p241 從反省中學習
 - p243 戒律的分類、應用與落實
 - p246 給人接受
 - p248 培養喜捨的觀念
 - p250 給是喜悅
 - p251 看見自己的未來
 - p252 二〇〇九年(一)
 - p254 任何時刻都可以叩鐘祈福
 - p255 學習無相的慈悲
 - p257 訂定制度,正法永住
 - p258 勇於向缺點挑戰的勇氣
 - p259 增加佛學英文人才
 - p260 義工如蓮花清香
 - p261 用佛法經營感情
 - p263 你要做哪一種人?
 - p264 要能多方發展
 - p265 戰勝敵人的四種力
 - p267 給青年的開示
 - p269 以平常心看人事
 - p270 團隊要彼此尊重感謝
 - p271 冤家仇敵是貴人
 - p273 平等對待一切眾生
 - p274 轉念就有轉機
 - p275 要懂得人情學
 - p276 四海一家,應相互尊重
 - p278 困難中增長道念
 - p279 要賺到人心
 - p280 如何做好一位祕書
 - p281 佛教與體育一起全民化
 - p282 世界佛教論壇的意義
 - p283 不計較就能成功
 - p284 苦練是贏球的祕訣
 - p286 山水日月是財富
 - p287 出家人凡事隨緣
 - p288 給人空間得人緣
 - p290 創造內心的財富
 - p292 擁有真理的存款
 - p293 師兄弟間要惺惺相惜
 - p294 在世間要廣結善緣
 - p295 人間佛教的四大方向
 - p297 網路裡有天堂也有地獄
 - p299 和合為緣才有力量
 - p300 地球人的宏觀
 - p301 籃球運動要眾緣和合
 - p302 香港人有佛性
 - p303 助人的喜悅
 - p304 人有三個家
 - p305 發心立願
 - p306 修身與修心並重
 - p307 受人恭敬之道
 - p308 為人間留下歡喜
 - p309 學習是點點滴滴的累積
 - p310 宗教要積極培養人才
 - p311 以和為尚
 - p313 隨緣隨喜而做
 - p314 以大悲心服務眾生
 - p315 人間社的耳目
 - p316 修行冷暖自知
 - p317 讓年輕人出頭
 - p318 青年要與世界接軌
 - p319 世界佛學研究中心
 - p320 服務,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p321 活到老、學到老、做中學
 - p323 佛門講究菩提道心
 - p324 領導與被領導
 - p326 有條件才有選擇的權利
 - p327 世界是我們的教室
 - p328 四大菩薩的管理學
 - p330 正派做人
 - p331 悟,超越外相形體
 - p332 知行合一
 - p334 最高的管理是尊重
 - p335 有計畫就有前途
 - p336 信仰可成為力量
 - p338 生活何處安住?
 - p339 一百頂高帽子
 - p340 以精進對治無力感
 - p341 生耕致富
 - p344 以宗門思想為依歸
 - p345 不斷突破自我
 - p346 為人生做最好的選擇
 - p347 用智慧救災
 - p348 老師要傾聽學生的心聲
 - p349 學習被人領導
 - p350 文心風華
 - p351 救災是報恩
 - p352 善心與美意
 - p354 調職不如換觀念
 - p355 以信心重建家園
 - p357 風雨生信心
 - p358 做自己的醫生
 - p360 文章重在表情達意
 - p361 出家眾該閱讀《僧事百講》
 - p362 人生八個時期
 - p365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 p366 「捨」與「給」
 - p367 依正派而活
 - p369 般若的四等層次
 - p370 轉苦為樂
 - p371 從小悟到大悟
 - p372 身為文化人要問心無愧
 - p373 小義工大菩薩
 - p374 用慈悲停止世界的戰爭
 - p375 百萬心經入法身
 - p377 生命是無限的
 - p378 《繪本心經》無限妙有
 - p380 慈悲可以跨越宗教
 - p382 人格道德如香雲
 - p383 三好運動可以改變世界
 - p385 往好處想
 - p386 善法欲多多益善
 - p387 知識生病則成「痴」
 - p390 佛光山的「宗風」
 - p393 佛光山非佛不作
 - p396 菩薩在人間
 - p398 人我相處之道
 - p399 辦旅行社也是行佛
 
- 209如是說7
 - p012 二〇〇九年(二)
 - p014 做一個點燈的人
 - p015 給與捨的企業精神
 - p016 佛教也重視財富
 - p018 心是萬能
 - p019 病房也是修行之處
 - p020 福慧家園共修會
 - p021 我能為常住做什麼?
 - p022 在殿堂放光
 - p023 人生應訂定生涯規劃
 - p026 二〇一〇年
 - p028 學習吃虧有善因緣
 - p030 一筆字提升台南藝文層次
 - p032 修行應體現佛法的本懷
 - p034 認錯會找到自己
 - p036 以一筆字淨化社會
 - p037 參與學習即有功德
 - p038 寺院要有制度
 - p039 以聞思修入三摩地
 - p040 人生要有目標
 - p041 心量廣大世界就大
 - p042 佛教要建立規矩
 - p044 信仰本身就是一個管理
 - p045 本山更重視教育
 - p046 義工能安定社會
 - p047 佛教叢林即是「大學」
 - p050 《人間福報》是一股清流
 - p052 廚房是成功的起點
 - p054 四和主義
 - p055 落實「三好」,內外一如
 - p057 選擇?做什麼?
 - p058 享有更富有
 - p059 知客要廣學多聞
 - p060 羅漢沒有男女相
 - p061 佛館讓世界看見台灣
 - p063 世間需要很多不同的宗教
 - p064 思考來年如何廣結善緣
 - p065 佛館有四十八座地宮
 - p066 在海外友寺弘法的訣竅
 - p067 推廣正見的生死教育
 - p068 佛法是伴侶
 - p069 報恩要自己來
 - p070 雲湖之歌的和靜之美
 - p071 搶救地球是己任
 - p072 社會學博士是要服務社會
 - p076 死刑要從因果探討
 - p077 只要心安,東西南北都好
 - p079 虛空無相,無所不相
 - p081 講師要會觀機逗教
 - p082 臨終一念要清楚
 - p083 打罵的慈悲
 - p084 佛館是展現佛陀的心
 - p087 苦也是快樂
 - p088 化緣要有緣分
 - p089 人生要守諾
 - p090 我怎樣走向世界
 - p092 給人讚美的人就是成功
 - p094 願中華文化,光照天下
 - p096 教育,能增加國家的動力
 - p098 實踐「三好」是大布施
 - p099 觀照自己在不在
 - p101 出家要能安住身心
 - p102 弘法的方式要改變
 - p104 長養正念、正見
 - p107 能貢獻就是人才
 - p108 在黑暗中也能得道
 - p110 服務是菩薩道
 - p112 貴人是自己
 - p113 會得用心,就是觀心
 - p115 有書法就有佛法
 - p117 一筆字,盡善盡美
 - p120 字字用心
 - p122 宗教局是服務的
 - p123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 p124 菩提眷屬要營造家庭和樂
 - p125 修行從修正自己開始
 - p127 有條件才能給人接受
 - p128 建寺為了報恩
 - p129 「建立品牌」
 - p131 於無錫闡述「世界公益」
 - p134 公益交流促進兩岸來往
 - p136 紫砂問禪─生活的禪味
 - p138 如何以禪悟茶?
 - p141 佛光山的個性
 - p142 自己要下工夫才有未來
 - p144 企業的核心是尊重員工
 - p146 法身藏於人心
 - p147 待客三寶
 - p148 用文化建設淨土
 - p149 從心寬闊
 - p150 人生四個階段的生命
 - p152 無債一身輕
 - p154 凡事要想利益別人
 - p155 給就是慈悲
 - p156 不肯認錯,阻礙進步
 - p157 代替佛祖解決問題
 - p158 一沙一石中見大千世界
 - p159 苦難是發展的契機
 - p160 心業時代
 - p161 我如何派上用場?
 - p163 身出家,心入道
 - p164 以《金剛經》入無住無為
 - p165 無限的大心
 - p167 道無古今
 - p168 要看佛光山內在的精神
 - p169 佛教要提拔人才
 - p171 給人歡喜就是佛法
 - p172 人間奇蹟
 - p173 青年要培養因緣
 - p174 佛教的奇蹟
 - p176 女人法
 - p178 讀書要四到
 - p180 佛教的教育
 - p181 安然是財富
 - p183 有佛光山真好
 - p184 培養孩子感恩報德的心
 - p185 頭香要用真心換取
 - p186 不必募款,款不是募來的
 - p188 認錯能解決問題
 - p189 「惜」就是愛和慈悲
 - p191 做人要像月亮圓滿
 - p192 當兵不是犯戒
 - p194 感謝你的對手
 - p195 出家,要禁得起千錘百鍊
 - p197 佛法是傳播清涼
 - p198 佛光村
 - p199 大肚能容天下事
 - p201 聖地西藏─心中有佛
 - p202 佛教要結合傳統與現代
 - p203 媒體要多表揚好人好事
 - p206 成功的條件是「無我」
 - p207 能捨者必能得
 - p208 讓萬物融入佛陀的生命
 - p209 忍是千錘百鍊
 - p210 轉煩惱為菩提
 - p211 忍是力量和智慧
 - p213 學習如何用心
 - p215 佛祖來了
 - p216 用慧心認識世界
 - p217 用真誠、平等心接待
 - p218 安於苦行加速成就福德
 - p219 為服務眾生而出家
 - p220 歡喜給別人自己也會快樂
 - p221 鑑真大師是日本的太陽
 - p223 尊重信仰的價值
 - p225 當佛陀和天主相遇時
 - p226 善用人生來服務
 - p228 讓菩提種子遍十方
 - p229 要養成顧念別人的習慣
 - p230 五個錦囊
 - p231 佛法不虛
 - p232 學習觀自在
 - p233 佛教興亡,僧伽有責
 - p234 「法」就是老師
 - p236 二〇一一年(一)
 - p238 戒律是自我管理
 - p239 善心創大學,大學育英才
 - p240 成功不必在我
 - p241 學道貴在不辜負
 - p242 要求福報先培福
 - p244 讀書要如同戰鬥
 - p246 主管要能提拔後學
 - p247 做佛陀的侍者
 - p248 宣傳要用智慧非金錢
 - p249 佛光山與佛光會
 - p251 普賢十大願
 - p254 藝術是真善美的工作
 - p255 運用錢財的智慧
 - p256 以愛相待尋求和平
 - p257 有理想才有未來
 - p258 在逆境中成長比較快
 - p258 在逆境中成長比較快
 - p260 「我想做什麼?」
 - p262 人間佛教十問
 - p265 老師要有使命感
 - p266 以客為尊
 - p267 要為理想而奮鬥
 - p268 忙的意義
 - p270 佛館是一所佛教大學
 - p272 佛館要讓人感受佛的慈悲
 - p274 佛教團體間要消除對立
 - p275 教育的重點是吃苦
 - p276 智慧的密法
 - p277 凡事要說「有辦法」
 - p279 出家人要重視淡泊
 - p280 性格會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 p283 給人一碗稀飯也要合掌
 - p284 一件事是眾緣所成
 - p286 用三好改變命運
 - p287 淨財是給佛祖的
 - p288 心要能轉境
 - p289 只要讓人懂,就會有聽眾
 - p290 眾緣和諧發展台灣佛教
 - p291 樟樹林滴水坊的意義
 - p293 打球要有六度精神
 - p294 森日快樂─守護自然
 - p295 展現人生的作品
 - p297 微笑,世界最美麗的語言
 - p299 修持是與佛菩薩交流
 - p300 人到世間上來是為了歡喜
 - p301 悟道是認識自己
 - p302 無聲的寧靜
 - p303 綠島觀世音
 - p305 證悟,要證什麼?
 - p306 只有常住,沒有個人
 - p308 「均一」為人人第一
 - p309 網路弘法的理念
 - p310 台灣的阿港伯─林洋港
 - p312 有信心,就不會被打倒
 - p313 印度佛教研究
 - p314 正信的條件
 - p315 讓人接受
 - p316 「給人歡喜」的方法
 - p317 如何淨化自己的心靈
 - p318 起名「李木子」
 - p321 護法就是弘法
 - p323 慈悲柔和可以消災免難
 - p324 勇於認錯,不要執著
 - p325 兩岸的源頭活水
 - p326 涅槃─鳳凰衛視台慶
 - p328 媒體與三好運動
 - p330 禪是從心認識
 - p330 禪是從心認識
 - p331 為天下人服務
 - p333 一半一半
 - p335 清貧守道
 - p337 要做,就要做出權威
 - p338 面對年老,要有佛法
 - p339 菩薩住在我心中
 - p341 做事要做出歷史
 - p343 阿彌陀佛在哪裡?
 - p345 管理先管心
 - p346 和諧社會最需要貧富平衡
 - p347 夏威夷恰波教授
 - p349 佛陀紀念館之美
 - p351 住在佛法歡喜裡
 - p353 不妒人有
 - p355 佛經四句話
 - p357 一舉一動都有因果
 - p357 一舉一動都有因果
 - p358 人生有沒有未來?
 - p359 世間財富知多少?
 - p360 處眾之道
 - p363 如何增強心力?
 - p365 堅守「正派」
 - p367 佛陀紀念館照耀全世界
 - p368 人間百年筆陣「救台灣」
 - p369 江西禪文化
 - p370 心之聲─生命是心
 - p371 四種念佛法
 - p372 大地眾生皆有佛性
 - p373 悟,是超越時間、空間
 - p374 江西出禪師
 - p375 出家需要考慮嗎?
 - p377 出家的未來是什麼?
 - p380 水陸無遮,廣結善緣
 - p381 行三好實踐人生真善美
 - p382 自我訓練
 - p384 給人試用
 - p385 觀機教育
 - p386 要親近善知識
 - p387 忘不了,都是有緣人
 - p388 寺院的設施在給人方便
 - p390 培養福德因緣
 - p391 開發自心的寶藏
 - p392 聯語的意義
 - p393 大覺寺的展望
 - p395 大覺寺是我的
 - p397 蔣緯國將軍
 
- 210如是說8
 - p012 二〇一一年(二)
 - p014 蔣孝武與我
 - p017 幫助花東學童的教育
 - p018 辦教育要讓人如沐春風
 - p019 學佛就是要改造自己
 - p021 叢林要有制度
 - p022 佛館是我的
 - p023 處事哲學
 - p024 大陸需要佛教來幫忙
 - p025 從「無我」看見真理
 - p026 光榮歸於佛陀
 - p027 什麼是信仰?
 - p028 因果之前,人人平等
 - p029 做佛館的「外交員」
 - p030 主動積極的自覺性格
 - p031 心,要開啟
 - p032 佛館是為人設想的
 - p033 慈悲是無私的服務
 - p034 公益與和平─實踐三好
 - p035 人生總要奮鬥
 - p036 人間佛教的意義
 - p037 人間佛教的時代
 - p038 合作團結力量大
 - p039 常住是我的家
 - p041 要有凡事不說NO的精神
 - p042 無盡燈
 - p043 一佛三老師
 - p044 人我之間是同體共生
 - p045 人間需要菩薩
 - p047 修理六根
 - p049 揚州大學—談心
 - p050 茱萸寺落成─小草的哲理
 - p051 雲岡建窟一千六百年慶
 - p052 世界大同從大同發光
 - p053 巧智慧心─受苦也能自在
 - p054 信仰比受戒重要
 - p055 三好人生
 - p056 佛教很重視真善美
 - p057 懺悔增加福報
 - p059 麥克雷教授
 - p061 我找到自己了
 - p063 「無」是清淨快樂
 - p064 梵唄是中華文化重要部分
 - p065 用佛法解決問題
 - p066 人如何成功
 - p067 佛館的「圓」與「緣」
 - p068 信心為入道要門
 - p069 出家三寶
 - p071 給人教訓是福氣
 - p073 行佛之所行才是真佛子
 - p074 心好一切都會好
 - p075 忍耐能增加信心
 - p076 學習做老二
 - p077 文人的筆與歷史同在
 - p078 「佛祖巡境‧全民平安」
 - p079 行腳要走出世界
 - p080 從信佛到行佛
 - p081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 p082 「仁」是心中有別人
 - p083 人間要講義
 - p084 不計較的功夫
 - p085 佛陀的使者
 - p086 出家人要具備什麼?
 - p087 佛館是歷史的建設
 - p088 佛館是一部佛法概論
 - p090 二〇一二年(一)
 - p092 一佛出世,千佛護持
 - p094 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 p096 生活幸福是台灣的共識
 - p097 佛門沒有階級
 - p098 成功的條件
 - p099 「無」的管理
 - p100 有信仰的人就有真心
 - p101 立足佛館 放眼世界
 - p102 為大事也,何惜生命!
 - p103 學業道業要增上
 - p104 「六和敬」的管理
 - p105 人要生活在希望裡
 - p106 龍天護佑
 - p108 佛館是十方大眾成就的
 - p109 寺院是為眾服務的
 - p111 向前有路
 - p113 業,就是生命密碼
 - p114 素食可以訓練耐力
 - p116 心內的鬼最可怕
 - p117 佛光塔
 - p118 天龍八部也是佛弟子
 - p119 從地宮見證人類文明歷史
 - p120 各宗教要常交流來往
 - p121 感念郭嗣汾居士
 - p122 吃,也是一門美學藝術
 - p123 每天至少要獨處一個小時
 - p125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 p126 美心勝於美貌
 - p127 用智慧來莊嚴道場
 - p128 讓人吃出歡喜、讚美
 - p129 佛光掠影─攝影保留歷史
 - p130 生病也有辦法
 - p131 感動的服務來自真心
 - p132 到佛館要看精神內涵
 - p133 勤勞、忍耐、仁慈的性格
 - p135 給人因緣表示自己富有
 - p136 能大公無私是領導人才
 - p137 四聖塔與四弘誓願
 - p139 取名「大覺堂」之意
 - p140 佛教是中華文化
 - p141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
 - p142 眾緣成就
 - p144 非、理、法、權、天
 - p145 抄經讓心平靜
 - p146 以修持降伏妄念
 - p147 法語是給人信心
 - p148 戶外教學比辦大學重要
 - p149 生命教育在佛館
 - p150 凡事要感謝因緣
 - p152 本有─趙楊覺苑女士
 - p154 宜蘭猶如我的第二故鄉
 - p155 用一點禪味生活
 - p156 讚美是夫妻相處之道
 - p157 有了「禪」生活就會不同
 - p158 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 p159 福慧同心慶家園
 - p160 往事是老師,歷史是明鏡
 - p162 學習吃虧
 - p163 到監獄弘法要有同理心
 - p165 素食培養心性柔和
 - p166 業力影響所見世界
 - p168 義工和志工的區別
 - p169 夢中往生
 - p173 談義工的管理
 - p174 好因緣靠自己
 - p175 佛館是人間樂園
 - p176 籃球的教育
 - p177 僧信互相添油香
 - p178 佛館,能讓心靈沉澱
 - p179 逆緣讓自己更堅強
 - p180 壽山佛學院師生會
 - p182 理想的教育
 - p184 從做事中得到巧慧
 - p185 媒體就是無遠弗屆的擴大
 - p186 報導人民的良善
 - p187 智勇雙全,兩者要平衡
 - p188 錢財如水火
 - p189 六根共修
 - p190 發動記者筆下有德
 - p191 不空過的快樂
 - p192 4D《星雲大師一筆字》
 - p193 「一筆字」
 - p195 做人要有道德勇氣
 - p196 一探壺趣─李奇茂贈壺
 - p198 有佛法就有辦法
 - p200 記錄下來的對答就是經文
 - p204 傳播之好,存乎一心
 - p206 何謂因緣法
 - p208 佛法要用媒體行銷
 - p209 《三地緣》愛是奉獻
 - p210 媒體要報導真善美
 - p211 佛館人人都是知客
 - p213 大覺寺的服務精神
 - p214 會用錢靠智慧
 - p215 建議修復仙女廟
 - p216 大覺寺的「因」
 - p217 有您真好
 - p218 寺院建設工程要細水長流
 - p219 素食主義
 - p220 素博會的影響
 - p221 張其昀與印度文化研究所
 - p223 素博會能度眾
 - p224 佛光小姐的影響力
 - p225 以無為有的人生觀
 - p227 你訂報,他看報
 - p229 法就是海,真理就是海
 - p230 找出因果關係
 - p232 我的人生觀
 - p234 受用一生的性格
 - p236 心扮演的角色
 - p237 《佛陀傳》佛陀像什麼?
 - p238 開啟心鎖讓心明亮
 - p239 國際水果節的意義
 - p240 〈慈悲與仁愛的啟示〉
 - p242 人要像水流動才能廣闊
 - p244 心中常思大樹居
 - p245 要讓自己發光發熱
 - p246 善知識
 - p249 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 p250 自覺的教育達成「五和」
 - p251 為大樹果農盡心力
 - p252 國際水果節祈福法會
 - p253 人要有宏觀視野
 - p254 與馬來西亞的因緣
 - p256 寺廟不應收取門票
 - p257 北區水陸法會開示
 - p258 走向社會的條件
 - p260 曲折向前,前面有路
 - p261 為佛光小姐解答
 - p262 靜下來才看得清楚
 - p263 凡事必須從教育做起
 - p264 平等是立足點的平等
 - p265 妙法如華,融和中法
 - p266 如何訓練人才
 - p267 佛館強調五和理念
 - p268 佛法是我的生命
 - p269 文化是相互交流
 - p270 綠化研習班體貼花草樹木
 - p271 推行三好救人救己
 - p273 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
 - p274 聽內心的聲音如水靜下來
 - p275 導覽的重點
 - p276 為佛教就不該低調
 - p277 在一家保一家
 - p278 佛光山農友會幫助農友
 - p279 《人間福報》辦報理念
 - p280 學習認輸是最勇敢的事
 - p282 孺行童子─佛光童軍
 - p283 推廣福報教育
 - p285 當一個和尚只求內心安然
 - p287 人生如球喻
 - p288 誰能影響世界?
 - p289 學習認識「空」和「有」
 - p290 生命有輪迴嗎?
 - p292 路在腳下
 - p293 千年重光─文化連結兩岸
 - p295 超越時空,安定心靈
 - p296 護法弘法是一體
 - p297 生命都是平等
 - p298 探視單國璽樞機主教
 - p299 世界是大家共有的
 - p300 創建佛光山的理念
 - p302 佛光小姐是佛館的主人
 - p304 烹煮飯菜也是在做課誦
 - p305 佛館行政中心是宰相府
 - p307 《金剛經》六度度人得度
 - p309 學習給的人生
 - p310 小兵立大功
 - p311 雲水書車溫暖偏鄉人心
 - p312 駐校的出家人
 - p313 佛光小姐的價值
 - p314 修行入道法門
 - p317 殿堂的功德主
 - p318 怎麼算才划算?
 - p320 我在眾中,眾中有我
 - p321 最歡喜做飯頭師
 - p322 出家了還要貪戀什麼?
 - p323 接受好與不好
 - p324 佛館從事教育、心靈淨化
 - p325 換肝不換真心
 - p326 泰國的學法女
 - p327 相互包容,莫對立
 - p328 雲水書車弘法策略
 - p329 女人的夢想在哪裡?
 - p330 年輕人心中要有對象學習
 - p331 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
 - p332 信仰給予一切
 - p333 會用功的人靠圖書館
 - p334 人生要有一個目標
 - p335 如何運用大覺堂
 - p336 信心的價值
 - p338 不要辦公室
 - p339 單樞機主教生命告別禮
 - p340 用水果讓世界看到大樹
 - p341 做事要懂得報告
 - p342 如何相信前世今生?
 - p344 佛光山是我的
 - p345 設定有意義的目標
 - p347 國際佛光會二十週年
 - p348 與病為友
 - p349 慈悲要有智慧
 - p351 菲律賓創辦佛學院不簡單
 - p352 皈依,一定要吃素?
 - p353 根源很重要
 - p354 過堂的威儀
 - p355 宗教界緬懷單樞機主教
 - p357 出家享有全世界
 - p358 海外道場的發展原則
 - p359 復興武昌佛學院
 - p360 因緣分享
 - p361 讓佛教為國家所用
 - p362 一佛二塔兩世界
 - p364 歡迎之意
 - p365 大覺寺「來山須知」
 - p367 指導佛館行政
 - p368 人到世間來做什麼?
 - p369 不能把個性當作藉口
 - p370 有群眾才是人間佛教
 - p371 佛館健走健康久久
 - p372 三好盃籃球賽開幕
 - p373 真正的力道存於心
 - p374 南台灣旅遊發展座談會
 - p376 寶蓮寺的四大意義
 - p378 中秋雲湖賞月
 - p379 享有的人生很富貴
 - p381 美在哪裡?
 - p382 怎樣才容易成功?
 - p383 百畫齊芳─藝術無界
 - p384 義工之道
 - p385 佛教藝術是弘法最好方式
 - p386 弘法是家務,利生是事業
 - p387 學習為社會服務
 - p388 順勢而為就不困難
 - p389 幸福與安樂何處來?
 - p390 沒有傳承,佛教會滅亡
 - p391 佛魔各占一半
 - p393 佛法就是最佳的心藥
 - p394 做《圖典》要全力以赴
 - p395 只要發心,自然龍天推出
 - p396 成功來自因緣
 - p397 平等統一的「一」很好
 - p398 《百年佛緣》留下歷史
 
- 211如是說9
 - p014 二〇一二年(二)
 - p016 佛教管錢是因果管理
 - p018 包容就是空
 - p019 百萬人興學行腳托缽
 - p020 雲水書車、護智車灑淨
 - p021 高深的京劇傳播要有教師
 - p022 有文化,就有生命
 - p023 每個人都要尋找自己的心
 - p024 讀書,讀出自我能量
 - p025 心病找佛祖
 - p026 愛、慈悲沒有敵人
 - p027 送光明與智慧到人間
 - p028 心如同電腦保留完整歷史
 - p029 雲水書車讓書香滿人間
 - p030 新道場能與泰國佛教融合
 - p031 教育是佛教萬年的基業
 - p033 南北傳佛教信奉同一佛陀
 - p034 忙是營養,忍是力量
 - p035 入佛門第一課
 - p036 什麼榮譽都不是我的
 - p037 佛青要先了解自己性格
 - p038 世界末日是「邪說」
 - p039 社會需要的人文關懷
 - p040 缺點、毛病要能改
 - p041 馬來西亞佛光救援隊
 - p042 大馬佛教世界第一
 - p043 佛教靠我
 - p044 佛教是人民的佛教
 - p045 人人都需要人間佛教
 - p046 逆境就是順境
 - p047 何謂修行?
 - p048 要懂得規劃自己
 - p049 把道場當第二個家
 - p050 四大才子書也是我的老師
 - p051 傳法要正法,法幢要樹立
 - p052 有平等心,才是真功德
 - p053 正派宗教成為社會光明
 - p054 媒體的社會責任
 - p056 勉勵沙彌、沙彌尼新戒
 - p057 佛法可補全法律之不足
 - p058 做了佛光人永遠不下台
 - p059 古仙人道與秋月禪心
 - p060 人生需要平安和希望
 - p061 常親近善知識
 - p062 第一屆星雲教育獎
 - p063 苦練才能成就
 - p064 二〇一三年
 - p066 世間最重要的就是好人
 - p067 詩心與禪境
 - p068 常常辦活動,就會有人來
 - p069 尚義,中國根本美德
 - p070 高等教育曲直向前
 - p071 辦大學,要教做人
 - p072 澳門大學人文博士學位
 - p073 有錢的窮人
 - p074 只要正派,前方都會有路
 - p075 寧靜革命
 - p076 電動車載送是服務
 - p077 服務台的服務要有成果
 - p078 多采多姿佛光山
 - p079 明天更好
 - p081 勝敗看耐性
 - p082 性命付予龍天護法
 - p083 佛陀舍利是燒出來的嗎?
 - p084 法語不是斷吉凶
 - p086 大家在一起,特別地快樂
 - p088 提燈大會也是中華文化
 - p089 成佛是真民主
 - p090 吃素不在花俏
 - p091 登高望遠
 - p092 房山石經傳揚佛法
 - p093 服務第一
 - p094 凡事不為自求
 - p095 輪迴如天地四季
 - p096 寺廟為國家弘揚文化
 - p097 佛教不是保險公司
 - p098 有佛法就有舞台
 - p100 弘揚佛法本在僧
 - p101 宗教有力量安定社會
 - p102 為佛教創新
 - p104 《百年佛緣》眾緣所成
 - p105 宗教、文化、教育分不開
 - p106 以教育、文化讓人感動
 - p107 人好像一部機器
 - p108 信心不要被偷走
 - p109 我們的價值在哪裡?
 - p110 佛法寰宇周
 - p112 人事布達與傳承
 - p114 人生要讀什麼?
 - p116 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
 - p117 轉壓力為動力
 - p119 人生最有價值的東西
 - p120 禪門生活,沒有大小
 - p121 何處不放光
 - p122 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 p123 頭香與頭鐘不標價
 - p124 《百年佛緣》一言難盡
 - p125 佛法是健康食品
 - p126 讓文字有畫面
 - p127 懺悔如水洗滌罪業
 - p128 為新任天主教教宗祝賀
 - p129 用文化促進兩岸三地互動
 - p130 要找到心靈的快樂
 - p131 中國的二個眼睛
 - p132 博鰲論壇─誠信的力量
 - p134 博鰲夜話─亞洲與文化
 - p135 佛光山的特產是歡喜
 - p136 百年賀禮
 - p137 人間佛教思想談話會
 - p139 兩岸三地如五根成拳
 - p140 京劇文化的影響力
 - p141 「天地人」
 - p142 未來是一個服務的社會
 - p143 功德歸於檀那
 - p144 上院下院不重要
 - p145 金剛也要慈悲柔和
 - p146 宗教能安定人心
 - p147 佛學院要讓四眾弟子參加
 - p148 「慈悲喜捨」的真義
 - p149 觀世音究竟在哪裡?
 - p150 門裡門外不一樣的人生
 - p151 人和人不要有對立
 - p152 推動三好社會自然形成
 - p153 大陸佛教的發展四要
 - p154 《美術圖典》出版了!
 - p156 中華文化少不了佛教
 - p157 待客的層次
 - p159 四部經的人生智慧
 - p161 佛光人的佛光夢
 - p162 佛館是宗教聯合國
 - p163 煮飯燒菜結善緣
 - p164 發願做菩提燈
 - p166 運動會的精神是聯誼
 - p167 成功的要訣
 - p170 業力都會回到自身
 - p171 一百句不同的讚美的話
 - p173 守戒讓佛法常住
 - p174 如何求進步?
 - p175 成功與修養
 - p176 學習建立「通道」
 - p177 禪者的涵養
 - p178 企業長久發展的條件?
 - p179 大寮出祖師
 - p180 做自己的明燈
 - p181 我與郝柏村將軍
 - p184 宗教代表的是真善美
 - p185 沉睡的人兒做什麼夢?
 - p186 文學星雲獎─詩人瘂弦
 - p187 不執著就有佛法
 - p188 佛教不是迷信的宗教
 - p189 出家人要有是非
 - p190 真理的條件
 - p191 服務就能生存
 - p192 學佛要提放自如
 - p193 一筆字書法展在內蒙古
 - p194 在烏蘭恰特大劇院講演
 - p195 建寺院是為了弘法利生
 - p196 互相合作,才能有發展
 - p197 相由心轉
 - p198 拜會百歲僧夢參和尚
 - p199 一忍萬事休
 - p200 待人要賓至如歸
 - p202 認錯是美德
 - p203 人要接受苦行的培養
 - p204 出家人稱貧僧
 - p205 佛教是社會主義
 - p206 佛教也是哲學教育
 - p207 出家人的基本條件
 - p208 來時歡迎,去時相送
 - p209 宣揚《喬達摩》
 - p210 來世繼續出家做和尚
 - p211 自己要想出解決之道
 - p212 出家不是逃避世界
 - p213 住在自由自在裡
 - p214 貧女一燈
 - p215 駿程萬里
 - p216 佛在哪裡?
 - p217 在禪堂找回自心
 - p218 學習注意自己的動作
 - p219 禮拜的規矩
 - p220 籃球是君子運動
 - p221 神聖性是用心去領會
 - p222 球賽是贏得友誼、緣分
 - p223 法要傳給印心的人
 - p224 出家是一時,信仰是一生
 - p225 吃飯,也是一種修行
 - p226 人生不能缺少信仰及音樂
 - p227 我們的目標是弘法
 - p228 《美術圖典》能保存歷史
 - p229 苦,臣服在我之下
 - p230 中國需要信仰安頓人心
 - p231 出家人的本分事
 - p232 夢,就是願力
 - p233 文化的力量無遠弗屆
 - p234 學佛最大的好處
 - p235 光照大千─無量壽
 - p236 佛牙真偽?
 - p237 皈依自心的佛性
 - p238 辦教育是無底深坑
 - p239 神佛交流會的意義
 - p240 天地人與儒釋道
 - p241 吾心似秋月
 - p242 做人、為學要立志發心
 - p243 每個人都擁有世界
 - p244 媽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 p245 生死無懼
 - p247 現代孔子─莫言先生
 - p248 我一生的心願是辦教育
 - p249 忙出道氣、願力
 - p250 人生有感動很美麗
 - p251 天下名山僧占多
 - p252 道是我們的根本
 - p253 人生訓練我們各自堅強
 - p254 在慈悲面前不得不低頭
 - p255 一個人要有五張執照
 - p256 在第一寺工作真有福報
 - p257 信仰是我們的精神中心
 - p258 大覺到佛光,佛光到大覺
 - p259 用心眼看無相的世界
 - p260 自己就是三寶
 - p261 中華團結,萬家生佛
 - p262 看無相之相,聽無聲之聲
 - p263 「人為邦本,道行天下」
 - p265 要在佛法裡靠岸
 - p266 我靠閱讀自學
 - p267 學習料理的心態
 - p268 養心很重要
 - p269 華人企業領袖終身成就獎
 - p271 自我教育比任何教育重要
 - p272 永遠的孔子文化展
 - p273 服務人員也要會說法
 - p274 付出代價讓夢想實現
 - p275 中國人不怕作夢
 - p276 丈夫對妻子
 - p278 如何幸福與安樂?
 - p280 惠能大師突發性的智慧
 - p281 金剛心能破玻璃
 - p282 利用零碎時間
 - p283 中華之光─自強不息
 - p284 生活中,如何用功?
 - p286 政黨要彼此祝福
 - p287 大馬好—萬人佛青音樂會
 - p288 出家人要學規矩
 - p289 教性要強
 - p290 人間「唯有慈悲」
 - p291 舉辦傳播、文學獎的目的
 - p292 佛光山最大的經濟效益
 - p293 從講說到服務的佛教
 - p294 做人視野要開,遠見要高
 - p295 佛教是中華的第一文化
 - p296 辦活動要整合各方意見
 - p297 辦活動的原則
 - p298 「人生卜事」是座右銘
 - p299 建立正信要很長的時間
 - p301 為宜蘭佛教寫下歷史
 - p302 雲南佛教世界唯一
 - p303 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
 - p304 空無是佛教最美的生活
 - p305 要有基本功的養成
 - p306 不拿佛法作人情
 - p307 無論熱鬧、寂寞都接受
 - p308 同中存異,異中求同
 - p309 佛陀是人不是神
 - p310 金剛、知賓一心衛教
 - p311 真愛夢想,富而好施
 - p312 二〇一四年(一)
 - p314 婚姻要修讚歎法門
 - p315 只要甘願,苦也是快樂
 - p316 人間佛教是大家的
 - p317 做了功德主要自我承擔
 - p318 我一生為大家培養信心
 - p319 青年成功的四大條件
 - p321 開悟,是一種靈巧
 - p322 不要看我,要看佛教未來
 - p323 佛學院就是培養菩提種
 - p325 苦也是一種營養
 - p327 我能給人什麼?
 - p328 洗佛獲來生莊嚴報
 - p329 瓷心禪意─台灣之光
 - p330 已坐不起
 - p331 我們的前途在哪裡?
 - p332 教育的推手─薛光祖
 - p334 寫歷史不能隨便
 - p335 領導者要愛民、服務
 - p336 高雄弘法史
 - p337 媒體是左右社會的關鍵
 - p338 舉辦平安燈會的意義
 - p339 里長可以救台灣
 - p340 留下來服務,給人來玩
 - p341 開店永續經營的條件
 - p342 彼此要諒解不懂之處
 - p343 成功之路沒有捷徑
 - p344 禪是一法攝百法
 - p345 我學的是「內功」
 - p347 馬四等喻
 - p348 信仰的傳承比傳家業重要
 - p349 從地宮珍寶找到生命訊息
 - p351 淨土在哪裡?
 - p352 〈平等下的犧牲者〉
 - p353 做好素菜救生靈
 - p354 煩惱即菩提
 - p355 僧伽教育的重點
 - p356 佛教是文化的先驅
 - p357 《人生108事》
 - p358 出家眾醫治心理的毛病
 - p360 「中國夢」讓中國富強
 - p361 待人好的法術
 - p362 人生有兩個性格
 - p364 中國夢與人間佛教
 - p365 愛、給、尊重、包容
 - p366 檢查自己的心
 - p368 人,很重要
 - p370 對工作要敬業、歡喜
 - p371 在佛光山不必問前途
 - p374 師徒與門派
 - p376 一入佛光門,終身佛光人
 - p378 人間佛教的研究
 - p379 海內外徒眾禪修培訓班
 - p381 以共修淨化人心
 - p382 「四句偈」七寶難買
 - p383 郭嗣汾與《今日佛教》
 - p384 佛祖是人做的
 - p385 天下的威儀就在此中
 - p388 佛門行儀、叢林規矩
 - p391 心有重重門
 - p392 修行人心地的芳香
 - p393 夢境
 - p395 把心坐柔軟了
 - p397 人間佛教以人為本
 - p399 佛光山是「給」出來的
 - p400 中華文化在世界發光
 - p401 對大家好,對人好
 
- 212如是說10
 - p010 二〇一四年(二)
 - p012 「給」人一些因緣
 - p013 對佛教要有正確認識
 - p014 佛學院院際交流
 - p016 看見夢想的力量
 - p018 化缺點為特點
 - p019 人人都有夢
 - p021 人中之寶
 - p022 感謝佛恩的人生
 - p024 與鎮江的因緣
 - p026 把大家視為一家人
 - p027 選擇良田播種
 - p028 出家人要發願度眾
 - p029 讓佛教走上人間
 - p031 志開上人是實業家
 - p033 歡迎人人到江西
 - p035 我能來蘇州講演嗎?
 - p036 素博文化講壇—幸福安樂
 - p038 在家弟子信仰要統一
 - p039 自由與自在緣
 - p040 我的夢想
 - p042 最好的安心之道
 - p043 起疑,才會生信心
 - p044 加強教育改變民族氣質
 - p045 自然是最正當的方式
 - p047 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 p048 佛在心中
 - p049 念佛的方法
 - p051 義工是菩薩
 - p052 不自在,也要完成自在
 - p054 人生佛教與人間佛教
 - p056 人才比建設重要
 - p057 我的佛光山
 - p058 「八宗兼弘」的理念
 - p060 出家要立志做人天師範
 - p062 禪文化之旅—行佛即參禪
 - p063 美學無界
 - p065 最大的問題是恐怖
 - p066 「法」的偉大
 - p067 建寺為了安頓人心
 - p068 兒女出家永遠都是父母的
 - p069 《百年佛緣》出版緣起
 - p070 修行不一定是拜佛
 - p071 人要寬心,心要大
 - p072 有本領的人怪自己
 - p073 人要住在哪裡呢?
 - p075 人間佛教座談會
 - p076 和諧共存的世界夢
 - p077 佛教是心物交融
 - p078 三心二意不能成功
 - p080 如何在寺院裡過一生?
 - p082 迎賓也是功德
 - p083 傻瓜精神救社會人心
 - p084 哲學榮譽博士學位
 - p085 嫁給佛光山
 - p087 苦是奮鬥的力量
 - p088 法同舍
 - p089 佛光山不要錢
 - p090 以球會友
 - p091 用感動代替抱怨
 - p092 伯夷藝術—內、外七寶
 - p093 出家要福德因緣
 - p095 慈悲與博愛有差別嗎?
 - p096 佛經就是藥方
 - p097 叢林寺院要有來往
 - p098 國際青年生命禪學營
 - p101 獨立的性格很要緊
 - p102 佛法是淨土
 - p103 心永遠跟隨我們流轉
 - p105 給佛光小姐三點勉勵
 - p106 佛教與山東文化交流
 - p107 涅槃的真義
 - p108 七三一氣爆追思祈福大會
 - p110 團結才有未來
 - p111 出家不是享福
 - p114 信仰對人生很重要
 - p116 心中要有佛菩薩
 - p118 要學會寫報告
 - p119 見作隨喜,隨分隨力
 - p125 自覺的教育
 - p126 電台對台灣的貢獻
 - p128 《維摩經》與東亞文化
 - p130 佛光山的管理法
 - p131 緣分要耐煩等待
 - p132 宗教實踐與大師文學創作
 - p134 出家人與國民的責任
 - p136 人間佛教交流聯誼
 - p138 我一生喜歡人家好
 - p140 參學的重要
 - p142 人生下來,命運就注定?
 - p144 我具備了什麼條件?
 - p145 人間佛教驅趕邪魔
 - p147 大陸佛教要辦社會大學
 - p148 人格比財富重要
 - p149 傳承才能燈燈相映
 - p150 寺廟不可買賣
 - p151 如何研究星雲大師
 - p153 佛光會未來的發展方向
 - p155 信仰與未來
 - p157 寺院收門票讓佛教沉淪
 - p158 要倡導各種論壇的舉辦
 - p159 我的心能看見
 - p161 要向自己宣戰
 - p162 為了佛光山要有使命感
 - p163 如何做一個優秀的出家人
 - p165 契合根機就是「方便智」
 - p166 傳禪法之人在哪裡?
 - p168 平常要修福、要發心
 - p169 團結就能實現中國夢
 - p171 我的心願就是你趕快得度
 - p174 中國夢
 - p176 球隊的最高境界
 - p177 《獻給旅行者365日》
 - p179 《365日》的啟發
 - p182 戒的等級
 - p185 給女企業家的勉勵
 - p187 人間佛教重視什麼?
 - p189 熱鬧是一時的
 - p193 要多一分問候
 - p195 佛教是國家重要文化
 - p196 雨花緣
 - p197 慈悲、無我讓世界和平
 - p198 關於祖庭
 - p199 詩能言志
 - p202 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 p204 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 p206 禪,動靜一如
 - p209 信解行證
 - p211 接法要傳法、傳道
 - p212 學術要以信心來研究
 - p213 祖庭建設點滴成就
 - p214 首屆兩岸佛教聯誼交流會
 - p216 寺院生活一天怎麼過?
 - p218 伽藍菩薩是護法的特使
 - p220 文化的力量無遠弗屆
 - p222 佛如大醫王
 - p224 法供養的殊勝
 - p225 台灣服務業,郵政第一
 - p226 警察的管理法
 - p228 佛教不是恐嚇的宗教
 - p229 吃虧不要緊
 - p230 佛光山的未來與發展
 - p234 佛光青年的信仰
 - p236 宗教救台灣
 - p238 台灣成為宗教聯合國
 - p240 文化與宗教要結合
 - p242 二〇一五年(一)
 - p244 對徒眾的教育
 - p245 心淨能現「阿彌陀佛」
 - p247 一筆字是善美的傳達
 - p248 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
 - p249 信願行,修道三資糧
 - p250 關心菲律賓光明大學
 - p253 做一個出家人具備的條件
 - p255 僧信交流來往才有共識
 - p259 四點掛念
 - p262 提煉心中的能源
 - p263 佛光徒眾要過清貧生活
 - p265 文化是久遠的
 - p267 如何教導學生?
 - p269 兩岸要開放要交流
 - p271 君子之道
 - p274 人間佛教是時代潮流
 - p276 因果最公平
 - p278 「僧伽法庭」未曾使用過
 - p280 人間佛教就是佛教
 - p281 從小一看,到老一半
 - p282 台灣缺少真領袖
 - p283 佛館八道塔宣說人間佛教
 - p286 文化就是要前仆後繼
 - p287 做人要問心無愧
 - p288 能方能圓,方圓自在
 - p289 不能老是做會員
 - p290 澳洲是南方的天堂
 - p292 善惡業力能否功過相抵?
 - p295 與外因斯坦教授的對話
 - p297 南天寺—全球模範的天堂
 - p299 叫別人開悟困難
 - p300 出家要能和合大眾
 - p301 信仰的寶貴
 - p302 大學不能買賣
 - p303 成功來自別人的需要
 - p305 中華人間佛教聯合總會
 - p308 吃普茶
 - p310 宗教界應放寬心胸
 - p312 勇於接受大眾的批評
 - p313 佛光人成功的定義
 - p314 如何才能達到世界和平?
 - p315 佛教最大的挑戰?
 - p317 為人要有正念
 - p318 佛光山是以傳教為主
 - p319 佛光山的帳簿
 - p320 煮飯、煮茶一樣能開悟
 - p321 憶張少齊居士
 - p323 對博鰲論壇的四點意見
 - p324 南非南華寺的天龍隊
 - p324 南非南華寺的天龍隊
 - p325 信徒是屬於佛教的
 - p327 偉大的佛陀音樂會
 - p328 揚州講壇開講《心經》
 - p330 養老院要有修持的場所
 - p331 老人是財寶、是智慧
 - p332 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p333 簡體版《旅行者365日》
 - p335 血液中的元素
 - p337 光中,光大中華文化
 - p338 與古今聖賢同語
 - p340 中華新文化
 - p342 投籃也要「心物相應」
 - p343 悟道要把心看明白
 - p344 如何走好出家路
 - p345 人人觀自在
 - p347 觀音信仰成為中華文化
 - p348 開會做什麼呢?
 - p349 佛光祖庭大覺寺緣起
 - p351 在佛光山,我們只是夥計
 - p354 茶的清淨之道
 - p356 成功要長久的願心、能量
 - p357 復興大陸佛教寺廟
 - p358 「不講理由」
 - p359 青年要過服務的人生
 - p360 金身合璧—佛首捐贈儀式
 - p362 妻子對丈夫
 - p364 為西來大學畢業典禮錄影
 - p365 金身合璧兩岸友好
 - p367 人生的意義沒有絕對的
 - p369 我是貧僧
 - p370 貧僧創造歷史
 - p372 中華傳統宗教總會
 - p374 玄奘大師—中國「第一」
 - p375 人間最重要是公平正義
 - p377 慈悲如大海
 - p378 要提拔人才
 - p379 四眾弟子要共同發展佛教
 - p381 日月光
 - p383 鸚鵡啣水救台灣
 - p384 佛教要重視活動
 - p385 主動、向前,不捨棄別人
 - p386 空無之家
 - p387 敬天祭祖也是宗教
 - p388 在團體生活裡規劃人生
 - p390 主管與部下
 - p393 讓老師被學生評鑑
 - p395 佛教三事不懼怕
 - p397 智慧能戰勝毀謗
 - p398 隨遇而安的石頭
 
- 213如是說11
 - p010 二〇一五年(二)
 - p012 後知後覺的苦惱人
 - p014 般若與慈悲
 - p016 信仰不能動搖
 - p017 出家人要有雞婆的性格
 - p019 恆心吃苦是專長
 - p020 威儀能度眾
 - p021 台灣的未來,在一念之間
 - p023 王昇將軍
 - p026 空無、貧窮的妙用
 - p027 「供僧法會」的意義
 - p028 大覺寺未來展望
 - p029 持咒的功能和作用
 - p031 和李煥先生談信仰
 - p033 佛教是國際性的宗教
 - p034 我們的希望在哪裡?
 - p035 競爭才有進步
 - p037 平安是大福報
 - p038 和平是普世的價值
 - p039 我不是呷教的
 - p040 三業清淨,道行會昇華
 - p041 把信仰找回來
 - p043 政治沒有絕對的恩仇
 - p044 用人之道─蘭卡斯特教授
 - p046 《星雲智慧》新書發表會
 - p048 歌聲、活動不動而動
 - p049 抬頭為人服務
 - p050 信仰才是永恆
 - p051 沒有政治化,有正義化
 - p052 做人之道
 - p054 死亡不要恐懼
 - p055 因果福利社
 - p058 好話與好牙
 - p061 世界佛教徒之冠
 - p063 生命要賦予正能量
 - p065 愛護大眾才是價值
 - p066 寺院之間要有橫的來往
 - p068 只看到照相機
 - p069 行為決定未來一切
 - p070 不要呷教,要傳教
 - p071 生命的循環是老病死生
 - p072 小小戒可捨
 - p073 平安幸福到五洲
 - p075 春蠶至死絲方盡
 - p077 兩岸要重視佛教的功用
 - p078 幸福靠感覺
 - p079 空掉心中的地獄
 - p080 天隆寺─南京地標
 - p081 媒體應負有領導責任
 - p082 和尚也是公安
 - p084 練兵不好,要練心
 - p085 「尋找兩岸美麗新人」
 - p087 弘一大師與趙樸初老居士
 - p091 冤家宜解不宜結
 - p094 佛教新戒條
 - p097 要肯得做
 - p098 勤勞就是營養
 - p101 以法相會─明、清代水陸畫展
 - p102 各宗教間不要暴力
 - p103 替心靈開光
 - p104 人間佛教是佛陀本意
 - p105 苦給我學習,讓我能進步
 - p106 三好校園培養好國民
 - p108 要團結、發心、利眾
 - p109 不平等就是落伍
 - p110 孫立人將軍
 - p114 信願行
 - p115 相信我能、我可以
 - p116 推動可以信仰兩個宗教
 - p117 人人都是佛
 - p118 不向如來行處行
 - p119 不信也是永生
 - p121 佛陀在信仰裡
 - p123 不可以褻瀆佛教
 - p125 佛教要融入群眾
 - p127 臨濟宗在佛教中的地位
 - p130 佛光山,人間佛教!
 - p132 佛佛道同,光光無礙!
 - p134 梵唄超越其他音樂
 - p135 從佛學發現寫作的體裁
 - p136 信仰不能有執著
 - p137 大家都是佛弟子
 - p138 二〇一六年(一)
 - p140 百句讚美的妙法
 - p141 必須成為世界級人才
 - p143 把功德留給兒孫
 - p145 國家最重要的進步動力
 - p146 有信心,萬事都成
 - p147 中韓佛教界要多來往
 - p148 我是佛
 - p151 從讀書到做人
 - p153 大學的教育是什麼樣子?
 - p156 信仰是生命的靈魂
 - p158 退居之後,要做什麼?
 - p160 為世間增加色彩
 - p162 「第二個五十年」
 - p164 做好自己就是主角
 - p165 了生脫死的真義
 - p167 雕佛如雕心
 - p168 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 p170 菏澤牡丹花在佛光山展出
 - p172 人間佛教的本懷
 - p173 過了年,新希望
 - p175 煙火的供養意義
 - p176 國家要能提拔特殊領袖
 - p177 什麼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 p179 靠佛教徒自己救自己
 - p181 藏經樓培養高級人才
 - p182 慈悲統一天下人心
 - p184 勝利來自吃苦
 - p186 最大的錯誤是把佛當成神
 - p188 人的生命是不死的
 - p189 歸佛隊─體育就是要拚
 - p190 善用有我、無我的巧妙
 - p191 聰敏靈巧
 - p192 跳探戈的進退之道
 - p193 心裡孤獨是思想上的寂寞
 - p194 信佛和信神不一樣
 - p196 三個關鍵人物
 - p198 把人做好,人成即佛成
 - p199 不忘初心是佛心
 - p200 我是佛光人
 - p201 《塵世情緣》
 - p203 大覺寺是一塊福田
 - p204 臨濟兒孫滿天下
 - p205 半碗鹹菜的意義
 - p207 以佛光山為命
 - p208 認識「眾」的重要性
 - p211 善門難開,善事難做
 - p212 「踢正步」的精神
 - p213 培養人才
 - p214 普世的人間佛教
 - p216 加入佛教的執行行列
 - p217 藏經樓工程會議
 - p218 做菜是藝術美學
 - p219 韓國、中國佛教同一系統
 - p220 末法時期與世界末日
 - p222 佛教是道德教育
 - p224 這個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館
 - p226 確立自己的目標
 - p227 般若與空
 - p229 諸山長老,走出去
 - p231 為了佛教,還是為了佛教
 - p232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 p233 請看我心裡的家國情緣
 - p234 尊重生命播撒素食種子
 - p236 放生不如放人
 - p237 臨濟宗是正派的宗派
 - p239 因緣比競爭重要
 - p242 寺院都是駐海外的領事館
 - p243 用平常心處理人事問題
 - p244 回歸佛陀懷抱
 - p245 培養傳道的「人師」
 - p246 兼善天下不獨善其身
 - p247 佛陀住在哪一層?
 - p249 第二十一個榮譽博士學位
 - p250 參學是找到緣分
 - p252 出家需要福德因緣
 - p254 日本和中國的關係
 - p256 體育助長弘法度眾
 - p257 佛教徒要重視信仰
 - p259 佛菩薩都是義工
 - p260 書中有無量寶藏
 - p261 釋迦牟尼佛是教育家
 - p263 興辦大學是佛教的天職
 - p264 編教科書也是寫歷史
 - p265 宗教和諧是台灣的榮耀
 - p266 業餘與專業
 - p268 修補這顆心
 - p270 向佛之路要明理悟道
 - p272 佛教維持社會治安的功能
 - p273 我這一生都是講人生哲學
 - p274 觀落陰
 - p276 有志願,才會成功
 - p279 「賦」是文學中最好的
 - p281 歡喜別人有成就
 - p282 悟道不分男女
 - p283 神聖的人間佛教
 - p284 極樂世界不是休閒飯店
 - p286 淨土與人間修行
 - p287 人間佛教是覺悟的教育
 - p288 磨難使佛法進展
 - p289 焦山佛學院名譽院長
 - p290 有錢會做怪
 - p291 讀透這一本「人」書
 - p294 萬物皆有生存權
 - p295 楊仁山是大菩薩
 - p296 生於憂患,喜悅一生
 - p297 中興佛教的楊仁山居士
 - p298 沒有什麼了不起
 - p301 兒童的教育
 - p303 心在佛國
 - p306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 p308 托老大學
 - p310 提升心靈八個方向
 - p312 佛光好苗子
 - p313 警察是土地公
 - p314 四點人生觀
 - p316 普賢十大願
 - p318 正法修學
 - p321 學習鸚鵡救火
 - p322 三好寶寶
 - p323 以法為尊的清規
 - p325 法身慧命之家人
 - p326 來世再相見
 - p328 與大師面對面
 - p329 有生命就有未來
 - p331 寺廟就是一間學校
 - p333 三好校園助人類和諧
 - p335 虔誠決定信仰高度
 - p336 教育是要讓自我覺悟
 - p337 不攀外緣,安分守道
 - p338 世間沒有鬼
 - p340 要為自己設定目標
 - p341 人文國小的辦學理念
 - p343 籃球的六度精神
 - p346 要給人回應
 - p347 佛陀本懷帶來光明
 - p348 人生為歡喜而來
 - p350 你們了解、認識我嗎?
 - p353 還我本來面目
 - p354 復興印度佛教
 - p355 人生的意義是融和大眾
 - p357 電台立言讓萬人敬仰
 - p358 佛陀是義工的祖師
 - p359 「人間菩薩」選拔計畫
 - p360 佛法欲興弘法者動起來
 - p361 望兩岸平安吉祥
 - p362 成立義工會
 - p363 守好戒的根本精神
 - p364 義工與香頭
 - p366 佛光山系統大學校長論壇
 - p368 三不堂訓─教育的重要
 - p369 辦教育提升佛教人才
 - p371 感謝的藝術
 - p374 佛光人是社會的明燈
 - p376 相互來往,世界和平
 - p377 媒體要護持正法
 - p379 共識與開放
 - p381 佛光山佛法僧三寶具足
 - p383 做終生有緣人
 - p384 台灣的未來在哪裡?
 - p385 受戒真義
 - p387 出家要融入眾中
 - p388 東北財經大學榮譽教授
 - p389 好苗子回山座談會
 - p391 倉庫有話要說
 - p392 學道要突破四關
 - p394 寺院的名稱
 - p395 相信自己、相信因果
 - p396 找到真正的我
 - p398 人間佛教遍地開花
 - p399 大覺書院的課程設計
 
- 214如是說12
 - p014 二〇一六年(二)
 - p016 「一帶一路」佛教不缺席
 - p018 「國學」意謂著什麼?
 - p020 絲路花雨─中華之光
 - p021 不貪圖高利,不計較得失
 - p023 病中說法
 - p024 生病也要給人方便
 - p025 功德不是用價格衡量
 - p026 慈悲的包子
 - p028 二〇一七年
 - p030 跟人結緣會有助緣
 - p031 我心裡充滿感謝
 - p033 肯發心就沒有困難
 - p034 我有師父
 - p035 一生都沒有改變過
 - p036 歡喜一生
 - p037 發心、歡喜就有前途
 - p038 不靠自己靠誰呢?
 - p039 招生五十三年不曾中斷
 - p040 佛光山,佛教界的珍寶
 - p041 給人利益
 - p045 佛教是我們的
 - p047 各有使命
 - p049 以文墨相贈
 - p050 要創造人間歡喜
 - p052 皈依增加了緣分
 - p053 與諸佛菩薩相會
 - p055 你好,我好,大家好
 - p056 大家多多往來
 - p057 我還可以為大家服務
 - p058 多幫助人,能增長福報
 - p059 勝敗乃常情,競爭要正派
 - p061 愛與和平音樂祈福
 - p062 關心好苗子
 - p064 二〇一八年
 - p066 將愛昇華為慈悲
 - p067 教育大眾達成弘法使命
 - p068 努力弘法,信眾自然護持
 - p069 人間很重要
 - p070 錢要用在對的地方
 - p071 與柯文哲市長以法相會
 - p072 人生重要事:發心與貢獻
 - p074 歡喜過新年
 - p075 佛教團結才有希望
 - p076 謹慎就好
 - p077 辦大學不是為的自己
 - p078 馬英九總統肯定佛光山
 - p079 古有鑑真,今有星雲
 - p081 發心只有增加不能減少
 - p083 發心的義工要有力量
 - p084 壽命多少都值得感謝
 - p085 我要親自謝謝大家
 - p086 將佛聲傳遍天下
 - p087 以歌聲弘法,發展人間教育
 - p088 成就他人
 - p089 中日佛教要多往來
 - p090 大覺寺素博會茶禪文化
 - p091 發心發願福報無窮
 - p092 人間佛教影響力很大
 - p093 感謝有「您」
 - p094 只想讓大家平安、幸福
 - p095 要為佛教
 - p096 畢業祝福人人都幸福
 - p097 同心同德共結佛緣
 - p098 設立魔術學系
 - p099 我願意以生命保護大家
 - p100 解行並重、福慧雙修
 - p101 宗教間要和好往來
 - p102 當然如此
 - p103 珍惜好因緣,共創美好未來
 - p104 走對方向,未來發展好
 - p105 一生都歡喜做事
 - p107 努力向前,自助才有大用
 - p108 看得破,就有得過
 - p111 做人要有情有義
 - p112 要能製造歡喜
 - p114 發心行佛,比念佛重要
 - p115 發心立願,就有力量
 - p116 有佛法,就有未來
 - p119 隨緣就是最好的享受
 - p121 跟隨智者
 - p122 水災救援即時送餐
 - p123 與佛交心記憶深刻
 - p124 歡迎你!樂意為你服務
 - p125 戒定真香,回向古今人民
 - p126 佛光山是「給」出來的
 - p128 因為不要錢,才擁有事業
 - p129 行佛,隨分隨力
 - p130 無量壽音樂會
 - p131 大師像太陽,帶來光明
 - p132 不忘初心,護持好苗子
 - p133 人,生而平等
 - p136 以歌聲唱頌,傳遍法界
 - p137 發心盡力,努力向上為要
 - p139 弘揚佛教於印度
 - p140 南華大學評比第一
 - p141 常回來話家常
 - p142 全球道場如同自己的家
 - p143 不為自求,以常住為重
 - p144 一顆蘋果,滿滿心意
 - p145 珍惜因緣,發心服務
 - p146 有佛法,就有歡喜快樂
 - p147 同心同德努力打拚
 - p148 把「成就」,供養國家
 - p149 保持初心,才能得道
 - p150 出家人生,歡喜自在
 - p151 祖庭,是你們的家
 - p152 心靈的雲湖,滌盡煩憂
 - p154 以全部生命來書寫
 - p155 「靠自己」與「靠人」
 - p157 從實踐體會中增加力量
 - p159 復興中華文化
 - p160 鳳凰節目有深度
 - p161 祝福人人歡喜
 - p162 我還能為你做什麼?
 - p163 信仰與傳承
 - p164 傳承功德與歡喜
 - p165 佛光會是大家共有的
 - p166 甘肅文化珍寶多
 - p167 為受難者祈願
 - p168 歡迎學者光臨
 - p169 生生世世永不停息
 - p171 大學交流互有來往
 - p172 〈十修歌〉一生受用
 - p173 受戒必得歡喜自在
 - p176 校長論壇
 - p177 讀書,才能優秀
 - p179 書讀好,人做好
 - p180 人間佛教傳播歡喜人生
 - p182 領眾須有慈愛
 - p183 書展蔬食博覽會
 - p184 大師是明燈,贈書表敬意
 - p185 生生世世做和尚
 - p187 贈大蘋果珍惜彼此緣分
 - p188 一九五三青年歌詠隊
 - p189 〈五十生日詩〉奉為心地法門
 - p190 神明佛祖是一家
 - p192 培養新進一代
 - p193 〈十修歌〉好修行
 - p195 化敵為友創造雙贏
 - p196 萬緣佛光盛會
 - p197 〈十修歌〉大有益
 - p199 誦經帶來寧靜慈悲
 - p200 佛光山是大家的
 - p202 揚州小調串通兩岸情
 - p203 深研《佛法真義》
 - p204 己亥豬年諸事吉祥
 - p205 體育與三好,殊途同歸
 - p206 輸贏不計,全力以赴
 - p207 大師的勇敢,可砥礪民心
 - p208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
 - p209 佛教給我機會
 - p210 發揚光大佛教
 - p212 星雲與雲五,以文字結緣
 - p214 發心服務,諸佛護佑
 - p215 互相合作,共創未來
 - p216 廣行慈悲,困難自解
 - p217 眾神之會
 - p218 家神與會,共創世界紀錄
 - p219 慈悲的願心
 - p220 報國衛教,佛教靠我
 - p222 二〇一九年
 - p224 愛心不變,幸福美滿
 - p225 打造雙語環境與國際接軌
 - p226 各宗教互相尊重
 - p227 仁義之心
 - p228 有願就有力量
 - p230 好苗子座談會
 - p231 佛國處處有
 - p233 逆境哲學
 - p234 《心經》的義理通達了
 - p236 一心求受淨戒
 - p237 永不退心
 - p239 關心身心發展
 - p240 不障礙別人,自然有前途
 - p241 佛光人圍爐
 - p242 「病後字」培育好苗子
 - p244 人間是歡喜、快樂的
 - p245 都是一家人
 - p246 做和尚挺有趣
 - p248 沒進過學校,獲頒榮譽博士
 - p249 仗佛光明,困難總會過去
 - p251 一生歡喜服務
 - p252 病癒後首部著作發布會
 - p255 中華佛教畫冊
 - p256 叢林普茶,我在眾中
 - p257 重視學者
 - p258 祝福漢來女婿天長地久
 - p259 《合掌錄》十週年
 - p260 學者來訪
 - p261 守護六根,締造快樂人生
 - p262 佛門「八大家」
 - p263 發光的文字
 - p264 如何化解困難
 - p265 佛光山妙智及兩岸
 - p266 江南盛地錫韻流芳
 - p267 人盡其才,發心為教
 - p268 守住宗風,共創未來
 - p269 出家做和尚,一生不改變
 - p271 以文化藝術貢獻國家
 - p272 感謝因緣,樂意服務
 - p273 領袖禪修營
 - p274 簡體版《全集》首贈圖書館
 - p276 編輯工作,續文化慧命
 - p277 勇敢奮鬥,才有未來
 - p278 用心用力,就有未來
 - p279 人生有來去
 - p280 福建石雕莊嚴道場
 - p281 散播歡喜,繼續加油
 - p282 行事要規劃
 - p283 為了讓你歡喜與幸福
 - p284 做人正派,發心第一
 - p285 先給人
 - p286 佛光盃邀請賽
 - p287 寺院生活體驗
 - p288 四代佛光人信仰有傳承
 - p289 學習慈悲,心地用功
 - p290 叮嚀好苗子
 - p291 穿越時空與法相遇
 - p292 有朋自遠方來
 - p293 有信仰就快樂
 - p294 打球要合作
 - p295 供僧接心
 - p296 病後字
 - p299 都是一家人
 - p300 願心永不變
 - p302 落實本土化
 - p303 以三好四給為團隊目標
 - p304 〈雲湖之歌〉供養貴賓
 - p305 集體創作
 - p306 成長靠自己,成事靠集體
 - p307 十二字真言喜悅常隨
 - p308 有現在就有未來
 - p309 「做人之道」永不退流行
 - p310 與佛有約
 - p311 加強中華文化
 - p312 大覺朝山
 - p313 發菩提心
 - p314 自在自己創造
 - p315 回到祖庭歡喜感動
 - p316 出家了,要重視佛教
 - p317 閱讀《全集》的法喜
 - p318 佛道永不退轉
 - p319 重視「香頭」的貢獻
 - p320 兩岸圖書館多多來往
 - p321 效法新寶橋,寬廣宏大
 - p322 非遺中華行,兩岸相見歡
 - p323 會議協商解決
 - p324 感念太田夫人
 - p325 新寶僑,人生無限的道路
 - p326 善用六根,淨化人心
 - p327 親近善知識一生歡喜
 - p328 行道天下,福滿人間
 - p329 「雲水書坊」有你們真好
 - p330 青年義工走得更長遠
 - p331 虔誠唱誦,蒙諸佛護佑
 - p332 韓國法子,不分彼此
 - p333 快樂學佛
 - p334 文學星雲獎提升文化內涵
 - p335 六根就是佛法
 - p336 不畏困難,快樂靠近你
 - p337 愛護地球,從孩童做起
 - p338 培養中青代,提拔在家眾
 - p339 信仰使生命洋溢真善美
 - p341 贈書送粥平安吉祥
 - p342 「蘋」安果的祝福
 - p343 功果圓滿
 - p344 二〇二〇年
 - p346 回顧與前瞻
 - p347 大蘋果祝平安
 - p348 植樹紀念盛會
 - p349 加強防疫措施
 - p350 防疫做己觀音
 - p352 登雲路舖設暢通三座山
 - p353 感謝的力量最大
 - p354 繼續努力與眾結緣
 - p355 不生氣要爭氣
 - p356 再接再厲繼續發心
 - p357 發心必定成功
 - p358 雲端浴佛洗滌自心
 - p359 抄經如烙印,即心即佛
 - p360 勤勞、發心、承擔
 - p361 力量、吉利雙祝福
 - p362 智慧播種
 - p363 佛光照世間
 - p364 善待信徒義工
 - p365 感謝吳氏父子,祝幸福無量
 - p367 佛大散文創作呈獻給大師
 - p368 我們是一家人
 - p369 徒眾創作聯展
 - p370 集眾人智力,發展有功效
 - p371 感恩信徒,發心為佛教
 - p373 香頭
 - p374 關注全球疫情
 - p375 中華是典範,度青年為要
 - p377 人間佛教是大家共有的
 - p378 自己要有力量
 - p380 青年培育人才愈多愈好
 - p381 為人服務,喜悅一生
 - p383 只想貢獻國家
 - p385 佛光照耀著你
 - p387 慈悲發心,隨力隨緣
 - p389 歡喜快樂,圓滿自在
 - p390 對人稱讚也是布施
 - p391 條件要具備好
 - p392 要向前要進步,更要常回來
 - p393 「心」很清楚
 - p395 當和尚是榮耀
 - p397 隨緣,就有未來
 - p398 花開四季,耕耘心田
 - p399 佛光智慧錦囊
 - p400 法身慧命之家
 - p402 二〇二一年
 - p404 元旦大包子,溫暖眾人心
 - p406 真心不悔,幸福一生
 - p407 努力奮起飛揚
 - p408 防疫體時艱,誦經行三好
 - p409 新寶橋圓心願
 - p410 歲末擬計畫,年年都進步
 - p411 除夕圍爐,法財在心中
 - p412 讓夢想花開四季
 - p416 二〇二二年
 - p418 處世無畏,和平共存
 - p419 我願無窮
 - p421 一花一葉一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