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333 提升信仰的層次

一九九八年四月十五日上午八時,大師於本山如來殿會議室召開「教育院教務會議」。

大師說:「佛光山以文教開始,人才的培養已受到教內外的肯定。日前泰國法身寺公關范淑智小姐說:『在法身寺十年,抱持的理念是:我不是在工作,這是生命中的一種責任,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形體,從來不計較、不煩惱,所以我能夠提升信仰的層次,把生命變得更輝煌。』大眾應學習這種精神。

在泰國的夏季,氣溫超過四十度,但法身寺的戶外集會仍然照常舉行,兩萬人不動、不走、不講話,專心一意聆聽開示或禪坐,享受大眾和合的寧靜,足見自身的內修很重要。」

接著,大師對於教職員的期許與未來發展方向,提出幾點建議:

一、僧團中若沒有僧伽教育,等於沒有了慧命,教師應負起教育的責任,要以身作則。

二、教育院應加強威儀訓練。例如此次恭迎佛陀舍利,泰國在家居士的莊嚴威儀,值得學習。

三、學院初發心的少數出家眾,戒疤未乾,就從學院流失,可見對教育失去信心。不能增長學生的道念,教職員應深思反省。

四、每學期教職員應固定繳交論文,學生自然會培養出寫論文的興趣。

五、學院應重整風氣,多培養信仰上的修持,增加道念,提起道風。

六、教職員要有勤勞的美德、道德情操,多充實自己的知識與觀點,才有足夠的佛法啟發學生。

七、學院的課程多寡不重要,主要在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精神,多聽、多寫、多讀,生活忙碌而充實,自然沒有時間煩惱、計較。

八、國文課能訓練哲學的思想,了解文學意境,是進入佛法堂奧的捷徑。學院應提供優美的文學小說、唐詩等供學生閱讀。例如,《三國演義》讀後,必定理路清晰,人事練達,心胸寬大。

九、聘請教職員應考量經濟、人力、時間等因素的安排。例如,由台北搭機南下,卻只教兩小時的課,是人力、財力的浪費。

十、教師授課應針對內容,不應於課堂上閒話。

十一、學生若有犯規,不該一味指責,應給予機會教育,比較能引發學生自發性地慚愧懺悔。

十二、僑生來自各國,文化背景、語言、生活方式均異於本國,因此在排課時應做彈性調整。

十三、學院的生活規矩,教職員應努力推動,如威儀教育、守時負責、合群尊重、情緒正常、男女有別等,培養良好習慣。

十四、行腳托缽,是修行也是古制,更是生活教育。各別分院所舉辦的行腳托缽,北、中、南三區應同時進行,以節省人力、經濟。此外,各地住持當家應帶隊行腳,不增加信徒的負擔,不受理信徒的筵席。

十五、鼓勵學生用功的方法,例如可以播放經典之作的影片供學生欣賞。看完後,提交心得報告,評論此片表現佛法的方式。

提到齋堂行事,大師說:

一、常住的鐘板號令應經過會議,才能更改。

二、行堂可以培養耐心、精進、熱心,也是修行。內心的力量增加,逆境來時,才有冒險犯難的精神。

三、關於過二堂:如都監院、大雄寶殿、巡山知客組、總機等單位之值日者;以及請病假、佛事出堂趕不及者;長老職事、巡山安全小組等,除此之外,全山大眾應參加過堂,不得有例外。過堂時間,若遇有緊急重要事情,請轉都監院處理,不要在過堂時間打電話,海內外職事須予以配合。

四、大和尚早齋開示應於五分鐘內結束,糾察有三分鐘時間報告。

最後,大師綜合上述,提出辦好教育的方法,希望眾人能落實:

一、重視身教,教職員互相尊重、和諧、讚歎,有威儀、道心、信仰。

二、落實佛光人四大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

三、師生定期發表論文,接受評鑑。

四、教職員要有「無我」的教學態度。

五、教職員應有的共識,是對常住宗風的認識,對任務的認識,對學生需要的認識。

六、落實生活教育,以身作則,莊嚴威儀,五堂功課正常。

七、加強思想教育,只有常住,沒有個人,能為佛教犧牲奉獻。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