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724 三、建構僧伽教育體系與佛光山全球事業的共構藍圖

佛光山的僧伽教育體系與全球弘化事業密切相連,二者可謂因果相成。健全的僧伽教育培育具備佛法素養與現代視野的僧才,使其成為推動全球弘法的中堅力量;同時,佛光山的國際弘化事業也為僧眾提供實踐場域,使教育成果得以落實,進一步促進佛教的全球發展。

佛光山以教育起家,五十多年來,大師為了復興佛教、弘揚佛教的慈心悲願,在僧伽教育、社會教育、信眾教育三大領域漸趨完善。其中,僧伽教育作為核心,培養具備國際視野與專業技能的僧伽人才,為佛教的現代化與全球化奠定並且提供有力的支撐。

大師於2013年出版的《百年佛緣》〈佛光山叢林學院的成就〉中提到:「一般的佛教學院,大都是一所寺廟發心,三年辦一屆就結束,甚至有的寺院是隔三年後,再繼續辦一屆,這就如同中國私塾教育,只做階段性的傳授,要像現代教育有規模的方式教學,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循序漸進,有次第的進階升級,恐怕其他學院難與五十年弦歌不斷的佛光山叢林學院相比了。」(至2026年邁入六十年)佛光山的僧伽教育體系,可說為佛教的傳播提供持續發展的動力。

佛光山叢林學院作為佛教教育、僧伽人才養成的基礎核心,銜接高等教育,培養僧伽的國際視野,並鼓勵其擁有專業技能,以更好地提升弘法能量。有條件者繼續深造者亦推薦至海內外的大學進修。佛光山的僧伽教育以佛法為體、世法為用,五十多年來,培養出佛教人才都有一個性格──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此外,佛光山的教育體系不僅限於僧伽教育,更擴展至社會教育與信眾教育。全世界有五所大學(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數所中小學及幼兒園,並有十數間人間大學、網路佛學院、電視佛學院等,甚至組織兩千多個人間佛教讀書會。安徽合肥學院金小方教授在〈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中國夢〉中提到:「如此規模的教育工作,既是佛教弘法的成果,也為利用佛教淨化社會人心儲備了人才。」*207

大師於〈佛教叢林學院的發展與成就〉一文中,對人間佛教發揮的影響與貢獻略舉幾點如下:

一、人才培養的成就;二、僧信教育的普及;

三、青年參與的活躍;四、藝文布教的影響;

五、佛教音樂的提倡;六、文化出版的發展;

七、慈善事業的推動;八、道場度眾的弘揚;

九、義工菩薩的發心;十、公益弘法的進行。
*208

自創辦以來,佛光山叢林學院持續辦學六十載,培育了六千名畢業生,堪稱佛教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為台灣佛教史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佛學院,其培養的弘法人才遍布全球五大洲。佛光山各項事業的發展和僧伽教育的培養,二者之間息息相關。

佛教的復興仰賴於人才的茁壯,人才的培育則離不開教育的深耕與支持。華梵大學林素玟教授指出「佛光山的僧眾素質之高,首應歸功於教育體系之健全」、「是中國佛教史上學生最多、素質最整齊的一所佛學院」。*209值得一提的是,佛學院創辦至今,其女眾學部無論在師資、設備、學生素質等各方面,一直為全院之表率,培養出許多傑出的比丘尼。

大師倡導的僧伽教育,突破傳統佛教學院的階段性培育模式,以長遠規劃、穩定發展的方式,讓佛教教育能夠與時俱進,適應全球化需求。佛光山僧伽教育體系培育人才,推動佛教現代化與國際弘法,實踐「以佛法為體、世法為用」的理念,僧信二眾兼具佛法內涵與現代弘法技能,與時俱進的弘揚佛法,廣利眾生。

【附注】

*207 金小方:〈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與中國夢〉,收入《星雲大師全集385.專家學者看佛光山5.現代化與國際化》(增訂版),頁248。

*208 星雲大師:〈佛教叢林學院的發展與成就〉,《星雲大師全集242.百年佛緣5.文教篇1》(增訂版),頁159-181。

*209 林素玟:〈人間佛教的女性觀──以星雲大師為主的考察〉,收入《星雲大師全集382.專家學者看佛光山2.人間佛教思想2》,頁255。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