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570 一、寺院道場遍及五大洲

自1978年大師派慈莊法師前往美國開山,歷經十年的時間,突破種種千辛萬苦,終於在1988年11月26日西來寺舉行落成典禮,為佛光山國際弘法立下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隨後的第二年即1989年,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西方寺落成。此後,佛光山在世界各地的道場也陸續成立。

大師在擔任了佛光山住持三任後,於1985年依早年所定下的〈佛光山組織章程〉退位,交棒給第二代的心平和尚繼任住持。退位後的大師,雲遊各地講經弘法,在世界五大洲的重要都會都成立道場,真正做到「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

在北美地區,以座落美國加州的西來寺為根本,陸續成立的道場分別有:加州聖地雅哥西方寺、舊金山三寶寺、佛立門文教中心、沙加緬都菩提寺、奧克蘭佛光寺、佛光山紐約道場、紐約鹿野苑、新州佛光山、波士頓三佛中心、北卡佛光山、佛州光明寺、邁阿密佛光山、休士頓中美寺、奧斯汀香雲寺、達拉斯講堂、堪薩斯禪淨中心、丹佛講堂、鳳凰城禪淨中心、拉斯維加斯蓮華寺、聖路易佛光山、芝加哥禪淨中心、夏威夷佛光山、關島佛光山。在加拿大則有溫哥華講堂、多倫多佛光山、萬錦佛光緣、滑鐵盧佛光緣、愛民頓講堂、滿地可華嚴寺、渥太華佛光山;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則有福慧精舍。

巴西聖保羅如來寺為南美洲第一大佛寺,除此之外,在巴西還有里約禪淨中心、海習飛佛光緣和聖保羅佛光緣。南美洲其他道場包括:巴拉圭東方市的巴拉圭佛光山和亞松森禪淨中心以及阿根廷佛光山、智利佛光山。

歐洲的建寺弘法,相較美洲而言來得更具挑戰,大師在《百年佛緣》提到,與美洲相較起來,歐洲的道場並不大,但是設立的過程卻備嘗艱辛,因為歐洲天主教信仰的歷史甚為悠久,尤其對佛教較為陌生,所以當佛光山要在歐洲設立道場時,也就受到各國的嚴格審查。但是二十年來,雖然歷盡千辛萬苦,卻也在當地信眾的齊心努力之下,於法國、英國、德國、瑞士、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瑞典、葡萄牙、西班牙等國,成立了十四間道場及十七個佛光協會。*145

目前佛光山在歐洲的本山是座落在法國巴黎的法華禪寺,其他道場分別有:巴黎佛光山,英國倫敦佛光山、曼城佛光山,德國柏林佛光山、法蘭克福佛光山,瑞士的瑞士佛光山、佛光山日內瓦會議中心,葡萄牙佛光山,西班牙佛光山,比利時佛光山,奧地利維也納佛光山,瑞典佛光山和荷蘭荷華寺等。

至於非洲,則從建設南非布朗賀斯特市的南華寺開始,之後在南非又陸續成立新堡禪淨中心、德本禪淨中心、布魯芳登禪淨中心、開普敦禪淨中心、約堡普覺佛堂。在賴索托王國有妙覺佛堂,另外在剛果共和國則有黑角佛光緣。

大洋洲的建寺始於澳洲臥龍崗的南天寺,其他成立的道場包括:昆士蘭州布里斯本的中天寺、雪梨的佛光山南天講堂、北雪梨佛光緣、南雪梨佛光緣、維多利亞州的墨爾本佛光山及尔有寺、佛光山西澳道場及黃金海岸佛光緣。2007年10月,座落在紐西蘭的奧克蘭的北島佛光山和基督城的南島佛光山也在落成後開光啟用。

大師周遊世界弘法,在各國建立道場,因緣關係最密切的還是在亞洲地區,與東亞的日本和韓國結緣甚早,但是在當地建寺因緣卻是到了九○年代才具足。佛光山在日本先後成立了東京別院(後更名「東京佛光山寺」)、大阪道場(後更名「大阪佛光山寺」),之後相繼有福岡佛光山,富士山本栖湖畔的本栖寺,名古屋佛光山及2018年落成的群馬縣法水寺。在韓國則有首爾佛光山寺。

在印度,首先於1998年應加爾各答地區華人的請求,成立佛光山加爾各答禪淨中心,後來又在菩提伽耶創辦印度佛學院。2010年為復興印度佛教,特於新德里成立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

香港,對大師在世界弘法有著重要的推動因緣。早在1983年,大師就在香港的亞皆老街成立佛香精舍,隨著信徒不斷增加,1991年在窩打老道買了一個比較大的佛堂,定名「佛香講堂」,後來又於2010年,在九龍灣宏光道億京中心設立香港佛光道場。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另一端的澳門則設有澳門禪淨中心。

大師在東南亞多國的法緣甚廣,因此也成立許多道場。在馬來西亞,1985年檳城妙香林的廣餘法師邀請大師擔任他在吉隆坡鶴鳴寺及巴生龍華寺的榮譽住持。大師派了心定和尚前往當地駐錫弘法,三年任期圓滿,因信徒的請求,才有了後來東禪寺等道場。目前馬來西亞各地的道場分別有:新山新馬寺、八打靈佛光文教中心、巴生南方寺、冼都禪淨中心、怡保禪淨中心、關丹禪淨中心、適耕庄禪淨中心、馬口禪淨中心、沙巴禪淨中心、沙巴斗湖佛光寺、檳城佛光學舍、芙蓉佛光緣、峇株巴轄佛光緣等。

東南亞其他國家還有:新加坡佛光山、泰國泰華寺及曼谷文教中心及菲律賓馬尼拉的萬年寺、宿霧慈恩寺、描戈律圓通寺、王彬佛光緣和怡朗佛光緣。

佛光山在海外建寺,是在為眾生盡的一份心意,大師希望大家不要只看到輝煌的殿宇設備,還要看到軟體。佛光山全球的道場,除了積極推動四大宗旨的弘法內容,在西方國家更凝聚了當地華人的信心與力量,成為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從大師對各道場的命名,可看出他的一番期許:

中美寺,一指佛教的「中道」;二表中國與美國的融和;三者,中美寺所在地休士頓是美國的中心。所以,不要讓中美寺成為地方性的,要做世界的中心。

⋯⋯

西來寺:二千年前,佛法東傳中土;今佛光山又讓佛法西來美洲。

南天寺:南半球的天堂。

中天寺:中國人的天堂。

荷華寺:荷蘭的一朵蓮華(設在紅燈區,寓意出淤泥而不染)。

南華寺:南非(南半球)的一朵蓮華。

香雲寺:奠基時,滿山瀰漫著檀香。

三佛中心:位於哈佛城、哈佛街的佛光山。
*146

綜上所述,佛光山寺院道場遍布五大洲,是漢傳佛教二千多年來,首個建立的國際性弘法道場體系。佛光山派下近三百個道場,因大師建立的完備管理制度,得以快速發展起來,立足各地。寺院的構建、弘法,有了硬體設備,只是邁出第一步,接下來軟體的部分,亦即本土化的歷程,更是需要弘法者及廣大信徒的投入,才能讓佛教光耀世界,造福群生。

【附注】

*145 星雲大師:〈我想建立歐洲佛教中心〉,《星雲大師全集247.百年佛緣10.道場篇2》(增訂版),頁124。

*146 星雲大師:〈為眾生盡一份心意〉,《星雲大師全集205.如是說3》(增訂版),頁295。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