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1927~1948( 1歲~22歲)

●  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九日/農曆七月廿二日(一歲)

•生於江蘇江都。俗名李國深,父親李成保,母親劉玉英,家中排行第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弟。

●  一九三○年(四歲)

•與外婆常住於萬佛庵中,並隨外婆參加各處善堂的聚會。

●  一九三五年(九歲)

•有感於父母持家辛勞,除了主動幫忙家務,甚而自立工作,努力分擔家計。

●  一九三七年(十一歲)

•是年七月七日發生「蘆溝橋事變」,八年對日抗戰開始。未久,南京淪陷,揚州吃緊,隨家人前往興化避難。

●  一九三八年(十二歲)

•隨母親至南京找尋失散的父親,以此因緣在棲霞山寺禮志開上人披剃出家,由融齋法師題取法名悟徹,號今覺,成為棲霞律學院旁聽生。祖庭為江蘇宜興白塔山大覺寺。

●  一九三九年(十三歲)

•就讀棲霞律學院,每日除負責香燈、司水,並擔任行堂六年。

●  一九四一年(十五歲)

•春,於棲霞山寺乞受三壇大戒,得戒和尚為若舜長老,羯磨和尚青權長老,教授和尚仁山長老,開堂是卓塵退居,陪堂明度和尚。《同戒錄》編為二十五壇壇頭。

•受戒時,因為戒疤燒得太大,頭蓋骨燒傷凹陷,因此記憶力嚴重喪失。後經覺民法師點撥,每於深夜,獨自偷偷到佛堂,虔心禮拜觀世音菩薩。數月後,智慧大開,所讀經書,幾乎過目不忘。

●  一九四二年(十六歲)

•擔任棲霞律學院圖書管理員,閱讀自學。並於課餘,編寫《我的園地》,為生平編輯的第一本刊物。

●  一九四三年(十七歲)

•是夏,身染瘧疾,臥病半月,志開上人派人送來「半碗鹹菜」,當下發大願心,有生之年將以身心奉獻佛教,並報師恩。

●  一九四四年(十八歲)

•於常州天寧寺參學。

●  一九四五年(十九歲)

•進入鎮江焦山佛學院就讀。

•擔任《新江蘇報》的「新思潮」副刊編輯。

●  一九四六年(二十歲)

六月二日至六日

•籌辦「佛教古物展」,到金山寺借蘇東坡的玉帶和文徵明的書法,以及竹林寺、超岸寺等道場收藏的文物,在焦山定慧寺華嚴閣展出。展覽期間,吸引數十萬參觀人潮。

七月八日至八月八日

•於焦山佛學院,參加由太虛大師主辦並親歷教席的「中國佛教會務人員訓練班」。由此因緣,深感佛教要革新,應該從整頓佛教會開始。

●  一九四七年(二十一歲)

•回宜興白塔山大覺寺禮祖,受命任當家。旋即出任白塔山國民小學校長。

•與同學智勇法師創辦《怒濤月刊》,力主佛教改革和現代化,獲得大醒法師主編的《海潮音雜誌》讚譽:「佛教又多了一支生力軍!」

•被地方政府誤為通敵,入獄十天,險遭槍斃。

●  一九四八年(二十二歲)

•任南京華藏寺監院,後擔任住持。

•受聘為徐州的《徐報》主編「霞光」副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