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1978~1987(52歲~61歲)
● 一九七八年(五十二歲)
二月廿一日
•為方便社會大眾購買佛教書籍,佛光出版社於台北火車站前廣場大廈九樓開設第一所「佛光書局」。後於全省各地分設十餘所書局。
三月六日
•日本大正大學校長中村康隆先生,在台灣教育部專人陪同下,特地到佛光山參觀「中國佛教研究院」,由大師親自接待。
三月十四日
•「中日佛教關係促進會五週年大會」在佛光山台北別院召開,由大師和丹羽廉芳禪師共同主持。
三月十六日
•國寶級畫家張大千到佛光山禮佛,致贈手繪巨畫〈一花一世界〉墨荷給大師。後為籌募佛光大學建校基金,義賣此畫。
三月卅一日
•佛光山台北別院落成啟用,為台灣佛教史上第一座現代大樓道場。由慈莊法師擔任住持。
五月七日
•於佛光山台北別院成立「佛學研討會」,在舉行成立大會的同時,也舉辦第一次的研討會,由大師主持。之後於每週日下午三時至五時定期舉行。
五月二十日
•應邀至總統府,會見總統蔣經國先生及副總統謝東閔。
五月廿八日
•總統就職典禮後八天,蔣經國先生以總統身分第四度到訪佛光山,與大師晤談關心佛教。
六月十八日
•慈莊、依航法師奉大師指示前往美國弘法,先於南加州的加迪納(Gardena)購得教堂一所,成立佛光山在美國第一所道場「西來寺」。
八月五日
•榮獲美國洛杉磯東方大學榮譽哲學博士學位,並獲聘為客座教授。
八月八日
•「國際佛教促進會」在美國成立,擔任首任會長。
十月
•為普及佛教梵唄流傳,佛光山錄製發行《佛教梵唄大全》錄音帶,由中國佛教研究院研究部學生唱誦。
十月十六日
•由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悟明法師等佛教界人士發起主辦,邀請大師到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為期三天的「佛學講座」,首開佛教界在國父紀念館講說佛法之先例。
十月廿一日
•宜蘭雷音寺重建落成,由心平法師擔任住持。
十一月七日
•「台北市寺廟負責人國家建設參觀訪問團」一行二百二十人,由團長泰安法師率領到佛光山參訪,大師應邀以「當今寺院裡應有什麼」為題,作了一小時的講演。
十一月十五日
•大師正式具文,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中國佛教青年會」。
十一月十六日
•應基隆佛教界聯合邀請,假基隆中正堂舉行三天的佛學講座。
十二月二十日
•中美兩國於十二月十六日宣布斷交,大師隨即發動籌募愛國行腳托缽捐款活動,率領佛光山僧信四眾行腳托缽,將募得款項悉數作為愛國捐款及冬令救濟之用。
十二月廿六日
•應國立政治大學東方文化社邀請,蒞校以「讀書.信仰.報國」為題發表演說。
十二月廿八日
•針對中美斷交,大師以「如何以六度精神來荷擔憂患,開拓未來」為題,發表一封給全國佛教徒的公開信,並於中山堂舉行「自強救國弘法大會」等系列活動。
● 一九七九年(五十三歲)
一月十日
•佛光山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佛教梵唄音樂會」自強愛國義演,為佛教音樂進入國家殿堂之始,也為佛教弘法愛國寫下新的歷史。
三月
•結集自大師平時弘法講演內容,由弟子記錄、編輯而成的《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一集正式出版。
三月一日
•從世界各地回國的六百多位僑胞,在僑務委員會毛松年委員長率領下到佛光山參觀。大師親率大眾於山門迎接,並於引領參觀後,在朝山會舘會議廳開示佛法。
三月十一日
•由馬來西亞、泰國及沙勞越等東南亞地區僧信佛教徒組成的「馬泰佛教親善訪問團」一行九十人,在達能法師率領、開證法師與今能法師陪同下,到佛光山參觀訪問,大師為大家開示「如何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
四月五日
•佛光山台北別院為慶祝佛誕節,將大師撰寫的小說《玉琳國師》改編成《萬金和尚》話劇,在台北國立台灣藝術館公演四天。
五月十六日
•政務委員高玉樹先生、內政部民政司彭添乾科長、省民政廳劉寧顏科長、高雄縣民政局潘建成局長等人,以及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所組成的「宗教考察團」一行,特地到佛光山進行考察,了解佛教發展的實際情況,並請大師提供有關宗教法令之意見,以作為宗教立法參考。
八月八日
•佛光山首創「佛光兒童夏令營」,三千人參加。
九月四日
•佛光山首開佛教電視弘法先河,於中華電視公司製播《甘露》節目,此亦為佛教史上第一個電視弘法節目。
十月一日
•創辦《普門雜誌》,以普遍化、生活化、藝文化、趣味化為宗旨。
十月二十日
•高雄醫學院學生到佛光山參訪,大師應邀開示「六祖大師的證悟與般若」。
十一月
•為溝通佛光山各別分院訊息,創辦《佛光通訊》。
十一月八日
•應果證法師邀請,前往台北為普濟寺大雄寶殿落成主持上供說法。
十一月十七日
•去年首度登上台北國父紀念館講說佛法之後,今起一連三天,大師再以「佛陀的宗教體驗」、「阿羅漢的宗教體驗」、「菩薩的宗教體驗」為題,作了三場「佛學講座」。
十一月廿四日
•高雄縣政府假佛光山舉辦六十八學年度第一學期軍訓擴大會報,大師應邀開示。
十二月八日
•率領佛教史上陣容最龐大的「中華民國佛光山印度朝聖團」二百餘人朝禮聖跡,為期二十一日。
● 一九八○年(五十四歲)
二月
•佛光山首度實行「封山」,為期半個月,期讓僧眾沉潛修學,蓄積度眾能量。
二月十六日
•佛光山首創「春節平安燈法會」及「佛教故事電動花燈展」,此為佛教界弘法一大創新。之後,「新春平安燈法會」年年創意不斷。
三月一日
•中國國民黨高雄縣黨部假佛光山普門中學召開「高雄縣委員會區級訓練工作委員研習會」,大師應邀為與會的二百五十餘名鄉鎮長、村里長,以及各級學校校長開示「人生當如何自強」。
三月十七日
•佛光山召開「信徒會員大會」,並首創「萬人朝山」。
三月十九日
•應台中逢甲大學邀請,以「如何開展大乘的精神」為題,假該校國際會議廳作了一場講演。
三月廿六日
•接受《聯合報》記者呂雲騰採訪,談到佛教不主張燒金銀紙的理由。
三月廿九日
•為佛光山撰寫〈佛光山之歌〉,後為佛教撰寫教歌〈三寶頌〉,由吳居徹教授作曲。
四月八日
•為慶祝「二五二四年佛誕節」,在大師親自策劃下,「佛光山甘露電視弘法委員會」特別製作浴佛節專輯,內容包括「迎佛、浴佛、讚佛、說佛」等四大項目,於佛誕日當天在中華電視台播出。
四月十一日
•「高雄縣第二屆中正杯教職員籃球賽」在鳳山體育館舉行,大師以校董事身分,親自帶領普門中學前往參加。
四月十九日
•天主教輔仁大學校長羅光總主教到佛光山拜訪大師,大師親自陪同參觀,並針對如何促進世界宗教聯誼等問題,相互交換意見。
四月二十日
•宜蘭地區佛教界主辦「自強愛國弘法大會」,假宜蘭縣政府中正堂舉行,大師應邀主講「宗教界對自強愛國應有的體認」。
四月廿五日
•於佛光山台北別院,為常住大眾及電視弘法執行人員開示,說明「電視弘法」的重要性。
四月廿六日
•應「中華佛教居士會」理事長李謇之邀,擔任該會導師。
五月二日
•「中國文化學院」院長潘維和博士與該院李志夫教授,專程到佛光山拜訪大師,雙方就「復興佛教文化」與「作育青年」等相關議題進行討論。大師親自陪同參觀中國佛教研究院和東方佛教學院,並請潘院長為兩院師生講演。
五月十三日
•應高雄師範學院大慧學社社長連世和邀請,前往該校大禮堂,以「佛教空慧學」為題,為大家說明「什麼是空、空與有的關係、如何觀空」。
五月十九日
•帶領中國佛教研究院專修部學生到墾丁、佳洛水一帶參學,並為同學開示「旅行參學」的意義。
五月廿四日
•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聘請大師擔任「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所長及校董事,同時也是教育部博士學位審查人。首屆招生十三名研究生,心定、依日、依淳等法師順利考取,名列其中。
七月六日
•佛光山製作《信心門》節目,在中視正式播出,是為佛教第二個電視弘法節目。
七月廿五日
•當選「中印緬斯文化經濟協會」第七屆常務理事。
八月
•佛光山首創「媽媽夏令營」。
十一月廿三日
•榮獲台北市話劇學會頒贈「劇運貢獻獎」。
十二月
•鑑於青少年問題層出不窮,給社會、家庭、學校帶來困擾,佛光山首度舉辦「青少年冬令營」,於寒假中輔導學子,使其有正當生活,不致誤入歧途。
十二月二日
•第三度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三天的「佛學講座」,分別講說「從人的過去現在到未來」、「從心的動態到心的靜態」、「從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
十二月七日
•來自法國靜心禪寺的越南籍明禮法師,專程到佛光山拜訪大師,禮請大師擔任該寺導師,以期能更加弘揚大法於法國。
● 一九八一年(五十五歲)
一月
•應邀前往美國,先後於耶魯大學及康乃爾大學講演。
一月十六日
•應政治作戰學校之邀蒞校講演,題目為「現代人生應有的觀念」。
一月廿五日
•駐華使節團一行在外交部次長關鏞、禮賓司司長歐陽璜等人陪同下,到佛光山參訪。大師親自致詞歡迎,並陪同參觀。有巴拉圭大使安林格、薩爾瓦多大使艾雷拉、哥斯大黎加大使高立輝、大韓民國大使玉滿鎬、巴拿馬大使帝艾洛、多明尼加大使谷士曼、烏拉圭大使賈維利亞、南非大使伏斯特、沙烏地阿拉伯大使舒海爾、教廷代辦吉立友等二十七人。
一月廿八日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邀請佛道教人士假台灣銀行公庫部會議室舉行茶話會,有各縣市佛教支會理事長及道教會總幹事三十餘人出席。大師於會中建請政府訂頒「宗教法」等八點建議。
二月五日
•「淨土洞窟」歷時十年建築完成,全面開放。此為台灣首座依佛典《阿彌陀經》極樂世界盛況興建的建築,改變消極避惡,轉為積極向善的修行觀念。
三月二日
•受台中東海大學校長梅可望先生暨哲學系主任馮滬祥博士之邀,擔任哲學系教授,講授「佛教人生哲學」。
三月十一日
•諾貝爾獎審核人,也是美國柏克萊大學校長桑德士博士(Dr.Sauders)伉儷到佛光山訪問。
四月十二日
•應邀為中國文化大學師生講說「佛教的真諦」。
四月十四日
•內政部為研討宗教教義研修機構相關事宜,特召集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有關人士,假台北自由之家自由廳召開「宗教教育座談會」,大師針對「宗教法」及「佛學院教育」問題,再向政府提出建言。
四月三十日
•應邀前往淡江大學,以「從佛教的觀點看未來的世界」為題講演。
五月
•於東京太平洋大飯店,與睽違四十年的母親見面。
六月
•亞東關係協會駐日代表馬樹禮先生、副總統謝東閔先生,先後到佛光山訪問;台灣省主席李登輝先生,也以基督教徒身分訪問佛光山,並於佛前上香。
七月
•佛光山善化慧慈寺附設「慧慈幼稚園」成立,首任園長慈嘉法師。
七月廿四日
•國防部藝工總隊製作《普度眾生的星雲大師》專輯,在國內三家電視台聯播。
八月一日
•「世界佛教僧伽會」第三屆大會籌備委員會,聘請大師擔任世界佛教僧伽會常務委員。
八月十五日
•於台北普門文庫舉辦的「供僧法會」中,建議訂定農曆七月十五日為「僧寶節」,獲得與會大眾的熱烈鼓掌贊同。
九月五日
•為加強「宗門思想」教育,於佛光山懷恩堂為「中國佛教研究院」師生三百餘人,講授「怎樣做個佛光人」,一共五講。之後陸續講說,總共十八講。
十一月十四日
•再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三天的佛學講座,講說「佛教的財富觀」、「佛教的道德觀」、「佛教的未來觀」。
十二月六日
•第三屆世界佛教僧伽大會在台灣召開,大師率眾前往陽明山中山樓參加開幕式。會後,與會人員由白聖長老陪同訪問佛光山。
十二月廿五日
•佛光山開山十五週年,大雄寶殿落成,教界諸山長老蒞臨,美、法、日、韓等國教界均推派代表與會,計有十萬人參加典禮。
● 一九八二年(五十六歲)
一月
•佛光山高雄「普賢寺」舉行奠基儀式。
•設立「民眾圖書館」,開放給信徒、遊客使用,採開架自助借閱方式。
一月卅一日
•宜蘭圓明寺正式託付佛光山管理。
二月廿五日
•經過大師與教界多年努力,佛教教育終於納入正軌。教育部法規會正式通過「私校法修正案」,今後各大學設立宗教系所,或經立案之宗教院校,設立宗教科目已屬合法。
三月三日
•應統一企業公司董事長吳修齊邀請,為三百多位重要幹部開示「佛教藝術的生活」。
三月十八日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祕書長蔣彥士頒發「華夏獎章」給大師,感謝大師對加強國際佛教交流活動所作的貢獻。
三月三十日
•率領僧信一行六十四人前往歐洲考察,為期二十三天,此為大師首度前往歐洲。
四月十八日
•駐華使節團一行十一人,在外交部長歐陽璜伉儷等人陪同下,到佛光山參訪,包括:瓜地馬拉共和國羅培士大使、薩爾瓦多共和國艾雷拉大使伉儷、哥斯大黎加共和國高立輝大使伉儷、南非共和國伏斯特大使伉儷、教廷代辦吉立友、波利維亞共和國代辦艾吉諾、海地共和國代辦白洛郎等。
五月廿八日
•榮獲「七十年度績優宗教人士熱心公益獎」。
六月一日
•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董事長及潘維和校長聘請,擔任文化大學「華岡教授」。
九月十七日
•應美國波斯頓(Providence)禪學院之邀,前往美國參加「世界僧伽大會」。
九月三十日
•總統蔣經國先生於總統府約見宗教界代表,大師與白聖法師等十人應邀前往。
十月廿一日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俄國作家索忍尼辛到佛光山參訪,大師親自接待。
十月廿三日
•率團前往韓國,慶賀韓國古剎「通度寺」一千三百年寺慶。隨後轉往日本,參訪比叡山、京都金閣寺、黃檗山萬福寺、奈良法隆寺、唐招提寺、東大寺等佛教古剎。
十一月
•著作《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二集出版。
•著作《怎樣做個佛光人》初版發行。
十一月十三日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父紀念館「星雲大師佛學講座」,三天裡分別講說「佛教對命運的看法」、「佛教對神通的看法」、「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十一月廿一日
•佛光山與日本、韓國共同舉辦以漢學為主的「第五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大師在開幕式致詞,與會學者有日本中村元、水野弘元,韓國金知見等數十位。會中決議籌組「國際佛教學術協會」。
十二月三日
•應台北信眾邀請,於台北普門寺宣講《金剛經》,為期十三天。
十二月廿一日
•應邀在彰化縣政府大禮堂,舉行三天佛學講座,講題為「談天說地」、「談你說我」、「談情說愛」。
十二月廿六日
•繼彰化的三場講座之後,大師再於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三天的佛學講座,講題是「佛教對因緣的看法」、「佛教對感情的看法」、「佛教對行為的看法」。
十二月廿八日
•在韓國被譽為佛寶寺的「通度寺」,與佛光山締結為兄弟寺。之後松廣寺與海印寺也和本山締盟。
● 一九八三年(五十七歲)
一月一日
•佛光山「佛教文物陳列館」(後更名「寶藏館」)開幕,為首座專門典藏佛教文物的博物館。
一月五日
•佛光山成立「雲水醫院」,是為佛教第一座全島巡迴義診的醫院。
二月
•佛光山成立「佛香精舍」,成為在香港的第一個弘法據點。
二月十日
•佛光山與中國文化大學合辦的「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正式立案通過,成為第一個國家正式認定的佛教研究所。
二月廿六日
•應邀前往台中省立體育館,以宗教界代表身分,參加「春節全國聯合祭祖大典」,總主祭為總統府戰略顧問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將軍。
三月
•帶領「佛光山印度朝聖團」一行八十四人,前往印度朝聖。
三月十八日
•佛光山澎湖「海天佛剎」奠基動工,大師親臨主持。
•應澎湖縣黨部之邀,假中正堂舉行「佛學講座」,講題為「得救之道」。
三月二十日
•應邀假台中圖書館舉行佛學講座,講題為「問世間情是何物?」。
三月廿三日
•應邀在中央大學開示「從佛教的教育說到禪宗的教學法」。
四月十五日
•首次應邀在台中地區舉行大規模「佛學講座」,先後於台中中興堂講說「談心的祕密」、「說夢的神奇」、「論鬼的形象」。以及四月廿九日起,假大甲鎮中正紀念館講說「行為平坦的道路」、「身心安住的家園」、「生命昇華的世界」。
五月卅一日
•原位於南加州加迪納的佛光山美國西來寺,因場地不敷使用,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哈仙達崗(Hacienda Heights)另購一地啟建。
六月
•創辦「台北女子佛學院」。
七月九日
•應邀至鳳山國父紀念館,為高雄縣黨部幹部評鑑會的二千餘人開示。
八月
•「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出版第一部佛光版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此乃佛教界第一部經過重新標點、分段、註解的佛教大藏經。
九月七日
•應馬來西亞佛教總會邀請,率領「佛光山馬新佛教訪問團」共二十名僧青年,至馬來西亞、新加坡展開為期兩週的弘法、訪問活動。
十月
•大師平日應邀到各地講演的內容,經佛光出版社整理成《佛光小叢書》百冊,正式出版。
十月十八日
•於彰化福山寺成立「福山佛學院」。
十月二十日
•應花蓮私立四維高中,及花蓮縣佛教支會、佛教慈濟功德會、東淨寺、和南寺、慈善寺、慈蓮寺、摩尼寺、禪光寺等聯合邀請,於花崗山中正體育館舉行三天的佛學講座,以「入佛門第一課」為題,引導信徒如何從「認識三寶」,漸次「明白真理」,終而「找到自己」。此為花蓮地區第一次大規模的弘法活動。
十月廿五日
•大師主持佛光山高雄「普賢寺」佛像開光,正式落成啟用。
十月廿八日
•應台南市政府及議會之邀,首次在台南市舉辦大規模「佛學講座」,三天期間假中正圖書館育樂堂講說「修身之道」、「處事之道」、「養心之道」。
十一月二日
•假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佛學講座」,已成固定的重要年度大事。今年講座分別以「人證悟之後的生活怎麼樣」、「人死亡之後的生命怎麼樣」、「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為題。
十一月十四日
•繼去年的因緣,大師再度前往彰化縣政府大禮堂,以「談因說果」、「談迷說悟」、「談空說有」為題,舉行三天的佛學講座。
十一月廿七日
•佛光山地藏殿落成,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法會。
•佛光山萬壽園附設萬壽堂落成啟用。
● 一九八四年(五十八歲)
一月十三日
•新竹無量壽圖書館改組為財團法人,敦請大師為董事長。
二月十日
•佛光山台北普門寺舉辦「供佛齋天」,大師親臨開示供佛齋天的意義與功德。適逢德國國家電視公司來台拍攝《佛教在台灣》紀錄片,新聞局特別安排到普門寺拍攝法會盛況。
二月十九日
•巴拿馬第二電視台《新聞評論》主持人路易斯卡里歐,在新聞局黃洪海及華視採訪組人員陪同下,專程到佛光山拍攝,主要以「佛光山的精神特色」為呈現重點。
三月三日
•佛光山召開「信徒會員代表大會」,由大師主持。會中決議每年農曆二月一日舉辦「信徒香會」,並且訂定信眾組織辦法。
四月一日
•應台中市政府之邀,前往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宣講「佛教的政治觀」,台中市長林柏榕伉儷及台中縣長陳庚金均到場聆聽。
四月十五日
•佛光山台北「普門寺」正式落成啟用。
四月廿一日
•應聘為台中慈善寺永久導師。
四月廿四日
•花蓮慈濟綜合醫院開工,大師應證嚴法師之邀,與印順、真華、戒德等十位法師共同主持奠基灑淨儀式,同時贊助台幣十萬元。
五月四日
•慈航法師圓寂三十週年,大師受邀至汐止彌勒內院參加紀念法會,並代表致辭。
六月廿七日
•應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和太平佛教會邀請,再率弟子心平等十八人,到馬來西亞啟建「萬緣法會」,逾三萬名信眾參加;並於檳城大會堂舉行兩場佛學講座,每場聽眾多達四千人,成為馬國歷來規模最大的佛學講座。
七月
•應邀至北港媽祖廟的宗聖台舉行佛經講座。
七月七日
•應雲林縣政府、雲林縣佛教支會、北港朝天宮等單位聯合邀請,假北港兒童樂園舉行佛學講座。三天分別宣講「佛教的女性觀」、「佛教的忠孝觀」、「佛教的福壽觀」。
七月二十日
•應台中市政府之邀,於台中市中興堂講說「佛教的慈悲主義」、「佛教的報恩主義」、「佛教的懺悔主義」。
七月廿四日
•應邀前往韓國,參加「第六屆國際佛教學術會議」,在大會上致辭,同時到江陵市金鶴洞的曹溪宗布教堂一心禪院、漢城道詵寺,對數以千計的信眾開示「佛心」法要。
九月三十日
•高雄普賢寺首度開辦「都市佛學院」,提供有心學佛的社會人士,於工作之餘也能接受有系統的佛學教育。此為佛教界一大創舉。
十一月十二日
•榮獲教育部頒發「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為教界獲此獎項第一人。
十二月十二日
•於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行年度的佛學講座,三天講題分別為「佛教的女性觀」、「佛教的福壽觀」、「佛教的政治觀」。
十二月廿四日
•馬來西亞檳城妙香林寺院重建落成開光,大師應邀前往宣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前後為期五天,圓滿日並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
● 一九八五年(五十九歲)
一月
•帶領「佛光山印度朝聖團」一行七十六人,展開為期二十一天的聖地朝禮。
•美國奧克拉荷馬市立大學校長渥克博士,素仰佛光山道風與大師對佛教教育的貢獻,因此特指派該校亞洲研究學院院長黃天中博士,專程自美到訪佛光山,除了致贈紀念牌,並希望佛光山中國佛教研究院能與該校聯合舉辦「國際性比較宗教教育學術會議」。
•普門中學附設幼稚園,榮獲高雄縣政府教育局評鑑為最優幼稚園。
二月
•「麻竹園」正式啟用,取名「佛光山信徒講習會」,作為信徒住宿,以及召開會議、講習的場所。
三月七日
•台視每月播出一次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節目,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廣播電視社會建設金鐘獎」。
三月二十日
•佛光山首度「信徒梵唄音樂比賽大會」,於麻竹園祇園廳舉行。四月
•美國國會致函中央圖書館,索取佛光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佛光小叢書》,供國會圖書館珍藏。
五月三日
•佛光山於台灣電視公司製播弘法節目,由大師主講《六祖法寶壇經》,首開佛教電視講經先河。
五月十二日
•每年固定在台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今年以「禪」為主題,分別講說「從風趣灑脫來談禪宗的人物」、「從教學守道來談禪宗的特色」、「從衣食住行來談禪宗的生活」。
六月二日
•「美國佛教青年總會」在洛杉磯正式成立,大師當選為首屆會長。
六月廿一日
•文協作家訪問團一行,由郭嗣汾先生率領到佛光山訪問,並舉行「文藝座談會」,大師應邀以「文藝與人生」為題作專題演講。
六月廿三日
•「中華漢藏文化協會」在台北國立政大公企中心大禮堂正式成立。大師當選首任理事長,慈惠法師為副祕書長。
六月廿五日
•省政府頒發「興辦公益慈善及文教建設績優」之匾額及獎狀,獎勵佛光山多年來在佛學講座、電視弘法、出版佛書雜誌、巡迴醫療義診、冬令救濟等各方面對社會的貢獻。
七月十二日
•佛光山國內第一所別分院彰化福山寺,歷時十年建設完成。在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的同時,啟建「萬佛在家五戒菩薩戒會」。
七月廿一日
•佛光山所屬中國佛教研究院、台北女子佛學院、東方佛教學院、福山佛學院,聯合於麻竹園祇園廳舉行畢業典禮,大師親臨主持、頒發畢業證書,並以「上弘佛法,下化眾生」八字勉勵畢業生。
七月廿九日
•設於泰國曼谷的「世界佛教青年會」,首次在佛光山舉辦學術會議,大師應邀發表主題演說「佛教青年對世界和平與國家發展的使命」,計有十五個國家地區、二十六個團體、三百餘人參加。
九月廿二日
•依「佛光山組織章程」宣布退位,傳法予心平和尚,樹立「恪遵佛制,薪火相傳,以制度管理,以組織領導」的民主化典範。當天並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韓國等地的青年比丘、比丘尼同時受法。
•公共電視播出《星雲大師佛學講座》,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金鐘獎」。
九月廿六日
•「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在台北普門寺舉行,由大師主持。會中決議發起籌辦「世界顯密佛學會議」。
● 一九八六年(六十歲)
一月
•位於台北縣石門鄉的佛光山「北海道場」,第一期工程竣工啟用。
一月廿五日
•佛光山舉辦第一期「信徒講習會」,為佛教界首創,大師親為學員講說《心經》。
三月十四日
•感於推動佛教「國際化」為當務之急,成立「中國佛教研究院國際學部英文佛學班」,邀請馬來西亞馬興達法師為學生授課,今日舉行開學典禮。
三月三十日
•受邀在「國民黨第十二屆第三次中央委員會議」中列席發言。
四月
•「中華民國移植醫學會」舉辦學術研討會,大師應長庚醫院陳肇隆院長之邀,與多位醫師談論「佛教對器官捐贈的看法」。
五月六日
•國防部參謀總長郝伯村上將到佛光山訪問,與大師晤談甚歡。郝總長有感於佛法具有淨化社會人心之功,因此當面邀請大師到軍中和監獄弘法。大師隨即於廿六日在國防部安排下,到該部監獄布教,為一百多名受刑人與列席人員開示「解脫之道」。
五月十七日
•佛光山普門中學與韓國東國大學附屬中學締結為姊妹校,加強相互觀摩與交流。
五月廿七日
•應高雄市政府之邀,在中正文化中心至德堂,舉行三天的「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系列講座。
七月廿六日
•於佛光山美國西來寺閉關近半年。
八月一日
•於西來寺關房,撰寫〈給徒眾的一封信〉。
八月九日
•煮雲法師圓寂,大師身在美國閉關,無法返台祭奠,撰寫輓聯一幅,表達哀思。
八月廿二日
•於西來寺關房,撰寫〈給信徒的一封信〉。
九月五日
•於西來寺關房,撰寫〈給佛學院學生的一封信〉。
九月廿四
•著作《星雲大師講演集》,由韓國李仁玉小姐譯成韓文,一九八四年在韓國發行後,受到廣大讀者歡迎,榮獲韓國佛教新聞週刊推薦為佛教百冊必讀佛書之一。
十一月三日
•中國鋼鐵公司假麻竹園舉辦「國際鋼鐵學術會議」。期間,BHP總裁和前任臥龍崗市長對佛光山留下美好印象,邀請佛光山到澳洲建寺弘法。
十二月廿六日
•「世界顯密佛學會議」假佛光山舉行,大師針對會議主題「融和與發展」,以「顯密融和」發表演說。有各國學者專家三百餘人參加,密教四大法王共同蒞臨。總統蔣經國先生及加拿大、泰國等元首均致賀電。
十二月廿八日
•榮獲高雄市長蘇南成頒贈市鑰,成為「高雄市榮譽市民」。
● 一九八七年(六十一歲)
一月
•繼去年五月接受國防部參謀總長郝柏村上將邀請,大師到監獄弘法後,又至三軍官校及各地軍中監獄巡迴講演,歷時一月有餘。
•為紀念大仙寺第九代祖師開參法師圓寂十一週年,帶領佛光山職事、佛學院同學前往參加,並親自主持「精進佛七」。
•佛光山「台北女子佛學院」由台北松江路遷移至石門鄉北海道場。
一月十七日
•佛光山舉行為期五天的「冬令賑濟自強活動」,救濟對象擴大到屏東霧台鄉、台南北門鄉、嘉義竹圍區、彰化二林鎮等地,計有五縣十六個村鎮千餘戶受惠。同時捐助書籍給附近原住民村落,並施予醫療義診。
一月廿九日
•佛光山慶祝開山二十週年,除了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平安燈花燈競賽」外,亦舉辦有佛光山文學創作獎、佛光山之美攝影獎、報恩慶生民俗技藝園遊會等。
二月
•佛光山「大慈庵」竣工,提供女眾安住空間;大師期許徒眾能於法上用功,把身心安住在道業上。
二月七日
•中華民國宗教座談會第七十四次常會暨七十六年各教代表團拜,於台北天主教總主教公署會議室舉行「八大宗教聯誼會」,共有八大宗教領袖、代表四十人參加,由羅光主教主持。大師應邀講說「世界佛教顯密二宗佛學會議的經過與結果」。
三月九日
•《中華日報》首開先例,開闢佛教副刊,大師命名「無盡燈」。
四月五日
•為慶祝佛光山開山二十週年,舉辦「台灣南北行腳托缽法會」,由一○八位僧眾自台北至高雄以一個月走完五百公里。托缽所得善款,於一九八八年成立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積極推展佛教文教事業。
四月廿七日
•由製作人周志敏小姐籌劃、大師主講的《星雲禪話》,正式在台灣電視公司播出。之後,又陸續於美國的亞洲、中國、華美、北美衛星、華夏等多家電視台播出。
五月
•應馬佛總主席金明長老暨新加坡佛教界邀請,率領二十人的訪問團前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弘法。
五月七日
•應邀參加泰王蒲美蓬九世六十華誕大慶,泰皇親自接待。以此因緣,大師與「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首次在泰國曼谷相會,兩人晤談甚歡,植下日後兩岸佛教交流往來的契機。
五月十七日
•由馬來西亞佛教青年總會舉辦的「南北大師喜相會」講座,於檳城舉行,大師代表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達摩難陀上座(Ven. Dr. K. Sri Dhammananda)共論教義。
六月
•佛光山榮獲高雄縣頒發「文化建設績優獎」及慈善事業「慈善廣被獎」。
•由「佛光山編藏處」編纂的《佛教史年表》出版,此為研究佛教史的最佳工具書。大師作序,說明編纂緣起。
六月七日
•佛光山「新竹無量壽圖書館」(後經重建,更名為「法寶寺」),舉辦第一期「夜間佛學院」,為期八週。
七月
•佛光山舉辦首屆「佛光文學創作獎」,由詩人余光中、《聯合報》副刊總主編瘂弦等擔任評審。
七月廿六日
•佛光山澎湖「海天佛剎」舉行佛像開光,同時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此為澎湖最大的寺院。
八月
•受印度信徒之請,佛光山接辦印度鹿野苑「中華佛寺」,大師指派馬來西亞籍弟子慧性法師負責管理。
九月
•為弘揚佛教文化思想與精神,佛光山成立「世界佛學研究中心」。
九月十三日
•為慶祝佛光山開山二十週年暨大師六十華誕,邀請一千兩百位六十歲壽星上山,共同慶生。之後轉為每年舉辦「供僧法會」,皆有數萬名國內外人士參加。
十月
•著作《星雲大師講演集》第三集,以及《星雲禪話》第一、二、三集出版發行。
•禪宗臨濟宗法脈第四十七代傳人月基老和尚圓寂,荼毗獻供大典在高雄棲霞精舍舉行,佛教界諸山長老、大德、信徒雲集致哀。佛光山百餘位出家眾迎請默如長老主法,並由大師簡報月基老和尚的一生行誼及致謝辭,典禮莊嚴隆重。
十月十二日
•一連四天,應邀到北、東、南五所監獄及管訓中心宣講佛法,分別是:十二日到台東岩灣監獄,向四百名受刑人開示「如何安住身心」;十三日搭機到綠島,先後於管訓中心及國防部監獄講說「如何自我主宰命運」;十四日到鳳山海軍明德班講說「治心之道」;十五日到台南監獄,對六百餘名受刑人「談心」。
十一月三日
•應世界佛教友誼會及世界佛教青年會之邀,前往泰國講演三天,主題為「從台灣的佛教現狀說到未來佛教的希望在哪裡」。
十一月十五日
•首度應邀到台北榮民總醫院,於可容納千人的介壽堂,為醫務人員講說佛法。
十二月廿七日
•「普門中學」創校十週年,舉辦「佛光人運動大會」,大師帶領僧信大眾,在「更快、更高、更遠、更新、更美、更好」的主題下,共同慶祝,並以此自我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