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201 四、讀經閱藏──由慧解而實踐

佛教有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透過讀經閱藏,能沉澱心靈,啟發智慧,是佛教徒重要的修行法門。一如大師說,做為佛教徒,無論是在家、出家,若能「長時間深入經藏,在修持上有所體驗,你要他回頭、捨道,他怎麼樣也不肯,因為他已經嘗到靈修的味道,心裡面已經感受到修行的妙意」。*61 為了幫助信徒大眾深入佛法大海,堅固信心道念,大師施設各種研讀經藏的方便。例如: 1958年倡印「每月一經」,從藏經中挑選適合一般大眾念誦的經文三十餘部,*62 重新標點、分段、分行、編排、出版流通,並於僧伽教育開辦之初,安排學生每天早晚誦讀一部。乃至1977年發起編修《佛光大藏經》、1996年起陸續出版《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以及編印《讀藏指導:佛經表解》等等,無一不是大師為了讓佛教經典普及,容易被人閱讀、理解、起信、進而實踐的發心。

甚至,大師也於全球推動「佛學會考」。大師認為佛教的信仰不能光靠迷信的膜拜,或是盲目的奉獻,乃至裝飾的佛像、念珠來建立,應該從三藏十二部中,覺悟出生命的真理,進而由慧解而實踐,由煩惱而清淨,由生死而生活。為此,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自 1990年起,推動全球性的「佛學會考」。這是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識字者也可以參加的考試。*63 佛教三藏十二部蘊含無邊法義,可以解決人世間各種疑難問題,因此,大師期勉大眾深研義理,力行實踐,以開發內在寶藏,定將終生受用不盡。

佛學會考,既不是用來選拔人才的考試,也不是限定資格的考試,而是一種推展社會教育,引導人登入佛學堂奧的方式,全民皆可參加。大眾藉此因緣,深入經藏,不僅增加對佛法的認識,充實生活的內涵,也提升自我的信仰層次,是一場讓人歡喜應考,又覺得有意義的考試。

2002年大師發起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也是要幫助信眾精研佛理、解行並重。大師表示,佛光會員應該「解行並重,深入經藏」,修持不能只停留在誦經拜佛、祈求福祿的初階層次。因為若欲廣利眾生,必須更進一步研究佛學,並且躬行實踐,才不愧為真佛子。尤其佛光會以弘法利生為目標,並非痴聚的烏合之眾,大家應該發心在各地成立讀書會,精研佛理,彼此切磋琢磨,精進修持,互相勉勵,才能將佛法落實於生活,利己利人。*64

佛教有三種般若,文字般若就等於覺悟,觀照般若就等於實行,實相般若就等於性體。大師以開車為比喻:「車子是文字般若,駕駛技術是觀照般若,到達目的地就是實相般若。」*65 佛教是智信的宗教,以幫助眾生啟迪智慧、解決煩惱為主旨,透過研讀佛學,文字般若能生起觀照般若,進而在佛法的實踐中,逐步達到實相般若,明心悟道。

【附注】

*61 星雲大師:〈修行〉,《星雲大師全集16.佛法真義1》(增訂版),頁251-252。

*62 大師倡印的「每月一經」,有:《佛說十善業道經》、《勸發菩提心文》、《觀音普門品》、《普賢行願品》、《佛說四十二章經》、《佛說遺教經》、《玉耶女經》、《佛說銀色女經》、《佛說七女經》、《大寶積妙慧童女經》、《父母恩重難報經》、《佛說盂蘭盆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佛說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佛說善生經》、《勝鬘夫人經》、《梵網經菩薩戒本》、《學佛行儀》、《沙彌律儀》、《佛說賴吒和羅經》、《佛說信佛功德經》、《佛說護國經》、《佛說廣義法門經》、《佛說帝釋所問經》、《佛說痴慧地經》、《佛說業報差別經》、《佛說解志阿颰經》、《佛說梵動經》、《佛說弊宿經》、《佛說典尊經》、《佛說十上經》、《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佛說稻芊經》等。

*63 星雲大師:〈佛學會考〉,《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28。

*64 星雲大師:〈佛光宗風〉,《星雲大師全集35.人間佛教語錄3》(增訂版),頁203。

*65 星雲大師:〈般若:超越知識與智慧〉,《星雲大師全集7.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增訂版),頁57。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