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318 十三、人間佛教讀書會──生活書香化

讀書如同念佛,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大師認為讀書也是修行,一個人受委屈、不公平,難免會氣憤,但是唱念一小段文章之後,心裡面的意境提升,氣憤也就慢慢紓解,就像在念「阿彌陀佛」。*241 有感於佛教徒重視誦經念佛勝過於讀書思考,為了鼓勵大家多讀書,「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大師成立了人間佛教讀書會。大師深知唯有讀書可以改變人生,因此,一生都樂在成全別人讀書,除了集百萬人之力創校辦學,提供青年學子優質的讀書環境,也思考如何推動讀書會,帶動會員信徒乃至社會大眾閱讀的風氣。2001年3月,因緣成熟,大師在澳洲弘法期間,先是完成人間佛教讀書會章程辦法;同年4月,又在南非舉行的「國際佛光會第三屆第一次理事會議」上,發表主題演說〈人間與生活〉,提出「佛教四化」的主張。針對其中的「生活書香化」,大師說:

今日要想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必須鼓勵人人多讀書,人人讀好書、讀善書、讀佛書;唯有讀書,才能變化氣質,才能昇華人格。因此,希望佛光會的會員大眾,不但人人擁有收藏書、床頭書、桌上書,更能人手一書。每一個佛光會員都是讀書人,都能在行住坐臥之間實踐書香生活,建立書香人生,透過讀書來提高我們的素質,昇華我們的人格。因此,所謂「生活書香化」,就是要我們大家今後都能努力讀書,希望我們都能建設「書香人生」,甚至全世界都能成為「書香的世界」。*242

2002年元月,人間佛教讀書會正式成立,並以讀書會遍及世界為目標。翌年(2003年)8月,大師在一場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辦理的「全民閱讀博覽會」上,提到定名為「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意義,以及對設立人間佛教讀書會的期許。大師說:

我現在提倡「人間佛教」,人間佛教就是人需要的,所以我辦讀書會,希望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書香人士;讓家庭讀書,成為一個書香家庭;讓整個社會都讀書,成為書香社會;全世界大家以讀書為重要,不就是一個書香世界?*243

以上兩段引文,分別是大師在人間佛教讀書會成立前後的講話,從中看到大師一再表達希望從每一個會員信徒做起,建立書香人生,成為讀書會的推手,從而往建立書香世界的目標邁進。

人間佛教讀書會成立之後,在大師的指導下,海內外僧信四眾積極為「生活書香化」的落實而努力,短短一年多,全球各地即擁有二千多個讀書會。誠如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表示:

人間佛教讀書會所擴展的範圍,也以突破宗教界內,更甚地將之形成一種更貼切於人類幸福的生活方式,透過閱讀與團隊的學習,對世人所關心的名位、財富、家庭、感情、道德等,予以釐清、深入思惟,且正面的引導、安頓。*244

 大師推動人間佛教讀書會,重視閱讀與生活的結合,一則透過世人所關心的議題,輔以佛法智慧的指引,期能讓大眾在書香生活中感受幸福;二則舉辦地點並不限於教室,以享受讀書、歡喜讀書為前提,凡寺院殿堂、家庭客廳、校園一隅、公園樹下、山林水邊、咖啡館、滴水坊等等,都可以是讀書的環境。

人間佛教讀書會發展之初,由香海文化、佛光出版社、《人間福報》等提供教材。尤其大師的文章題材廣泛,內容包羅萬象,應各地讀書會成員表達希望能夠經常研讀,作為人生的引導,因此,儘管弘法行程忙碌,大師仍然不辭辛苦、分秒必爭地撰文寫稿,順應大眾的需要。如今大師雖然示現圓寂,但是精神長存於世,誠如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所言:「今日大師的色身雖然不在了,但是法身、精神將永遠與我們同在,大師留給人間395冊《星雲大師全集》,只要我們能夠用心閱讀,實踐奉行,相信在人間佛教的法海裡就能與大師再續法緣。」*245《星雲大師全集》是大師實修實證的言教與身教記錄,充分體現大師對現在以至未來人間大眾的慈悲關懷,是全世界佛光人、佛光有緣人生活處世永遠的精神食糧。

大師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旨在提升社會的和諧,促進人間的和平與美滿。大師認為,透過參加讀書會,生活中有書香,能增加人的知識、智慧,增長人的道德涵養,提升生命的品質、生活的樂趣,增添人間社會更多的和氣,是故讀書也是很好的修行方式。

【附注】

*241 星雲大師:〈初建佛光山的理念〉,《星雲大師全集127.隨堂開示錄4.教育講習4》(增訂版),頁14。

*242 星雲大師:〈人間與生活〉,《星雲大師全集123.主題演說:當代人心思潮》(增訂版),頁144。

*243 星雲大師:〈談讀書〉,《星雲大師全集148.隨堂開示錄25.各類致詞1》(增訂版),頁280。

*244 釋覺培:〈人間佛教對全民教育的影響——以「人間佛教讀書會」為例〉,《普門學報》第23期,高雄:佛光文化,2004年9月,頁239。

*245 心保和尚:〈共生與共榮〉,BLIA 國際佛光會,https://www.blia.org/放眼國際/世界大會/keynotes/2023-keynote,2024年9月19日瀏覽。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