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214 九、八關齋戒會──斷惡修善的法門

八關齋戒是佛陀為在家弟子所制定的一天一夜出家學處。為了讓在家信徒也有機會體驗出家清淨離欲的生活,長養出世解脫的善根,佛陀慈悲特別開設八關齋戒的方便法門。一般的戒法都是終生受持,唯有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持守,但意義仍然相當殊勝。誠如大師說:「讓在家的信徒們比照出家眾來修道,雖說只有一日一夜,但是一念三千,只要入了道,一時一刻的清淨,就超過無量阿僧祇劫的修行。」*85

八關齋戒是斷惡修善的法門,受持的是「八戒一齋」的戒法。「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種戒法,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臥高廣大床、不香花鬘塗身、不歌舞觀聽;「關」,即關閉生死流轉之門;「齋」,一般說過午不食,大師也解釋為素食、持齋,有齊斷諸惡,具修眾善的意思;「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大師表示,八關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門,是契入佛道的捷徑。

五戒、八關齋戒是不同的戒法。在戒法的性質上,五戒是在家戒法,八關齋戒是出家戒法;在受持的方式上,五戒須終生受持,八關齋戒為一天一夜持守;五戒可受多分或少分戒法,八關齋戒則須全部持守。大師指出,如果平時受持五戒不很如法,八關齋戒也有補助、加行的作用。

佛光山和派下別分院不定期舉辦的八關齋戒會,一般多安排在週末舉行,便利忙碌的現代人參加。過去寺院舉行八關齋戒會的時間多半是在六齋日(即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誠如大師說:這個「六齋日」,主要就是要讓信徒學習出家人的生活,能夠安貧樂道,少欲知足,增加修行上的功行,所以在六齋日受持八關齋戒,倒也非常適合。*86 不過,為因應現代人的生活型態,大師認為調整舉行的時間,給予大家方便也未嘗不可。因為與佛陀時代相隔兩千多年,一般民眾的生活也不是以六齋日為標準。過去是初一、十五,現在大家都以一個星期為休假的標準,公務人員也是在每個星期六、星期日週休二日。所以現在的寺廟要舉辦八關齋戒,只要大家方便,定在哪一天舉行並不是很嚴重的事。*87 考量時代背景不同,寺院舉行八關齋戒會的時間得視大眾的方便而定。

八關齋戒的殊勝,主要在於學習「無」的生活。在家與出家生活的不同,即一有一無,在家生活從「有」獲得需要,受持八關齋戒,過出家的生活,則是從「無」入道。如大師為參加八關齋戒會的戒子們開示:

佛教並不反對在家人擁有,不過要知道「有」的生活,是有人我、有對立、有計較、有負擔、有拖累,你們幾十年的人生生活,我想一定深有感受。假如說,現在你能學習一天一夜在「無」中生活,這個「無」,就無負擔、無人我、無是非,好像我們每天盥洗一下,「喔!好輕鬆啊!」或者天氣太熱,突然到了一個比較涼爽的地方,「喔,好清涼喔!」八關齋戒主要就是要給我們輕鬆、清涼,給我們在「無」的裡面昇華,讓人生、精神、心意更加地無限。*88

在「無」中能體會到無負擔、無人我、無是非。所以,在家信眾來到寺院參加八關齋戒會期間,首先應放下對家庭的牽掛、人我的是非、世間的富貴,提起佛法,精進辦道,才能感受到「無」的妙趣。尤其,現今的社會充滿聲色貨利、權力名位的誘惑,有的人或者因此感到人生迷茫,如果能藉由參加八關齋戒會,學習過樸實的宗教生活,身心獲得安定,將有助於平日生活的逐漸趨於正常。

【附注】

*85 星雲大師:〈八關齋戒〉,《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92。

*86 星雲大師:〈六齋日〉,《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95。

*87 星雲大師:〈八關齋戒〉,《星雲大師全集86.僧事百講4.集會共修》(增訂版),頁105。

*88 星雲大師:〈戒是自由〉,《星雲大師全集140.隨堂開示錄17.集會共修3》(增訂版),頁287。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