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205 六、行腳參訪──親近善知識

自古以來,行腳參訪就是佛教裡修行辦道的方法之一。大師曾表示,參訪就是訪師學道,也就是為了追尋真理而走訪善知識的意思,類似於今日的遊學。並以親身經歷述及年幼在棲霞山出家後師長的教誨:「師父們都經常鼓勵我們到各大叢林寺院參學,或者到各個長老大德那裡請他們開示,名曰『親近善知識』。」*69 過去大師曾到寶華山學戒、鎮江金山寺學禪,到常州天寧寺坐禪、領行堂行單,也曾向南京毘盧寺、古林寺、揚州高旻寺、夾山竹林寺、鎮江超岸寺等諸山長老禮敬、請開示。

善知識,主要是指正直有德,能教導正道,讓大眾在道業上有所成長的人。以下大師例舉出五種值得親近的善知識:

1、修習梵行的僧人。

2、會說佛法的大德。

3、證果悟道的聖者。

4、導我入道的明師。

5、志同道合的益友。
*70

在佛門裡,有善知識的接引,對修行會有很大的助力。大師為了恢復古代「佛法在恭敬中求」的精神,出版《參學瑣憶》一書,記述自己一生所遇的一百多位善知識代表。其中有總統、官員,有教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有天主教神父以及學者、記者、藝文人士、企業家等,甚至小朋友也成為大師人生中的善知識。讀者康淳菁在〈閱讀星雲大師全集《參學瑣憶》感想〉中就對〈麻竹園小弟弟〉一文深有感觸。他說:很驚訝的是在第六類「傳記」參學瑣憶篇中,竟然會出現〈麻竹園小弟弟〉篇章,因為這位小弟弟的一句話:「師公,你好偉大喔!將來我們孤苦無依的時候,你要幫助我們啊!」因而啟示了大師,一定要落實三好普濟,讓人人沒有恐懼;可證得大師對周遭人士的關心和建言,都很重視。*71

在大師的眼裡,眾生是平等的,沒有大小之分。誠如大師說:「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72 世間所有人等都可以視為善知識,都有值得親近學習之處,只要肯虛心學習,必定能有收穫,就算真有一無可取之人,大師認為,在包容與尊重當中,仍然能夠受益。

除了人是善知識,大師在〈善知識〉一文裡,更將善知識的範圍擴及到環境。大師說:能在不同的環境,努力使自己接受磨鍊,這樣環境也是我們成功的大善知識;觀念一改,不論順逆、好壞,凡事想當然爾,那麼不管何處、何人,都會成為你的善知識。*73

後來大師也以自己過往的參學經歷,勉勵社會青年和佛門僧眾要能親近善知識。大師認為,一個人沒有百位善知識給他幾百句的道理,銘刻在他的心版上,「他就是貧窮,就會空虛,沒有智慧,沒有素養」。所以,大師鼓勵今天社會上的年輕朋友們,以及佛教裡參訪的法師,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有百人以上的經驗分享,你都把它記在心裡,也照人家的那種好人好事方式,去學習、去實踐,那麼你將來成功,必然會有希望。*74 大師著作《往事百語》的一百句名言文章,如:心甘情願、老二哲學、皆大歡喜、一半一半、永不退票、有情有義等,就是大師一生在參訪善知識、待人接物中,有所感、有所悟的句子。

從大師的話可以知道參訪善知識的重要。把人家的一句話、一件事,對自己有功用的,消化融會了以後,再回報給社會,這就是我們人生的成長,人生的進步。*75 甚至大師認為,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經過許多善知識給予他千錘百鍊。在勉勵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生的開示中,大師說,畢業不是結束,而是擔負弘法利生的開始,在苦苦苦的作務中廣結人緣;在做做做中培養福慧;在忍忍忍中擴大心量;在等等等中靜候因緣。不怕苦、不怕做、不怕忍、不怕等,這十二字真言等於是成佛之道的法門。*76 大師將「苦苦苦、做做做、忍忍忍、等等等」列為修行成佛的法門,修行要有成就,必得要從苦中轉化,從做中體證,從忍中承擔,從等中待緣。

終究參訪善知識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佛法真理的指引,是故大師進一步直指佛法即是善知識:《大集會正法經》說「善法為知識」,所謂善法,是指順理益世的佛法,例如:三法印、四聖諦、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不但能使眾生離苦得樂,乃至在世間達於至善,而且能圓滿我們的菩提道業,所以究竟說來,佛法是真正能導人善途的善知識,學佛應該聽聞正法,這就是親近善知識。*77

世財會有用盡的時候,唯有法財用之不竭,佛法如大海,哪怕人生只擁有其中的一點,也能受用一生,是以大師常說「有佛法就有辦法」,可謂前文的精要注解,也是參訪善知識的本意,人生能有正法引導,所有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附注】

*69 星雲大師:〈自序〉,《星雲大師全集252.參學瑣憶1》(增訂版),頁30。

*70 星雲大師:〈佛教育樂篇〉,《星雲大師全集62.佛教叢書20.儀制3》(增訂版),頁147。

*71 康淳菁:〈閱讀星雲大師全集《參學瑣憶》感想〉,《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33期,高雄: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21年5月,頁360-361。

*72 星雲大師:〈三際融通.願〉,《星雲大師全集215.佛光菜根譚1》(增訂版),頁192。

*73 星雲大師:〈善知識〉,《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84。

*74 星雲大師:〈參訪〉,《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59。

*75 同註74,頁258。

*76 星雲大師:〈成佛的十二字真言〉,《星雲大師全集206.如是說4》(增訂版),頁115。

*77 星雲大師:〈善知識〉,《星雲大師全集103.金玉滿堂10.法相》(增訂版),頁370。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