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084 四、以籃球賽作橋梁傳佛法

在訪問菲律賓時,大師一行經過了一座可容納數萬人的籃球場,雖未能入內參觀,大師心中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佛教能組建一支籃球隊到世界各地比賽,藉此與各國聯誼,間接傳播佛法,相信會取得顯著的效果。大師指出,「我們要知道一處講經法會,最多就算有五百人的聽眾,可是一場籃球賽,卻能夠吸引了兩、三萬人的觀眾」。*110此顯示了大師的敏銳觀察力,運動在吸引公眾關注和參與方面具有巨大影響力。

抵達日本後,訪問團注意到西本願寺所創辦的龍谷大學有一支著名的棒球隊。這支隊伍在日本享有盛譽,經常贏得全國性比賽的冠軍。根據事務部長的介紹,「他們棒球每獲勝利,都要來本山向祖師聖像禮謝加被之恩」。*111球員們的這一舉動,體現了佛教對於世間教化取得成就後的精神回歸,尤其是在功成名就時更不忘根本,彰顯了信仰與感恩的價值觀。

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度眾有八萬四千法門,大師相信佛教可以透過多元方式來度眾,如訓練一支出類拔萃的球隊,使之活躍於世界體育賽場,藉助國際交流的平台宣揚佛教教義便是其中一條途徑。這不僅有助於拓展佛教的影響力,還可以吸引更多喜好體育運動的人學佛。*112

「派遣一支籃球隊出國比賽,比派遣外交官更能有效增進國際間的情感聯繫」。*113大師指出,相較於與傳統的外交方式相比,籃球隊的交流無形中拉近了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距離,創造了自然的友誼紐帶,這種非正式的互動往往比正式的外交形式更能打動人心。透過運動和文化交流,增強了互信和友誼的基礎,推動了和平與理解的加深。

綜上所述,大師提出以體育為佛教弘法的新模式,堪稱是他對傳播佛法的創新思惟。這種弘法方式的創新性體現在兩方面:首先,體育活動本身具有極大的社會吸引力,無論年齡、背景或文化差異,都能在一場比賽中找到共同的興趣點。這樣的場合提供了一個非正式、輕鬆的交流平台,讓人們在享受比賽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觸佛教的理念,達到間接的傳播效果。其次,這樣的活動能夠激發人們對佛教的好奇心與興趣,尤其是在青年群體中,通過運動的影響力將佛教思想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

基於上述創新理念,大師積極推動體育弘法的實踐,他在〈合掌人生.球類運動〉提過,其自小就熱愛運動,甚至1949到台灣後,最初在新竹青草湖靈隱寺「台灣佛教講習會」擔任教務主任工作也鼓勵學生打球。佛光山1967年開山後,在環境、經濟萬分困難下,亦先後在佛光山建了三個籃球場,鼓勵大家運動。大師認為運動的過程,就是六度的實踐;同時凝聚大眾的情感、向心力。

為了推廣體育運動以弘揚人間佛教,培養青年學子五育健全,通過「三好」品德教育,讓學子在球場內外踐行「三好」風範,進而將「三好」理念推廣至社會各個角落,大師自1994年起陸續成立了普門中學體操隊、普門國中女籃、高中女籃、佛光大學女籃、普門棒球隊、南華大學棒球隊、南華大學足球隊等,且為了支持各項運動的運作,2009年正式成立「三好體育協會」,也為球員規劃三十五歲後的生涯,培養球員要有第二專長。透過三好品德教育、禪修靜心訓練,球員自律、感恩、尊師重道。而這些教育理念,在球員身上確實也得到了成效。*114

體育弘法這一觀點反映了大師與時俱進的現代化視野,在他心中,佛教不應被傳統的弘法模式所拘限,而應隨著時代變遷,靈活運用各種文化平台來傳播教義。大師認為:

現在的教育講究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因此佛教界如果有發心的大菩薩來倡導這許多體育活動,為佛教增加人口,我們要尊重、鼓勵、贊助,不可以認為是異端;你如果認為異端,就不合時代,不合時代就會為時代所淘汰。希望保守的人士,對這許多問題,不能不有所深思。*115

藉由籃球、棒球或是其他運動項目參與國際賽事,佛教能以更親近的方式進入大眾的視野,且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以此促進跨文化理解和宗教聯繫。正如他在日本觀察到西本願寺的龍谷大學棒球隊的成功範例,所以也期望台灣佛教能通過類似的體育活動,讓更多人認識到佛教不僅是信仰,更是能積極、正向的引導大眾的生活方式。

【附注】

*110 星雲大師:〈菲律賓 八月十五日〉,《星雲大師全集280.海天遊踪2》(增訂版),頁105。

*111 星雲大師:〈日本 八月廿七日〉,《星雲大師全集280.海天遊踪2》(增訂版),頁177-178。

*112 2009年大師成立「三好體育協會」,以推廣全民體育運動,淨化社會風氣為宗旨的協會,經由各項運動競技活動來接引青年學佛。觀賞過無數場的籃球比賽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認為,「一場球賽沒有什麼,但經過佛光山的提升,可以打到動人心弦,球員們彬彬有禮,當普門中學得到HBL冠軍令他最為感動」。(引用自曹麗蕙:〈星雲大師出家80載 為了佛教〉,《人間福報》頭版,2018年3月18日。)可見得球員的表現,是最具體的傳播,透過身體訊息的表達,觸動接受者的心。

*113 參見星雲大師:〈當前的佛教應做些什麼?〉,《星雲大師全集232.雲水樓拾語2》(增訂版),頁19-20。原載於《人生》月刊第12卷第4期,1960年4月10日。

*114 普中球員前往高雄市政府向市政府獻獎時,時任教育局局長范巽綠表示:「普中女籃素質佳,有優秀的隊員和教練,在比賽過程中,看到球員心性穩定、面帶微笑,特別他們平時還安排禪修課程,有助平穩心浮氣躁,是支很不一樣的隊伍。」(引用自李生鳳:〈高雄之光 普中女籃、中正棒球隊獲市府頒獎〉,人間通訊社,2018年4月24日。)普中球員陳孟欣在106學年的八強戰對滬江高中,最後一分鐘以76:73勝出,他表示:他不敢居功,反而都將功勞獻給佛祖。原來他在八強階段只要站上罰球線,就會默念「佛祖保佑」。(引用自林岳甫:〈HBL佛祖保佑!陳孟欣最後兩罰全進 率普門八強戰4連勝〉,《自由時報》,2018年1月31日。)而球隊比賽得獎,也都會將榮耀帶回佛光山向佛陀、大師報告,甚至回饋母校,如:普門中學棒球隊榮獲112學年度高中棒球運動聯賽硬式木棒組季軍,11日回到佛光山宗祖殿將榮耀獻給大師,投手陳勇志分享比賽心得表示,「師公說:『永不放棄,共創榮耀』,大家會抱持著感謝的心奮鬥,感謝佛光山的支持。」(引用自李生鳳:〈普中棒球隊 木棒聯賽季軍獻大師〉,《人間福報》2024年3月13日。)中華隊24日拿到世界棒球12強賽冠軍,為台灣棒球寫下歷史新頁,球員當中,曾就讀佛光山南華大學的張政禹、陳柏清,都在這次中華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11月27日陳柏清回到南華大學參加校慶,他表示:「感謝南華大學創辦人星雲大師提倡體育弘法,讓他獲益良多。⋯⋯結束這次國際比賽⋯⋯,會抽空回母校,陪學弟一起練球。」(引用自人間福報:〈棒球英雄 南華之光!陳柏清回母校 感念星雲大師體育弘法〉,2024年11月27日。)從這些案例,可見普門中學籃球隊、棒球隊及南華大學棒球隊文化形象,更是佛光山發展體育的文化效益與成果。

*115 星雲大師:〈佛教的運動〉,《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320。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