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100 引言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佛教以三寶為中心,其弘傳的過程「一方面固然要迎合時代的需要,但也要有傳統的佛法為根據。」*11人間佛教的佛法內涵和根據,正是源於佛法僧三寶:

佛(Buddha),意譯為「覺者」或「智者」,在佛教特指釋迦牟尼佛,即佛教的創始者。他象徵著智慧與慈悲的圓滿,是佛教徒效法的典範。

法(Dharma),指佛陀所說的教法,包括經典和教義,提供學習與指導的依據,幫助超越世間煩惱與苦難,實現內在的解脫與安樂。

僧(Sangha),指修行團體,包括出家僧侶與在家居士,是學習與弘揚佛法的主要力量,並共同維繫佛教的傳承與發展。

本節分別以「人間佛教的佛陀觀」、「人間佛教的教義觀」、「平等尊重的佛性觀」三個面向探討人間佛教的佛法內涵。

【附注】

*11 星雲大師:《星雲大師全集27.人間佛教的戒定慧.自序》(增訂版),頁24。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