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307 九、《佛光祈願文》──祈願的修行

祈願可以開發內在的能源,增加善美的力量,是故在大師一生出家的歲月裡,也將「祈願」作為每天必做的修行功課之一。大師在講述自身修行的經歷時即表示:

六十年前,就是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我在棲霞山剃度,那年是十二歲。我經常在更深夜靜的時候,獨自跪在佛堂裡,向佛陀及觀世音菩薩祈求聰明智慧、祈求加持護助,感覺「祈願」的修行,增加了自己的力量,增長了自己的信心。所以,出家六十多年來,一個甲子的歲月,「祈願」一直是自己每天必有的修行。*224

大師自年幼出家後就以祈願為修行,並且從中獲得了信心和力量。而隨著年歲的增長,如大師所言,自己對祈願的內容也有所調整,二十歲之前,是為自己求;二十歲以後,為父母、親友、信徒求;四十歲到五十歲,為世界、國家、社會、眾生而求;五十歲以後,則直下承擔,向諸佛菩薩稟白,由自己來代替天下眾生負擔苦難。*225 大師以祈願作為修行的方法,從關注個人到關懷天下眾生,展現了從自利到利他的願心昇華。

祈願又名「祈禱」,為各個宗教所倡行,大師表示,過去在叢林裡,每逢初一、十五也有正式的祈禱儀式,但是當時讀誦的祈禱文,文長意深,初學之人難以領會,尤其朗誦的腔調獨特,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因此大師便在心中默默發願,將來有一天要寫一套大眾都能誦讀的祈願文。這個願望於2000年完成,大師並將這一套口語化的祈願文,定名為「佛光祈願文」。

《佛光祈願文》關照的層面甚廣,時間從早晨起床到夜晚睡眠,從年頭到年尾,從出生到臨終;對象從幼年到老年,從小我到大我,從有情眾生到無情的大自然等。尤其從各篇祈願文的內容表述,可以看出大師對於各種人生階段、身分、職業、遭遇的人士,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總能將心比心地敘說眾人的處境,讓讀者在隨文祈願的時候,也能感同身受,進而獻上誠摯祝福。例如:〈睡前祈願文〉、〈新春祈願文〉、〈為新生兒祈願文〉、〈為父母親友祈願文〉、〈為三軍將士祈願文〉、〈為教師祈願文〉、〈為大眾傳播者祈願文〉、〈為農漁勞工祈願文〉、〈為世界和平祈願文〉、〈為自然生態祈願文〉等等,無不充滿對人間的關懷。

此外,每當國際間發生重大災禍時,大師不但發動全球佛光人響應援助,也即時撰寫祈願文為受難民眾祝禱。例如:〈為九二一地震祈願文〉、〈為九一一罹難者祈願文〉、〈為中國四川(汶川)大地震祈願文〉、〈為新冠肺炎疫情   向觀世音菩薩祈願文〉等,字裡行間盡是流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比如,2001年美國發生震驚世界的「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人心惶惶,大師親率數十名僧眾前往遭受摧毀的紐約世貿大樓灑淨,為罹難者祈願祝禱。顧念到西方人士宗教信仰不同,大師的祈願文一改原本只以「慈悲偉大的佛陀」作為開頭,轉而如是祈願:「慈悲偉大的佛陀,慈悲偉大的上帝,慈悲偉大的阿拉真主,請您保佑您的子民,讓他們都能在您的淨土和天堂得到安息⋯⋯」*226 現場的警察及工作人員聽聞,皆感動落淚,不只是因為大師的慈悲,令他們更加動容的,是大師對不同信仰、不同種族的尊重。

大師寫作《佛光祈願文》最初是為了讓在家信徒容易修行,因此他把每一篇祈願文設定在四、五分鐘就能讀完,希望大家每天不拘什麼時候,或者早上、晚間各誦一篇,為各種行業、不同境遇的人祈願祝福,「藉以自我昇華信心、增進慈悲道德,能和諸佛菩薩交流,體會社會大眾的需要。」*227 大師認為,每天能將自己的願心周遍於法界、眾生身上,與之結緣,就是一種修行,善心善念不斷增長,久而久之,也會得到自我淨化。

祈願是對信仰所懷抱的一種希望,藉由向諸佛菩薩的祈願祝禱,喚起內在的智慧、慈悲、菩提,消除煩惱諸障,具有淨化人心的功能。是以,大師希望《佛光祈願文》不僅提供在家信眾作為簡易的居家修行法,也能作為現代的課誦範本、法會文疏,建立起僧信四眾與佛陀接心的橋梁。

【附注】

*224 星雲大師:〈祈願,是一種修行〉,《星雲大師全集219.佛光祈願文1》(增訂版),頁26。

*225 參閱星雲大師:〈願心的昇華〉,《星雲大師全集91.往事百語3》(增訂版),頁76-81。

*226 星雲大師:〈我的翻譯人員〉,《星雲大師全集239.百年佛緣2.生活篇2》(增訂版),頁48。

*227 星雲大師:〈祈願,是一種修行〉,《星雲大師全集219.佛光祈願文1》(增訂版),頁28-29。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