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235 十五、信徒香會──信仰的傳承

在過去大陸的佛教叢林裡,信徒香會就是寺院與信眾往來的重要活動,一般由同一個區域的信徒主動發起。在交通不便的年代,這種百人、千人的自發性朝禮活動,也展現了信眾對信仰的虔敬熱誠。誠如大師的敘說:

傳統叢林有所謂的「香會」,那是由信徒們自己主動發起,到寺廟裡進香、朝拜的活動,與寺廟定期舉辦的法會行事不同。一般是同一區域的信徒共同訂定日期後,就一年一年的相傳下去,不會改變。

在大陸,信徒香會可說是寺院每年的重要活動之一,也是傳統叢林與信眾接觸往來的一個重要活動。如四大名山,每天都有從浙江、江蘇、四川等地的信徒前往進香、朝拜,這些信徒自行召募人員,有的是包火車,有的是包船而來,一來就是百人、千人。
*117

佛光山也依循傳統辦理「信徒香會」。1984年3月,佛光山召開「信徒會員代表大會」,會中決議於每年農曆2月1日大師出家紀念日舉辦「信徒香會」,讓海內外所有佛光人都能回山加行精進,同時作為「春節平安燈法會」的圓滿,新一年弘法活動的開始。

信徒香會的活動包含行門與解門的修持,比如:上燈法會、延生普佛、朝山修持、三皈五戒、師徒接心、生活講座、園遊會、人間音緣歌唱等等。其中,園遊會不但是大師解決萬人活動用餐問題的智慧,各別分院集體創作,發心製作、提供當地特色素食結緣,也令施者、受者皆大歡喜,深具聯誼功能。大師認為,沒有信徒長期護持,就沒有今日佛光山在全球五大洲的弘法事業,所以在信徒香會這一天,佛光山也會向信眾作弘法成果報告,讓大家更加認識自己護持的道場,並且了解所布施的淨財做了哪些有意義的事。大師指出,舉辦信徒香會具有八種意義:

一、與佛接心:每年回山主要是聽聞佛法的開示,讓我們的心接上佛心。

二、師徒交流:增進佛門師徒之間的思想交流,增加信心道念。

三、堅定信仰:藉著回山朝聖禮佛的機緣,讓信仰的菩提幼苗滋長。

四、增加善根:參加香會活動,更懂得喜捨布施、廣結善緣,由此增加福德善根。

五、儀禮訓練:虛心接受如何拜佛、排班、走路、過堂等等,佛門各種基本禮儀的訓練,以長養佛弟子的人格氣質。

六、相互結緣:讓佛教大眾增加「法」的聯誼,相互所結的,都是學佛道上的善因緣。

七、安忍自在:培養生活上的忍耐,比如拜佛、食宿、排班,與群眾之間相互配合的忍耐工夫。

八、自我評鑑:本山對信徒的檢定考試,從看大家拜佛的姿勢、誦經的音聲、笑容的多寡、語言的親切、忍耐的力量、慈悲的心腸等,檢定進步的等級,這是我們大家都要共同努力的目標。*118 

此外,舉辦信徒香會還具有增進佛教徒信仰傳承的意義。大師表示:信徒香會有朝山禮佛、抄經禪坐等傳統修持的一面,也有現代的活動,相互聯誼、交流,促進信仰深度的認識。香會的信徒帶領眷屬參與活動,也讓信仰藉此傳承下去,所以「香會」的舉辦,其實也是在播撒「佛種」,培植菩提幼苗,深具意義。*119

舉行信徒香會具有重要意義,是故亦列為佛光山重要行事之一。在〈佛光山教團組織章程〉中即載明:「本教團得每年於農曆二月初一舉行信徒香會,由總本山住持召集之。」*120 佛光山在全世界有三百間道場,平時大家相聚不易,能夠在住持和尚召集之下,信眾回到總本山聯誼,與佛接心,自是意義殊勝。

【附注】

*117 星雲大師:〈香會〉,《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70。

*118 星雲大師:〈香會的八種意義〉,《星雲大師全集203.如是說1》(增訂版),頁341-342。

*119 星雲大師:〈香會〉,《星雲大師全集18.佛法真義3》(增訂版),頁272。

*120 星雲大師:〈佛光山教團組織章程〉,《星雲大師全集322.佛光山清規1》(增訂版),頁239。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