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598 結論

經過多年實踐,大師致力佛教國際化的歷程中,不只累積寶貴經驗,也探索和發展出適應新形勢的弘法路線。佛教二千五百年來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發展,如今,大師將人間佛教帶上國際,尤其插旗西方世界,形塑不同文化間的交流典範。

邱永輝教授如此評論: 

星雲大師及其領導的佛光山在西方國家的弘法,雖然主要接引的是華人,但從其履行法律申請、建設道場和日常弘法活動看,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得到了西方世界的認可,也使得西方人對於漢傳佛教的看法大為改觀。

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在西方國家的成功傳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星雲大師所提供的人間佛教理念和善巧方便的實踐智慧和傳法方式。正因為人間佛教理念及其實踐,成為中國佛教開啟西方世界門扉的一把鑰匙。由於佛教現已成為歐美發展最快的宗教,從客觀上擴大了中國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影響,這是當今世界不同文化交流的一個成功典範。
*167

佛教國際化的未來仍需面對眾多的挑戰,在整體佛教人口成長趨緩甚至停滯的當前,大師孜孜矻矻,不畏艱難的把佛教帶到世界各國,滿懷「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的悲願,把佛教國際化的成果歸功於所有佛光人的努力,但不能滿足於現狀而停頓下來。大師開示:

當初佛陀講到時空,便是無邊法界,無量僧祇,無量眾生。佛光山為了實踐這樣的理想懷抱,所以就率先跨出一步,弘揚佛法於全世界。目前全世界五大洲六十多個國家地區,有一百多個國際佛光會總會、協會,真是有太陽的地方就有佛光會,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佛光人,但是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在度眾上不僅要度華人,對不同族群的國際人士也要度化,對異教人士更要建立友好關係。

我們希望從華人的組織,慢慢擴增到國際人士的組織;從佛教的信徒,慢慢轉變到非佛教人士也來歸信佛教。當初佛陀把佛教弘揚於五印度,佛光山則把佛法弘揚於五大洲。佛光山最大的貢獻是把佛教國際化了,儘管有些地方我們沒有到過,有些地方的人並不認識我們,但是在佛光普照之下,他們已經承受了佛陀的甘露法水,那是由佛光人推動的,這個榮耀是我們每個佛光人共享的。
*168

回到本章的開頭,有人問大師為何佛教要國際化,就是因為佛法不捨一個眾生,眾生有需要,就給他。因此,唯有不忘此佛教本懷的初心,加上靈活的善巧方便,以「地球人」的理念,開放心胸「走出去」,讓佛教落實「本土化」,則「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之弘願必能實現!

【附注】

*167 邱永輝:《人間佛教回傳印度研究》,頁321。

*168 星雲大師:〈第十三章 人間佛教的重光〉,《星雲大師全集55.佛教叢書13.教史3》,頁217。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回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