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6 【自序】為了佛教,捨我其誰?



近年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讓人生起緬懷先賢的思古情懷。「懷古慨今」,也就是「借古鑑今」之意,借歷代先賢道德高尚、修行度眾等超然事蹟,讓今人學道可茲效法。而這些勵志篇章,不僅是懷古之幽情,也是文化延續的根本。今集結成書出版,希望對今人之學道,有所啟發。

佛教發源於印度,光大在華夏的中國。二千多年來,中華文化舉凡藝術、音樂、建築甚至日常語言,都受著佛教深遠的影響,但一般人很少能正確了解它。直至今日,仍有許多人不了解佛法出世的意義,誤會佛教是消極遁世的主張。殊不知,佛陀在四聖諦當中說「苦」,只是開示苦的樣貌;其次說「集」,這便追尋到苦因,也就是苦的來源;說「滅」,就是開示以上苦及苦因,都可消除。最後說「道」,這就明示了滅苦之道──這是積極而透徹根源的。就像名醫,正確明白患者之病及其病因,再施以除病之方,十分科學而有根據。

佛教在中國的弘傳,雖曾遭遇如歷史上「三武一宗」的法難,後期又有明朝敕令佛寺僧眾隱避於山林,成為清修自了的宗教。近代則有清末太平天國之亂、民初的廟產興學乃至近代的文革。這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固然使得佛教的發展遭到阻撓,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然而,更重要的是僧格的健全,以及僧眾為法為教的熱血發心;只要僧眾有著「佛教靠我」的努力,佛教的光輝,永遠都會是人類的一道光明。

我有幸於戰火頻仍、九死一生之際,二十三歲有因緣來到台灣,始終不忘塵空法師的兩句話:「現代的佛教青年,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不要有我靠佛教的念頭。」這兩句話不但震撼我的心靈,並且堅定了奉獻己身,為弘揚佛教而奮鬥,讓我即使面臨山窮水盡的困境,仍能「為了佛教,捨我其誰」,無怨無悔的為教奉獻。

佛教幾千年來,從印度到中國,從亞洲到世界,有多少的高僧大德,出現在每一個朝代。歷史上,除了奇僧異士之外,還有數不盡的衛教緇素,例如唐朝牛頭法融禪師的「吃石頭」、「沒有時間為俗人擦鼻涕」,他的精進辦道精神令人感佩;鑑真大師「為大事也,何惜身命」,備嘗十二年艱辛,歷經五次航渡的失敗,甚至已經雙眼失明,到了第六次,終於完成佛法東傳的願心,至今受到日本教界的崇仰;宋朝浮山法遠禪師,在寒冷冰凍的下雪天,受到一盆冷水潑身的逐客令,仍澆不退他求道的決心;西藏的密勒日巴尊者,受到上師馬爾巴千錘百鍊的磨鍊,終於成就道業,他那百折不撓的精神,成為千古高僧的風範。

這些特立獨行的聖眾,他們的行事風格固然異於常人,但他們的菩薩行誼卻感化了一代又一代的佛弟子,他們的悲智願行更是三藏十二部經典最具體、最生動的現身說法。佛教裡有兩句話:「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意思是:當一個人還沒有照見自心的功行,不可輕言閉關;沒有相當開悟的人,也不能到山裡獨住。獨住僧人要獨自在深山修行,面對內外種種情境,好比面對千軍萬馬的作戰,並不容易;人間僧眾為了弘法利生,必須具備各種道德學問的涵養,千鈞重擔一肩挑,更不簡單!

《懷古慨今》共有五百篇,近三十二萬字,分為三冊。這些篇章,我最初以「釋初參」的筆名,發表於一九六四年三月一日的《覺世旬刊》(第二四五期),總共連載七十篇(至第四二一期);而後也以「昨非」之名,陸續在《普門雜誌》刊出(第八十期至九十六期);直至此次編輯《全集》,終將這超過半世紀的寫作,有了完整結集。

本書內容有:求法發願、義解興福、修持勵志、道風行儀、弘法度眾、尊師孝親、慈悲濟度、護法衛教、解脫悟道等九個篇章,所呈現的高僧,縱橫古今,跨越中外,超越性別,具體呈現歷代佛教人物的風儀佛心。所謂「懷古」,即介紹高僧的風骨節操,乃至生死自在,世間的名聞利養又怎能束縛於他?而「慨今」,乃是當年一介青年僧侶,看到教界種種相狀,在感慨之餘,更希望身為「僧寶」者,能認識本心,涵養自性,能承擔起如來家業,為的是可以造福於芸芸眾生。這些「慨今」之語,一則自我期許,再則鼓舞有緣,希求有心有願者,共同為續佛慧命而努力。

今日集結成冊,目的是鼓舞現代的僧伽大眾,我們緬懷古德風範,重要的是和他們的言行相應,同樣展現救世度眾的悲心。希望以此激起佛子們「佛教靠我」的決心,只要有「我在什麼地方,佛法就在這裡發光」的信念,大家拋下自私執著,本著「光大佛教,人人有責」的使命感,發大菩提心,做不請之友,效法古德先賢「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若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的菩薩精神,而以「弘法度眾,濟世利人」為己任,共同興隆佛教,光大佛門。

是為序。

二○一六年五月於佛光山開山寮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