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2 船上受戒

淨檢尼師,俗姓仲,名令儀,西晉彭城(江蘇銅山)人。令儀好學不倦,多才多藝,可惜年輕守寡,夫家又貧寒,只得為官宦仕女教授琴棋書畫,以維持家計。

他偶然聽聞有人談論佛法義理,心生歡喜,卻苦於無處請教。後聽說有高僧法始,精通佛法大義,於是前往聽經聞法,豁然有所省悟,從此勤研佛經,很快就通達經義。

某天令儀向法始請教:「佛經上說,僧團除有比丘外,還有比丘尼,我一心向道,是否能在佛門修行,成為一名比丘尼?」

法始答:「西域佛門是有男女二眾,可是中原地區,尚不具備比丘尼戒法。」

令儀道:「西域既然有比丘、比丘尼,為什麼在我們這裡會有不同?」

法始回答:「西域的比丘尼有五百戒,而比丘僅有二百五十戒,可見二者的戒法有所差別。至於詳細的情況,我再替你請示來自西域的智山和尚吧。」後來令儀與志同道合的貴族仕女二十四人,共同依止智山落髮出家,法名為淨檢,大家共同在竹林寺修行,從此中國開始有尼眾的教團。

東晉成帝咸康年間,僧建和尚在月支國得到《僧祇尼羯磨》及《戒本》,並譯成漢文。當時梵僧曇摩羯多在洛陽設立比丘尼戒壇,卻遭人非難,認為不符「二部僧受戒」之戒法。曇摩羯多只得乘船到泗河,在此成立戒壇,淨檢等四人在船上受具足戒,史稱「船上受戒」,淨檢成為中國佛教歷史上首位比丘尼。

釋初參曰:淨檢為中國比丘尼之始,此因緣得來不易,而他也沒有辜負這個因緣,此後弘法利生,開講大乘經典,度僧安眾,百姓受其感化、布施供養者,不知凡幾。他興辦社會福利事業,造橋鋪路、賑濟貧民,以造福大眾,如此善行義舉,使得比丘尼形象深獲大眾肯定。今日出家的尼眾,出家受戒因緣具足,應自許為有德丈夫,發心立願庇護大眾,為教奉獻,做僧團的表率才是!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