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6 深藏不露

南泉普願禪師,俗姓王,唐朝鄭州新鄭(河南開封新鄭)人,十歲時,依止大隗山大慧出家,專心修道,勤勉奮發,三十歲從嵩山會善寺暠律師受具足戒,研習相部律宗,後來親近江西馬祖道一,獲密傳心法。

普願性情堅忍,行事穩重,不露鋒芒,從不刻意自我表現。多年來,同參道友皆以為他不擅言辭,庸碌無能,而不看重他,普願也不以為意。

後來,普願到池陽南泉山掛單,隨眾過著農禪生活,每日一簑一笠,牧牛砍柴,斫山畬田,行不懈怠,口無閒言。普願足不出南泉三十餘年,韜光養晦,如衣裹明珠,無人知曉;如室中寶藏,無人重視。

雖然,普願刻意渾俗和光,但是他的道德行儀,仍漸為人所讚揚。池陽太守與宣使陸公、護軍劉公,欽佩普願深藏不露的美德,禮請普願入世弘法。普願雖知機緣成熟,仍然風趣的自嘲:「牧者樵夫,說法會有人聽嗎?」

從此,池陽的法筵常開,道化大行,四眾聞風而至,有人得一言半語,當做終身南針;有人不離左右,常親法席。普願有如仙鶴,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曾有「南泉斬貓」之語,膾炙人口,後人尊稱他為南泉古佛。

唐文宗太和八年(八三四),普願示寂,世壽八十七,戒臘五十八,世稱南泉普願。

釋初參曰:普願於江西馬祖處得心法後,不急急忙忙顯露自己所有,甘願藏身於樵牧之中,一過數十年,此等輕名利、棄尊崇的修養,若非真才實德,何能至此?眼看今人,道德八兩,言稱一斤,本無所學,盡力騙取名位恭敬。黃鐘毀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此乃末法之現象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