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8 示現神通

普菴禪師,俗姓余,南宋江西宜春人。二十歲時禮壽隆院賢公為師,二十七歲落髮,翌年受具足戒。普菴容貌魁奇,智性巧慧,頗得賢公器重,勉勵他勤誦《法華經》。但是普菴認為了悟諸佛玄旨,唯在一心,於是告別賢公,去參謁牧庵法忠,有所省悟,又回到壽隆院。

普菴修行頗有境界,慕名來訪的人,日益增多。普菴均隨宜說法,或書偈,或折草治病,或伐怪木、祈雨、毀淫祠等,靈應事蹟非常多,深受百姓欽仰。普菴圓寂後,元仁宗還塑造了他的像,安置在慧慶寺普光明殿,普菴成了被神格化的出家人。

相傳於明朝隆慶年間,福清有位農戶鄭一觀,長年持齋誦經,只要見到出家人路過,一定延請入內招待食宿,並傾盡所有供養。某年有位溫文儒雅的年輕人遷住鄰村,鄭一觀見其人品不俗,許諾把女兒嫁給他。結婚前夕,有位僧人要求借住,鄭家雖礙於喜事忙碌,也勉為其難答應,僧人整夜在中堂裡結跏趺坐。

清早,熱鬧喧天的迎親隊伍來了。隊伍剛踏進鄭家大門,看到那位僧人,突然全部隱沒不見了。僧人大聲喝斥:「畜生,恢復原形,就赦免你死罪。」原來,那年輕人竟是一隻老猴子。

鄭一觀見了大驚,趕忙問:「師父寶剎何處?」法師手指前面的山峰,化為一道電光離去。第二天,鄭一觀夥同鄰居到前山去尋找寺院,只找到一座毀壞的寺廟,草叢中有一尊普菴的像,儼然就是那位僧人。

釋初參曰:佛教承認有神通,卻不特別標榜神通。但佛教史上也記載某些高僧為了方便度化眾生,而顯現神通力。即使如此,神通仍不能違背因果,也不能改變既定的事實。最可靠的神通還是慈悲與智慧,有了慈悲,就能充分體會眾生的苦難;有了智慧,才能徹底幫助眾生解脫苦難。在許多人一窩蜂講求快速,追求神通的今日,正信的佛弟子,尤其更要有這樣的認知。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