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50 復佛法將

曇曜大師,北魏僧人。自太武帝下令廢佛後,佛教瞬間凋零,一境之內再無沙門,僧人紛紛還俗他去,以免慘遭殺害。然而曇曜道心堅固,誓守沙門身分,暗中將法器帶在身邊,受到眾人的欽佩與讚歎。

文成帝即位後,復佛事業終於得以展開。他不但下詔建寺,並且明令出家人必須勤於教化,盡力復興佛教。廢佛期間,隱居於山中的曇曜,此刻也被召回京中,協助「道人統」師賢大師進行復佛的工作。(道人統:中央所設,統治、監督寺院造像、法會、度僧等之最高掌管者)

在各種復佛事業中,曇曜所確立的「僧祇戶」等制度,是中國經濟史上的一大貢獻,而他所開鑿的雲岡石窟,在中國建築藝術史和佛教藝術史上,更深具歷史意義。因為此佛教石窟之建造,非獨仰賴皇室及國家之力,還集合了民間力量創作而成,殊為難能可貴。尤其,窟內的佛像和雕飾奇偉壯麗,可說是中國佛教藝術史上燦爛的奇葩。

此外,曇曜又積極邀請沙門大德,於雲岡石窟通樂寺共同譯出《入大乘論》、《淨度三昧經》及《付法藏因緣傳》。其中《淨度三昧經》提及:「人民依沙門,沙門依佛,佛依人民。人民若依於沙門,得若干種福。」此說明了民眾以沙門為依歸處,修慧增福,行於聖道;經中也明白揭示,不知精進於佛道之沙門與白衣弟子,為遭逢毀佛的原因之一。

北魏的佛教能得以再次振興,毀壞的塔寺得以修復,佛像經論得以再顯,曇曜可謂立下了不世之功。

釋初參曰:曇曜以大無畏的氣度,展開一連串復興佛教的工作,無論在政治、經濟、教化、藝術或譯經上,都將佛教帶向復甦繁榮的景象,可謂北魏復佛的一代法將。其不世之功,後繼有人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