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8 解空第一

僧肇法師,俗姓張,東晉陝西西安人。他因家中貧窮,於是代人抄書來維生,因而得以博覽經史典籍,奠立了他日後在佛學本土化的基礎。

兩晉時代,老莊玄學盛行,僧肇初好老莊,後來讀到三國支謙所譯之《維摩經》,始知眾理之妙源在佛學,因此立願出家。僧肇披薙之後,學習大乘方等,並融通三藏。東晉隆安二年(三九八),鳩摩羅什遠道而來,當時僧肇年方十七,前往拜師,深獲器重,羅什歎為奇才。

僧肇熟練地運用羅什所授之中觀「八不」哲學論證法,對世俗一切事物和現象,否定生滅等八邪的教理,確切掌握大乘空宗的基本觀點,贏得羅什讚譽「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

僧肇之前,人們或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成為格義佛教;或片面執取佛教某種思想,而加以發揮議論,從未有人建立完整的佛教思想體系。及至僧肇出現,他運用老莊、玄學等中國傳統思想,並借助大小品《般若經》和《三論》來詮釋佛法,使得「般若」豐富了「玄學」的內涵,而「玄學」也成為傳播佛教教義的媒介,在羅什、僧肇師徒的導正下,形成了中國佛教正統的風格。

僧肇雖然於三十一歲英年早逝,但他對佛教的發展貢獻卓著,各大宗派如天台、華嚴和禪宗等,都深受大乘空宗思想的影響,而《三論》經由僧肇的大力弘揚,得以在中土廣為傳播,為三論宗的創立,奠定了思想理論基礎。

釋初參曰:「生命的重點不在長度,而在深度。」此言在僧肇身上,即是最佳的印證。他在三十餘年的生命中,參與譯經,開創新思想,並立下三論宗的根基,他的一小步,可說是佛教的一大步!他將佛法與中國文化相融合,援引儒學來詮釋佛法,更可說是「佛教本土化」的第一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