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24 承皓巡寮

玉泉承皓禪師,俗姓王,北宋眉州丹稜(四川)人。他在大力院剃度,後來四處遊學,並到復州參謁北塔思廣禪師,體悟玄旨,獲得大自在三昧。

他住持玉泉寺時,已經七十多歲了,某天他巡視大寮(廚房),看到典座正在準備晚餐,就問:「這是為行腳僧準備的?還是住眾要吃的?」典座回答:「為住眾準備的。」

承皓命人將庫頭找來,先打了幾棒,再數落他:「我以前住院參禪時,為大眾汲水舂米,不辭辛苦。如今你們受用現成的米麵,蒸、炊、煮、炸百般花樣,與供養諸佛菩薩無異。吃飽了,也不用心參學,百般想念五味馨香。尋常飲食,卻假作驢腸、鱓魚、羊骨、肉羹,以餵養自己身體內的八萬四千蟲。每日眼一睜開,就隨著境轉,閉上了眼,就隨夢轉,不知道注祿判官、掠剩大夫(掌管世人飲食的神)等,隨時記錄著你們的一言一行。等到福分享盡,無數的苦頭可是吃不完。」

玉泉寺有些住眾不堪忍受承皓嚴苛的要求,偷偷地跑到縣宰那兒告狀:「承皓長老不能安眾,時常嘮嘮叨叨地挑剔住眾的不是。」縣宰於是請承皓前來,問道:「長老!您怎不在方丈室端坐,為何沒事便到前廊後院、三門前逡巡不已?」

承皓答道:「佛經說:『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長官您以為大通智勝佛真的在一處端坐不起嗎?」縣宰聽後,笑笑作罷。

釋初參曰:佛寺裡的齋堂叫「五觀堂」,通常會有副對聯:「五觀若存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修行不離日常生活,就連一日三餐,都提醒行者要:「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不生瞋愛;正視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故受此食。」食,是欲界眾生無法擺脫的習性。現今由於物質豐盛,更有面對豐衣美食的機會,如果耽著於味蕾的享受而荒廢道業,豈非本末倒置?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