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6 真理之辯

玄奘大師,俗姓陳,唐朝洛州緱氏縣(河南偃師)人,為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他所譯的經典占唐朝新譯佛典半數以上。一生成就輝煌,不僅萬里西行取經,回國後,嚴謹治學,並主持譯經事業,更開創了法相唯識一宗。

他曾斥責鳩摩羅什等古代譯經家,以「達意」為原則之譯法,因而提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譯之譯經新規則,後世則稱玄奘以前所譯之經為舊譯,稱玄奘以後所譯之經為新譯。

玄奘於印度那爛陀寺參學時,有一外道前來寺裡問難,並自書四十條,掛在寺院門外。玄奘聽說此事,便出來會見他,外道執意以生死作賭注來論辯,雙方於是約定:辯輸的一方須賠上自己的腦袋。

經過幾番論辯之後,外道輸了,依約請玄奘砍下他的頭。玄奘說:「身為釋子沙門,蟲蟻尚且不殺害,更何況是殺人呢?」外道非常感動,對玄奘的德學心悅誠服,於是留下來終身侍奉。

小乘論師般若毬多,曾著有《破大乘論》七百頌,來詆毀大乘,後來有一烏荼國的小乘論師,便根據此書之論點,欲找大乘論師來辯論。此時,先前被玄奘所降伏的那名外道,因曾鑽研小乘論義,提供了許多疑義及意見予玄奘。後來,玄奘便因而找出小乘義理上的諸多疑點,再以大乘義一一破斥,總計一千六百頌,這便是赫赫有名之《破惡見論》。

釋初參曰:所謂「真理愈辯愈明」,為的就是將道理講清楚、說明白。然而許多人的爭辯,往往不是為真理,非就事論事,而是僅憑一己之私,逞一時之強,甚至還得爭個你死我活方肯罷休,實是愚蠢之至。《法句經》說:「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爭自安。」能如玄奘一般,不僅辯明真理,且贏得敵人之真心歸附者,其實,真理已是大眾所認定的公論,何須多辯。所以,當辯則辯,否則就讓「真理不辯自明」吧!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