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12 十門辯惑

復禮法師,俗姓皇甫,唐朝京兆(陝西)人。他年少出家,住於大興善寺,為人沉靜寡欲,廣習玄學及儒學,精通佛學義理,亦擅長詩歌詞賦,為當代學問之士所敬仰。當時,地婆訶羅及實叉難陀等人奉旨翻譯《大莊嚴經》及《華嚴經》等經典,朝廷詔令復禮同列譯場,作潤筆工作。

高宗永隆二年(六八一),太子文學(唐代管理經籍之官吏)權無二,對佛典提出二十條質疑,請復禮解其疑惑,釋其滯礙。復禮認真詳解,寫成三卷的《十門辯惑論》,論中不僅分判闡述權實教法,並且義理圓融,針對當時人們對權實教法的矛盾疑惑,提出最詳盡的解釋。

權無二讀完復禮的著述後,徹底為復禮的高明見解所折服,他寫信給復禮:「法師猶如救野鴨出淤泥,猶如鑿透混沌未開之竅。讀法師的明論,讓我長久以來對佛教義理的疑惑,一夕頓除。從此以後,我願依循佛法,走出生命的迷惘;祈願能燒除煩惱之薪,證涅槃之果。請讓我在有生之年能師事於您,盡弟子之禮。」

《十門辯惑論》雖然是復禮為答覆權無二之問難而作,卻成為破邪顯正的寶典。

釋初參曰:凡真理是愈辯愈明,古來大德對於義理的辯析,都相當耐煩,如廬山慧遠和鳩摩羅什二人,對大乘義理來往問答的書信,便集成《大乘義章》;如天台山家山外兩派對天台義理反復論辯而成的《扶宗釋難》、《辨訛》、《發揮記》、《問疑書》等等,都為後代保留詳盡的義理辯析。復禮的《十門辯惑論》亦是如此。因此,真正深入義理者,不僅不怕他人問難,尚且猶能據理破除邪見誤解,不亦樂乎。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