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五類【文叢】 /
- 素菜譜 /
- p032 自序
p032 自序
吃素,可以長養慈悲心。現代更有「素食救地球」的呼聲,加上食安各種問題層出不窮,社會大眾何妨在假日,大家都來學習烹煮素食,讓一家人有圍爐之趣,同時又能以清和之味來共同滋養身心。語云:「口中吃得清和味,心中常思佛土居」,又說:「一碗慈心粥,勝飲人蔘湯。」南宋素食詩人陸游,更將之入詩曰:
菜把青青間藥苗,豉香鹽白自烹調;
須臾徹案呼茶碗,盤箸何曾覺寂寥?
詩人的意境高遠,現代吃素的人口眾多,包含了社會各菁英階層,相信有心人應當深能體會。從上面這首詩作看來,明明只有兩把青菜,詩人之心卻把色彩、音聲全都一起入菜了!看起來,一樣的簡單日常齋菜,因為飲食者的心境不同,所吃進去的感覺也就完全不同。「吃」的學問真不簡單!
而我們的日常生活,是「民以食為天」,我一向很重視素齋度眾的功能,本身也很樂於素食的烹調。吃飯這件事,在佛門確實是一種修行。早、午餐大眾過堂,就是叢林五堂功課之一。過堂,講究的是威儀寧靜與心境平和,尤其是唱誦「供養咒」與「結齋偈」,往往在一齋一食間,既完成了滋養色身之需,也完成了對無量眾生的祝福。當然,素齋也是度眾的方便法門之一;許多人進入佛門的因緣,就是因為來到寺院道場,無意間吃了一餐素齋,因為吃得滿心歡喜,不覺之間就親近了佛門。
怎麼樣能可以用素齋來度眾?如何設計宴客的餐點?同樣的餐飲內容,又如何讓大家在席次之間,吃得歡喜融洽?其實不必太計較於一般食譜的幾兩、幾克,雖然也要注重步驟分明、對於刀功火候也有一套入門學問,但功夫純熟之後,主要者,如參禪一般,存乎「一心」而已。
對於各類蔬食的烹調,要有鹹淡、香脆、熟爛的分類,再加上五味調和、色彩美觀,素食也能展現「百味香積」的人間美味。另外,做菜的刀工、
火候、配料,都是需要「一理通,萬理徹」,有時無法用語言傳達,就好比禪的內涵,有時要有妙悟之心,才能領會。
我自己生來就很歡喜煮飯、煮菜,有「典座」(即叢林中負責烹煮大眾齋粥之職稱)的性格,也自覺在烹調方面無師自通。我一生不敢說自己有什麼長處,倒是覺得自己歡喜供養大眾,因此能煮得一手好素菜。
近二十年來,佛光山全球各地的道場,很多地方都設立了「滴水坊」,以方便十方大眾的用餐。佛光山為何要以「滴水坊」為名,開設簡餐服務?一者,滴水如甘露,可以滋養身心;其次是希望激發出每個人內心報恩的能量,能可以「滴水之恩,湧泉以報」。懂得感恩,使得人生豐富美好,內心也會更加的彩色生光。
我深深感覺:煮東西,不只是要把食物煮熟了請人吃,最重要的是要把心意煮出來。從烹煮到品嚐的過程中,其所隱藏的蘊味,從修身到做人,無一不涵融其中;因此,以真誠恭敬之心料理出來的飲食,可以說是最快速、方便,又能讓人領會心意的供養。
經典有云:「三千諸佛,皆出在廚中。」我們每一個負責三餐的人,在廚房烹飪、典座,也能發心像藝術家、文學家的創作一樣,其中有文章舖排的層次、取材的妙用;又像詩歌精要的字句當中,涵蓋於萬有、呈現出情境之美。能夠以美心、美味、美餐來供養大家,那就是最美好的酥酡妙味了。
本書收錄早期佛教文化服務處出版的簡易《素菜譜》,這是為了因應當時對素食有學習意願的人,分別介紹冷盤、湯品、點心以及家常飯菜、麵食烹製法等二百多種叢林菜,也等於是「素食入門書」,通常以簡單易行為主;對於已經是素食人口、或以豐盛宴客為需求的人,可更進一步去體現:素菜要煮得好,除了講求手藝的純熟,還要將供養的誠心融和到菜色裡。
總合前面所言,對於《素菜譜》的出版,所希望的是帶來身心的健康、家庭的和諧,甚至增加整體社會的祥和之氣。就素食的優點,可歸納為六點意義:
一、培養慈悲,二、比較衛生,三、有益健康,
四、增加耐力,五、維護生態,六、促進和平。
祝福大家,日常生活中,能從純樸的素食簡餐裡,品味菜根的清香,增加心靈的寧靜,提升生活的品味,盍興乎來!
是為序。
二○一六年五月
- 第一章 素食冷品的烹調法
- p051 醃西洋芹菜
- p052 拌絲瓜
- p053 拌洋菜
- p054 拌青菜
- p055 拌麵筋(麵腸)
- p056 拌茄子
- p057 醃榨菜
- p058 蘿蔔鬆
- p059 玉堂菜
- p060 醃磨腐
- p061 醃蘿蔔
- p062 醃白筍
- p063 醃百頁
- p064 拌白菜
- p065 拌茭白筍
- p066 醃草頭(金花菜)
- p067 豆腐乾
- p068 拌菜梗
- p069 醃萵苣筍
- p070 醋麵筋(麵腸)
- p071 拌黃瓜
- p072 桂花薑
- p073 蘿蔔絲
- p074 蔓菁菜
- p075 油菜梗
- p076 生豆腐
- p077 白菜心
- p078 菩提瓜
- p079 拌刀豆
- p080 糟乳腐
- p081 毛豆莢
- p082 辣白菜
- p083 醃番茄
- p084 醃茭白筍
- p085 醃嫩筍
- p086 燒長豆
- p087 醃白菜
- p088 醃冬菜心
- p089 炒毛豆
- p090 西瓜皮
- p091 灰料頭
- p092 馬蘭頭
- 第二章 各種炒類的烹調法
- p095 炒乾絲
- p096 炒芥菜
- p097 炒青菜百頁
- p098 炒蔴菇
- p099 炒雪笋
- p100 炒素絲
- p101 炒麵筋(烤麩)
- p102 素燒兒
- p103 炒豆腐乾
- p104 炒百頁塊
- p105 栗子素
- p106 炒素包圓
- p107 炒素積
- p108 炒榨菜
- p109 炒辣椒絲
- p110 炒素腰花
- p111 炒新蠶豆
- p112 油豆腐絲
- p113 炒粉皮
- p114 炒三鮮
- p115 紅燒白菜
- p116 炒莧菜
- p117 炒麵筋包素
- p118 炒黃豆芽
- p119 炒素圓
- p120 炒什錦
- p122 炒磨腐
- p122 煎素餅
- p124 炒菠菜
- p125 炒冬菇
- p126 煎豆腐衣
- p127 燒菌菇
- p128 麵筋藕絲
- p129 蒸茄子
- p130 豆腐鬆
- p131 炒黍筍
- p132 山藥豆皮
- p133 素香豆皮
- p134 炒青辣椒
- p135 素海參
- p136 炒番瓜
- p137 炒冬瓜
- p138 燒謝菜膩
- p139 羅漢菜
- p140 燒神仙茄
- 第三章 各種湯羹的烹調法
- p143 水豆腐花湯
- p144 香菌蓴菜湯
- p145 什錦湯
- p146 菠菜豆腐羹
- p147 菠菜湯
- p148 油麵筋湯
- p149 蔴菇羹
- p150 杏仁豆腐羹
- p151 香菜湯
- p152 豆腐乾絲湯
- p153 燒素三鮮(羹)
- p154 豆腐湯
- p155 香菌豆腐湯
- p156 雪筍湯
- p157 毛豆仁羹
- p158 冬菇豆腐湯
- p159 木耳毛豆羹
- p160 細粉茭白筍湯
- p161 葛仙米湯
- p162 粉皮鬆湯
- p163 豆瓣湯
- p164 粉皮湯
- p165 海帶絲湯
- p166 人參條湯
- p167 蘆筍湯
- p168 三鮮湯
- p170 榨菜湯
- p171 百頁嫩筍湯
- p172 蔴菇湯
- p174 菌子湯
- p175 三絲湯
- p176 凍豆腐湯
- p177 百頁香菌湯
- p178 清筍湯
- p179 馬鈴薯湯
- p180 冬菜湯
- p181 絲瓜湯
- p182 蓴菜羹
- p183 蘿蔔筍絲湯
- p184 刺參湯
- p186 萸玉湯
- p187 薺菜湯
- 第四章 各類糕點麵食的烹調法
- 糕點
- p189 白糖芋艿
- p190 茄絲餅
- p191 燒賣
- p192 蓮子凍
- p193 炒年糕
- p194 重陽糕
- p195 水餃子
- p196 花生小餅
- p197 舂糍糰(麻糬)
- p198 扁豆糕
- p199 水果煎餅
- p200 粢飯糕
- p201 蒸紅菱糕
- p202 粉巧
- p203 蓮花片
- p204 有心湯糰
- p205 粽子
- p206 炒素麵
- p207 可可藕
- p208 荸薺糕
- p209 汆桃片
- p210 楂酪湯
- p211 春捲
- p212 八寶飯
- p213 一品饅
- p214 藕粥
- p215 甜湯
- p216 一稔酥
- p217 黑江豆漿
- p218 人參八寶湯
- p219 豆腐漿
- p220 甜酒釀
- p221 玩月梨羹
- p222 榛栗羹
- p223 松子茶
- p224 杏仁冰
- p225 橘酪湯
- p226 丫頭羹
- p227 糖粥
- p228 鮮枝羹
- p229 薄荷蓮子羹
- p230 素玉蘭片
- p231 杏酪湯
- p232 清涼茶
- p233 蓮子苡仁湯
- p234 糯米綠豆湯
- p235 茨菇片
- 麵食
- p236 饅頭
- p238 水餃
- p240 油餅
- p241 包子
- p242 麵條
- p244 豆沙包子
- p246 青菜餡包子
- 附錄一 望汝康的菜譜
- p247 紅燒素積
- p248 燒獅子球
- p250 烤素兒
- p252 煎春捲
- p254 素火腿
- p256 蒸餃子
- p258 響鮮脆
- p260 三和碧玉
- p262 無盡味
- p264 春豆添丁
- p266 燒乾絲
- p268 燒素海參
- p270 四川泡菜
- p272 大家如意
- p274 素黃魚
- p276 羅漢菜
- p278 羅馬土司
- p280 空心及第
- p282 奶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