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60 四、三大

(一)定義

在《大乘起信論》中,說明眾生心具有三種本質,合稱「三大」。

1.體大:眾生本具的一心,其本體是遍滿宇宙萬有的真如,其體性不生不滅,無迷、悟,染、淨,佛、凡的差別,一味平等。悟而成佛時,即使顯現大智慧光明等,亦不增真如之體;迷而成眾生時,亦不減少真如之體,是本來不增不減的。即豎貫三世、橫遍十方,無限平等,絕對不減,故名為「大」。

2.相大:眾生本具的一心,含藏無量大智慧光明等性功德,具足圓滿,毫末不缺,故名為「大」。

3.用大:因為眾生本具的一心中,具足無量的性功德能策修之,其作用是,在下能生有漏迷界的人天世間的善因果;在上能生無漏悟界的佛陀出世間的善因果。尤其是達到佛陀妙覺之位,則能隨眾生的機緣,出現報、化二身,恰如露滴之處月影映照。因此,吾人之一心,始成世間之善,終成出世間之善。有此作用,故稱為「大」。

(二)說明

宇宙萬法均具備有體、相、用。體是「本體」,相是「現象」,用是「作用」;譬如一個瓷缽,其本體是瓷土,其外表是現象,能盛食物是其作用。

在《大乘起信論》中,指出大乘法即是眾生心,該攝宇宙萬法。大,梵語摩訶衍,有大、多、勝三義。眾生本具的一心,其「體」遍滿宇宙,有廣大義;其「相」有無量性功德,有數量眾多義;其「用」能發生一切善果,有優勝之義,故名之為「大」。乘,運載之義,眾生之心,圓具「三大」,若策勵修養,必能去迷顯悟。三世一切佛,在因位時皆「乘」此一心,到達如來果位,故知此心運載之功,稱之為「乘」。

由此觀之,我們學佛求道,不須求之於高處,也不須求之於遠處,更不須求之於外境,而應反求諸己,策勵奮發,觀照修行。如此則終能撥雲見日,證悟自己本來的面目──佛性真如。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