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76 一、藏經法語

《大正藏》第四十七、四十八冊,收有禪、淨二宗為主的古德文集、語錄,其中多有開示後學學道的名言佳句。今自第四十七冊選錄名句法語,其中一則出自第五十二冊,以為大眾參考。

(一)口誦佛名,如吐珠玉(天堂佛國之報)

口宣教化,如放光明(破人迷暗)

口談無益,如嚼木屑(不如默以養氣)

口好戲謔,如掉刀劍(有時傷人)

口道穢語,如流蛆蟲(地獄畜生之報)

口說善事,如噴清香(稱人長同)

口語誠實,如舒布帛(實濟人用)

口言欺詐,如蒙陷阱(行則誤人)

口稱惡事,如出臭氣(說人短同)
(頁二八九上)

(二)今人有一言稱人,其人終身受賜,福及子孫;有一言陷人,其人終身受害,累及子孫。口業豈不重哉?(頁二八九上)

(三)當思人生在世能有幾時?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未老未病之前,抖擻身心撥棄世事。得一日光景,念一日佛名;得一時工夫,修一時淨業。由他臨命終時,好死、惡死,我之盤纏預辦了也,我之前程穩穩當當了也。若不如此,後悔難追,思之思之。(頁三○○下)

(四)寧以洋銅灌口,不可以破戒之口受人飲食;

寧以熱鐵纏身,不可以破戒之身受人衣服。
(頁三○二中)

(五)世尊說修淨業之因,從聞思修登三摩地,憑信行願入法界門。是以一念興而萬靈知,信心生而諸佛現。纔稱寶號,已投種於蓮胎;一發菩提,即標名於金地。(頁三○六上)

(六)無間修者,身須專禮阿彌陀佛,不雜餘禮;口須專稱阿彌陀佛,不稱餘號,不誦餘經;意須專想阿彌陀佛,不雜餘想。若貪瞋痴來間者,隨犯隨懺,不令隔日、隔念、隔時,常使清淨,亦名無間修也*1。(頁三○一下)

(七)念佛乃諸法之要,孝養為百行之先。孝心即是佛心,孝行無非佛行。欲得道同諸佛,先須孝養二親。(頁三○六下)

(八)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上至一心不亂,下至十念成功。(頁二八七上)

(九)無上佛果,名曰菩提。若發此心,決定成佛。(頁三○七中)

(十)古人求道內求心,求得心空道自親;今人求道外求聲,尋聲逐色轉勞神。勞神復勞神,顛倒何紛紛。(頁六三八上)

(十一)學道之人得者稀,是非長短幾時虧?若憑言語論高下,恰似從前未悟時。(頁六六六下)

(十二)空門有路人皆到,到者方知滋味長;心地不生閒草木,自然身放白毫光。(頁六六六下)

(十三)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2?(頁八九○下)

【註釋】

*1此語出自《淨土或問》,故主張一切起心動念,皆以淨土法門之修習為主。不雜餘念,不稱餘號,不誦餘經,非否定他宗他法之力,乃為增強行者專精行持的道力,故作如是說。

*2聖人設教,乃為開示悟入佛道,所說教理如標月指,指示佛法大意。因此,後人博覽經書,應以資益性識、直觀內心,因指見月,見月指亡為重。否則,終日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只知記取古人言語,作事業資談柄,仍是浪費時日,輕法慢教。

(十四)學道須是鐵漢,著手心頭便判;直趨無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頁八九○下)

(十五)尋牛須訪跡,學道訪無心。跡在牛還在,無心道易尋。所謂無心者,非如土木瓦石頑然無知。謂觸境遇緣,心定不動。不取著諸法,一切處蕩然,無障無礙,無所染汙,亦不住在無染汙處;觀身、觀心,如夢、如幻,亦不住在夢幻虛無之境。到得如此境界,方始謂之真無心。(頁八九○下)

(十六)心火熾然,熠熠不息。貪欲瞋恚痴,繼之如鉤鎖連環,相續不斷。若無猛烈志氣,日月浸久,不覺被五陰魔所攝持。(頁八九六下)

(十七)眾生日用現行無明,順無明則生歡喜,逆無明則生煩惱。

佛菩薩則不然,借無明以為佛事。
(頁九○五下)

(十八)依菩提心大勢力王,不畏障蓋惡道之難。(頁九○六上)

(十九)若起大悲,必定發於菩提之心。心未捨來,一切世間魔及魔民不能為害。(頁九○六上)

(二十)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

信能遠離生死苦,信能必到如來地。
(頁九○九中)

(二一)利根上智之士,身在富貴中,而不被富貴所折困。

能於富貴中,作大饒益,利樂有情。
(頁九○九中)

(二二)道由心悟,不在言傳。(頁九一○上)

(二三)懷讓禪師謂馬祖曰:「汝學心地法門,如下種子;我說法要,譬彼天澤。汝緣合故,當見其道。」(頁九一○中)

(二四)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頁九一一下)

(二五)菩薩摩訶薩,以無障無礙智慧,知一切世間境界,是如來境界。(頁九一二上)

(二六)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可以入道,是方便門。借方便門以入道則可,守方便門而不捨是為病。(頁九一九上)

(二七)寧可破戒如須彌山,不可被邪師薰一邪念。(頁九二二中)

(二八)「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過去事或善或惡,不須思量,思量則障道矣;未來事不須計較,計較則狂亂矣;現在事到面前,或逆或順,亦不須著意,著意則擾方寸矣。(頁九三八上)

(二九)逆境界易打,順境界難打。逆境界者(逆我意者),只消一個忍字,定省少時便過了。順境界直是無儞回避處,如磁石與鐵相偶,彼此不覺合作一處。無情之物尚爾,況現行無明全身在裡許作活計者,當此境界,若無智慧,不覺不知被他引入羅網,卻向裡許要求出路,不亦難乎?所以先聖云:入得世間出世無餘,便是這個道理也。(頁九三八上)

(三十)放曠任其去住,靜鑑覺其源流。(頁九三八中)

(三一)平昔學道,只要於逆順界中受用。逆順現前而生苦惱,大似平昔不曾向個中用心。(頁九三九下)

(三二)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彊名,妄情從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於順逆境中,常作如是觀。
(頁九三九下)

(三三)寧以此身碎如微塵,終不以佛法當人情。(頁九四一下)

(三四)勢不可使盡,福不可受盡;規矩不可行盡,好語不可說盡。好語說盡人必易之,規矩行盡人必繁之;福若受盡緣必孤,勢若使盡禍必至。(頁九五二上)

(三五)諸佛出世,有四種法度眾生。何等為四?

 一者,口說十二部經,即是法施度眾生;二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光明相好,一切眾生但能繫心觀察,無不獲益,是即身業度眾生;三者,有無量德用、神通、道力,種種變化,即是神通力度眾生;四者,諸佛如來有無量名號,若總、若別。其有眾生繫心稱念,莫不除障獲益,皆生佛前,即是名號度眾生。
(頁四上)

(三六)發菩提心者,即是願作佛心。

 願作佛心者,即是度眾生心。

 度眾生心者,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
(頁七下)

(三七)吾以是觀之,(淨土佛國)

智慧者易生,能斷疑故;

禪定者易生,不散亂故;

持戒者易生,遠諸染故;

布施者易生,不有我故;

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

精進者易生,不退轉故;

不造善、不作惡者易生,念純一故。

雖有眾善,若無誠信心、無深心、無回向發願心者,則不得上上品生矣。
(頁一二○上)

(三八)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頁一二○上)

(三九)千般裝點只為半寸之眼,百種音樂只為一豆之耳,沉檀腦麝只為兩竅之鼻,食前方丈只為三寸之舌,妙麗嬌嬈只為臭腐之身,隨順迎逢只為狂蕩之意。若能識破此理,便是無煩惱快樂之人。佛言:眾生無始以來認賊為子,自劫家寶,謂惑六根之賊,而喪真性也。(頁二八一下「六根說」)

(四十)喜怒好惡嗜慾皆情也。養情為惡,縱情為賊,折情為善,滅情為聖。甘其飲食,美其衣服,大其居處,若此之類是謂養情。飲食若流,衣服盡飾,居處無厭,若此之類,是謂縱情。犯之不校,觸之不怒,傷之不怨,是謂折情。犯之、觸之、傷之如空,反生憐憫愚痴之心,是謂滅情。悟此理則心地常淨,如在淨土矣。(頁二八一中「情說」)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