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82 四、四無量

又作四無量心、四等心。是行者為濟度無量眾生,令離苦得樂所應具之四種精神(慈、悲、喜、捨無量)。又修四無量得度欲界天而住於梵處,故又稱四梵住、四梵行、四梵處、四梵堂。

1.別釋

(1)慈無量:緣無量眾生,思惟令彼等得樂之法,而入「慈等至」。

修慈的對象及順序:

*1對自己修持

*2對可敬重者修慈

*3對一切人修慈

*4對怨敵修慈

*5修平等慈

最初不可修慈的對象:

*1不愛的人

*2極愛的朋友

*3中間無關者

*4敵人

*5不應專對異性修習

*6絕對不應對死者修習,為防貪愛及瞋忿之念故。

(2)悲無量:緣無量眾生,思惟令離苦之法,而入「悲等至」,稱之「悲無量」。

修悲無量的對象順序:

*1悲憫自己

*2喜愛者

*3中立者

*4怨敵(逆境者)

*5悲憫一切

(3)喜無量:思惟無量眾生能離苦得樂,於內心深感喜悅,而入「喜等至」。

(4)捨無量:思惟無量眾生一切平等,無有怨親之別,而入「捨等至」。

2.資料來源

《清淨道論》卷九、《解脫道論》第八品、《俱舍論》卷二十九、《增一阿含》四三~四五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七六一上)、《雜阿含》七四三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一九七下)、《中阿含》卷二十一、《說處經》、《大智度論》卷二十。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