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42 二、持具禮佛

坐具,梵語‭ ‬nisīdana 或‭ ‬nisadana,比丘六物之一。音譯尼師壇、尼師但那、𩕳史娜曩,意譯為敷具、舖具、坐臥具、坐衣、襯臥衣、隨坐衣。略稱「具」,即坐臥時敷於地上或臥具上之長方形布,係為防禦地上植物、蟲類,以保護身體,避免三衣及寢具之汙損而作,即有護身、護衣、護眾人床席臥具之作用。

具的用途,唐代道宣律師認為,具是禮佛拜僧所用之具。義淨大師則主張:具乃坐臥所用,不宜敷地拜佛。按照律制,具也是比丘們所必須隨身攜帶的用具。使用時由自己展敷、自己收起,不假他人之手。攜帶時,摺疊安置左臂袈裟之下,或放入衣囊之中。具的沿革,自中古以來,南海諸州以坐具為禮拜之用具,中國、日本皆承此風,其制沿用至今,於拜佛或禮拜師長時敷用之,且產生一定之規制。

持具的禮儀有:持具、展具。「持具」是在大眾排班進入大殿展具禮佛之前,用兩手執持。「展具」分為:展大具、展對摺具、展四摺具、展一字具。過去禪林間有行敷展坐具禮拜者,稱為「展拜」。在登壇或和尚上堂說法時,完成展開坐具三拜者,稱為「大展三拜」。又住持和尚上殿禮佛,是展「對摺具」;當家、清眾禮佛,是展「四摺具」;若是禮拜大德,則隨具一拜,即展「一字具」。

禮,即對佛、菩薩、尊者、長者、佛塔等,表達敬意之行為。在印度,信徒對佛及塔必先行一禮,其次依右轉方向繞巡禮拜,稱為繞佛。道宣《歸敬儀》云:「禮者,履也,敬而已矣。」《法華經》云:「恭敬於塔廟,謙下諸比丘……者是也。」據《大方廣寶篋經》載,「智燈聲聞問文殊言:『云何禮佛?』文殊言:『若見法淨,名見佛淨。若身若心不低不仰,若不低仰正直而住,不動不搖其心寂靜,行寂靜行,是名禮佛。』」

(一)十種禮佛

據《法苑珠林》卷二十〈儀式部〉第七載,中印度勒那摩提三藏傳來「七種禮佛」之法,有是非淺深之不同,欲令人知其中我慢與求名二種禮之非,而歸於身心禮等五種之正。又據《華嚴經疏》云:「勒那三藏說七種禮,今加後三以成圓實。」即勒那三藏所定的七種禮之後,清涼澄觀國師再加了三種禮,總共成為「十種禮佛」,即:

第一種「我慢禮」:謂人禮佛,身雖設拜,而內懷我慢。

第二種「求名禮」:又作唱和禮。謂人禮佛,但為要其修行名譽,而實無殷重之心。

第三種「身心禮」:又作恭敬禮。謂人禮佛,口唱佛名,心存佛之相好,身業翹勤,恭敬供養,無有異念。

第四種「發智清淨禮」:又作無相禮。謂人禮佛,慧心明利達佛境界,內外清淨虛通無礙,禮一佛時即是禮一切諸佛,禮一切諸佛即是禮一佛,以諸佛法身,體本融通,故禮一拜,遍通法界。禮佛如是,禮法、禮僧亦同。

第五種「遍入法界禮」:又作起用禮。謂人禮佛,想自己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諸佛不離我心,我心不離諸佛,性相平等,本無增減,今禮一佛即遍通諸佛,如一室中懸百千鏡,有人觀鏡,鏡皆現像,鏡無不照,影無不現,如是正觀,則功歸法界,德用無邊。

第六種「正觀修誠禮」:又作內觀禮。謂人禮佛,攝心正念,雖對佛身,即是自禮自身佛。

第七種「實相平等禮」:謂人禮佛,猶存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

第八種「大悲禮」:以前之禮,雖然觀智圓明,尚未顯示大悲利生。故此一禮,以明「同體大悲」之心;隨一一禮,皆普代眾生禮,故稱為菩薩之禮。

第九種「總攝禮」:謂融攝前六門由淺至深之禮,以為一種觀想。前面所講八種禮,為什麼只融攝六門呢?因為第一第二,不合禮儀,所以除去不用。現在將第三至第八,總為融攝起來──謂凡欲禮敬者,先須五體投地,殷重接足,即是第三恭敬禮。繼之深入法性,離能禮所禮之相,即是第四無相禮。再繼之以普運身心,禮不可禮之佛,即是第五起用禮。進一步觀想,但禮內佛,不向外求,即是第六內觀禮。更進一步觀想,若內若外,同一實相,即是第七實相禮。若能隨一一禮,普代眾生,即是第八大悲禮。將這六種禮,融為一種觀想,便謂之「總攝禮」。

第十種「無盡禮」:觀入「帝網珠」的境界,能禮之自身,與所禮之佛,皆重重無盡。若依此禮,則一一禮,皆有無盡的功德。

(二)天竺九儀

《西域記》云:「致敬之式,其儀九等。」此為印度古來所行之致敬式。

第一種:發言慰問。

第二種:俯首示敬。

第三種:舉手高揖。

第四種:合掌平拱。

第五種:屈膝。

第六種:長跪。

第七種:手膝踞地。

第八種:五輪俱屈。

第九種:五體投地。

凡斯九等,極唯一拜,跪而讚德,謂之盡敬,遠則稽顙拜手,近則舐足摩踵。(見《禪林象器箋》卷上)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