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7 二、《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是中國俗諺中「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燈讀《壇經》」之要典。本書的流傳甚廣,中國、朝鮮、日本均頗盛行。在西元一○七一年,曾被譯為西夏語。

《六祖壇經》,全一卷,全名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稱《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應韋刺史的邀請,在韶州大梵寺說法的內容,由弟子法海集錄成書,即為本經。所謂「佛經」,是記錄佛陀教化眾生的真理語錄,歷代以來的佛教作品,除了佛經以外,唯一被世人尊稱為「經」的,就是這部傳誦千年的《六祖法寶壇經》。

法海初時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六祖壇經》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六祖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全書敘述了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蹟和啟導門人的言教,共分十門,即:行由、般若、決疑、定慧、坐禪、懺悔、機緣、頓漸、護法、付囑,內容在闡揚南宗禪頓悟、明心見性、三學、無相戒、般若波羅蜜等思想,為中國禪的主流。今將十門大意簡述如下:

(一)行由:敘說六祖之行蹟、得法緣由,以及法性寺印宗法師所說之法要。

(二)般若:謂若識自性即般若,即可見性成佛。

(三)決疑:就達摩與梁武帝之問答,闡釋無功德之義。又辨明念佛往生唯生淨土之旨。並針對在家修行者之問,示以〈無相頌〉。

(四)定慧:解說此法門,以定慧為主,即住於定慧不二之一行三昧。

(五)坐禪:說明坐禪真義。心念不起,謂之坐;內心自性不動,謂之禪。

(六)懺悔:以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香,內自熏,稱為「無相懺悔」。明四弘誓願、無相三皈五戒之旨,而謂見得自性,乃真懺悔。

(七)機緣:記述六祖為無盡藏尼、法海、智常、行思、懷讓、玄覺等,所舉示之法要。

(八)頓漸:說明法本一宗,原無頓漸,然因人有利鈍之差異,故產生頓漸之旨趣。

(九)護法:記載唐中宗神龍元年(七○五)迎請之宣詔(又稱〈宣詔品〉),並為刺使薛簡指示禪法。

(十)付囑:舉示三科三十六種之法門,次揭示真假動靜之偈,末述禪宗傳承次第,囑以遞代流傳,莫令乖誤。‭ ‬

《六祖壇經》,在其實踐上,可歸為: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我們的前念、今念、後念,念念不為境所染著,即是「無念」。以智慧超越一切煩惱,心不著一切處,即是「無住」。離開內、外相對的「相」及「體」,與相對的「用」,即是「無相」。《壇經》還告訴我們,以戒來攝身,以定攝心,依慧指導身心行為的戒、定、慧三無漏學,作為生活的依準。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