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63 三、如龜藏身之喻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有河中草,有龜於中住止。時有野干飢行覓食,遙見龜蟲,疾來捉取。龜蟲見來,即便藏六,野干守伺,冀出頭足,欲取食之。久守,龜蟲永不出頭,亦不出足,野干飢乏,瞋恚而去。

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知魔波旬常伺汝便,冀汝眼著於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念法,欲令出生染著六境。是故,比丘!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執持眼根律儀住,惡魔波旬不得其便,隨出隨緣。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於其六根若出若緣,不得其便,猶如龜蟲,野干不得其便。」(《雜阿含經》一一六七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三一一下)

其餘尚有諸經可參考,今列於下:

1.《雜阿含經》六二○經‭ ,《大正藏》第二冊,頁一七三中。佛說不護六根如猿猴遊於外處,為獵師捕殺喻。‬

2.《雜阿含經》一一七二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三一三中。佛說四毒蛇、五怨、六賊,喻四大、五陰、六根之患。

3.《雜阿含經》一二六○、一二六一經,《大正藏》第二冊,頁三四五下。佛說比丘不護根門,如貓為鼠所食,如杵日用減損喻。

本科作業

請自右列參考經典中,任選一~二則,寫出其經文及感想或啟示。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