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18 一、《阿含經》

一、《阿含經》

《阿含經》是印度原始佛教中佛法的全部,是佛陀所傳下的根本佛法,更是研究佛學的基礎。研讀《阿含經》,可以了解世尊的一代時教,也可以把握世尊所示教(五陰、六處、六界、二十二根)、理(四諦、十二因緣、三法印……)、行(三學、四預流支、三十七菩提分、九淨滅支法、十正行……)、果(四向、四果,辟支弗、菩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本義,是現代人建立正確人生觀的指南。

「阿含」是‭ ‬āgama的梵語音譯,意為教法或傳承。一般都譯為:傳來、法歸、趣無、容受聚集之意。關於四部阿含的傳錄,覺音在《長部‧序》中說:「《長部》由阿難,《中部》由舍利弗,《相應部》是由大迦葉,《增支部》由阿那律分別口傳弘通。」

但在南傳的斯里蘭卡佛教中,卻有五尼柯耶「五阿含」說法。前四部為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與北傳「四部阿含」大體相應,唯多了小部。小部是銅鍱部所傳,稱為《雜藏》,其內容共分十五部:

(一)小誦。

(二)法句。漢譯有:《法句經》、《法句譬喻經》、《出曜經》等。

(三)自說。

(四)如是語。漢譯有:《本事經》。

(五)經集。漢譯有:《義足經》。

(六)天宮事。

(七)餓鬼事。漢譯有《佛說鬼問目連經》、《佛說雜藏經》、《餓鬼報應經》等。

(八)長老偈。

(九)長老尼偈。

(十)本生。漢譯有:《六度集經》、《生經》、《菩薩本行經》等。

(十一)義釋。

(十二)無礙解道。

(十三)譬喻。

(十四)佛種姓。

(十五)行藏。

四部《阿含》的內容為:

(一)《雜阿含》:說甚深法義為主,坐禪人所習,在顯揚正義。共五十卷,是「說一切有部」所傳誦。

(二)《中阿含》:以分別、抉擇為主,為利根眾生說甚深法義,是學問者所習。共六十卷,是「說一切有部」所傳誦。

(三)《長阿含》:以佛陀超越天、魔、梵為主,破諸外道。共二十二卷,是「分別說系」所傳誦。

(四)《增一阿含》:為諸天、世人隨時說法,勸化人所習。共五十一卷,是「大眾部末派」、「上座部」、「分別說部」、「銅鍱部」所傳誦。

覺音在「四部」注釋中,提到「四部阿含」的特色:

(一)《長部注》:吉祥悅意,是屬於「世界悉檀」。

(二)《中部注》:破斥猶豫,是屬於「對治悉檀」。

(三)《相應部注》:顯揚真義,是屬於「第一義悉檀」。

(四)《增支部注》:滿足希求,是屬於「各各為人悉檀」。

四部《阿含》中,《雜阿含》是一切「事契經」的根本。大乘空宗的龍樹菩薩以《阿含》為主而造《中論》,又在釋經的《大智度論》中,多處引用《阿含》為經證。大乘有宗的無著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其中〈攝事分﹀從八十五卷至九十八卷,共十四卷,是「事契經」的抉擇宗要,就是今《雜阿含》的核心部分。由此可見,《阿含經》在佛法中的地位了。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