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32 【科目一】經論介紹(8):《洛陽伽藍記》

各位仁者:

中國自漢人朱士行出家後,西行求法者如:法顯、智猛、曇無竭、康法朗……等接踵而起;西域來華高僧也日漸增多,於是各地建寺院、起佛塔之風起,因而帶動了佛教建築的發展。唐代杜牧的〈江南春〉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說明了在南北朝時代,僅南朝時期寺院就有數百多間,‭ 而中國的佛教塔寺究竟有多少?實在無法計算!‬

這一期的經論介紹,向各位介紹與佛教建築史有密切關係的《洛陽伽藍記》,內容旨在說明南北朝時代的佛教中心──洛陽,其梵剎盛況及沒落的變遷,為研究佛教建築史很好的參考範本。

一、書題與作者

洛陽:地名,位於河南黃河南方,共計一萬五千二百三十平方公里,是中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五代、唐等朝代之首都,與長安同為中國歷史上重要都城。東漢永平十年(六七),明帝派使者至西域廣求佛像及經典,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至洛陽,故「洛陽」是中國佛教的發祥地,有其歷史地位。

伽藍:梵名‭ ‬saṃghārāma,全譯為「僧伽藍摩」,意譯為「眾園」,又稱「僧園」、「僧院」,指僧眾所居的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處為「寺院」或「堂舍」。

記:即將事物的情形描寫下來,稱為「記」。

《洛陽伽藍記》凡五卷,東魏楊衒之撰,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楊衒之,北平(河北滿城)人,北朝散文家(《史通》及晁公武之《讀書志》中作羊衒之),生卒年月不詳,生平事蹟可考者甚少,只能從其自序中得知其在北魏時曾任「撫軍司馬」和「奉朝請」,還曾任郡守、祕書監等職。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寺塔大興,據文獻記載,僅南朝首都建康就有佛寺五百多所;北魏境內佛寺則多達三萬多所……。北魏滅亡後,楊衒之重遊洛陽,目睹貴族王公耗費巨資所建的「招提櫛比、寶塔駢羅」的佛寺,因戰亂而變成一片廢墟,滿目淒涼,不禁觸景生情,因而著《洛陽伽藍記》,一方面記錄洛陽及城郊諸大寺之建寺緣起及建築結構等,一方面對世事變遷及國家興衰存亡,發出了內心的感慨,藉以引起後人的注意。

二、版本與流傳

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後,「寺廟」就深深的影響著中國的文化政治、民情風俗、歷史社會、藝術建築、地理沿革、人物風貌……等,故要探討中國的社會環境,對寺廟的了解,則占很重要的一環。

主要在敘述北魏遷都洛陽時期(四九五~五三五)佛教寺院興廢的《洛陽伽藍記》,內容皆是作者楊衒之的聞見紀錄,書中敘及北魏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鬥爭,和北魏末期爾朱榮叛亂等事,委實詳盡。卷五中保留了宋雲、慧生出使西域的紀錄……,可為研究古代中亞地理,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參考,有許多地方還可補正史之不足。所以歷代以來的史學家都非常注重此書。

《洛陽伽藍記》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明代有如隱堂本、古今逸史本(吳琯刻),《大正藏》就是根據如隱堂本排印。清代有漢魏叢書本、真意堂叢書活字本等多種。

今人主要有周祖謀的校釋本,和范祥雍的校註本。商務印書館、廣文書局、世界書局等,均有單行本發行。

三、價值與貢獻

洛陽之所以在史學上,尤其在佛教史上為人所重視,是因為:

(一)在洛陽所建之白馬寺,相傳寺式係模仿印度祇園精舍,寺中有塔,殿內有壁畫。攝摩騰與竺法蘭在此譯出的《四十二章經》,為漢譯佛典中最早一部經典;是中國寺院的發祥地,其遺跡至今尚保存有傳統佛教之建築風貌。

(二)五世紀之經典翻譯大都在洛陽舉行,來華之印度僧人,如康僧鎧、竺法護、佛圖澄、菩提流支、勒那摩提、佛陀扇多等,均與洛陽有密切關係。

(三)洛陽龍門石窟的鑿建,帶動了佛教建築物的興建風氣,如熙平元年(五一六)孝明帝所建立的永寧寺,是由靈太后親自率百官奠基,寺內有九層浮屠一所,架木為之舉高九十丈,上有金剎復高十丈,此浮屠各層皆有翹角,在每個角上都掛有金鐸,上下共有一百二十個……,百里之遙可見,規模不僅壯麗,式樣更為完備,其僧房可容納千人以上……。

宣武帝於正光年間(五二○~五二四)所建造的景明寺,其華麗程度與永寧寺相當。

本書以洛陽的寺院為綱目,除詳述當時佛教之興衰外,還廣泛的涉及了當代國家政治、社會體制、風俗習慣等。內容中有一段描寫四月八日佛誕節的情形:「時金花映日,寶蓋浮雲,幡幢若林,香煙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沙門見此,唱言佛國……。」

故要研究北魏時期的民間風俗,洛陽城市的建制、街坊、里巷及佛教建築,《洛陽伽藍記》是一本極為珍貴的史料。

四、內容及大意

《洛陽伽藍記》五卷,首先在序文中,表列洛陽十二城門的名稱方向,勾出城市輪廓,然後依遠近為序,先從城內寺院寫起,次及城外,由東南西北依次記述。

卷一:

敘述洛陽城內的永寧寺、建中寺、長秋寺、瑤光寺、景樂寺、昭儀尼寺、胡統寺、修梵寺、景林寺、司農寺等十所伽藍。

卷二:

敘述洛陽城東的明懸尼寺、龍華寺、瓔珞寺、宗聖寺、崇真寺、魏昌尼寺、景興尼寺、莊嚴寺、秦太上君寺、正始寺、平等寺、景寧寺等伽藍。

卷三:

敘述洛陽城南的景明寺、大統寺、報德寺、歸正寺、菩提寺、高陽王寺、崇虛寺等伽藍。

卷四:

敘述洛陽城西的沖覺寺、宣忠寺、白馬寺、寶光寺、法雲寺、開善寺、追光寺、融覺寺、大覺寺、永明寺等伽藍。

卷五:敘述洛陽城北的禪虛寺、凝圓寺等伽藍。

共計彙集洛陽城內外數十餘所伽藍之有關建寺緣起、地理掌故、寺院地勢、風景環境、建築規模等,為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築,奠定了一個很好的藍本。

本科作業

一、一所寺院的建築,須具備七種硬體設備,俗稱「七堂伽藍」,是指哪些建築?

二、以目前的社會形態,寺院在佛教弘化及度眾的需要上,要增加那些設備?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