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103 三、《大乘起信論》

縱然教界、學者專家對此書的考證問題,有諸多的爭議,但在宗教層面上,它的思想影響中國佛教傳統思想極深,是歷來各宗所依用重要經論之一。如華嚴、天台、禪宗、淨土、密宗等皆深受其影響。

《大乘起信論》全一卷,又稱《起信論》,相傳為馬鳴菩薩所造,南朝梁真諦(四九九~五六九)所譯,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所謂「大乘」,即相對於小乘;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佛果為修學目標。本論之大乘(法)乃指眾生心或阿賴耶。此眾生心,體大,本性為真如,和佛一樣;相大,具有無量功德,若完全顯現發揮,即是佛。

「起信」,對大乘法生起信心。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論」,為闡述佛所說之經教者,多半為佛弟子之著述、學說思想。本論之意,即是說明眾生與佛無異,皆具如來佛性;又眾生如何從實踐中,將本具的清淨心──如來藏顯現出來。

本書是從如來藏思想的立場,闡明菩薩、凡夫等發心修行之相。係從理論、實踐兩方面,歸結大乘佛教之中心思想,為佛教思想之重要入門書。全論分為五篇:一、因緣分;二、立義分;三、解釋分;四、修行信心分;五、勸修利益分。今將其組織簡明如下:

(一)序分:對三寶、大乘的皈敬。

(二)正宗分

1.因緣分:敘說造論的八種因緣。

2.立義分:總體概括一心開二門,成三大。

3.解釋分:本論解釋部分,占本論四分之三篇幅,分為三部分。

(1)顯示正義:分別有心真如、心生滅二門。

(2)對治邪執:對治我、法二執,及破斥五種的人、我見。

 (3)分別發趣道相:說明菩薩之發心修行的過程。又分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三種。

4.修行信心分:說明十信以下的凡夫之信心修行;說信真如、佛、法、僧四種信,及施、戒、忍、進、止觀等五行。

5.勸修利益分:@水說明信、謗、損益及勸修念阿彌陀佛,往生西方淨土。

(三)流通分:回向頌。

以上,序分是屬「信」,正宗分中的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為「解」,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是屬「行」,最後的流通分,屬「證」。本論是徹底徹尾的唯心論,所指的眾生心,含攝淨識、染識;現象生起是生滅雜染,而本質是不生不滅、清淨的,所以唯心又是真常的。本論又統一了阿賴耶緣起與無明緣起,說明生死雜染的迷妄。又從法界真如與般若的統一中,說明覺悟與清淨。故以法界為本,即以般若為本,是本論的特色。甚至對於眾生心,不但含攝了「色」,而且統一了理性和事相,即有為與無為,把理性和事相,物質和精神,都統一於眾生心,更為本論極大之特色,這也是研究此論時所必須注意的。

本網站由 佛光山資訊中心 協助製作
Copyright © 著作權 佛光山 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