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 首頁 /
- 第三類【教科書】 /
- 104-111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共8冊) /
- 108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5 /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二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
- p034 【科目三】佛學問答(12):常見的法器用物 /
- p034 二五問:佛教叢林中常見的法器用物有些什麼?
p034 二五問:佛教叢林中常見的法器用物有些什麼?
一、法器之義
凡寺院有關莊嚴佛壇,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或佛子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總稱為「法器」,又稱佛器、佛具、道具。
二、法器用途
按目前佛教叢林中常見慣用的法器,以其起源、意義、典故、經典依據,分別介紹。
三、介紹十二類常見的法器用物
(一)頭陀用物
楊柳枝、澡豆(洗粉)、三衣(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水瓶、缽、坐具、錫杖、香爐、奩(香匣)、漉水囊、手巾、刀子(小刀)、火燧、鑷子、繩床、經律、佛像、菩薩像等十八種。
1.起源:行頭陀或遊歷諸方時,大乘比丘所常攜帶之十八種道具。
2.意義:參禪的人,東西越少越好,所謂「衣單二斤半,隨身十八物」。用於比丘修行生活中,除此外不另蓄他物,以簡單物具修鍊身心,摒棄貪欲。(見《星雲大師講演集》(四),頁三八七)
3.依據經典:《梵網經》卷下、《十二頭陀經》、《善見律毗婆沙》卷六、《顯揚聖教論》卷十三、《慧琳音義》卷四十、《佛光大辭典》,頁六三六三、三六七。
(二)錫杖缽盂
錫杖,梵語隙棄羅。《十誦律》中又稱「聲杖」,因振杖時出聲如錫。
缽盂,梵語缽和羅,乃僧尼常持之如法食器。
1.起源
(1)《得道梯橙錫杖經》:「……佛告比丘:汝等應受持錫杖。所以者何?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執故。……。迦葉白佛:何名『錫杖』?佛言:錫者輕也;倚依是杖,除煩惱、出三界故。錫者明也,得智明故。錫者醒也,醒悟三界結使故。錫者疏也……。」
(2)《佛本行集經》:「佛初成道,北天竺有二商主,奉佛麨酪蜜摶。世尊思惟:往昔諸佛,悉皆受持缽器;我今當以何器受商主食?時四天王,疾以金缽奉上……。」
2.意義
(1)比丘持錫杖用以防身,於白衣舍前振錫,可令施主出應。及至後世祖師大德,更振錫舉杖,啟示玄機、指點妙義。
(2)比丘持此應器(缽盂),受人天供養,又為應腹分量而食。佛制日中托缽乞食,不揀食物精粗。並以「一缽千家飯,孤僧萬里遊」為雲水生活之灑脫自在。
3.典故
(1)《洛陽伽藍記》卷五:「如來錫杖,長一丈七尺,以水筩盛置。此杖表面,金箔裝貼,杖身輕重莫測;重時百人莫舉,輕時二人可提。」
(2)《勝天王般若經》、《大智度論》均載四天王獻缽於菩薩及三世諸佛。
4.依據經典
(1)錫杖:《錫杖經》、《三千威儀經》、《五戒威儀經》、《四分律》、《十誦律》、《毗奈耶雜事》、《禪林象器箋》。
(2)缽盂:《四分律》、《五分律》、《佛本行集經》、《勝天王般若經》、《大智度論》、《禪林象器箋》。
(三)犍槌法器
又作犍椎、犍地。為寺院中敲打用之報時、讚誦器具。舉凡各種鐘、鼓、磬、木魚、鐺、鉿、鐃鈸、鈴鐸、金剛杵、板等木製或銅製均是。
《五分律》云:「隨有瓦木銅鐵,鳴者,皆名犍地。」上堂說法前之擊磬,謂之椎(白椎時云:法筵龍象眾,當觀第一義。)說畢擊磬,謂之結椎(結椎時云: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1.起源:依《五分律》卷十八載:「諸比丘布薩時,若到時不集,荒廢坐禪行道,佛乃唱時至,敲打犍槌或擊鼓、吹螺集眾。」
2.意義
(1)鐘:梵鐘懸掛在鐘樓頂層,半鐘則掛在佛堂後門簷下。
《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大鐘,叢林號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
《增一阿含》:「若打鐘時,一切惡道諸苦,並得停止。」
⑵鼓:早起夜寢時,擊鐘鳴鼓作為號令。並進而配合讚誦唱念,以為伎樂供養、莊嚴道場。
(3)磬:為犍槌中的主腦,在寺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以擊磬為號令,指揮大眾進退起止。
(4)木魚:魚晝夜長醒,刻木象形擊之,所以警昏惰也。
(5)鐺鉿:佛事在讚誦或儀節中所使用的唄器。兩種法器皆使用銅片製成,須兩者配合板眼節拍敲擊,有照面鐺子及平胸鉿子之稱。
(6)鐃鈸:凡維那揖住持、兩序,出班上香時,藏殿祝贊轉輪時,行者鳴之。遇迎引送亡時,行者披剃,大眾行道,接新住持入院時,皆鳴之。
(7)鈴鐸:乃真言宗(密宗)、天台宗的唄器,主要用義在引魂、禮懺,最常見的場合是瑜伽燄口施食。
(8)金剛杵:又叫降魔杵,掌握此杵,安住於佛之金剛智慧。
3.典故:《付法藏傳》卷五:「古月支國王,因與安息國戰,殺人九億。因惡報故,死後化為千頭大魚,劍輪繞身砍頭。隨砍復生,極痛難忍。往求羅漢僧常擊鐘聲,以息其苦。」
《大唐西域記》卷一:「迦膩色迦王受惡龍請,建寺鳴鐘,息其瞋心。」
《高僧傳》云:「有一亡者,通夢其妻曰:『我病死,生於地獄,幸賴禪定寺僧智興鳴鐘,響震幽冥,同受苦者,一時解脫。』」
《釋門歸敬儀》云:「聲駐軍馬,由與鈴供。」記載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唄比丘。唄比丘於多生多世前,曾布施風鈴懸於佛塔簷下,因而感得生生世世音聲清雅,足以感動禽獸的果報。
4.依據經典:《禪林象器箋》〈唄器門〉、《敕修百丈清規》卷八〈法器章〉,《五分律》、《佛教常用「唄器、器物、服裝」簡述》祥雲法師著、《佛光大辭典》頁四九五七中、頁五五二一。
(四)供器莊嚴
寺院中各種供佛器具用以美化莊嚴壇場,另表佛子虔誠恭敬供養之心。一般佛殿中的供器莊嚴有分兩種,一、供器:香、花、香爐、燭台、燈籠、佛飯器、茶湯器、水瓶(淨瓶)、花籠、盤、棹、几。二、莊嚴:幡、天蓋(傘)、斗帳、花鬘、佛龕、花瓶。
⒈起源:佛世時,護法者常供養佛陀及諸弟子衣服、飲食、臥具、湯藥等日常必需之物,並供養林苑精舍等。佛陀滅度後,佛法僧三寶同受尊重、供養,佛教徒更造立佛像,供養飲食、伎樂及諸種莊嚴飾物。
2.意義
(1)幡:《維摩經註》云:「破敵外國則豎勝幡;道場降魔亦表其勝相。」幡是用來顯示佛及菩薩降魔的威德。《灌頂經》:「我今亦造作黃幡,常懸於剎上。獲福德,離八難之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幡的用途種類繁多,功德亦殊。(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九八一中、六五六八上、《佛具辭典》(常春樹書坊),頁二二四)
⑵傘蓋:張掛於佛、菩薩像頂,以示莊嚴之佛天蓋。在《毗尼母經》云:「比丘不得執蓋而行,惟老病者除外。」《撰集百緣經》卷二,描述頻婆娑羅王皈依佛陀,欲請佛陀入城時,說道:「將諸群臣,各執傘蓋,蔽護佛及眾僧,以入王舍城。」可見傘蓋是不隨便使用的。(見《佛具辭典》,頁一八七)
(3)斗帳:覆掛於佛像前之斗形帷帳。(見《佛光大辭典》,頁一四三二中、二六三一下)
(4)花鬘:用彩帶將花串成環狀之莊嚴飾具。
(5)佛龕:安置佛像之箱形龕,其質材精美,或彩漆、或貼金箔。
(6)花瓶:佛前供花使用之器,與燭台、香爐為佛案上的三種必備供具,合稱「三具足」。
(7)燭台:為插放蠟燭,以便點燃照明;提升蠟燭高度,使光亮放寬。
(8)香爐:焚香之器。也是大乘比丘隨身攜帶頭陀十八物之一。其質材、種類、形狀、大小式樣繁多。(見《佛教常見唄器、器物、服裝簡述》、《佛光大辭典》,頁三七)
在《法華經》〈分別功德品〉、《金光明最勝經》第六、《淨飯王般涅槃經》、《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六等典籍,都曾提到香爐。
3.典故
(1)香: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穢氣、驅逐蚊蚋、正念清神、表申誠敬等作用。《禪林象器箋》〈器物門〉:「或言仙香;雜抹眾香,加糊粘造之。其炷煙長久,故稱仙香;又云長壽香。其製纖長如線,故稱線香。」
因香的動用行使不同,而有不同之名謂。如:佛前焚香,稱做燒香;舉行法會,頒賦眾僧稱做「行香」;吊掛屋中,薰除穢臭,稱做「懸香」;朋侶雅會,比試香質優劣,稱做「鬥香」。燒香供佛是一種虔誠的禮儀、福德的莊嚴,主要的是能藉物徵心、體認自性的功德。
⑵燈:燈的使用緣起,見《四分律》第五十;寺院中點燈熄燈的規定,見《摩訶僧祇律》第三十五;燈的稱謂,見《法華經》〈陀羅尼品〉、《華嚴經》第十六、《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大智度論》第三十。
奉施明燈,除供養三寶、護持道場外,更隱含一層以燈破闇,象徵以智除惑之深義。如《華嚴經》第七十七〈入法界品〉,善財童子所點燃的法燈,乃是「以信為炷、慈悲為油、以念為器、功德為光」,故能除滅三毒之暗。
(五)香板戒尺
香板,木料所製,形似寶劍,是維護寺院清規、懲罰違犯律儀的器物。
戒尺,於皈依、剃度、傳戒、說法、瑜伽燄口施食、三時繫念佛事等,諸法會儀式中,警覺大眾或安定法會秩序所用之法器。(見《佛光大辭典》,頁二九○四上)
1.起源:香板,據傳清雍正皇帝非常仰慕康熙年間一位高僧玉琳國師,無奈國師早已圓寂,乃派人四處尋找其後代得法門人,以便親近護持。那時有一位住在高旻寺的癩頭和尚,自稱是國師的徒孫,於是迎請進京城面見皇帝。雍正見他其貌不揚、道不出眾,非常不悅,說他有辱祖宗。於是在宮中闢一靜室,限他七日內究明大事,並在門上掛一寶劍,云:「七日內,若不開悟,就以此劍斬斷頭顱。」此僧情急之下,拚命參究,於第七天末了,終於開悟,並喊道:「快拿寶劍來,我要去斬萬歲爺的頭。」由此掌故,後來各寺院就用木板做成類似寶劍的香板以警策禪人。
2.意義:香板的名稱,以使用之不同而有下列幾種:用以警策用功辦道者,稱「警策香板」;用以懲誡違規者,稱「清規香板」;用以警醒坐禪昏沉者稱「巡香香板」;於禪七中使用者,稱為「監香香板」。一般係由方丈、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維那、知客、糾察等職事所持用。
3.依據經典:《禪林象器箋》〈唄器門〉、《敕修百丈清規》〈大眾章〉、〈沙彌得度條〉、〈金山共住規約〉。
(六)晨鐘暮鼓
鐘鼓均為佛門中的犍槌法器,有報時、集眾的功用。一般寺院中,鐘與鼓相對,安置於大殿前之左右兩方(以佛像之左右方為準),故自古有「左鐘右鼓」之稱。
1.起源
(1)鐘:中國自古即有銅鐘之製作,在《廣弘明集》卷二十八、《續高僧傳》卷二十九,均載梵鐘之造立頻仍。(見《佛光大辭典》,頁六八三九)。
⑵鼓:鼓的製造也是先哲們的創作,有些則是從西域流傳過來。在佛教很多經典中也都可看到;如:《中阿含經》卷二十五《苦陰經》、《金光明最勝經》第二〈夢見金鼓懺悔品〉、《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大般涅槃經》卷上、《華嚴經》、《五分律》等。
2.意義
(1)鐘
*1《百丈清規》云:「大鐘引杵宜緩,聲揚欲長,凡三通,各三十六下,總一百八下,起止三下稍緊。鳴鐘行者想念偈云:『願此鐘聲超法界,鐵圍幽暗悉皆聞;聞塵清淨證圓通,一切眾生成正覺。』」
*2《禪苑清規》〈警眾〉云:「打大鐘之法,先輕手擬鐘三下,慢十八聲、緊十八聲,三緊、三慢共一百八聲。當職行者燒香禮拜誦偈訖,然後擊之,偈云:『三塗八難,息苦停酸;法界眾生,聞聲悟道。』念竟即時輟之。」
在《禪林象器箋》卷下也有百八鐘、入堂鐘、放早參鐘、斂鐘、放參鐘、下堂鐘、僧堂鐘、定鐘、粥罷鐘、殿鐘、集眾鐘、昏鐘、大鐘等介紹。
⑵鼓:鼓的種類有羯鼓、魚鼓、雲鼓、搖鼓、金鼓、石鼓、懸鼓等,其用途則可分為:齋鼓(食時所用之雲鼓)、浴鼓(浴時所用)、誦經、梵唄(佛教聲樂)等。(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七一二)
3.典故:見前(三)項「犍槌法器」。
(七)長衫僧鞋
長衫,又稱長褂。為僧眾之常服,仿唐裝而於斜襟之部分加以割截、縫綴,以表徵福田、百衲之意。
僧鞋,亦名羅漢鞋、草鞋、爬山虎。前面是破開來的三條梁子鎖成的,有種警覺之義:出家人穿了它,每當低頭一看的時候,即見到破相,表徵時時了知世間上一切事物的無常,因此都要「看破」。
1.起源:佛世時,已允許僧眾著鞋。據《央掘摩羅經》卷四載,比丘可以受持死牛之皮所做之革履。據《四門歸敬儀》卷下載,於印度,僧眾參謁上尊時,須脫鞋行禮。
2.意義:僧眾於僧鞋外,亦著僧襪。依《釋氏要覽》卷上襪條所載,比丘因天寒而得著襪,襪亦屬於衣。中國之僧襪,即長簡形之古裝布襪,一般多稱「羅漢襪」,以灰色為主。另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四中載,鞋襪等為比丘百一物之一。
3.依據經典:《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卷十六、《敕修百丈清規》卷五、《裝包》卷六、《日用軌範》、《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八)傘蓋幢幡
傘蓋,乃遮日防雨之傘。
幢幡,又作寶幢、天幢、法幢。為旗之一種,用以莊嚴佛菩薩及道場。
1.起源:原為武人在戰場上用以統領軍旅、顯揚軍威之物,佛教則取之以顯示佛菩薩降魔之威德。
2.意義
(1)傘蓋:其柄附於外面上部之懸蓋,稱天蓋。亦有作圓筒形絲帛製品,高懸於佛座或高座之上,為佛殿之莊嚴具。(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九一○中)
⑵幢:表智慧,有摧破魔軍煩惱之義。幡,表降魔、延壽等福德。如《撰集百緣經》卷七〈布施佛幡緣〉謂:「波多迦比丘於過去世為毗婆尸佛造長幡,得於九十一劫中不墮地獄、畜生、餓鬼等惡道,於天上人間,常有幡蓋覆陰其上,受天之福樂。」《灌頂經》卷十一亦謂:「造幡能獲福德,離八難之苦,得生十方諸佛淨土。」又《灌頂經》卷十二謂:「造五色神幡,並燃燈不熄,能脫離病苦,延續壽命。」(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九八○中)
3.依據經典
(1)傘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釋氏要覽》卷中、《無緣慈悲集》卷上。
⑵幢幡:《佛所行讚》卷一、《八十華嚴》卷二十六、《無量壽經》卷上、《大日經疏》卷六、《慧琳音義》卷二十九、《密教法具便覽》、《雜阿含》卷二十五、《陀羅尼集經》卷三、《經律異相》卷六、《釋迦譜》卷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
(九)經櫥藏閣
經櫥,貯經書、道具、眾僧衣服之器。在其僧堂者,稱為函櫃;在眾寮者,稱為經櫃。眾寮是看經之所,故作經櫃。
藏閣,指收藏經典之殿堂。有經庫、經堂、經房、經閣、藏閣、藏殿、法寶殿、修多羅藏、大藏經樓等名稱。(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五五七中、六六一○)
1.起源:中國自南北朝開始即有經藏之造立,一般寺院收藏佛典方式有二種。
(1)為輪藏,即於經棚中設置機軸,以供迴轉。
⑵為普通排排並列之書架。自南北朝以降,輪藏、經藏即已普遍流行,全國各大寺院漸於諸堂伽藍增建經樓,是為總集一山一寺歷代相承法寶經典之館庫。(見《佛光大辭典》,頁二七○○上)
2.意義:宋代以後,因《大藏經》之開版,各地珍藏藏經之經樓普遍增加。尤以規模較大之經樓,其珍藏者並不限於《大藏經》或佛教典籍,舉凡益於研習內學之傳統世典,皆為藏納之列。時至今日,演化為現代各佛教道場中之圖書館。
3.依據經典:《敕修百丈清規》卷下〈大眾章‧亡僧‧抄劄衣缽〉、〈節臘章.眾寮結解特為眾湯〉。《禪苑清規》卷三〈藏主條〉、《佛祖統紀》卷三十四、《護法錄》卷四、卷五、《釋門正統》〈塔廟志〉、《考信錄》卷四。
(十)寶塔舍利
塔,梵語 stūpa,音譯窣堵波,略譯作塔婆、兜婆、佛圖、浮屠、佛塔。意譯作高顯處、功德聚、方墳、圓塚、墳陵、塔廟、歸宗、聚相。為「頂」、「堆土」之義。
舍利,即死屍、遺骨之意。通常指佛陀之遺骨,而稱佛骨、佛舍利,其後亦指高僧圓寂後焚燒所遺之骨頭。(見《佛光大辭典》,頁三四九五上、三五○二上)
1.起源:《十誦律》卷五十六載,須達長者曾求取佛陀之髮與爪,以之起塔供養;另如《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載,波斯匿王仿效佛陀,建立迦葉佛塔禮拜供養。於佛陀入滅後,則有波婆國、遮羅頗國、羅摩伽國等八國,由香姓婆羅門八分佛陀舍利,八國各自奉歸起塔供養,此即建造「窣堵波」之嚆矢。(見《佛光大辭典》,頁五四二一)
2.意義:《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又安置佛舍利之寶塔,稱為舍利塔。
蓋禮拜遺身舍利之趣旨,與禮拜佛成道之菩提樹、金剛寶座、佛經行之足跡等皆同,即欲結下值佛聞法之因緣而速成菩提之意。
3.典故:《出三藏記集》卷十三載,康僧會至江東見吳王孫權,王問佛法之靈驗事,乃祈三七日,感得舍利。王命力士以鐵鎚砧擊之,無絲毫異狀,大為歎服,遂創立建初寺。
《日本書紀》卷二十「敏達天皇十三年條」載,司馬達等於所設齋會中感得舍利,呈與大臣蘇我馬子,馬子嘗試以鐵鎚擊之而不壞,投入水中而不沉。
4.依據經典:《雜阿含》卷二十三、《佛般泥洹經》卷下、《佛本行集經》卷七、《大品般若經》卷十〈法稱品〉、《寶篋印陀羅尼經》、《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十誦律》卷六十、《法華經玄贊》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之一、《廣弘明集》卷一、《洛陽伽藍記》卷五、《慧琳音義》卷二十七。
(十一)牌位文疏
牌位,為書寫姓名以便祭祀之長方型木牌。又作位牌、神板、主牌、靈牌、神主。
文疏,法會時,於佛前表白發願意趣,又作宣疏。
1.起源
(1)牌位:源於儒家,儒禮於長約十至四十公分之長方型木牌上書寫亡者之官位及姓名,使神靈有所棲止。此風俗沿襲至東漢,其後,宋朝時佛教禪門用之。
⑵文疏:《釋氏要覽》卷上:「疏子,即祝佛之文也。蓋疏通施主今辰之意也。夫祝辭不敢以小為大,故修辭者必需確實,則不可夸誕詭妄,自貽伊戚。」
2.意義
(1)牌位:供牌位最多的地方是寺院中的功德堂。另外有一種「長生祿位」,其形狀相同,只是前者用黃色的紙做成,代表亡者的超薦蓮位;而後者用紅色的紙作成,上面表寫祈禱者延年益壽、消災集福。紅紙與黃紙可說是表明生與死的分界線。另,日本於鎌倉時代以後延用各種不同的牌位。(見《佛光大辭典》,頁五一四八上)
⑵文疏:有關文疏的使用意義,在《禪苑清規》卷六中〈筵齋〉(《卍續藏》第一一一冊,四五四下)謂:「法事唱禮,維那宣疏。」又寺院中敘述勸請名德前來住持之文疏,稱「山門疏」;製疏賀新命同門人入院之疏,稱「同門疏」;敘鄰近諸山新住持入寺之疏,稱「諸山疏」。尚有江湖疏、道舊疏、法眷疏、方外疏等。讚歎佛祖、高僧名德之言語,稱為「疏語」。(見《佛光大辭典》,頁四七三九上)
3.典故:《敕修百丈清規》卷三〈遷化〉(《大正藏》第四八冊,一一二九上):「每日三時上茶湯,集眾諷經。俟迎牌位入祖堂則止,或待新住持至,方入祖堂有佛事。」
4.依據經典:《禪林象器箋》〈圖牌門〉、《禪林象器箋》〈文疏門〉、《敕修百丈清規》卷一〈聖節〉。
(十二)籤筒紙箔
籤,為卜測吉凶禍福或裁決其事,於竹、木、紙片上記下文字或記號,或撚紙成丸狀,拈取其一,以憑取決之。
紙箔,又作陰錢、寓錢、冥錢,乃世人贈予亡者於陰間使用的財物。
1.起源
(1)籤筒:源起於上古戰國時代的太卜官,為卜官的首長所運用,後來卜官制度廢除,才慢慢傳入民間。
⑵紙箔:並不是佛教的產物,而是民間的風俗相傳。相傳蔡倫造紙的時候,費了種種苦心,才把紙發明出來,哪知一張張的紙造出來,人們卻不知用途,沒有一個人買。蔡倫情急智生,和老婆商量,自己裝病逝世,叫老婆出去傳告丈夫已死的消息,等到弔喪問唁時,再將發明的紙燃燒起來,自己則從床上大叫一聲跳起,說是這些紙燒了以後,到陰間就變成金銀財寶,閻王受了賄賂,放他還陽。他的計策相當成功,於是大家知道好處後就紛紛購買,風俗也留傳下來。
2.意義
(1)籤筒:籤為求神卜測所使用的竹片,俗以竹籤置於筒中,祈神時抽取之,以判斷吉凶。但佛門是反對占卜星宿的,人的一生命運吉凶,操之自我的因果。「總是前途莫心勞,求神問聖枉事多;滿腹疑腸無人答,自問自心事即明。」(見《無聲息的歌唱》)
⑵紙箔:在民間習俗中,將紙箔置於棺中,以備亡者輪迴六道之旅費。但佛門也不倡導燃燒紙箔,因世間人生無常本是至高真理,再恩愛的親人,無論如何,大限一來也只有歧路各別。燒此紙錢,亡者真能得到利益嗎?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生前好好的積德行善,讓不死的真心,隨善業的感應而往生佛國,永享無盡的寶藏。(見《無聲息的歌唱》)
3.依據經典:《釋氏要覽》卷中、《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冥報記》卷中。
有關法器用物,本期先介紹十二種。將於第二十一期僧事百講,繼續介紹:海青袈裟、持具禮佛、蒲團拜墊、拂塵如意、佛龕念珠、梵唄讚偈、鐘板號令、雲板叫香等常見之法器用物。
本科作業
一、你所純熟的梵唄唱誦、法器犍槌,乃至經懺佛事有哪些?
二、僧伽用物,或言「頭陀十八物」,或言「比丘百一物」,你以為現今僧伽必要用物是哪些?同時檢視自己是否儲物過多。
- 104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1
- p030 【自序】寄語佛光人/星雲大師
- p034 編者的話
- p0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一期(一九九二年一月)
- p038 師父的一封信:度眾須有願力
- p040 【科目一】經論介紹(1):《法苑珠林》
- p054 【科目二】月分數學(1):法數「一」
- p054 一、一刀三禮
- p055 二、一大事因緣
- p057 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
- p059 四、一水四見
- p061 五、一切智者
- p062 六、一心二門
- p064 七、一代時教
- p066 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p067 九、一心三惑
- p069 十、一心三觀
- p071 十一、一心三智
- p073 十二、一念三千
- p082 【科目三】佛學問答(1):如何做好三寶弟子
- p082 一問:三寶種類有哪些?
- p082 二問:佛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 p085 三問:何謂結集?
- p089 四問:佛教史上著名的四大論師?
- p089 五問:佛教有哪些修持法門?
- p102 附註一、三寶的種類
- p104 附註二、四聖諦
- p106 附註三、十二因緣
- p108 附註四、三法印與四法印
- p109 附註五、四大論師
- p110 【科目四】佛教詩偈(1):《禪門日誦》
- p110 前言
- p111 一、彌勒菩薩偈
- p112 二、裴休丞相送子出家警策箴
- p114 三、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
- p115 四、祖師訓誨出家三十要則
- p118 附錄:詩偈教唱
- p122 四、古德法語配合歌調二十首(原為「唱頌錄音帶」)
- p12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期(一九九二年二月)
- p130 師父的一封信:再忙都要讀書
- p134 【科目一】經論介紹(2):《禪林象器箋》
- p154 【科目二】月分數學(2):法數「二」
- p154 一、二真如
- p156 二、二覺
- p158 三、二見
- p159 四、二執
- p160 五、二空
- p164 六、二種生死
- p166 七、二障
- p167 八、二入四行
- p170 九、二鼠囓藤
- p171 十、二諦
- p172 十一、二種懺悔
- p175 十二、二種舍利
- p178 【科目三】佛學問答(2):佛教經典翻譯與宗派的發展
- p178 六問:何謂三藏十二部經典?
- p179 七問:印度原始佛教之後,曾分為幾個宗派?
- p188 八問:中國佛教中四大經典翻譯家是指何人?
- p190 九問:佛教基本戒律是什麼?
- p190 十問:什麼是禪?禪門各家禪法有何不同?
- p198 附註一、十二部經
- p199 附註二、四大譯師
- p200 附註三、五戒
- p202 附註四、南宗惠能派下五家七宗
- p204 【科目四】佛教詩偈(2):《西齋淨土詩》一一○首
- p232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三期(一九九二年三月)
- p234 師父的一封信:善用時間用功
- p238 【科目一】經論介紹(3):《經律異相》
- p246 【科目二】月分數學(3):法數「三」
- p246 一、三事人勝諸天
- p248 二、三周說法
- p258 三、三益
- p260 四、三大
- p262 五、三細六粗
- p266 六、三輪體空
- p268 七、三能變
- p269 八、三類境
- p272 九、三量
- p274 十、三分別
- p276 十一、三性
- p279 十二、三無性
- p284 【科目三】佛學問答(3):佛教的「時間」與「煩惱」說
- p284 十一問:佛教的時間有哪些?
- p292 十二問:佛教說的「煩惱」究竟為何?
- p312 附註一、各經論從一晝夜至最小時間單位
- p313 附註二、各經論對「劫」的分類
- p313 附註三、晝夜六時表
- p314 【科目四】佛教詩偈(3):《指月錄》二十首
- 105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2
- p014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四期(一九九二年四月)
- p016 師父的一封信:成就歸於大眾
- p020 【科目一】經論介紹(4)
- p020 《妙法蓮華經》
- p030 附註:《法華經》概要表解
- p032 【科目二】月分數學(4):法數「四」
- p032 一、四修
- p034 二、四魔
- p036 三、四證淨
- p038 四、四馬喻
- 附錄:《良馬喻經》表解
- p042 五、四分
- p046 六、四法界
- p049 七、四記答
- p052 八、四光喻智
- p053 九、四慧
- p054 十、四攝法
- p057 十一、四悉檀
- p058 十二、四事不可久保
- p062 附註:四悉檀與四阿含比較表
- p064 【科目三】佛學問答(4):四十業處與修道階位
- p064 十三問:何謂四十業處?
- p064 一、十遍
- p074 二、十不淨
- p078 三、十隨念
- p082 四、四無量
- p085 五、四無色
- p086 六、食厭想
- p088 七、四界差別
- p092 十四問:佛教中的修道階位是指什麼?
- p092 前言
- p092 一、各經論談的修道階位
- p103 二、各宗派所提到的修道階位
- p110 附註一、四十業處表
- p112 附註二、與四十業處相關的禪定類別層次表
- p114 附註三、大乘經典菩薩階位表
- p115 附註四、成實宗證入階位表
- p116 附註五、天台宗菩薩五十二階位表
- p118 附註六、華嚴宗三生成佛行證表
- p120 附註七、法相宗四十一位表
- p122 附註八、淨土宗三輩九品階位表
- p124 【科目四】佛教詩偈(4):《十牛圖頌》
- p1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五期(一九九二年五月)
- p138 師父的一封信:鍛鍊磨出實力
- p144 【科目一】經論介紹(5):《唯識三十論》
- p144 《唯識三十論》
- p152 附註:《唯識三十論》大綱
- 附錄一:《八識規矩頌》(表解)
- 附錄二:《大乘百法明門論》(表解)
- 附錄三:《唯識三十頌》分科全圖(表解)
- p154 【科目二】月分數學(5):法數「五」
- p154 一、五位
- p158 二、五根
- p160 三、五分香
- p162 四、五欲
- p165 五、五蓋
- p167 六、五蘊
- 附錄:《五蘊譬喻經》(表解)
- p172 七、五體投地
- p174 八、五味
- p178 九、五時八教
- p188 十、五教十宗
- p196 十一、五重玄義
- p200 十二、五性
- p205 附註:五分法身表
- p206 【科目三】佛學問答(5):世間觀與諸佛誓願
- p206 十五問:佛教的「世間觀」為何?
- p206 一、世間的結構
- p214 附註一、三界表解
- p222 二、世間的分類
- p222 三、佛國世界
- p224 十六問:何謂諸佛誓願?有什麼種類?
- p224 一、概說
- p225 二、誓願的種類
- p226 三、諸佛菩薩誓願
- p256 附註:藥師琉璃光佛十二大願表解
- p258 【科目四】佛教詩偈(5):《碧巖錄》三十首
- p28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六期(一九九二年六月)
- p282 師父的一封信:佛教走向國際
- p288 【科目一】經論介紹(6):《大佛頂首楞嚴經》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附錄:《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表解)
- p298 【科目二】月分數學(6):法數「六」
- p298 一、六相圓融
- p303 二、六行觀
- p304 三、六妙門
- p308 四、六十心
- p309 五、六成就
- p312 六、六即
- p316 七、六根互用
- p318 八、六窗一猿
- p320 九、六種散亂
- p322 十、六念法門
- p324 十一、六物
- p328 十二、六隨眠
- p332 附註一、一真法界表
- p334 附註二、六行觀表
- p335 附註三、有漏智與無漏智表
- p336 附註四、四禪與四無色界定止觀力量對照表
- p337 附註五、六即位與五十二位、八位關係表
- p338 【科目三】佛學問答(6):教相判釋與叢林修持
- p338 十七問:何謂教判?
- p338 前言
- p339 一、佛教原典中的判教思想
- p339 二、中國及日本佛教的宗派教義與學說之判教思想
- p345 三、由「佛教分期」區分的判教法
- p348 四、由「佛教弘傳區域」區分的判教法
- p349 五、由「佛教教義性質」區分的判教法
- p350 十八問:何謂科判?
- p350 前言
- p350 一、序分
- p351 二、正宗分
- p355 三、流通分
- p356 十九問:傳統佛教叢林中,有些什麼修持活動?
- p356 一、經單閱藏
- p357 二、禁足山居
- p357 三、禪堂參學
- p360 四、結夏安居
- p360 五、閉關靜修
- p361 六、過午禁食
- p361 七、五堂功課
- p362 八、齋儀五觀
- p363 九、四種威儀
- p364 十、布薩誦戒
- p366 十一、般舟三昧
- p366 十二、禮拜行儀
- p369 十三、小參座談
- p369 十四、說法陞座
- p371 十五、朝山行腳
- p372 十六、普坡作務
- p374 附註一、《解深密經》之「三時」判表
- p374 附註二、天台宗「五時八教、五時五味」關係表
- p376 附註三、華嚴宗「五教、十宗、日出三照」關係表
- p377 附註四、法相宗「三教」判表
- p377 附註五、律宗「化制二教」判表
- p378 附註六、日本真言宗「十住心」表
- p379 附註七、印度佛教判教表
- p380 【科目四】佛教詩偈(6):《全唐詩》及諸禪師《語錄》等二十首
- 106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3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七期(一九九二年七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堅固信心堤防
- p016 【科目一】經論介紹(7):《景德傳燈錄》
- p026 【科目二】月分數學(7):法數「七」
- p026 一、七聖財
- p030 二、七佛通戒偈
- p032 三、七滅諍
- p034 四、七不退法
- p037 五、七番共解
- p040 六、七種二諦
- p044 七、七轉識
- p046 八、七最勝
- p048 九、七種禮佛
- p050 十、七堂伽藍
- p054 【科目三】佛學問答(7):大乘八宗
- p054 二十問:何謂大乘八宗?
- p077 附註一、四律五論
- p078 附註二、律宗法系表
- p080 附註三、戒法
- p081 附註四、南山宗三祇五十二位之四位表
- p082 附註五、三論宗法系表
- p083 附註六、三時
- p083 附註七、三經一論
- p084 附註八、修持目標——極樂世界表
- p086 附註九、三輩九品
- p088 附註十、禪宗法系表
- p089 附註十一、《華嚴經》版本、作者與譯者
- p090 附註十二、華嚴宗法系表
- p092 附註十三、三時五教十宗、五教修行位
- p095 附註十四、天台宗主要經論
- p096 附註十五、天台宗法系表
- p098 附註十六、一心三觀
- p100 附註十七、通教三乘共十地、別教五十二位表
- p102 附註十八、法相宗六經十一論
- p103 附註十九、法相宗法系表
- p104 附註二十、五法三性、五法三身
- p105 附註二一、五重唯識
- p106 附註二二、真言宗經論
- p107 附註二三、真言宗法系表
- p108 附註二四、六無畏、十地與三劫
- p109 附註二五、十宗與八宗之分類
- p110 【科目四】佛教詩偈(7):《羅湖野錄》等二十首
- p12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八期(一九九二年八月)
- p128 師父的一封信:功德是無量壽
- p132 【科目一】經論介紹(8):《洛陽伽藍記》
- p140 【科目二】月分數學(8):法數「八」
- p140 一、八種塔
- p142 二、八還辯見
- p146 三、八風
- p148 四、八大人覺
- p150 五、八福田
- p152 六、八種言
- p156 七、八關齋戒
- p157 八、八不中道
- p160 【科目三】佛學問答(8):佛教的宇宙分類與唯識百法
- p160 二一問:佛教對宇宙萬法如何分類?
- p164 二二問:何謂「唯識百法」?
- p186 附註一、三科關係圖、色蘊表、十一色法表
- p190 附註二、俱舍、成實、唯識之法相表
- p193 附註三、三科與百法的關係圖
- p194 【科目四】佛教詩偈(8):〈永嘉證道歌〉
- p194 永嘉證道歌──禪苑中的一朵奇葩
- p21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九期(一九九二年九月)
- p220 師父的一封信:佛光世紀的來臨
- p226 【科目一】經論介紹(9):《大唐西域記》
- p232 【科目二】月分數學(9):法數「九」
- p232 一、九橫
- p235 二、九食
- p242 三、九條衣
- p246 四、九緣生識
- p250 五、九喻
- p258 六、九年面壁
- p261 七、九品往生
- p263 八、九十六種外道
- p280 附註一、九緣與八識之關係
- p282 附註二、九品往生之情狀
- p286 【科目三】佛學問答(9):佛門聖賢(一)
- p286 二三問:為人熟知的佛門聖賢有哪些?
- p286 一、佛
- p294 二、菩薩
- p313 三、聖弟子
- p328 【科目四】佛教詩偈(9):《禪門諸祖師偈頌》二十首
- 107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4
- p00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期(一九九二年十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挑戰壓力的勇氣
- p020 【科目一】經論介紹(10):《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p034 附註:《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p038 【科目二】月分數學(10):法數「十」
- p038 一、十句義
- p042 二、十大弟子
- p046 三、十乘觀法
- p055 四、十軍
- p056 五、十境
- p061 六、十種得地三昧
- p076 七、十玄門
- p087 八、十身
- p097 附註一、新十玄門
- p098 附註二、新、古十玄門之異同
- p100 【科目三】佛學問答(10):佛門聖賢(二)
- p100 二三問:為人熟知的佛門聖賢有哪些?(續第九期)
- p100 三、聖弟子
- p137 四、居士
- p152 【科目四】佛教詩偈(10):《無門關》二十首
- p16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一期(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 p168 師父的一封信:接受的智慧
- p176 【科目一】經論介紹(11):《解深密經》
- p184 附註:《解深密經》境、行、果大綱表
- p186 【科目二】月分數學(11):一至十期總複習─佛法僧三寶(一)
- p186 前言
- p187 一、佛
- p188 二、法
- p206 附註:各宗修行的方法
- p210 【科目三】佛學問答(11):十法界
- p210 二四問:佛教中「十法界」所指為何?
- p212 【科目四】佛教詩偈(11):《從容錄》二十首
- 108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5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二期(一九九二年十二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修行是自他受用
- p018 【科目一】經論介紹(12):《百喻經》
- p025 附註:《百喻經》教化對象與經號對照表
- p028 【科目二】月分數學(12):一至十總複習─佛法僧三寶(二)
- p028 三、僧
- p034 【科目三】佛學問答(12):常見的法器用物
- p034 二五問:佛教叢林中常見的法器用物有些什麼?
- p060【科目四】佛教詩偈(12):歷代文學家詩偈二十首
- p074 佛光山傳燈學院寒假叮嚀(一九九三年一至二月)
- p076 師父的一封信:用恭敬心求法
- p08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三期(一九九三年三月)
- p090 師父的一封信:散發觀音的熱力
- p096 【科目一】月分數學(13):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菩薩」
- p096 前言
- p096 一、一句投火」
- p097 二、二種殊勝」
- p099 三、三種發心」
- p100 四、四種困難」
- p103 五、五行
- p105 六、六種巧方便
- p109 七、七相憐憫
- p110 八、八種辯才
- p112 九、九種差別
- p113 十、十無盡藏
- p116 【科目二】僧事百講(1):叢林制度(一)
- p116 前言
- p116 一、請職圓職
- p118 二、期頭期尾
- p119 三、進堂出堂
- p120 四、巡寮告眾
- p121 五、掛單接眾
- p124 六、上客雲水
- p125 七、普茶談話
- p126 八、派下本山
- p127 九、晉山住持
- p129 十、香期例假
- p130 【科目三】佛學譬喻(1):《大智度論》之譬喻(一)
- p130 前言
- p131 一、菩薩道之喻(一)
- p136 二、般若波羅蜜之喻(一)
- p137 三、布施之喻
- p141 四、禪定之喻
- p143 五、五欲之喻
- p148 【科目四】佛門法語(1):善導大師及永明延壽禪師法語選
- p148 前言
- p148 一、善導大師(六一三~六八一)
- p154 二、永明延壽禪師(九○四~九七五)
- p17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四期(一九九三年四月)
- p172 師父的一封信:佛法人間化
- p176 【科目一】經論介紹(13):史傳類佛典
- p176 前言
- p176 一、《弘明集》
- p180 二、《廣弘明集》
- p184 三、《高僧傳》
- p188 四、《續高僧傳》
- p190 五、《敕修百丈清規》
- p194 【科目二】僧事百講(2):叢林制度(二)
- p194 前言
- p194 一、剃髮染衣
- p195 二、剃度祖庭
- p198 三、授記傳法
- p199 四、受戒常住
- p200 五、戒臘法臘
- p201 六、東西二單
- p203 七、叢林建築
- p206 八、五家七派
- p210 九、叢林三門
- p212 十、寺院庵堂
- p214 附註一、八宗祖庭一覽表
- p218 附註二、棲霞寺佛祖源流
- p222 附註三、佛光山開山大師傳法典禮程序
- p224 附註四、《敕修百丈清規》兩班位
- p225 附註五、伽藍七堂配置圖
- p228 【科目三】佛學譬喻(2):《大智度論》之譬喻(二)
- p228 一、般若波羅蜜之喻(二)
- p230 二、六度相攝之喻(一)
- p232 【科目四】佛門法語(2):蓮池大師及省庵大師法語選
- p232 一、蓮池大師(一五三五~一六一五)
- p242 二、省庵大師(一六八六~一七三四)
- 109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6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五期(一九九三年五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共生的地球人
- p018 【科目一】月分數學(14):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佛」
- p018 前言
- p018 一、一體三身自性佛
- p020 二、二佛並坐
- p021 三、三無差別
- p023 四、四無所畏
- p025 五、五種甚深
- p026 六、六方諸佛
- p027 七、七勝事
- p029 八、八相成道
- p031 九、九惱
- p034 十、十力
- p038 【科目二】僧事百講(3):寺務法會(一)
- p038 一、法堂丈室
- p039 二、各種稱呼
- p046 三、請假類別
- p049 四、如意病寮
- p050 【科目三】佛學譬喻(3):《大智度論》之譬喻(三)
- p050 前言
- p050 一、六度相攝之喻(二)
- p052 二、菩薩道之喻(二)
- 附錄:佛經表解《佛說布施經》
- p058 【科目四】佛門法語(3):《六祖壇經》法語選
- p058 引言
- p061 一、法語選註
- p084 二、生平略記
- p084 三、參考資料
- p086 【科目五】佛學問答(13):辭彙解釋(一)
- p086 前言
- p086 一、懺悔
- p096 二、發願
- p114 三、回向
- p12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六期(一九九三年六月)
- p122 師父的一封信:要不斷求進步(上)
- p130 【科目一】經論介紹(14):譬喻類的佛典
- p130 前言
- p130 一、《法句譬喻經》
- p134 二、《賢愚經》
- p138 三、《大莊嚴經論》
- p142 四、《雜寶藏經》
- p145 五、《撰集百緣經》
- p150 【科目二】佛學問答(14):辭彙解釋(二)
- p150 一、業
- p162 二、緣起
- p172 【科目三】僧事百講(4):寺務法會(二)
- p172 前言
- p172 一、打齋供眾
- p174 二、齋䞋供養
- p175 三、臘八齋粥
- p177 四、供養種類
- p179 五、普坡勞作
- p180 六、書條連絡
- p180 七、莊頭道糧
- p181 八、塔主祭堂
- p181 九、殿堂聯語
- p185 十、禪淨佛七
- p188 【科目四】佛學譬喻(4):「菩提心」之譬喻
- p189 前言
- p189 一、菩薩之喻
- p190 二、勝於二乘之喻
- p192 三、功德之喻
- p193 四、濟度眾生之喻
- p194 五、威德之喻
- p194 六、智慧之喻
- p195 七、斷煩惱之喻
- p196 八、清淨無礙之喻
- p198 【科目五】佛門法語(4):紫柏大師與憨山大師法語選
- p198 一、紫柏大師(一五四三~一六○三)
- p210 二、憨山大師(一五四六~一六二三)
- p24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七期(一九九三年七月)
- p242 師父的一封信:要不斷求進步(下)
- p248 【科目一】月分數學(15):以一到十的法數詮釋「僧」
- p248 前言
- p248 一、一生參學事
- p249 二、二種遠離
- p250 三、三軌
- p251 四、四大譯經家
- p252 五、五備
- p253 六、六法師
- p254 七、七穢行
- p257 八、八備十條
- p259 九、九祖相承
- p260 十、十德
- p262 【科目二】佛學問答(15):三學
- p262 一、何謂三學
- p263 二、分述三學
- p270 三、總說三學
- p271 四、結語
- p274 【科目三】僧事百講(5):叢林四十八單
- p274 一、列職序職
- p275 二、四十八單
- p283 三、四大寮口
- p284 四、維那行事
- p286 五、客堂行事
- p286 六、衣缽行事
- p287 七、庫房行事
- p287 八、上堂上供
- p290 【科目四】佛學譬喻(5):「善知識」之譬喻
- p290 前言
- p290 一、定義
- p291 二、種類
- p292 三、譬喻
- p296 【科目五】佛門法語(5):〈信心銘〉法語選
- 110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7
-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八期(一九九三年九月)
- p010 師父的一封信:養成聽話的習慣
- p024 【科目一】經論介紹(15):《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等五經典
- p024 前言
- p024 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p027 二、《六祖壇經》
- p029 三、《維摩詰所說經》
- p032 四、《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 p037 五、《地藏菩薩本願經》
- 附錄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表解
- 附錄二、《維摩詰所說經》表解
- 附錄三、《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表解
- 附錄四、《地藏菩薩本願經》表解
- p042 【科目二】佛學問答(16):六度
- p042 一、何謂六度?
- p044 二、分述六度
- p074 三、結語
- p076 【科目三】僧事百講(6):常見的經懺佛事
- p076 前言
- p076 一、三時繫念
- p080 二、蒙山施食
- p081 三、瑜伽燄口
- p084 四、水陸法會
- p087 五、盂蘭盆會
- 附錄:《佛說盂蘭盆經》表解
- p088 六、三壇大戒
- p089 七、佛誕浴佛
- p091 八、供佛齋天
- p092 九、各種懺儀
- p100 十、生亡普佛
- p102 附註一、傳戒正範
- p104 附註二、大齋天布位簡圖
- p106 【科目四】佛學譬喻(6):《雜阿含經》中「無始生死輪轉」之譬喻
- p112 【科目五】佛門法語(6):中峰明本禪師與洞山良价禪師法語選
- p112 前言
- p112 一、中峰明本禪師(一二六三~一三二三)
- p122 二、洞山良价禪師(八○七~八六九)
- p136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十九期(一九九三年十月)
- p138 師父的一封信:熱忱傳播佛法
- p146 【科目一】月分數學(16):佛光四句偈
- p146 前言
- p146 一、一如(平等)
- p147 二、二善三福(淨)
- p150 三、三緣慈悲(慈悲)
- p151 四、四恩(感恩)
- 附錄:《父母恩重難報經》表解
- p153 五、五百大願(大願心)
- p154 六、六法令他歡喜(喜)
- p155 七、七種捨(捨)
- p158 八、八句義(禪)
- p159 九、九種相戒(戒行)
- p164 十、十忍( 忍)
- p166 【科目二】佛學問答(17):三法印
- p166 一、何謂三法印?
- p167 二、三法印的內容
- p173 三、三法印的正確認知
- p178 【科目三】僧事百講(7):寺務法會(三)
- p178 一、開塔祭祖
- p180 二、荼毗葬禮
- p182 三、灑淨安基
- p185 四、開光落成
- p186 五、八關齋戒
- 附錄:《佛說八關齋經》表解
- p188 六、菩薩誦戒
- p191 七、皈依三寶
- p192 八、傳授五戒
- p195 九、菩薩戒會
- p202 【科目四】佛學譬喻(7):經典中「身」、「五取陰」之譬喻
- p202 前言
- p202 一、身之喻
- p206 二、五取陰之喻
- p212 【科目五】佛門法語(7):大慧宗杲禪師與善慧大士法語選
- p212 一、大慧宗杲禪師(一○八九~一一六三年)
- p222 二、傅翕──善慧大士(四九七~五六九年)
- 111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8
- p01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期(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 p012 師父的一封信:處處是道場
- p018 【科目一】經論介紹(16):《阿含經》等五經典
- p018 一、《阿含經》
- p021 二、《大方廣佛華嚴經》
- 附錄:佛經表解《大方廣佛華嚴經》
- p025 三、《大般涅槃經》
- p030 四、《大般若經》
- p036 五、《圓覺經》
- p046 【科目二】僧事百講(8):法會種類與聖像
- p046 一、法會種類
- p056 二、聖像種類
- p068 【科目三】佛學譬喻(8):菩薩度眾生之譬喻
- p068 前言
- p068 一、四事養育
- p069 二、令得大福
- p070 三、知慧巧便
- p070 四、近善知識
- p071 五、無有貴賤
- p071 六、覆育一切
- p072 七、奉行眾善
- p072 八、禪度無極
- p076 【科目四】佛門法語(8):法語選輯
- p076 一、藏經法語
- p084 二、食肉說
- p090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一期(一九九三年十二月)
- p092 師父的一封信:反省才能成長
- p096 【科目一】經論介紹(17):《大智度論》等五論著
- p096 一、《大智度論》
- p099 二、《中論》
- p103 三、《大乘起信論》
- p106 四、《俱舍論》
- p112 五、《天台四教儀》
- p114 【科目二】月分數學(17):修習佛法的要素
- p114 前言
- p114 一、一往再往(求法的態度)
- p115 二、二戒(戒)
- p116 三、三種信成就發心(信)
- p117 四、四依(思)
- p120 五、五種般若(慧)
- p122 六、六度萬行(行)
- p124 七、七種語(語)
- p126 八、八種聞經功德(聞法)
- p128 九、九種大禪(禪)
- p133 十、十大願王(願)
- p138 【科目三】僧事百講(9):法器用物
- p138 前言
- p138 一、海青袈裟
- p142 二、持具禮佛
- p148 三、蒲團拜墊
- p149 四、拂塵如意
- p151 五、佛龕念珠
- p154 六、梵唄讚偈
- p156 七、鐘板號令
- p157 八、雲板叫香
- p159 附註:禪門五家鐘板
- p160 【科目四】佛學譬喻(9):《雜阿含經》中「六根」之譬喻
- p161 前言
- p161 一、修行法門之喻
- p162 二、當依律儀之喻
- p163 三、如龜藏身之喻
- p166 【科目五】佛門法語(9):《清珠集》及《淨土極信錄》法語選
- p166 前言
- p166 一、《清珠集》
- p172 二、《淨土極信錄》
- p178 佛光山傳燈學院教材第二十二期(一九九四年一月)
- p180 師父的一封信:有規矩成方圓
- p190 【科目一】僧事百講(10):各種修持活動
- p190 前言
- p190 一、經單閱藏
- p191 二、禁足山居
- p191 三、禪堂參學
- p194 四、結夏安居
- p197 五、閉關靜修
- p198 六、佛堂精舍
- p199 七、安眾封堂
- p200 八、過午禁食
- p200 九、五堂功課
- p201 十、齋儀五觀
- p204 【科目二】佛學譬喻(10):經典中「三毒」之譬喻
- p204 前言
- p204 一、貪
- p206 二、瞋
- p207 三、痴
- p210 【科目三﹞】佛門法語(10):虛雲和尚及圓瑛大師法語選
- p210 前言
- p210 一、虛雲和尚(一八四○~一九五九)
- p228 二、圓瑛大師(一八七八~一九五三)
- p242 用功人的兩種難易
- 附錄:詩偈教唱(憨山德清大師等二十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