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44 二、分述六度

(一)布施

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給人。《大乘義章》卷十二〈六波羅蜜義十門分別〉說,以自己的財物分享他人,稱為布;縮減自己,嘉惠他人,稱為施。

1.布施的重要

布施是攝受眾生的第一步,是度人的根本。一切有情如果三餐不濟,飢寒交迫,身心不安,何能從事種種事業?故須先使衣食無虞,身心安樂,才能修種種事業。菩薩度眾也是如此,必須先施予一切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房舍等,使其安樂,然後才能令發無上正等正覺心,修行大乘種種事業。因此,《大智度論》卷四十五說:「攝眾生法,無過於檀(布施),大小貴賤,乃至畜生,檀皆攝之;乃至怨家得施,則為中人;中人得施,則成親善。諸佛三十二相、八十隨行好,諸功德具足,所願如意,皆從布施得。」

布施也是六度法門當中最容易修行的。《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說,一切有情,無有不能行布施者,即連虎豹豺狼,乃至獄卒、屠兒、魁膾等眾生,雖然暴惡,尚能離慳而行布施;所謂養兒育女,慈念乳哺,使離飢渴之苦,此即是布施。

布施不僅能攝受眾生,且能治捨慳貪的根本煩惱,是自利利他的法門。因此如前經卷四有謂:「六度彼岸,布施為門;四攝之行,而為其首。猶如大地,一切萬物依之生長。」

2.布施的內容

布施分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

(1)財施:分內財、外財兩種。飲食、衣服、金錢、醫藥等財物屬「外財」;體力、心力及生命等為「內財」。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時,曾割肉餵鷹、捨身飼虎,此即「內財」的布施。

 (2)法施:隨順眾生根機,施以佛法義理,使眾生聞法悟解,修善斷惡,離苦得樂,稱為法施。

 (3)無畏施:以慈悲心施予眾生安樂,不惱害眾生,進而幫助眾生離一切怖畏與痛苦,稱為無畏施。

根據《大方等大集經》卷九說:「施寶雖多,不如至心誦持一句偈;法施最妙,勝過飲食。」

《金剛經》也說:「若人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不如受持四句偈為他人解說,所得功德百千倍於財寶飲食布施。」

《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上則對食施、法施的功德作一比較說:「布施飲食,濟一日之命;施珍寶物,利濟一世之福,增益生死,繫縛因緣;說法教化,名為法施,能令眾生出世間道。」

此外,《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四說:「財施有盡,法施無量;受財施者,現在利益;受法施者,現在、未來俱得利益,乃至無量世恆常相隨,無人可奪,直至成就正等菩提,不相捨離。」

以上諸說,足以證明法施的殊勝功德,勝於一切布施。

3.布施的要則

構成布施的要件有三:

(1)施者:能布施的自己。

(2)受者:接受布施的人。

(3)施物:所布施的東西。

布施可分為有相布施與無相布施二種。有相布施,指世間上一般人心希求果報,執著人我的布施,所以又稱為世間布施;此種布施,只能得到有漏的人天福報,報盡又再墮落,所以不是究竟的布施。無相布施則與有相布施相反,在布施時,能體達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當體皆空,而無所執著,因為能超越世間的有漏煩惱,所以稱為出世間布施。又因為此三者有如車輪一般,能輾斷煩惱惑障,所以也稱為「三輪體空」。三輪體空的布施,能使我們越過生死海,與眾生同登涅槃彼岸,因此稱為「布施波羅蜜」。

布施有所謂「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心,就是指布施的動機;田,即布施的對象;事,就是所施的內容。

根據《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說,堪為眾生之福田有二:

(1)悲田:諸孤露、貧窮困苦。

(2)敬田:佛法僧、父母師長。

布施時,若能存著喜捨及利他之心,並於「悲田」不生輕賤,於「敬田」不求回報,以大悲心無所分別「等施一切」,這才是真正的布施。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經》說,菩薩布施的要則有三:

(1)能自利利他。若不利他,自受世樂,非菩薩行。

(2)於大乘中,無有退轉。

(3)隨修少分,乃為無量功德之本。

4.布施的利益

經云:「慳吝是眾苦的根本,布施正如一把利刀,可以破壞慳吝賊。」所以布施是離苦得樂最簡易有效的方法。

《大寶積經》說,樂施之人,可得五種利益:

(1)常得親近一切賢聖。

(2)一切眾生之所樂見。

(3)入大眾時,人所崇敬。

(4)好名善譽,流聞十方。

(5)能為菩提,作上妙因。

《優婆塞戒經》說:

(1)布施衣服,得上妙色。

(2)布施食物,得無上力。

(3)布施燈燭,得淨妙眼。

(4)布施車乘,身受安樂。

(5)布施房舍,所需無乏。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說,有四種布施可得無上智慧:

(1)以紙筆墨供養法師,令書寫經。

(2)種種校飾莊嚴妙座,以施法師。

(3)以諸所需供養之具,奉上法師。

(4)無諂曲心,讚歎法師。

另外,也有「不當的布施」。經云:「慳吝不施,就像手持火把,逆風而行,終有燒手之痛;若速去之,則無諸苦。」布施的利益說之不盡,但是如果布施不當,不但不能施人利益,恐有造業招愆之慮,因此不能不慎。

《優婆塞戒經》舉出幾種不當的布施如下:

(1)先發多心,後則少與。

(2)選擇惡物,持以施人。

(3)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4)施已,見受者過。

(5)施時,心不平等。

(6)施已,求受者作。

(7)施已,喜自讚歎。

(8)說無,後乃與之。

(9)施已,惡口罵詈。

(10)施已,求還二倍。

(11)施已,生於疑心。

(12)搶劫他物,持以布施。

(13)不能供養父母,並令家中眷屬得所求而行布施。

(14)希他讚歎或怖惡名。

(15)為惡願而行布施。

(16)擇日、擇時、擇人行布施。

(二)持戒

持戒是修行的基礎。佛教的修行法門雖多,根本精神離不開持戒。戒的精神是「不侵犯」;戒的功用在於「止惡行善」,所以持戒就是克制私欲,利益他人。

平時常聽到有人說:只要心好就好,何必信佛?只有心好還是不夠的!心好只能防非,不能行善。佛教不僅要人獨善其身,還要兼善天下,否則只是個自了漢;不能行菩薩道,更遑論成佛。所以〈七佛通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才是積極的持戒。

1.戒的種類

佛教依出家、在家七眾弟子,制訂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戒,以及在家優婆塞(夷)所受的五戒、八關齋戒等,此為七眾弟子分別受持,稱為「別受戒」,又稱小乘戒。

依《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所舉「三聚淨戒」,可為大乘菩薩戒的代表,是大乘僧、俗七眾共通受持之戒,稱為「通行戒」。三聚淨戒分別是:

(1)攝律儀戒:即遵守佛教制定之各種戒律,積善防惡,乃捨斷一切諸惡的「止持戒」,含攝諸律儀之止惡門。由此攝律儀戒能離一切惡,進而修一切善利益有情,因此,是諸善的根本。

(2)攝善法戒:乃誓願實踐一切善法之戒,即修習諸善,以一切善法為「作持戒」,此為行善門。

(3)饒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攝受利益一切眾生,此為利生門。

持守三聚淨戒,能夠積聚清淨的善法功德,因此名為三聚淨戒。

2.持戒的重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說:「戒是無上菩提本,應當具足持淨戒;若能具足持淨戒,一切如來所讚歎。」佛欲入涅槃時,告誡弟子應以戒為師,所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所以戒是聖道的根本。

戒,也是實踐佛道的基礎,三無漏學以「戒學」居首,因為依戒才能得生禪定及智慧,才能免於生死沉淪,因此是解脫的途徑。反之,如果不持戒而希望獲得解脫,恰如緣木求魚。

《大智度論》卷十三說:「譬如無足欲行,無翅欲飛,無船欲渡,是不可得;若無戒欲得好果,亦復如是。」又說:「大惡病中,戒為良藥;大恐怖中,戒為守護;死闇冥中,戒為明燈;於惡道中,戒為橋樑;死海水中,戒為大船。」因此,「若人求大善利,當堅持戒如惜重寶、如護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為一切善法住處。」

古代多少修行者,寧願抱渴而死,不飲水蟲,可見持戒之重要。

3.持戒的利益

《大智度論》同卷說:「持戒之人,具足安樂,名聲遠聞,天人愛敬,現世常得種種快樂;若欲天上、人中,富貴、長壽,取之不難;持戒清淨,所願皆得。」

《月燈三昧經》卷一說,持菩薩戒有十種利益:

(1)滿足一切智

(2)如佛所學而學

(3)智者不毀

(4)不退誓願

(5)安住於行

(6)棄捨生死

(7)慕樂涅槃

(8)得無纏心

(9)得勝三昧

(10)不乏信財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云,有四種持戒可具足智慧:

(1)持戒常演說法

(2)持戒常勤求法

(3)持戒正分別法

(4)持戒回向菩提

(三)忍辱

忍是智慧,忍是力量。《佛遺教經》卷一說:「忍之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歡喜忍受惡罵之毒如飲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因此,世上最有力的人,並非金剛武士,而是能夠忍辱的人。

忍辱是為了對治瞋恨。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心可以障蔽我們的智慧,如烏雲掩蓋明月,如野火燒盡林木,所以又謂「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

《佛遺教經》說:「當知瞋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瞋恚。」所謂「佛前多劫興供養,所積廣大福德緣;一念瞋心才興起,盡焚彼福成灰燼。」《大寶積經》卷四十五也說:「夫忿恚者,速能損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一旦善根被瞋心所害,必須再經過百千大劫,才能再開始勤修菩提道。因此,菩提正覺的路是很難到達的,唯有披著忍辱的戰袍,以堅固的力量來摧毀瞋恚的煩惱魔,才能進趣佛道。

1.忍辱的內容

忍辱的分類,依各經記載,種類繁多,今列舉三種:

(1)生忍:又作「眾生忍」。即菩薩對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子;儘管眾生以種種惡害加之,都能忍耐不起瞋恚;甚或接受種種恭敬供養,亦不起貢高染著之心,稱為生忍。

人活在世上就必須要忍!忍熱忍寒、忍飢忍渴、忍苦忍難,忍各種順逆境,忍人情的冷暖,忍世態的炎涼等,所以生活上的忍;人情、因緣上的忍,就是生忍。

(2)法忍:即菩薩對於甚深、清淨、微妙的佛法,乃至種種無量法門,都能一心信受,不疑不悔,是名法忍。

法忍,是一種「理」上的忍,如自我思想、心境、見解上的疏導,就是法忍。法忍是一種真理、思想上的智慧。

(3)無生法忍:即菩薩能離相,頓契於法之真理而安住,稱無生法忍。也就是洞察、覺悟一切法,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有未曾有、生未曾生。能與諸法實相相應,即無所謂的生忍、法忍。能不覺得忍而自然在忍當中,這就是無生法忍。

據《法集經》卷三說,菩薩修行忍辱波羅蜜,有六種功德力,即能忍所罵、能忍所打、能忍所惱、能忍所瞋。簡言之,八風不動、煩惱不染。

2.如何行忍辱法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說,有五法可成就忍辱波羅蜜:

(1)能伏貪瞋煩惱。

(2)不惜身命,不求安樂止息之想。

(3)思惟往業,遭苦能忍。

(4)發慈悲心,成就眾生諸善根。

(5)為得甚深無生法忍。

《攝大乘論釋》卷九說,有五法可以除瞋恚:

(1)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

(2)觀一切眾生恆念念滅,何人能損?何人被損?

(3)觀唯法無眾生,有何能損及所損?

(4)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欲加之以苦?

(5)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於中欲生損害?

3.行忍辱法的利益

《大智度論》卷十四說:「菩薩行生忍,得無量福德;行法忍,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願。譬如人有目、有足,隨意能到。」

《月燈三昧經》卷六說,住於慈忍,可得十益:

(1)火不能燒。

(2)刀不能割。

(3)毒不能中。

(4)水不能漂。

(5)為非人所護。

(6)得身相莊嚴。

(7)閉諸惡道。

(8)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9)晝夜常安。

(10)其身不離喜樂。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說,於求法時行四種忍辱法,可以具足智慧:

(1)忍他惡罵。

(2)不避飢渴、寒熱、風雨。

(3)隨順和尚阿闍棃行。

(4)能忍空、無相、無願。

(四)精進

精進者,純而不雜曰「精」;前而不退曰「進」。在修行過程中,努力不懈怠的修善斷惡,去染轉淨,就叫做「精進」。

精進是實踐的原動力,佛經說:「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復寡聞,亦先入道。」所以,精進在六波羅蜜中雖排行第四,但六度以精進為主,無論布施、持戒、忍辱、禪定、般若,若無精進,也無法完成波羅蜜。因此,《大智度論》卷十五說;「精進法是一切諸善的根本,能生出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見精進是修道的根本。

1.精進的內容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舉出四種精進:

(1)未生善令生起

(2)已生善令增長

(3)未生惡令不生

(4)已生惡令除滅

《成唯識論》卷九舉出三種精進:

(1)披甲精進:發勇猛、自利利他之大誓願,期無數大劫而無退屈之念,誓成大事,恰如披甲臨敵之大威勢。

 (2)攝善精進:攝諸善法,精進修行。

 (3)利樂精進:利樂一切眾生,心不疲倦。

 《大智度論》卷八十八舉出二種精進:

(1)身精進:於一切法中,皆能成辦,不惜身命,是為身精進。

 (2)心精進:求一切禪定、智慧時,心不懈倦,是為心精進。

  身精進為小,心精進為大;身口意三業,又以意業精進最大。

2.如何修行精進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說,有五法可成就勤策(精進)波羅蜜:

(1)與諸煩惱不樂共住。

(2)福德未具,不受安樂。

(3)於諸難行苦行之事,不生厭心。

(4)以大慈悲攝受、利益、方便、成熟一切眾生。

(5)願求不退轉地。

3.精進的利益

《月燈三昧經》卷六說,能行精進,可得十益:

(1)他不折服(不為一切邪論妄計所折伏)。

(2)得佛所攝。

(3)為非人所護(於一切時處,為鬼神之所衛護)。

(4)聞法不志。

(5)未聞能聞。

(6)增長辯才。

(7)得三昧性。

(8)少病少惱。

(9)隨所得食,食已能消。

(10)如優缽羅華,不同於杵(不為凡俗所染)。

《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說,精進有七益:

(1)得現法樂住

(2)得世間法

(3)得出世間法

(4)得資財

(5)得動靜

(6)得解脫

(7)得菩提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說,有四種精進,可得智慧:

(1)勤於多聞

(2)勤於總持

(3)勤於樂說

(4)勤於正行

(五)禪定

禪定又作「禪那」,意譯「靜慮」,指令心專注於一境而達不散亂的狀態。《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一說:「求佛聖智,要即禪定;若無禪定,念想喧動,壞其善根。」故知禪定是佛教主要修行法門。

六祖惠能大師詮釋禪定說:「外離相為禪;內不亂為定。」大慧和尚說:「妄念不生為禪;坐見本性為定。」禪定是自心調伏的靜定,但不一定是靜坐。真正的禪定應是從一切行住坐臥中去體現,從一切處去實踐;要能做到動定、靜定才是真正的禪定。因此,惠能大師說:「道由心生,豈在坐也?」參禪不一定要打坐,打坐也不定就能成佛,真正的參禪求道,主要在覺悟自己的真心本性。

1.禪定的種類

禪定的修持普為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然因修持目的及思惟對象各異,因此,層次有別,種類繁多。在《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三,將禪定分為以下九種:

(1)自性靜慮:即將心集中於一個對象的心一境性。

(2)一切靜慮:為攝盡自行化他一切法之禪。

(3)難行靜慮:為利益一切有情,捨去禪定之樂,還生欲界,乃至依止靜慮,證悟無上菩提。

(4)一切門靜慮:門,乃出入之意。一切禪定以四禪為門,而自出與入。

(5)善士靜慮:不貪著禪定之樂,而與四無量心俱行之禪,此乃具有殊勝善根之人所修,故名。

(6)一切種靜慮:攝盡大乘一切行,故稱一切種靜慮。

(7)遂求靜慮:除去眾生種種苦惱之禪。

(8)此世他世樂靜慮:使眾生得現在、未來一切快樂之禪。

(9)清淨靜慮:已斷盡一切惑業,得大菩提果,故謂清淨。

2.禪定的重要

《法苑珠林》卷八十四云:「攝心一處,便是功德叢林;散意片刻,即名煩惱羅剎。」在《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八中,有數則偈頌,可以說明禪定的重要。

靜慮能生智,定復從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為根本。

此身不堅固,散亂造諸惡;若不修禪定,死墮三惡趣。

眾生心躁動,猶如旋火輪;若欲止息時,無過修靜慮。

若於一念中,不勤修靜慮;如人遭賊劫,身命難保全。

捨定修餘業,雖獲大果報;猶如雜毒藥,智者不應食。

財寶如塵穢,盛色方駛流;若不勤修定,甘露門難啟。


3.如何修禪定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說:「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又說:「定慧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雙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故知修習禪定必須與智慧相應。定慧是相應不離的,而定慧的修習則不出止觀二法。

根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說:發心修習止觀者,必須注意下列幾件事:

(1)外具五緣: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閒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

(2)訶責五欲:財、色、名、食、睡等。

(3)棄絕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

(4)善調五事: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等。

(5)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

4.禪定的利益

《月燈三昧經》卷六說,宴坐有十種利益:

(1)其心不濁

(2)住不放逸

(3)諸佛愛念

(4)信正覺行

(5)於佛智不疑

(6)知恩

(7)不謗正法

(8)善能防禁

(9)到調伏地

(10)證四無礙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說,有四種禪定可具足智慧:

(1)常樂獨處

(2)常樂一心

(3)求禪及通

(4)求無礙解智

(六)般若

般若,一般翻譯為智慧,但是智慧不能代表般若,因為智慧是一種有為法,是應用知識的能力。它是從現象界上認知、分別,是向外求、是造作、是染汙而有漏的。而般若非分別、非知識,是本自具足、是向內發掘、是純淨善美的。它是一種內心的體悟,是不可言說的。

般若尊貴無可言說,如果硬要勉強說之,則世間的智慧與緣起相應者,即是般若。《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說「般若」有一百八名,這些異名有助於闡述般若的奧義,特略舉數名如后:

一切智、真如、實性、自性、法性、法界、離心意識、無我、一切佛母、離戲論、吉祥、不生、不滅、不斷、不常、非來、非去、非一義、非多義……等。

般若是大乘菩薩特有的智慧,是佛的正見;般若惟佛能證,惟佛能說。

1.般若的種類

(1)實相般若:指真如之理。此理為般若之實性,故稱「實相般若」。此乃人人本具的真如自性。

 (2)觀照般若:指清淨無漏之慧。此慧能照見諸法實相,悉皆空寂,故稱「觀照般若」。此為用功加行,反觀自照所得。

 (3)文字般若:指般若之章句。文字雖非般若,但為詮釋般若之方便,又能生起般若,故稱為「文字般若」。此為悟道的方法。

2.般若的重要

般若是六波羅蜜的根本,《大智度論》說:「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菩薩修前五種波羅蜜,恆以般若為其母,若離般若皆不成就,解脫涅槃皆不能得。因此,《大智度論》又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皆從般若生。」

般若有「證真實以脫生死,導萬行以入智慧」的功能;般若是一切善法的淵源,是出世之因。般若能排巨暗,譬滿月之照三塗;能遣眾毒,似摩祗之除萬惡。般若是佛的知見,學佛之人當開佛之知見,所以說般若之法不可不修,出世之因無宜弗習。

3.如何獲得般若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九說,有十勝法,行之便能證入無上菩提:

(1)精勤樂習禪定。

(2)親近善友,聽聞正法。

(3)損減睡眠,恆自覺悟。

(4)於大乘法,所聞不忘。

(5)順世事業,常觀如幻,無所著故。

(6)無所藏隱,決眾疑故。

(7)不輕己身,勤修行故。

(8)常樂法施,興大會故。

(9)恆自謙下,不誑眾生故。

(10)不自師心,深入佛慧故。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說,依五種法可以成就般若波羅蜜:

(1)常於一切諸佛菩薩及明智者,供養親近,不生厭背。

(2)諸佛如來說甚深法,心常樂聞,無有厭足。

(3)真俗勝智,樂善分別。

(4)見修煩惱,咸速斷除。

(5)世間伎術,五明之法,悉皆通達。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說,常行四無厭足行,可獲般若智慧:

(1)樂於多聞,無有厭足。

(2)樂於說法,無有厭足。

(3)行慧無有厭足。

(4)行智無有厭足。

4.般若之利益

《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又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故知,勤修般若波羅蜜,不但能除一切怖害,而且可以證悟成佛,這正是學佛的最終目的。

《月燈三昧經》卷六說,能行般若,可獲十種利益:

(1)一切悉捨,不取施想。

(2)持戒不缺,而不依戒。

(3)住於忍力,而不住眾生想。

(4)行於精進,而離身心。

(5)修禪,而無所住。

(6)魔王波旬不能擾亂。

(7)於他言論,其心不動。

(8)能達生死海底。

(9)於諸眾生,起增上悲。

(10)不樂聲聞、辟支佛道。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