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020 【科目一】經論介紹(10):《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各位仁者:

這一期要向大家介紹的經典是流傳民間最普遍、最深入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漢譯諸部般若經典,總共七百四十七卷,其中以玄奘法師經四年譯成之六百卷《大般若經》為最鉅,為集諸部般若之大成。而此部《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字,卻言約義豐,文質理詣,以般若空慧的理智來照破一切粗染無明,重新建立大悲無我的真淨勝德。所以此經不但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更是諸部般若的精髓結晶。要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本經是不可或缺的寶貴金經。

一、經題與譯者

(一)摩訶:梵語mahā,漢譯為「大」,所以「心經」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的心髓精要。

(二)般若:梵語prajÒā,漢譯為「超越的智慧」,般若是以宣揚佛陀自內證心所顯的真實義。是以三昧正慧所顯現,離去有、無二邊,彰顯諸法實相的真義,所以說「般若」是諸佛之母,是一切經典的根本。其種類略分為三:

1.文字般若:方便引導(聽聞正教,啟發智慧)──解悟,如舟筏。

2.觀照般若:體驗真理(依教奉行,行解相應)──實行,如駕駛。

3.實相般若:所依所證(圓明寂照,不生不滅)──性體,如目的地。

(三)波羅蜜多:梵語pāramitā,漢譯為「到彼岸」或「度」。喻人生為大海河川,從現實此岸,到達理想境界的涅槃彼岸。不單是自己到達理想彼岸,並且要一切眾生也能到達理想彼岸。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種波羅蜜,又稱「六度」。無論是自度或度他,乘此六度的寶筏,即能到達涅槃的彼岸,這是大乘菩薩道的要諦。

(四)心:梵語hṛdaya,漢譯為心髓、精要、中心之意。梵語汗栗馱,即是心臟、積集精要之意。《心經》的「心」,不是思慮分別的心,而是大乘心,大乘佛法的心要。例如菩提心、大悲心、般若心等。

(五)經:梵語sūtra,音譯:修多羅ð漢譯為契經,又云「線」,有貫穿攝持之意。表此部《心經》能「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是大乘佛法的精要。

(六)譯者:玄奘法師(約六○二~六六四),唐朝河南洛陽人,十三歲隨兄出家於洛陽淨土寺。貞觀三年(六二九)八月,隻身前往印度,途經八百里流沙,滴水不入口者四日夜,幾度瀕於死亡。卒遂其志,歷經印度三十餘國,於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回國,太宗以國師之禮待之。總計翻譯佛經七十四部,一千三百五十五卷之中,以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為代表鉅作,並著有《會中論》、《破惡見論》、《真唯識量》、《八識規矩頌》等傳世,是唯識宗初祖。唐高宗麟德元年(六六四)二月五日,師圓寂於長安西明寺,世壽六十五,葬於白鹿原,送葬者百萬人。圓寂時,帝曾大哭,三日不上朝,說:「朕失去了一件國寶!」由此可知其豐功偉業、道德隆盛之見重於國家世人。

二、版本與流傳

《心經》,雖不攝於《大般若經》內,但在《大般若經》第二會第二分、〈觀照品〉第三之二,其異譯為《大品般若》〈習應品〉第三的一段,與《心經》頗相類似。因此《心經》雖屬《大品般若》之內,要在印度佛教史上考其流通史實,卻不甚明了,且在印度、西域等地未發現《心經》的梵文原典。但漢譯部分,依經錄研究,始於東吳時代(三世紀)支謙即有翻譯此書的跡象。現存最古的漢譯為姚秦(五世紀)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明咒經》。所以可確定於此時《心經》始流傳於印度、西域諸地。今將漢譯的《心經》版本,列舉如下:

1.《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大明咒經》一卷/姚秦弘始四~一五年/鳩摩羅什譯(存)

2.《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貞觀二三年/玄奘譯(存)

3.《佛說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中宗/義淨譯(存)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長壽/菩提流志譯(缺)

5.《摩訶般若髓心經》一卷/唐中宗/實叉難陀譯(缺)

6.《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開元二六年/法月譯(存)

7.《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開元二六年/法月譯(存)

8.《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貞觀六年/般若共利言譯(存)

9.《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大中/智慧輪譯(存)

10.《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一卷/宋/施護譯(存)

1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唐宣宗/法成譯(存)

以上所舉十一種譯本中,除第四、第五缺失不存於今,其餘都攝入經藏中。而古來一般學者都依前(二)項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

《心經》的弘傳很廣,歷代不衰,因此古來註疏很多。從各朝的大德對《心經》的註解講述,可知其流傳深遠,影響宏大。今將收錄於《大正藏》和《卍續藏》中的六十一種古德註疏,略舉其中較重要如下:

1.《般若心經疏》一卷/唐.慧淨法師作/《卍續藏》第四十冊

2.《般若心經略疏》一卷/唐.法藏撰/《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3.《般若心經贊》一卷/唐.沙門圓測撰/《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4.《般若心經幽贊》二卷/唐.窺基撰/《大正藏》第三十三冊頁五二三

註:本書略稱《心經幽贊》,為《般若心經》最古之註疏,全書係依「法相唯識」之立場而隨文解釋《心經》的內容。初引《解深密經》之三時教判,與《辯中邊論.辯相品》之類,以贊「中道」之義,其次則解釋經題,並舉出「五種般若」與「七最勝」之義。最後為經文的義解。本書有註疏本《崆峒記》(守千)三卷、《解節記》(護命)六卷。

5.《般若心經註》一卷/中天竺提婆註/《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6.《般若心經疏詒謀鈔》一卷/唐.孤山圓師述/《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7.《般若心經三註》一卷/唐.慧忠國師,宋.芙蓉道楷、慈受懷深述/《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8.《紫柏尊者全集》卷十一〈解經〉明.紫柏真可著/《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註:紫柏尊者註解《心經》有四種:1.〈心經註解〉、2.〈心經直談〉、3.〈心經要論〉、4.〈心經說〉。

9.《般若心經直說》一卷/明.憨山大師述/《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10.《般若心經提綱》一卷/明.李卓吾撰/《卍續藏》第四十一冊

11.《般若心經事觀解》、《般若心經理性解》二卷/清.續法大師述/《卍續藏》第四十二冊

12.《般若心經如是經義》、《般若心經註解》各一卷/清.沙門行敏述/《卍續藏》第九十二冊

13.《圓瑛法彙》第九冊《般若心經講義》/民國.圓瑛法師講

14.《太虛大師全書》第十二冊《般若心經述記》、《般若心經講錄》、《般若心經講義》、《般若心經釋義》/民國.太虛大師講

15.《般若心經詮注》一冊/民國.周止庵居士輯

三、價值與貢獻

佛陀世尊即是般若理智的顯現,體證般若的理智,並且親口宣說出來,後來結集為經典,經典即是般若理智的表現,若以般若理智觀之,即有種種曼陀羅神咒。所以《心經》的經文云:「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是說明《心經》的本身經文,即是大神咒、是大明咒,亦即般若的理智,以顯般若具有廣大的力量及無比的光明,為一法門中最尊、最勝、最上者。

經文「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這是貫通《心經》的首尾,揭示《心經》偉大理想的實踐目標。

般若的理智畢竟能除一切苦厄,有此大功德,真實不虛,決定無疑,這是力說啟發般若至上的信心;自度度人,斷除自他一切苦厄,這是般若最大的目的,同時也是人生最大的理想。世間的苦,都從迷闇而來,若順依般若理智的光明、照見五蘊皆空,即能超脫一切痛苦和災難,遠離迷闇顛倒夢想,可從一切苦厄中獲得解脫。世人乘此般若大船,即可渡過人生的苦海,依智慧的大燈,照破迷闇而臻菩提涅槃之境。以般若的利劍,揮除一切雜知惡見,創造淨土。這樣的發心,即是般若的正信,也是佛教的正信。

受持《般若心經》,能使我們的心恆說佛語、如實語、愛語。身常現佛、作佛行,徹頭徹尾,自始至終,悉依佛住。行住坐臥,吉凶禍福,都以佛心貫之,這即是佛心相續、正信不動的狀態。而佛教諸宗皆以此行持為正信相續的修行法門。

我們有如此正信,天地宇宙間,即是般若的大智慧,如來的大生命;其中森羅萬象有情、無情都是般若海中的波瀾,如來生命活動的流露。我們以「般若」為母,為如來子;以「般若」為心,以如來為身,享受如來的惠育,行住坐臥生活於佛的家中,能以此為自覺證信,履踐菩薩的大悲心大智慧,努力奉持於佛國淨土的建設。

四、內容與大意

《般若心經》一卷,二百六十字,組織嚴密有序,把佛教所有的教乘,從人乘到佛乘幾乎網羅竟盡,特色在彰顯空觀思想,超越有宗。《心經》包括空、有二大系統的思想,亦即代表全體佛教經典;同時為從小乘佛教過渡至大乘佛教的代表經典。由於此經的內容是小乘思想與大乘教義並行,所以負有思想上承先啟後的責任,及聯繫前後時代思想的任務,是包括從小乘到大乘,及大、小二乘佛教的結晶。

今將經文的內容列表分科(附註),供參閱。

五、參考資料

有關古德的註疏部分已列在第二項「弘傳」中,其餘的註疏可參閱《大正藏》第三十三冊,《卍續藏》第十九、四十、四十一、四十二、九十二冊等,以及其他的佛學全書。

今人的著作方面,列舉如下:

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要》/星雲大師著/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2.《般若心經入門》/松源泰道著    

                               /正醒法師譯/聖源出版社

                              /竹君編譯/信宏出版社印行

3.《般若心經的真義(內在智慧的探討)》/高橋信次著/行雲編譯/千華出版社

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斌宗老法師述/大乘精舍印經會印行

5.《般若心經思想史》/東初法師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6.《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台頌解》/宣化法師著/普門文庫

7.《有花有月有樓台:心經的摩尼寶珠》/黃世維編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般若心經的智慧》/菩提學舍編/文津出版社

9.《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印順導師講/正聞出版社

10.《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演培法師講/正聞出版社

11.《般若心經講話》/聖印法師著/慈明雜誌社印行

12.《般若思想》/梶山雄一等著/法爾出版社

13.《般若心經智慧九十則》/公方俊良著/圓明出版社

14.《般若心經註釋》/月溪禪師述/菩提印經會

15.《心經口義》/唐大圓等著/佛教出版社

16.《般若心經講話》/竺摩法師述/青蓮印經會

17.《般若心經蠡解》/于凌波著/普門文庫

18. 《般若心經的啟示》/英秉編/國家出版社

本科作業

一、請解釋「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經文之含義。

二、列舉二則實例來說明日常生活中的般若行。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