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大小:

A-

A

A+

p206 八、五家七派

五家七派,或稱五家七宗,為中國南宗禪各派之總稱。即: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等五家,加上出自臨濟之楊岐派、黃龍派,合稱七宗。

六朝末期興起的天台止觀法,及華嚴的法界觀之教,皆是根據禪而來的。其思惟形式,深為當時者所喜好。而擁有眾多同道,且興盛於中國各地的禪宗,有不同的宗派。禪宗自初祖菩提達摩五傳至弘忍,其下分北宗神秀與南宗惠能二派。北宗主漸悟,行於北地,並無分派;南宗主頓悟,行於南方,盛於中唐以後;尤以惠能門下之南嶽懷讓、青原行思二支,為唐末以降禪宗之主流,傳衍出五家七宗派別。各有百丈懷海,其弟子溈山靈祐與仰山慧寂創「溈仰宗」;黃檗希運的弟子臨濟義玄創「臨濟宗」;出自藥山惟儼法系的洞山良价,其弟子曹山本寂創「曹洞宗」;五代時,出現了繼承石頭希遷、天皇道悟法系的「雲門宗」;又從玄沙師備中產生了「法眼宗」。到了宋朝,又從臨濟宗產生了「黃龍派」與「楊岐派」,於是,開始盛行了通稱為「五家七宗,各立門戶」的新禪風(詳見第二期「佛學問答」南宗惠能派下五家七宗表)。

又有家風之說,所謂家風者,是各宗祖師發揚別傳宗旨,接引後學的獨特作風。各祖師雖同為明心見性者,但因個性不同,其接引後學的方法,而有寬、猛、緩、急之別。宗門家風應以釋迦拈花示眾為濫觴,中國祖師則以「棒喝」接引學人,最為普遍。「棒」始於六祖打神會,「喝」始於馬祖接百丈,其用法皆與「拈花」無別。乃至德山入門便棒,臨濟入門便喝,百丈之「是什麼」,汾陽無業之「莫妄想」,趙州「喫茶」,雲門「胡餅」,亦皆與「拈花示眾」無別。唯祖師隨機發揮,以接物利生,原無一定的矩式。至臨濟義玄設「三玄三要」、「四料簡」等,用以勘驗徒眾接引後學,兒孫相承遂形成顯著的家風。今略述五家家風如左:

臨濟應機多用喝,蓋一喝之中,俱「三玄三要」的賓、主作用,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師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五祖法眼禪師謂臨濟禪風為五逆聞雷之喝;是指一喝之下,似頭腦破裂,如五逆罪人為雷所裂。故臨濟禪風若鐵槌擊石,火光閃閃;若五雷相驚,震碎心肝,是以有「臨濟將軍,曹洞士民」之美稱,可見其震裂如何。

溈仰宗有九十六圓相,家風較為溫和,不若臨濟宗之猛烈,《人天眼目》云:「溈仰宗者,父慈子孝,上令下從。爾欲捧飯,我便與羹;爾欲渡江,我便撐船;隔山見煙,便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又法眼禪師《 十規論》說:「溈仰則方圓默契,如谷應韻,似關合符。」可見其家風之溫和。

雲門宗的開祖文偃禪師,其禪風即所謂「函蓋截流」,是取截斷眾流,師徒函蓋之意。故雲門禪風有如奔流突止之概。《人天眼目》卷三:「雲門宗旨,絕斷眾流,不容擬議,凡聖無路,情解不通。」此雲門宗風也。

法眼宗創始者清涼文益禪師,其禪風有「六相」及「四料簡」以接後學,「四料簡」即聞聞(放)、聞不聞(收)、不聞聞(明)、不聞不聞(暗)。《人天眼目》卷五:「法眼宗者,箭鋒相拄,句意合機,始則行行如也;終則激發、漸服人心,削除情解,調機順物,斥滯磨昏。種種機緣不盡詳舉,觀其大概,法眼家風:對病施藥,相身裁縫;隨其器量,掃除情解。」是為法眼家風。

曹洞宗乃洞山良价禪師暨其弟子曹山本寂禪師所創也。法眼禪師《十規論》稱:「曹洞則敲唱為用,知其家風一敲一唱,回互綿密,較之峻急之機,頗異其趣。」《人天眼目》卷三:「曹洞宗者,家風細密,言行相應,隨機利物,就語接人。」故有謂臨濟家風,如指揮百萬師旅之將軍;而曹洞家風,則如經營細碎田地的農夫。

古人評五家家風之說:「曹洞叮寧,臨濟勢勝,雲門突急,法眼巧便,溈仰回互。」故知所謂家風者,不過是祖師接引後學的權宜方便。

回到頁面頂端
回到星雲大師全集首頁
搜尋
調整
關注我們